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自然探索百科(彩色图解百科)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王小彬
出版社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极具科学和探索精神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宇宙、地球、人与环境、微生物自然奥秘与规律、人体生命,动植物等7个部分,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并且增补了近年来各领域出现的最新知识,科学、实用,引领读者站在科学的前沿,开拓广博的科学视野。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专门为中国少年儿童编写的一本自然探索百科,内容涉及宇宙、地球、人与环境、微生物自然奥秘与规律、人体生命,动植物等7个部分,并增收了近年来各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

全书用简明的编写体例、生动流畅的语言和丰富精美的彩色插图。形象,直观地向少年儿童展示了多个领壤内的知识,新颖的版式既增加了信息含量,又使页面生动活泼,使少年儿童在充满趣味的阅读中愉快地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对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目录

宇宙

宇宙是怎样产生的

宇宙为什么在不断地膨胀

宇宙中真的存在反物质吗

银河系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小行星会撞击地球吗

什么是黑洞

金星探奇

令人神往的火星

木星上有生命吗

土星与神奇的土星光环

发现海王星与冥王星

水星上有什么

陨石来自何处

流星雨是怎样形成的

宇宙中存在外星生命吗

地球

地球是怎样诞生的

沙漠的形成是天然的还是人为的

如何测定地球的年龄

火山爆发有规律吗

地球上的水来自何处

美丽的海底“花园”

南极冰盖下埋藏着什么

撒哈拉沙漠曾经是绿洲吗

探寻夏威夷群岛的成因

从来历不明的石头中发现冰川运动的历史

南极“无雪干谷”十的秘密

死海会十涸吗

神奇的极光

龙卷风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威力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人与环境

关于地球是否存在“温室效应”的争论

如何保护臭氧层

氧气会不会被耗尽

“死水”怎样变成“活水”

“钝头与尖头”:哪一种避雷针避雷

效果更好

如何让海水变成淡水

怎样掌握海洋中的气候变化

“厄尔尼诺”形成之谜

微生物

列文虎克发现细菌

探究有益微生物群的神奇作用

细菌也能用来采矿吗

可用来提炼铀的浮游生物的发现

青霉素的发现

寻找可以用来制造石油的细菌

艾滋病病毒是人制造出来的吗

自然奥秘与规律

浮力定律的发现

万有引力定律的诞生  

地球生命来自何处

关于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生物进化论

解读遗传密码

伦琴发现X射线

探究天体运行的规律

探寻彗星活动的周期

“跟踪”电磁波

爱因斯坦“相对论”视域中的宇宙

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金属为何有“记忆”

人体生命

胎儿在母腹中是怎样生活的

兰斯坦纳发现人类的四种血型

食物在胃中是怎样被消化的

麦奇尼可夫发现白细胞

睡眠的奥秘

探寻“血友病”的内在机理

动植物

动物之间靠什么进行交流

蜜蜂为什么有如此高的筑巢技能

动物肢体再生的奥秘

旅鼠投海自杀之谜

恐龙灭绝之谜

大象怎样“埋葬”自己的同伴

匪夷所思的蚂蚁行为

蝙蝠与夜蛾斗法的奥秘

蝌蚪尾巴自动脱落的奥秘

企鹅为何有翅不能飞翔

抹香鲸为何有如此惊人的潜水能力

魔鬼鲨为什么能自我爆炸

美人鱼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植物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食虫植物为什么喜欢“吃”虫

“步行仙人掌”“步行”的奥秘

行踪不定的马尾藻

附录

附录I

附录Ⅱ

试读章节

植物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人类和动物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遭遇敌害时,它们会采用各种手段来保护自己,比如逃走或防御。看起来不会动的植物,同样也有这种本能。那么,它们是怎样进行自我保护的呢?

