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如何掌控你的一天24小时(精)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英)阿诺德·贝内特
出版社 蓝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世界顶级时间管理专家的经典力作!一本领导送给下属、父母送给子女、朋友之间互赠的时间管理宝典!影响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一生的励志好书!超级畅销书《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姊妹篇!给你一种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管理你的一天24小时,让你效率倍增,改变你的生活状态。

内容推荐

时间可以称得上是民主的典范。在时间的领域中,并没有财富与智慧的特权。在一天当中,天才并不能获得比别人多的时间,哪怕是一个小时。如果你认为拿出一张纸,随意地列出一天的时间安排,就可以获取最佳的时间配置,拥有充实愉快的一天,那我要劝告你还是放弃这种天真的念头!因为人的天性,工作和学习的烦恼会彻底地消耗你的大部分时间。

本书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你一读便知作者所要表述的观点,精辟而毫无偏见。书中提出的建议对我们每个人都十分适用。让人读后确实感到应该反省自己每日的生活方式,并有必要作出改进。读完此书,我可以坦诚地说,本书确实是所有人的一大财富之源,切不可错过。

你所看到的这本书,是关于时间管理的经典之作,写于1908年,它一直激励着一代代人,使他们充实而有意义地生活。这本书不仅仅讲述一些利用时间的技巧和忠告,而且向读者提出了对生活的挑战:如何关注自己每日的生活?如何满足自己真正的欲望?如何让自己过得更加充实?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每日皆奇迹

第二章 超越常规计划的渴望

第三章 着手之前的准备

第四章 烦恼的原因

第五章 网球与不朽的精神

第六章 牢记人类的天性

第七章 主宰自己的思想

第八章 沉思的精神

第九章 对艺术的兴趣

第十章 生活中没有乏味

第十一章 学会思索的阅读

第十二章 需要避免的危险

试读章节

受各种成文、不成文的行为准则所约束,我们有责任使我们自身和家庭生活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欠债还钱、适当储蓄、提高生活效率,从而生活得更成功、更幸福。要将这样的目标化为现实绝对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一个极少有人能完成的任务!一个超出我们能力范围的任务!

“可是,”带着那种英国人特有的目空一切的态度,有人会说,“他一天24个小时的目标是什么呢?在一天24小时里生活,对我毫无困难可言。我做我想做的事情,仍然有时间来参加报纸上的竞赛。要清楚地知道一天只有24个小时,要在这有限的24个小时里使自己感到满足,这简单得易如反掌。”

先生,我要对您呈上我由衷的歉意。您正是我40年来一直渴望遇到的那种人。您可否告知在下您的高姓大名和宅邸所在,若您肯不吝赐教,您愿意我出什么样的价来支付您的劳动?我没有资格再向您说教,相反,您应当给我来讲讲道理。热切地希望您能前来。我很确信像您这样的人确实存在,而我未能与您谋面实是我的一大损失。但是,在您出现以前,我会怀着痛苦与我的伙伴们继续这样讲下去:无数的灵魂都时常被韶光易逝而碌碌无为的感觉所困扰,而他们仍然没能够将生活纳入恰当有序的轨道上来。

仔细分析这样的感觉,我们主要将其归为一种不安、一种期待、一种向往和一腔抱负。它是源源不断的痛苦的根源,它就像在快乐盛宴上出现的骷髅,将我们的快乐打碎,将我们打人痛苦的深渊。去看戏的时候我们大笑,但在幕与幕的切换之间,它就会向我们伸出干枯的手指。为赶上末班车我们狂奔,久久地站在月台上,末班车未至,而身上的汗早就风干的时候,它就拖着一身的枯骨在我们身边来来回回问着一个同样的问题:“噢,你用你的青春做过些什么?你的岁月都哪去了?”你可能会坚持说,这种不断的向往、渴望本身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你讲得没错!

但事物均有度。一个人去麦加圣地,他的意识告诉他应当去麦加。他动身起程了,要么由旅行社帮忙,要么独自一人;他很可能永远都无法到达麦加;他可能还没到塞得港的时候就已经淹死了;他可能在红海岸边湮没无闻地腐烂;他的愿望会永远都无法实现。未完成的志向可能会困扰他终生。但他受到的折磨和某些想要去麦加、被去麦加的愿望所驱使却从未离开过布里克斯顿的人所受到的折磨绝不相同。

离开布里克斯顿确实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离开过布里克斯顿。我们甚至没有从拉德盖特马戏团打车,询问旅行社配有导游的旅行要多少钱。我们给自己的借口就是一天只有24个小时。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分析一下迷茫不安的志向,我想,我们就会看到,这样的抱负来自于一种固执的观念,即:我们应当在忠诚地遵守道德准则承担应有的责任的同时,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受各种成文、不成文的行为准则所约束,我们有责任使我们自身和家庭生活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欠债还钱、适当储蓄、提高生活效率,从而生活得更成功:更幸福。要将这样的目标化为现实绝对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一个极少有人能完成的任务!一个超出我们能力范围的任务!然而,若我们偶尔能够胜利完成任务,我们仍不会满足,那个骷髅仍然会困扰着我们。

