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最伟大的演说辞(导读版)
分类
作者 李双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萃取中外最深刻动人、最有力量的93篇演讲辞,演讲时间跨度近4000年;每篇配以白出机杼、画龙点睛的“导读”;全书附录精练畅达的“演讲导论”,将演讲理论与实践技能汇为一体。

阅读这些文字,能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给人以激励。本书所选的文章有的铿锵有力,激昂顿挫;有的引经据典,古朴雄辩;有的低回舒缓,委婉感人;有的简洁明快,机敏睿智……在书中我们可以目睹布匿宗教改革的勇气,叹服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领袖们的坚强意志,聆听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等伟人为自由而战的呐喊……字字扣动心扉,声声震撼心灵。此外,这些文字精练的演说辞,不仅可以当作文学著作来欣赏,而且可以成为培养演说能力的最佳范文。

内容推荐

这是感动世人的声音,传诵千年;这是震撼人类的声音,激励你我……

本书选录了有史以来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演说辞,这些在历史转折时刻留下的声音,对世界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温这些声音能洞悉伟大的历史变革,掌握生命的起伏跌宕,人生的生死沉浮。

伟大的人物是个人,也是时代的。每篇演说辞都融会了伟人的思想以及奋斗不已的精神。阅读这些文字,能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给人生一种激励。

优秀的演说不仅在于雄辩,而且在于其语言和文字的美感。本书所选文章有的铿锵有力,激昂顿挫;有的引经据典,古朴雄辩;有的低回舒缓,委婉感人;有的简洁明快,机敏睿智,对提高演说技巧大有裨益。

目录

序:历史与演说/1

真理篇

【中国】盘庚迁都演讲/3

【中国】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8外人皆称夫子好辩/14

【中国】韩愈进学解/18

【中国】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23

【德国】马丁·路德我们要创造更多的希望/28

【英国】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32

【德国】黑格尔哲学史开讲辞/35

【德国】尼采命运与历史/38

【英国】赫胥黎关于进化论的讲演/43

【英国】乔治·萧伯纳我们丧失的诚实/48

【印度】泰戈尔 印度面临的问题/53

【中国】周作人新村的理想与实际/57

【美国】杜威试验主义/62民本政治之基本/66

【英国】罗素社会改造原理/69

【中国】胡适好政府主义/72

【中国】梁启超人权与女权/78

【中国】鲁迅娜拉走后怎样/83

【美国】乔治·萨顿科学史上的东方和西方/88

【美国】爱因斯坦科学的颂歌/92

【中国】许地山造成伟大民族底条件/94

【中国】陈独秀资本主义在中国/101

【英国】波普科学进步的障碍/104

正义篇

【古希腊】苏格拉底临死前的演说/111

【古希腊】伯里克利 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115

【法国】雨果巴黎的自由之树/122

【美国】道格拉斯谴责奴隶制/124

【美国】林肯在葛底斯堡国家公墓的演说/130

【德国】马克思关于海牙代表大会/132

【美国】德布斯在听取判决前的发言/135

【委内瑞拉】玻利瓦尔 在国民议会上的演说/138

【德国】蔡特金打倒战争!/143

【印度】甘地论不合作/146我邦之呼吁/151

【中国】马寅初北大之精神/153

【美国】海明威作家与战争/156

【英国】丘吉尔 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160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163

【苏联】斯大林向全国军民的广播演说/167

【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 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172