大多数人的想法是植物受到昆虫侵害时只会逆来顺受,它们既没有手反抗,也没有脚逃跑,它们同样也没办法联合起来对这些欺负它们的家伙进行自卫反击战。因此,植物对昆虫们这种肆无忌惮的啃噬只好逆来顺受。

事实并非如此,植物们也是会自我保护的,它们会采用各种方法来保护自己。比如,橡树的叶子就会集中地分泌一种叫做单宁的化学物质来抵御舞青蛾的侵害。舞青蛾在吃了这种物质后会变得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像吃了迷魂药似的,不是被鸟儿捉去,就是跌落到什么地方,慢慢地死去。

有些植物的自我保护机制更令人惊讶,它们不但会欺骗敌人,而且会联合起来进行防御。比如,有一种叫做赤杨树的植物,它们受到枯叶蛾的攻击时,其树叶会转移营养,并迅速分泌出更多的树脂和单宁酸。吃不到自己所需要的食物,这些蛾子就只好飞向另一棵赤杨,去寻找美味佳肴。

科学家们对植物的自我保护方式产生了兴趣。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他们发现,植物的自我保护行为不仅仅限于对付昆虫,对于妨碍自己生存的其他植物,它们同样也会表现出自我保护的行为。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从种植着野草的花盆里取出一些水,浇到另一个花盆的苹果树的根部,发现苹果树吸收这些水后,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了。科学家们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一个结论:野草能够分泌一种对苹果树有害的化学物质。

植物是没有意识的,但是,植物的这种自我保护行为却又像是有意识的,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植物普遍都有自我保护机制?对此,科学家们只知道,它们独特的保护方式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具体过程和原因,对人们来说,还是个谜。

食虫植物为什么喜欢“吃”虫

在自然界,动物吃植物已经是天经地义的事。牛、羊、马吃草,猴子吃果子,熊猫啃竹子,连小鸟也寻找植物种子充饥。可如果反过来说,植物吃动物,就让人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不过,世界上真的有“吃”动物的植物,它们被叫做食虫植物。

地球上很多地方都分布有食虫植物。食虫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显示,地球上的食虫植物共有500种左右。其中,在我国境内的约有30种。这些食虫植物“猎手”身上都具有特殊的武器:一是香饵或伪装,用来诱捕昆虫,像气味、花蜜、颜色等;二是各种陷阱,用来捕捉各种昆虫;三是具有分泌溶化昆虫的消化液。

捕蝇草是一种珍奇植物。18世纪中叶,科考人员在美洲的森林沼泽地里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了这种植物。这种植物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孔雀捕蝇草。其叶子是长形的、厚实的,叶面上长着几根尖尖的茸毛,边缘上还有十几个轮牙。每片叶子中间有一条线,把叶子分成两半儿,可随时开合,就像开屏的孔雀一样,十分漂亮。

平时,捕蝇草像敞开的蚌壳一样,还有一种香甜的气味散发出来,诱惑那些贪婪而愚蠢的昆虫上钩。捕蝇草的叶子只要一经昆虫触动,就会迅速地折叠起来,边上的轮牙也互相交错咬合,虫子就被关在陷阱里,成了它的食物。它的叶子既是用来捕捉猎物的武器,又是消化器官。陷阱里会分泌出消化液,将昆虫消化掉。这个叶子就像一个“临时胃”,虫笼子,所以被称为“猪笼草”。它身上的瓶子色彩鲜艳,异常美丽,有红的、绿的、玫瑰色的,甚至还镶着紫色的斑点。而且,与别的植物猎手一样,这些瓶子能在瓶口和内壁处分泌出又香又甜的蜜汁。闻到香味,小虫子就会爬过去吃蜜。正在享受之际,小虫子的脚下突然一滑,一头栽进了瓶子里,再也爬不出来了。小瓶子里盛的是酸溜溜的黏液,被黏液粘住的小虫子成了猪笼草的一顿美餐。

