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0~6岁的儿童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而不仅仅是教育,应该帮助他们自由地学习。
作为父母,我们时刻为孩子担心,担心他受伤,担心他失败,担心……其实,只要我们早教给孩子一些方法,一些措施,在他们小时,就让他们懂得幸福,懂得同情,懂得负责任,懂得自信地表现自己,懂得和朋友合作,那么孩子的未来就已经牢牢地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如果你是有小孩的父母,请你轻轻翻开这本书,让我们带着你,一起为培养一个成功、幸福的孩子而努力;如果你是这个年龄的孩子,请你转告你的父母,让父母和你一起为你的成功和幸福护航。
孩子居住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如何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按照他们的个性培养成卓越的人呢?本书就是应这样的需要而产生的。她会带着你轻轻叩开孩子的心门,慢慢走进孩子的世界,探求孩子成长的秘密,教给你认识、了解、教育孩子的秘诀。
如果你是有小孩的父母,请你轻轻翻开这本书,让我们带着你,一起为培养一个成功、幸福的孩子而努力;如果你是这个年龄的孩子,请你转告你的父母,让父母和你一起为你的成功和幸福护航。
有这么—个故事,很有启发意义。
冬天的一个下午,一位日本母亲带着她三岁的小女孩在雪地上玩,小女孩光着脚在雪地上奔跑、嬉戏。一位中国母亲看见了非常惊讶,走过去询问这位母亲:“你不怕孩子冻坏吗?”这位日本母亲微笑着指一指自己的脸,说:“脸常年露在外面,会冻坏吗?”
在日本,学校(幼儿园、小学、中学)都规定,凡是孩子上学,一律不准穿长过膝盖的长裤(女孩子穿长裙子也不行),否则不允许进学校大门。这一规定一年四季通用,而且孩子们确实是这样做的。也许你会感到很惊讶,如果冬天也如此,孩子会不会感冒生病?孩子是这样回答的:习惯了不会感冒。而日本的老师说让孩子露出部分肌肤,便于他们接受四季的风吹日晒,长此以往会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在日本,不论是在专门的教育机构,还是在家庭教育中,积极锻炼孩子身体的意识是非常明确的。相比之下,中国的父母很注意保护孩子,对锻炼孩子身体的意识却不够。中国的父母总是担心:孩子会不会冷呀,会不会热呀,会不会累呀,会不会生病呀等等。很少去考虑他们应该适当地去冷一冷、热一热、累一累,接受一下锻炼。所以,中国的父母总是把孩子看得紧紧的,关心照顾得无微不至。那么,是不是把孩子保护得越严实、越仔细,他们的身体就越健康呢?事实并非如此。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在身高体重上不达标,即使已经达标的孩子在体质上也不太理想。而日本孩子从整体来说,体质都比较好。
试想一想,怕孩子生病,他们就不生病了吗?天天保护孩子就能使他们增强体质吗?结果恰好相反。越对孩子过分保护,他们越是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就会减弱对病菌的抵抗力,最终导致他们的自然生存能力比较差。所以,要想真正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父母首先要在思想上明确必须让孩子接受各种各样的身体锻炼,去掉怕孩子生病的思想包袱。要认识到,怕字当头和对孩子过分保护都是消极的教育方式。
1.儿童需要更多的运动
现实中存在一些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上学后出现学习障碍,有的则检测出患有感觉统合失调,主要原因就是早期童年生活缺乏足够的运动和锻炼。
众所周知,运动锻炼能够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增强体质,提升儿童旺盛的生命力和天真活泼的精神状态。现代脑科学研究证实:人体各个器官的每一块肌肉,在大脑皮层中都有响应的“代表区”。幼儿运动锻炼的早期经验越丰富,正在发育中的大脑越能得到有益的刺激。运动锻炼能够丰富孩子的感觉和知觉,尤其发展孩子的空间知觉方面。空间知觉是孩子探索世界和抽象思维的基础。此外,运动锻炼能让孩子更加明确自我的存在与能力,影响孩子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使他对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加娴熟;运动锻炼可开阔孩子的眼界,使孩子容易树立起自信和在同伴中的威信,有利于积极心态的建构。