【中国】宋美龄在美国国会的演讲/175

【中国】闻一多 最后一次的讲演/179

【中国】冯玉祥国庆演辞/182

【美国】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186

【以色列】哈伊姆·赫尔佐格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演讲/191

【埃及】萨达特在以色列国会的演说/202

【以色列】拉宾睦邻友好的新起点/208

崇高篇

【马其顿】亚历山大 对马其顿士兵的演说/213

【迦太基】汉尼拔要么胜利,要么死亡/217

【古罗马】西塞罗对威勒斯的控告/220

【古罗马】恺撒破釜沉舟/222

【古罗马】安东尼在安葬恺撒时的演说/224

【英国】威廉公爵高举战旗,勇往直前/228

【英国】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30

【美国】爱默生一个普通美国人的伟大之处/233

【中国】辜鸿铭 在北京庆祝俾斯麦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238

【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第三任总统竞选的演讲/241

【美国】约翰·肯尼迪自由的庆典/247

【南非】纳尔逊·曼德拉种族隔离制度绝无前途/251

革命篇

【美国】帕特里克·亨利 不自由,毋宁死/257

【法国】罗伯斯庇尔 路易应当死,因为祖国必须生!/261

【法国】丹东怎样解救法兰西/266

【意大利】马志尼致意大利青年/271

【美国】苏珊·安东尼论妇女选举权/276

【中国】孙中山中国决不会沦亡/278三民主义/283

【中国】章太炎在《民报》纪元大会上的演说/289

【英国】克里斯特贝尔·潘克赫斯特战斗的女权主义/292

【中国】梁启超莅民主党欢迎会演说词/297无枪阶级对有枪阶级/305

【中国】陈独秀妇女问题与社会主义/312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316

【英国】南希·阿斯特妇女在政坛/318

【中国】恽代英耶稣孔子和革命青年/321

【中国】鲁迅无声的中国/327

【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印度获得了新生和自由/331

【肯尼亚】乔莫·肯亚塔我们是无罪的/333

【印尼】苏加诺让新的亚洲和新的非洲诞生吧!/336

文化篇

【德国】歌德莎士比亚纪念日的演说/345

【德国】路德维希·伯尔纳纪念让·保尔的演说/350

【法国】雨果巴尔扎克葬词/357

【俄国】屠格涅夫普希金纪念像揭幕致词/360

【法国】左拉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365

【美国】西奥多·罗斯福勤奋地生活/368

【中国】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371以美育代宗教说/374

【中国】陶行知学做一个人/379

【中国】胡适新文学运动的意义/382

【中国】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387

【奥地利】弗洛伊德升华—战胜命运的摆布/398

【中国】李叔同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401

【中国】朱自清论气节/406

【美国】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410

附录:演讲导论/413

演讲漫谈/415

 一、演讲/415

 二、演讲学/421

讲者与听者/431

 一、演讲者与受众/431

 二、演讲者的心理素质/436

演讲技能/443

 一、有声语言/443

 二、态势语言/448

 三、演讲思维与个人形象/450

演讲类型/453

 一、命题演讲/453

 二、即席演讲/455

 三、论辩演讲/458

演讲准备/462

 一、演讲稿的写作/462

 二、演讲的情况分析/468

主要参考书目/471

后记/474

试读章节

我们要创造更多的希望

(1521年)

【德国】马丁·路德

这篇饱含激情的演讲,其重要的价值不在于说理,而在于表明一个立场,一种姿态。

至尊的陛下,诸位睿智的太子和可敬的公爵们:

我今天俯受你们的训令,不知卑贱地来到你们面前,并在神的慈怀下,恳求在你们雍容高贵的威仪下,谦恭地陈述我坚持认为的公正之事。我本身若有无知之处,而且我若冒犯了宫廷的繁缛礼仪,祈望各位不加怪罪;因为我一向住在田野之间,从未到过国王的皇宫。

昨天,陛下垂询我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是否是妇孺皆知的畅销书的作者。第二个问题是,我所宣扬的教条,我到底是要撤回或是加以维护。我早已回答过第一个问题,现在我也不愿意修正我的答案。

至于第二个问题,我著述过内容和范围不同的书,其中有一部分我是详论神恩和神的功绩。我完全是以纯洁、理智、清醒和基督徒的精神去评论的,因此,我那些死对头非但没大加声讨,反而承认这些著述会使人获益无穷,值得虔敬的人去追求。虽然教皇针对我的敕令毫不留情,但仍承认这个事实。因此假使我现在对这些著述出尔反尔,那我岂不成了没有立场的人吗?可怜的人们!我生活在人世上,岂可去否定敌友一致赞誉的真理,岂可对全世界都乐于承认的教义横加反对!其次,我也著述过某些书,反对罗马天主教的教义、仪式,于是,我就被诸如假教条、狂人、污蔑基督教、毁灭了人类的灵体等罪名所挞伐。这不更证明了那些害怕面对神明的人们也有忧虑吗?特别是在这个自由的国家内,罗马的喊叫和不停地侵吞基督徒的财富,这不也证明了教皇的权法和其他法律的不公、虚假,并使信徒的良心悲痛吗?