即使我们意识到,这项任务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我们根本无法顺利完成任务的时候,我们仍然觉得,尽管我们已经对自身的能力提出了过高的要求,但如果能够设定高一些的目标来完成,我们的不满足感会减轻一些。

这不仅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事实。对那些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自我超越的人来说,在日常计划之外取得成就是他们共同的渴望。

除非付出努力来满足这种渴望,否则,付出努力满足这样的渴望之前,焦灼不安的感觉会时时刻刻扰乱内心的平静。这样的渴望有很多的名字。它是人类共有的求知欲,这种渴望如此地强烈,以致人们将整个生命都用于系统地学习知识;受此驱使,人们不断地超越自己的计划来寻求更多的知识。甚至连赫伯特·斯宾塞——我印象中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都在求知欲的推动下,从未停止过片刻对知识的求索。

我猜想,在有意识地生活着的大部分人心中,也就是在那些对智慧抱有好奇心的人心中,超越正常计划的抱负已经在文学方面初见端倪。他们愿意参与阅读课程。的确,英国人正变得越来越有文学修养。但我需要指出的是,文学绝不能涵盖全部的知识领域,困扰人们的那种不断要求自我完善的渴求,那种不断用知识丰富自我的渴求也完全可以用文学之外的其他方式来满足。我会在下文中详述这些其他方式。在这里我仅仅是想提醒那些生来就对文学“不感冒”的读者,文学并不是唯一满足求知欲的源泉。

P10-15

序言

按照惯例,本篇序言放在正文之前,但从阅读顺序来讲,却应当在通读全文之后再来回顾序言。

小作一出,我便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而且各类报纸杂志上也刊登了不少相关评论,有些篇幅甚至和本书不相上下。但纷纭评价中却鲜有微词。有人对本书轻浮的语气并不赞同,但在我看来,这本书的语气毫无轻浮之处,所以我并未将这样的异议放在心上。除此之外,我并没有得到更有分量的批评,也便要因此相信拙作是完美无瑕的了。然而,更为严肃的责难并非来自媒体,而是来自各种各样真诚质朴的读者和他们的信件,这是我必须要认真面对的。我已预见读者中会有人不赞成不认可,也为此感到担心。本书中这样一句话引起了人们的争议:

大多数情况下,他(典型的人)对他的事业并未满怀激情,充其量他也只能做到不讨厌工作罢了。他会磨磨蹭蹭地开始工作,而且使出浑身解数拖延;他会尽最大的努力尽早完成任务,工作结束后满怀欢悦,兴高采烈。而真正工作的时候他很少能开足马力,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从来信作者的语气中,我能读得出他们毋庸置疑的真诚,我也坚信,有很多实干家都很热爱他们的工作,他们从不逃避责任,从不迟到早退。总而言之,他们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每天的工作当中,并在下班的时候感到筋疲力尽。这些人中间有那些身居要职或有远大前程的人,也有那些并无发迹希望却仍勤勤恳恳的下属。

我很愿意相信这个事实,我也一直都相信这个事实。我一直都知道生活中有这样的实干家存在。无论是在伦敦还是在其他的省市,我都曾有幸长年在下属位置上工作。同所有人一样,我也看到了这样的事实:与我同处境的一部分人,对自己的职责怀有真心与热情。他们在工作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但我仍然深信,这样幸运且快乐的人们(他们比他们所想的还要快乐)并不能构成所谓的大多数。我仍然深信,大多数工作体面、有责任心的商界人士(有理想有志向的人),他们晚上下班后并不经常筋疲力尽地回到家中。我也仍然深信,他们并不会尽最大努力投入到谋生上来,相反,而是尽可能少投入精力;事业带给他们的只有无聊,而没有任何乐趣可言。

然而,我承认,将工作视为乐趣的小部分人也很重要,值得重视,我也不应该在文中完全忽视了他们的存在。一位读者在来信中一语道尽了那些努力工作的少数人的全部艰辛。他这样写道:“我和所有人一样,希望能够‘超越自己的工作计划’,做出点事情来,但请允许我告诉您,当我下午6点半回到家中的时候,我的精力完全不像您想象的那样充沛。”

我必须指出的一点是,那些半心半意有气无力地混满工作日的大多数人绝对要比那些满怀热情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的少数人更为悲惨。前者比后者更亟须“如何生活”的建议。不管怎样,在后者工作的那8个小时内,他们是充满活力的;他们开足了马力,精神抖擞。另外8个运行时间也许安排得很糟糕,甚至全部白白浪费掉了;但一天浪费8个小时总比一天浪费16个小时要好得多;多经历一点,总比一点都没有经历要好得多。

