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宠物,它们的魅力究竟何在?是因为它们所需较少,不会制造噪音?是因为它们让人松弛,优雅迷人?还是因为它们多变的性格和独特的个性?
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九十九只来自不同地域、生活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猫,它们充分展现了驯养猫身上的形形色色的本能和个性。宠猫者也许无法立即辨出自家爱猫的身影,但他们会在阅读中不断产生共鸣,因为许多细节都是他们早巳熟悉的。书中述及的猫,有天使与魔鬼,小淘气与好吃鬼,街头野猫与皇家猫咪——既有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猫,也有传说和文艺作品中虚构的猫。它们的主人都声名显赫,历史名人、政坛要人、艺术大师或科学伟人,不过在这里,猫才是主角。
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九十九只来自不同地域、生活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猫,它们充分展现了驯养猫身上的形形色色的本能和个性。宠猫者也许无法立即辨出自家爱猫的身影,但他们会在阅读中不断产生共鸣,因为许多细节都是他们早巳熟悉的。书中述及的猫,有天使与魔鬼,小淘气与好吃鬼,街头野猫与皇家猫咪——既有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猫,也有传说和文艺作品中虚构的猫。它们的主人都声名显赫,历史名人、政坛要人、艺术大师或科学伟人,不过在这里,猫才是主角。
直觉与敏感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猫都属于敏感的享乐型动物?它们喜欢趴在温暖的炉火边或沐浴在阳光下。它们喜欢有人抚摸、胳肢、抓搔,有些猫甚至喜欢有人用力地刷它们的皮毛。它们特别喜爱气味,这种喜爱常常强烈得无法抗拒,它们会坐在那里张开嘴吸入气味,用人类没有的嗅腺享受这味道。在日常生活中,它们依靠对感官信息的细致分辨来寻求安全、猎食和寻找同伴。
猫类还有令人瞠目的平衡感和用脚安全着陆的能力。例如,一只来自加拿大魁北克南部城市乌特勒蒙的姜黄色与白色相间的猫,格罗斯·迈诺,从两百英尺(相当于六十米)的阳台上摔了下来,虽然骨盆摔碎,却幸免于难。
猫的听觉也非常发达,大多数猫能精准地确认声源。眼睛后面的反射层和虹膜孔的多变性使猫能在几乎全黑的环境下保持视力。甚至于轻柔的空气流动和气压的改变都会被它们皮肤里的压垫捕捉到。
有一些实例最好地证明了猫科动物超凡的感觉能力,那就是猫类帮助装备落后的人类的时候。比如,一艘意大利货船上的猫,瑞奇。这艘船中断了航程,来寻找坠入大洋的小飞机上的幸存者。搜寻工作进行了好几个小时,但毫无进展。夜幕降临,船员们感到希望渺茫。然而,瑞奇突然像着了魔似地猛冲向船头,大声叫了起来。它跑来跑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船上的探照灯向那个方向的水面投射过去。一百码远的地方就有一位女性幸存者——她的获救得归功于这只猫敏锐的感觉。
众所周知的事实是,猫的超强敏感性能使它比人类更早察觉到地震和火山爆发的第一次震颤,很早就能意识到危险的迫近。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圣费尔南多谷的乔希在它的主人发觉地壳运动之前很早就向他们发出了警报。无独有偶,1976年,就在意大利费留利地震的前一天,远远早于第一个冲击波产生前,一个村落里所有的猫都离家出走,并在外面待了两天才返回家园。科学家赫尔穆特·特里布茨切对这次地震展开了专门调查,他报告说有三只母猫把幼猫带到户外,并在草木丛中为它们做窝。P16-18
猫已经日益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宠物:在美国和英国,它们在数量上已经超过了宠物狗,它们的魅力究竟何在呢?纯粹从实用角度来看,猫之所需比狗少。它们吃得少;稍加训练它们就不会随地大小便;它们也不需要你牵出去遛;它们几乎不制造噪声;它们是那种能让人松弛的动物——无论是皮毛松稀平滑还是丰实厚重的,它们的优雅总是符合我们的审美取向。但是这些优点也常常用来描述某件家庭饰物。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让我们想跟猫一起过日子——它们多变的性格和非常独特的个性。
猫是较晚被驯养的动物之一。在土耳其哈利卡(Halicar)出土的陶器上绘有妇女与猫嬉戏的场景,这表明猫科动物约在匕千年前就被驯养了。从墓穴的壁画我们得知,早在古埃及时期,它们就已是家养动物。然而这些事都发生在狗被驯养之后很久。
犬科动物经过数千年的驯养、洲练、选种和狩猎之后,在大小、类型和性格上出现了巨大的变异。相比之下,家养猫与它们的野生同类并无太大差别。甚至在二十世纪末饲养者周密的汁划下,所饲养出来的猫也只是在皮毛和外形上略有不同。猫,又跟狗不一样的是,在野外不会群居——尽管跟人类交往,却依旧不失其本能与独立。这种天生的优势可能正是它们魅力的关键昕在,引诱我们想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家虎”。
然而猫固有的野性魅力只是故事的一半。幼年时期就被人类喂养的宠物,会把它的主人视为继母。当小猫被带离母猫身边,它就开始依赖于人类来提供食物和安全保障,不过猫并没有成为人群中屈从的一员。猫与主人的约定将如何表现反映了双方的关系。这当然不是单方面的,不管是人还是猫都从这种关系中获益良多。
宠物猫的很多行为可以用被驯养前深植于其心底的基本本能和生活方式来解释,但是每一只猫都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个体,而且每一只猫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它个性中的魅力和彻头彻尾的乖僻使之成为最俸的伴侣。
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来自世界各地以及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猫,它们展示了驯养猫身上形形色色的本能和个性。爱猫者也许无法立即从书中认出自己的猫,但他们会在阅读中不断产生共鸣,很多事情都已是他们无比熟悉的亲身体验。书里述及天使与魔鬼,淘气猫和贪吃猫,浪迹街头的野猫和出没于皇家宫廷的优雅猫咪;有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猫,也有文学作品中虚构的猫。用大写的灰色数字标出的九十九只猫的情况被简明扼要地呈现给了读者,这九十九只猫也都罗列于书后的名录里。
多数被提及的猫都有声名显赫的主人——历史名人、政坛要人、艺术大师或科学伟人,不过在这里,主角是猫。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它们的主人,你就得另找书看。然而,猫被如此多的有权力有影响力的人收养,本身就说明了它们无穷的吸引力和一生当中带给人们的快乐。
一点儿也不足为奇的是,作家的猫似乎就坐在他们的桌子上,而画家的猫则喜欢把玩画笔,因为猫的参与并不仅仅是被动的——它还能激发灵感。它们正是通过参与到我们的行为当中来表现它们对我们的依恋。
有时,猫会用更奇怪、更出人意料的方式来表达它们的情感,正如英裔美国作家及评论家W.H.奥登(W.H.Auden)发现的那样:“猫是有趣的,能用最古怪的方式表现出它们看到你的高兴。拉米费斯(他的猫)总是在我们的鞋子里撒尿。”无论如何,在这桩交易上,我们似乎是占尽优势的一方。是否如此呢?如果我们坐下来想想自己与爱猫的交往,我们是否能找到一些证据,证明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听任猫的怪念头指挥的?法国散文作家蒙田(Jean Montaigne)最言简意赅地如是说:“天知道是我的猫在消遣我,还是我在消遣我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