假如我撤回我全部的有关言论,那我又应该做什么呢?我这样的话,岂不是在助长暴虐,在敞开大门,引进更多和更罪恶昭著的邪恶吗?因此,我们都应当抗拒那永无休止的愤怒,我们要阻止这些傲慢者的贪得无厌、胆大妄为,以及进一步的狂暴!而且,我若撤回言辞,不仅将使基督徒受到更严厉的束缚——由于我的撤回言辞,这些束缚就更名正言顺了——而且,也因为我的撤回言辞,至尊的陛下和所有各公国都将额手称庆。我的万能之主啊!我这样做岂不像是在做丢脸的掩饰,岂不是惯于替败类和暴虐者遮遮掩掩吗?

其次,也是最后一点,我著书批评某些人,这些人不惜摧毁信念,来替罗马暴政狡辩。我很乐意承认我是毫不留情地攻击了这些人,作为一个传教士,这样做是太不客气,我也不认为我是一位圣人;但是我绝不撤销这些著作,因为我将继续这样做,来制裁我的对手大逆不道的罪行,我的对手也将伺机反扑,以便更残酷地压迫神的子民们。

而且,我并非神明,我不过是个凡夫俗子,我也将以基督所说的话“假使我赞同邪恶,你们可用它来作对抗我的证据”来保卫我自己。我是一具走肉行尸,是会犯错误的。因此,我深切地祈望每一个人,都能提出反对我的教义的东西来。

因此,至尊的陛下,各位睿智的太子和所有各位大小官僚们,以及所有听到我演说的人,在神意引导下,我请求你们把能证明我犯罪的先知和信徒的著作指示给我。当我心悦诚服地承认错误后,我将立即撤回我不当的言论,而且我将是第一位将我的著作丢进烈火的人。

我刚才所说的,我想已足够证明我已充分地考虑过和估量过我所面临的危险;我也绝不因为我现在这些言论而感到不安,我非常乐意看到今天的福音和往昔一样,是不安和不和的一个缘由。这也是天意不可违吧!基督说过:“我来不是人类和平,而是赐给一把利剑。”神意令人感叹,也令人畏惧。我们得小心些,以免我们的心被阻碍而不和谐。我们注定是要抗拒上帝高贵的旨意,我们将面临一连串恐怖而且不能逃避的危险、眼前的灾祸和永无休止的孤寂……我们也得小心,以免轻蔑了仅次于上帝的年轻而高贵的太子、查理陛下,我们要制造更多的希望,我们强调开始,而且也将在最具决定性的先兆下,继续或中止。我要举神意为例,就说法老吧,他们是巴比伦或以色列的君王,他们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聪明的手段来树立他们的权威,却加速了他们的崩溃。“上帝移动了,他们却不知道!”

我谈到这个,并非以为这么尊贵的太子也需要我肤浅的判断;而是我希望宣告,我本身是没有责任去做德国所祈望于她的国民所应当做的一切的。我在你们这些贵族面前如此赞美自己,是在要求你们不要让我的敌人对于我消减去那些愤怒,这会反而使我有了不应该有的愤慨。

因为陛下和阁下要我做一个简单、明了而且直接的回答,我现在就这么做。我的回答是:我不能将我的信仰屈服于教皇或议会,因为错在他们,而且他们还不主动协调,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假使《圣经》的论证或强有力的理由不能使我折服,假使我不满意于我所引证的实例,假使我的判断并不隶属于神意,我就不能,也不愿意撤回我的任何言论——因为,作为一个基督徒,是没有权利昧着良心说话的。我现在站在这里,话也说得差不多了。

神会助我,阿门!