真正可悲的是那些既不愿意将自己束缚在工作中,又不愿意在工作之外付出努力的人,而本书恰恰是为这些人而作的。“但是,”有所经历的幸运儿说,“尽管我的日常计划比他的要丰富得多,我仍然想超越计划。我已经经历了一点,我还想要更丰富的生活。但是,我真的无法在工作结束后再完成另外一天的工作量。”

事实上,作为作者,我应当预见到,本书对那些本身就对生存有兴趣的入有更强烈的感染力。只有那些品尝过人生的人才会对人生有更多的渴望;而唤醒那些从来没有起过床的入的任务则最为困难。

如果你是努力工作的少数人的一员,我们假定日常挣钱维持生计的工作强度使你不可能采纳后文中所有的建议,但你仍然有可能采取其中的若干建议。我承认你可能无法利用晚上回家路途上的时间;但我给出的早晨上班路上的建议对你和对其他人都同样适用。而且从周六到周一,这期间空闲的40个小时,对你和对其他人都是一样多的时间。虽然一周累积下来的一点疲惫可能让你无法将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但是一周总还是有3个晚上或者更多的时间可以加以利用。你可以坦率地告诉我说你太累了,不可能晚上在工作计划之外做任何事。我也可以坦率地告诉你,如果你觉得日常的工作真的耗尽了你全部的精力,那么你的生活已处于失衡状态,亟须调整。一个人的精力绝不应该被日常工作所垄断。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来改善现状呢?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日常工作之中巧妙地使你的工作热情有所保留。你可以在开始一天的工作计划之前而不是之后开动马达。简单地说,就是早上早点起床。你会说你起不来,因为你不可能早点入睡,不然就会搅乱了整个家庭的生活安排。我并不认为晚上早点入睡是不可能的事。相反,我认为,如果你坚持早点起床,并由此产生睡眠不足,你一定会很快想办法早点上床睡觉。然而,在我的印象中,早点起床并不会带来睡眠不足,相反,在一定程度上,睡眠不过是一种习惯或是懒惰的借口,而这种感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益发强烈。我认识到,大多数人之所以睡那么长时间,是因为他们没有别的方法来打发时间。你觉得那些天天开着车吵醒街坊邻居的健壮的卡车司机一天又睡了多长时间呢?我曾经就这个问题请教过一位医生,他在伦敦一个繁华的郊区有24年丰富的行医经验,他就住在像你我这样的人中间。他身形短小,回答也更加干脆:

“很多人都睡觉睡呆了。”

他继而解释说,按他的观点看来,如果人们能够少睡一点,绝大多数人会活得更健康,并会从生活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其他医生们也肯定了这种判断,但这当然对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们不适用。

早起1个小时、1.5个小时,或者2个小时;如果你觉得累,不得不早休息的话,就早点上床睡觉。至于超越常规计划,早上1个小时完成的事抵得上晚上2个小时的工夫。可是,你会说:“但是我不能没有仆人做饭,不吃早点就开始吧。”当然可以,先生,这个年代买一个优质的酒精炉(还附带一个煮锅)才不到一先令,你不会把自己最重要的幸福拴在不可靠的佣人身上吧!记得头天晚上吩咐你的仆人,让她晚上在合适的位置放一个大托盘,盘子里放两个面包、茶杯、茶托、一包火柴和一个酒精炉,酒精炉上放着煮锅,锅盖倒放着,在上面放上一个小茶壶,里面放上几片茶叶。你要做的全部事情不过是擦一根火柴。不出3分钟水就会开,你可以将水倒进茶壶里(茶壶这个时候已经是温的了)。再有3分钟,茶就泡好了。你可以品着茶开始你新的一天。这些细节对愚蠢的人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但对有思想者则不然。人一生中适当、明智的和谐可能就在于他能否在非同寻常的时刻喝上一杯茶。

阿诺德·贝内特

书评(媒体评论)

贝内特先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揭示出了一种深刻的生活哲理,告诉每一位普通读者应当如何度过自己的每一天,提高效率,改变生活,创造奇迹,取得成功。

——美国《纽约时报》书评

阿诺德·贝内特所写的这本书,是关于时间管理的经典之作,虽然写于1908年,但书中所阐述的一些利用时间的技巧和忠告,对我们每个人仍然十分适用,让人读后从中受益,改进生活,使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英国《泰晤士报》书评

简直难以相信,这本小册子如此具有说服力和哲理。我觉得它确实是一本值得每个人间读的经典之作,不管你现在已经取得多大的成就。

——美国纽约一位读者

如果你想用更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那就买本此书,并且好好阅读,然后付诸行动,相信你一定会找到满意的答案!

——美国科罗拉多一位读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