总之,运动锻炼积极地促进着孩子智力的提升、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在孩子一生中的重要性是其他任何方面的教育都不可代替的。
2.调动孩子锻炼的积校情绪
不少妈妈感到困惑,以前孩子可勤快了,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现在孩子长大了,反而变懒和学会耍赖了,自己能做的事情也不做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孩子的肌肉运动发展有一个由自发性到自主性的过程。自发性是孩子身体发育到一定程度对运动的自然需要。一两岁的孩子处于动作发展迅速增长时期,受这种生命成长内在动力的驱使,孩子总想自己多运动、多动手,这样才能满足机体生长的需要。但是等孩子过了动作发展迅速增长期以后,他就开始变得“懒惰”起来,很多事情自己会做也不愿意做,这就预示着孩子运动锻炼的发展将要进入自主性。由于自主性不像自发性那样,它不是自然到来的,自主性需要成人的培养和教育,这就说明孩子要养成运动锻炼的好习惯,不能只具备生理基础。还要有相应的心理基础。这个心理基础主要指对运动锻炼的积极情绪、兴趣与好奇,以及运动锻炼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同伴关系及社会性满足。只有这样运动锻炼才会真正成为孩子的需要与动力。这就需要父母运用各种方式鼓励孩子爱上运动,让孩子在锻炼中获得乐趣。
P31-35
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时起,父母便和孩子一起开始认识这个世界。这个是漂亮的小花,那个是可爱的小草,这个是叔叔家调皮的小狗,那个是阿姨家慵懒的猫咪。那时,父母和孩子的世界总是充满了温馨;那时,父母对孩子的进步总是赞赏有嘉,那时,孩子是父母眼中独一无二的天才,是自己的乖宝贝。
可是,从哪天开始的呢?父母发现孩子不再和原来一样乖乖地听自己的话,不再穿自己为他/她指定的衣服,不再把爸爸妈妈挂在嘴边,不再把小秘密告诉自己——孩子越来越深地缩进了自己的世界。这时,我们才发现,原来孩子已经成长了,他们拥有了自己的小世界。
孩子居住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如何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按照他们的个性培养成卓越的人呢?这套丛书,就是应这样的需要而产生的。她会带着你轻轻叩开孩子的心门,慢慢走进孩子的世界,探求孩子成长的秘密,教给你认识、了解、教育孩子的秘诀。
路易斯·帕斯特说:“当我接近一个孩子的时候,他在我的心中激起两种感想,对现在的他给与呵护,对未来的他给与尊重。”其实这就是走近孩子,培养一个成功、幸福孩子的秘诀——尊重孩子,呵护孩子。
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让他们选择自己想要的幸福;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那颗脆弱、敏感的心,培养一个既具有同情心,又具有分辨力的孩子;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点滴进步,在孩子进步时给以真诚的赞美,培养一个具有自信心的孩子;尊重孩子就是让孩子对自己负责,培养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尊重孩子就是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们选择自己的朋友,培养一个受朋友欢迎的孩子;尊重孩子就要教给孩子与人交往的技能,培养一个善于合作的孩子……
呵护孩子就要呵护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让他们有健全的体魄、健全的头脑,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都说,当父母准备生下一个孩子的时候,就是准备好了让一颗心游走在心脏之外。作为父母,我们时刻为孩子担心,担心他/她受伤,担心他/她失败,担心……其实,只要我们及早教给孩子一些方法、一些措施,在他们小时,就让他们懂得幸福,懂得同情,懂得背负责任,懂得自信地表现自己,懂得和朋友合作,那么孩子的未来就已经牢牢地握在了自己的手里。童年时奠定的这些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会帮助孩子成就一个辉煌的未来。
那么还犹豫什么呢?如果你是有小孩的父母,请你轻轻翻开这本书,让我们带着你,一起为培养一个成功、幸福的孩子而努力;如果你是这个年龄的孩子,请你转告你的父母,让父母和你一起为你的成功和幸福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