导读

马丁·路德(1485—1546),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领导人、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创始人,著名宗教家、语言学家。他出身于德国萨克森的一个矿主之家,青年时先学法律,后入修道院钻研神学。1520年因反对罗马天主教廷,被教皇开除出教会。他著有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触发了群众性宗教改革运动。他还把《圣经》翻译成德语,促进了德国各封建小公国的联合与统一。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影响深远,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宗教精神从形式到内容的自身蜕变。但在当时,却遭受到来自罗马教廷和德国封建统治者的强烈反对。

这一篇演讲,是1521年马丁·路德在德国沃姆斯公国国会受审时发表的。我们知道,在欧洲大部分国家,公元4—14世纪,是宗教势力与国家政权结合的黑暗专制、令人窒息的政教合一时期。这个时期,基本上一切有违天主教的自由思想,都遭到残酷无情的扼杀,只有一种信仰,服从一个意志,万马齐喑的欧洲中世纪,延续了几乎整整一千年。14世纪,发端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终于为欧洲现代文明带来曙光,漫长而坚固的宗教禁忌,终于因为思想的解放而被冲撞出些许缝隙。在这样的背景下,天主教本身,在欧洲各国也无法逃避历史进步带来的巨大冲击。马丁·路德站在历史的前沿,勇敢担负起改革宗教的重任,当然激起宗教保守势力包括教皇和所在国家的执政者强烈一致的打压、迫害。但是,为了选择自己的道路,为了忠于真理,也为了自己念兹在兹倾其全力所从事的改革,他无所畏惧,大义不屈。

这篇饱含激情的演讲,其重要的价值不在于说理,而在于表明一个立场,一种姿态。站在国会大厅的被告席上,作者首先明确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毫不妥协,毫不犹豫地坚持自己的宗教观点,拒绝一切强加的罪名。作者完全没有审判者期待的惶恐、愧悔和胆怯,相反,作者光明磊落地重申了自己的思想立场;对那些高贵的审判者,作者深知自己处境危恶,但仍然以轻蔑权贵的态度,坚定的决心和意志,公开挑战。全部演说激情昂扬,一唱三叹,不但表达了唯真理是从的信念,还同时表现出对罗马教皇、国家宗教保守势力的决不屈服。作者在全部演讲里表现出的镇定自若、坚强刚直,表现出的满腔热爱、充沛的感情,以及钢铁一样的意志力,使任何聆听或阅读演讲的受众,无不深受感动。由于特殊的情势,作者被迫站在被告席上。但是,为了维护真理,坚守信仰,作者以被告的身份,假借公开演讲的良机,准备充分,反倒实现了宣扬真理、审判审判者的目的。把受审庭辩的演讲,演变成特殊的斗争方式,这样的演讲传统,似乎就始于马丁·路德。阅读这篇优秀的演讲辞,我们自然回忆起无数类似的演讲,其中有弥尔顿在议会为争取英国人民的出版自由而进行的演讲,有上世纪德国国会纵火案中,季米特洛夫以同样的方式对法西斯的诬陷进行有力回击的演讲。演讲,本来就是公共话语表达的一种恰当形式,演讲的目的,本来就是传播思想、表白立场、感染并教育受众。马丁’路德的这篇演讲,圆满地实现了这个目的,不失为一篇绝妙的演说经典。

P28-31

序言

历史与演说

——序《最伟大的演说辞》

以前读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最喜欢其中那洋溢着思想和激情的演说辞。多少年过去了,书中所载一场又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早已淡漠,但那些慷慨激昂的演说辞却音犹在耳。尤其是雅典政治领袖伯里克利的几次著名演讲,如与斯巴达开战前在雅典民众大会上的动员演讲,以及在一年一度的冬季国葬仪式上悼念阵亡将士的演讲:

“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真正的才能。”“真的算得上勇敢的人,是那个最了解人生的幸福和灾祸,然后勇往直前,担当起将来会发生的事故的人。”“他们(死者)的英名是生根在人们的心灵中,而不是雕刻在有形的石碑上。你们(生者)应该努力学习他们的榜样,你们要下定决心:要自由,才能幸福;要勇敢,才能有自由。”

诸如此类黄钟大吕般的声音,你一旦聆听,就会铭记入髓,再难抹去。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英雄的业绩也已迁化,这些演说辞却历久弥新,其穿透人心的力量丝毫不减当年。

但是,心中总有一个念头挥之不去。这样一部以叙述战争为宗旨的史书,作者无疑应着眼于战场厮杀的场面,却为何花这许多笔墨不厌其烦地记载长篇大论的演说辞章呢7在一场接一场的战役的间歇,穿插一些文采斐然的演说辞,确实可以让正史显得张弛有致,从而带来阅读上的愉悦;不过,修昔底德显然不仅仅是出于阅读兴趣上的考虑。历史写作以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呈现过往岁月的意义为指归,而修昔底德对于历史写作是有着清醒的自我意识的。因此,他在史书中穿插这些风格各异的演说辞,绝不是可有可无的闲笔或无足轻重的插曲。而是因为,这些演说辞在他看来,是他叙述的那段历史的有机组成,是一系列历史链条不可或缺的环节。少了它们,历史就会变得七零八落,不成体统,那场战争的意义也会变得无法理解。实际上,在他的战争史中,正是这些演讲把一场场战役串联起来,把一个个历史的段落贯穿起来。在这部战争史中,那些城邦领袖、战争统帅,在战争之前和之后,面对城邦公民或战场上的将士发表演说,其听众也不仅是希腊的民众和将士,不仅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这场战争的参与者,而且更还有我们这些历史的读者,这些置身于几千年后对这段历史冷眼旁观的局外人。这些演说不只是简单的面向希腊公民和将士的旨在鼓舞士气、发动民众的战争动员,实际上,修昔底德自己在书中早就承认,这些演说辞,有些是他亲耳听到或听别人复述,而有些则完全出自他自己的手笔,并非演说者的原话。是他,是历史学家“使演说者说出我认为每个场合所要求他们说出的话语来”。也就是说,那些演说辞其实是修昔底德设身处地的模拟和虚构。正是凭借这些也许是无中生有的演说辞,历史学家获得了对于历史的同情与了解。他在历史叙述中,让那些站在历史制高点上的希腊领袖和统帅,瞻前顾后,通观全局,对这场旷日持久、波及深远的战争的每一阶段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成败荣辱等历史因缘,做出了深入透彻的呈现。而设若没有这些历史因缘的勾连,这些历史段落可能就根本无法贯通起来。也即,这些演说辞,其实是历史学家借古人之口对历史因缘的阐释。所以,如果没有这些演说辞,他可能根本就无法组织和叙述这段历史,这段历史就可能像《春秋》大事记那样,变成一场只见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却没有剧情、没有高潮、没有结局,最终是没有意义的荒诞剧。伯罗奔尼撒战争就变成了一场野兽争食一般的混乱厮杀。  正是这些演说,给历史灌注了意义,让历史变成了剧情清晰、人物鲜明、场面宏大、主题明确、脉络贯通、有始有终的伟大戏剧。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译者谢德风先生,将书中演说辞比作古希腊悲剧中的合唱队歌辞,可谓知言之论。古希腊悲剧中,每当剧情进行到关键,比如仇人相遇、矛盾激化、私情泄露等剧情面临急转直下、人物命运危亡未卜之际,观众屏息紧张、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合唱队就会出场。合唱队的唱辞,缓解了剧情的紧张,也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并预示了人物的命运。而合唱队在悲剧中的地位,也正像那些历史危机关头的演说者一样,既是历史中亲临其境的参与者、剧中人,又是历史之外超然卓然的观察者、局外人。正因为合唱队相对于希腊悲剧的这种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独特地位,使之成为古希腊悲剧的根基所系、灵魂所在。有了合唱队的吟唱,舞台上那些骨肉仇杀、爱恨成仇之类的悲惨事件,才被赋予意义;带给观众的才不仅仅是流血与强暴、恐惧与战栗,而是净化与希望,悲惨事件才被陶铸为意味深长,感天动地的悲剧。