不仅陆地上有这种吃虫的植物,水里也有,比如狸藻。狸藻没有根,它漂浮在池塘的静水里。这种水草的叶子伸展开来,就像丝一样,长达1米。有很多扁圆形的小口袋长在它的茎上,口袋的口上有个小盖子,盖子都是向里打开的,盖子上长着能“绑”住昆虫的茸毛,口袋里能产出消化液。上千个小口袋长在一棵狸藻上,每个小口袋就像是一个小陷阱。狸藻在水里分布开来,上千个小陷阱形成一个陷阱网。小虫子不小心撞进网里,只要碰到小口袋盖上的茸毛,小口袋盖就会张开,小虫就随着水进入了陷阱,小口袋很快合上,把小虫子囚禁起来。这时候,口袋的内壁分泌出消化液杀死小虫子。小口袋很快就会恢复原来的样子,等待下一个猎物的到来。讲到这里,很多人一定充满了疑问,为什么这些植物要“吃”虫子呢?

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也许跟它们生存的环境有关。食虫植物一般分布在贫瘠的地方,例如有的生长在酸性沼泽地、泥炭地上、水里、平原、丘陵或高山上。这些食虫植物居住的地方一般缺少养分和阳光,它们的生存受到威胁,但那里一般有很多昆虫,它们学会了捕食昆虫的本领,这种本领使它们能在当地生存下去。

当然,这只是人们的一种猜测,很多问题现在都无法解答。比如,为什么这些植物的感觉非常灵敏?在它们体内又是怎样传递着外界的刺激信息的呢?它们是否有神经系统和大脑呢?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

“步行仙人掌”“步行”的奥秘

动物之所以被称为动物,是因为它们有自由行动的能力。而植物没有腿,没有脚,只能留在原地不动。然而,奇怪的是,有些植物似乎打破了这一常理,它们不会常年厮守着方寸之地,而是四处“行走”。  

葡萄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植物,它伸出的卷须能不停地向周围四处探索,如果遇到可攀援的物体,就会紧抓不放,同时“顺竿爬”,从而开花结果,长得枝繁叶茂。此外,很多住宅、教堂的墙壁从远处看是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翠绿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爬山虎”。它的学名叫地锦,又名常青藤、红葛。虽然葡萄能到处“游走”,地锦能“漫游”四壁,可它们的根茎依旧立在原地而无法动弹半步。因此,它们还不能算是真正会“走路”的植物。

在戈壁、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步行仙人掌”,它可以称得上“步行高手”了。与葡萄、地锦不同,这种仙人掌能够连根带茎一起四处“行走”,可谓居无定所、四海为家。

可是,不管怎样,“步行仙人掌”仍旧是植物,它又怎么会“步行”呢?

植物学家经研究发现,“步行仙人掌”的根由一些带刺的嫩枝组成,它不会扎进土壤很深。因为戈壁、沙漠经常刮风,“步行仙人掌”就可以在风的帮助下四处“走动”,风停后,它就在新的地方“落脚”生长。

但是,“步行仙人掌”的根既然不能深深地扎进土壤,在干旱的环境里,它如何吸收养分呢?原来,奥秘在“步行仙人掌”的叶茎里。它的叶茎非常肥厚,既能从空气中吸收营养,又能将其贮存。而它的根只管“步行”,吸取养料的作用并不大。

行踪不定的马尾藻

马尾藻是一种普通的海藻,可是生长在大西洋的马尾藻却与众不同,它们连绵不断地漂满约450万平方千米的海区,以至于这个海区被称作马尾藻海。

马尾藻海位于北大西洋环流中心的美国东部海区,约有2000海里长、1000海里宽,如果把北大西洋环流比喻成车轮,那么马尾藻海就是这个车轮上的轮毂。

1492年9月16日,当哥伦布的探险船队正行驶在一望无际的大西洋上时,忽然,船上的人们看到在前方有一片绵延数千米的绿色的“草原”。哥伦布欣喜若狂,以为印度就在眼前。于是,他们开足马力驶向那片“草原”。当哥伦布一行人驶近草原时,不禁大失所望,原来,那“草原”却是一望无际的海藻,即今天的马尾藻海。