同样,那些在历史危机关头发表的演说辞,也正是历史的命运所系。那些流传千古的演说辞,都是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在民族或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历史走到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面对整个民族和整个历史而做出的思考、呼吁和决断。真正的豪杰,就像《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面对雅典阵亡将士演说的伯里克利,不仅弄潮于波澜壮阔的历史,对历史的风云变幻尽收眼底,而且能够超拔乎历史风云之外,勘透人类生死的奥秘,洞悉人类命运的归宿,彻悟人类共同体的至高价值。因此,这样的演说,就不仅仅是缘乎惰性、发乎唇吻的动人口语;演说者其实已经成为了历史的代言人,是历史借着他的唇吻在自我伸张。历史借着这些伟大的声音,从自身深处发出铭心的呼唤,成为真理、正义、平等、自由等这些人类普世价值的暮鼓晨钟。伟大的演讲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能够穿越遗忘与漫漫时空流传下来,正因为它们既扎根于历史,又超越了历史。

当戏剧舞台上曲终人散,那些生生死死、悲欢离合的痴男怨女都成过眼云烟,只有合唱队神谕一般的歌声,超然万物之上,即使时过境迁,依然余音绕梁。

当历史的戏剧谢幕,江山荒芜,功业荣耀皆成灰土,依然能够流传下来让千百年后的人们低回沉吟、击节叹赏的,也只有那些曾经超越了生死轮回、世代兴亡的伟大辞章,那也许是人类荒凉的历史中,最值得永久惦念的声音。于是,我们有了这本《最伟大的演说辞》,凭借这本书,我们的心灵得以聆听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畅想曲。

老友李双兄催我作序,临赴港研究,嘈杂急促,延宕久之不能入定。翻阅这本书稿,许多华章令我内心激荡,不禁联想起自己阅读经验中曾经与演讲共鸣的那些动人细节,于是写出这篇不似序言的序言。

刘宗迪

2007年初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

后记

写完编完,长嘘一口气。这本书,是我在愉快的阅读激情中完成的。这些伟大人物,用他们丰富、诚挚、坚定而绝妙的声音,改变了人类世界,唤醒了许多人长久沉寂的期待和热忱。我衷心感激他们,并由此自豪自己与他们一样,同是人类的一分子。我想把这样的体验与读者分享,并传达我良深的感触——最伟大而有力量的,正是神圣的情感与真理,一切看似魔力无边、阻碍自由的强权,终竟会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灰飞烟灭。恰如鲁迅所言:“无论什么黑暗来防范思潮,什么悲惨来袭击社会,什么罪恶来亵渎人道,人类的渴仰完全的潜力,总是踏了这些铁蒺藜向前进。”(见鲁迅《随感录六十六·生命的路》)这是本书的主要成因。

特别要说明的是,本书所选演讲辞来源广泛,为保存古典文献原貌,和现代作家书写习惯,全书未进行严格的文字规范,比如“后”与“後”、“想象”与“想像”、“的”与“底”等都不做统一处理。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忆教授,她尽心襄助,使我得免忙于系务又同时赶这本书而累倒。感谢中央编译出版社谭洁编审,感谢穿针引线的朋友荣挺进先生,代劳核校的同事王翠艳博士和始终任劳任怨帮我、亦学生亦朋友的袁汝涛、方圆。

感谢我并不认识的邵守义等三位先生及雷元星先生,翻阅过80余本演讲书,邵、雷诸先生的著作,原创性最强,论述最精彩,给我的助益也最多。

最后,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宗迪研究员拨冗作序。与宗迪兄交往20余年,虽口语交流稍嫌有碍,但心灵交流却一点即通。

李双

2007年暮春于京西花园村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0: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