马尾藻海有“海上坟地”和“魔海”之称。这是因为许多经过这里的船只,不小心被这些海藻缠绕,无法脱身,致使船上的船员因没有食品和淡水,又得不到救助,最后饥饿而死。

马尾藻海一年四季风平浪静,海流微弱,各个水层之间的海水几乎不发生混合,所以这里的浅水层的营养物质更新速度极慢,因而靠此为生的浮游生物也是少之又少,只有其他海区的1/3。这样一来,那些以浮游生物为食的大型鱼类和海兽几乎绝迹,即使有,也同其他海区的外形、颜色不同。相反,这里却成为马尾藻的“天堂”,上百万吨的马尾藻肆意在这里生长,形成了一片辽阔的“海上大草原”。

马尾藻海除了蔚为壮观的“海上草原”之外,还有许许多多令人费解的自然现象。马尾藻海位于大西洋中部,形状如同一座透镜状的液体小山。强大的北大西洋环流像一堵旋转的坚固墙壁,把马尾藻海从浩瀚的大西洋中隔离出来。因此,由于受海流和风的作用,较轻的海水向海区中部堆积,马尾藻海中部的海平面要比美国大西洋沿岸的海平面平均高出1米。

马尾藻海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如果把大西洋比做一个硕大无比的盆子,北大西洋环流就在这盆中作圆形运动。而马尾藻海则非常安静,所以许多分散的悬浮物都聚集在这里,海上草原就是这样形成的。但是,马尾藻海里的马尾藻究竟是怎么来的,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肯定的答案。有的海洋学家认为,这些马尾藻类是从其他海域漂浮过来的。有的则认为、这些马尾藻类原来生长在这一海域的海底,后来在海浪作用下,漂浮出海面。

最令人称奇的是,这里的马尾藻并不是原地不动,而是像长了腿似的时隐时现,漂泊不停。一些经常来往于这一海区的科学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怪事他们有时会见到一大片绿色的马尾藻,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却不见它们的踪影了。在这片既无风浪又无海流的海区,究竟是何种原因使这片海上的大草原漂泊不定呢?这至今仍是个谜。  

P232-239

序言

自然界以其永恒的神秘魅力吸引着人们,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洪荒到地球日渐变小的今天,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但凡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花开花谢,潮起潮落,山呼海啸,松姿鹤影,生老病死,浩渺星空,无不牵动着人类对自然界一探究竟的好奇,成为古今中外人们永恒的探索课题。许多自然现象,不仅是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少年儿童急切关注的话题。为了帮助少年儿童系统、全面、深入地学习和掌握自然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引领他们站在科学的前沿,我们特编辑出版了这部《自然探索百科》。本书融合了中外自然科学各个研究领域的智慧结晶,以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精神和人文关怀贯穿其中,为少年儿童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真实的自然世界,是一本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普及读物。

本书力图严谨地设定编写体例与收录条目,所选条目涵盖了自然领域中被广泛关注和最具价值的内容。全书分为宇宙、地球、人与环境、微生物、自然奥秘与规律、人体生命、动植物等7个部分,从宏观无限大的宇宙到微观无限小的粒子世界广泛涉猎,并且增补了近年来各领域出现的最新知识,方便少年儿童及时学习和掌握。本书在写作风格上,力求通俗易懂、精确生动,将种种自然现象及其所隐含的科学原理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并注重其中的趣味性与可读性,以符合当代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满足他们的阅读需要。

在配图方面,我们精心遴选了近千幅种类丰富、制作精美的彩色插图,其中,有珍贵的实物图片、现场照片、水下摄影,以及电脑制作的微观世界图片、原理示意图和大量结构清晰、解释详尽的分解图等,让少年儿童在接受完整、全面知识信息的同时,获得更加鲜明而深刻的印象,从而培养其认知能力,使他们更加立体、真实地感受探索之旅。另外,本书又对重要条目特辟专栏,穿插了大量的知识链接、综合性图表、实验课堂和小问答等,力图以灵活多样的栏目形式调动起少年儿童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提升创新力和想象力,成功地走向未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