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是态度。……笑的态度背后是我们通常严肃表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笑在笑者那里既是立场,也是观点。某种意义,到底是哪种意义;某种就是某种;是难以或无法明确归类的一种。当笑以揭示某种,无意义,为已任时,它的意义便同时显示出来了。本书精选了劳马先生的64篇文学作品,虽然他极少地描摹人物的相貌特征,却有一个个独特生命表现的人物活灵活现地游走在读者面前,同样血肉饱满,并坦露出了劳马的悲悯情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某种意义(劳马作品)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劳马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笑是态度。……笑的态度背后是我们通常严肃表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笑在笑者那里既是立场,也是观点。某种意义,到底是哪种意义;某种就是某种;是难以或无法明确归类的一种。当笑以揭示某种,无意义,为已任时,它的意义便同时显示出来了。本书精选了劳马先生的64篇文学作品,虽然他极少地描摹人物的相貌特征,却有一个个独特生命表现的人物活灵活现地游走在读者面前,同样血肉饱满,并坦露出了劳马的悲悯情怀。 内容推荐 尽管劳马的作品很少花费笔墨写景状物,更极少描摹人物的相貌特征,却有一个个独特生命表现的人物活灵活现地游走在读者面前,同样血肉饱满。 他的这种新的叙事方法大大扩展了文学文本的艺术想象空间和历史文化内涵,从而让读者立体化地感受作品的文学艺术魅力,获得一种崭新的审美体验。 它是平淡的……却又是余味无穷的,它是清澈的,却又是浑沌繁复的,针砭时弊,入木三分,坦露出劳马的悲悯情怀。 目录 走在时间前面的人(作者自画像) 抹布 抓周 烦 傻笑 咳嗽 绯闻 孩子 红皮鞋 经验 连衣裙 你放心 批示 夙愿 岁月 探子 威望 疑问 祖宗 记过 苦心 受贿 寻死 说不清 可乐 一把手 神笔 请神 孝顺 喝斥 秘诀 海龟 统计 遗忘 捷径 求情 哲学 金嘴 培训 婚礼 网 底细 级别 模拟 粗人 某种意义 成熟 情况反映 两块钱 理想 眼镜 教子 试验 秘书 举报 招呼 表嫂 试读章节 抹布 1 伊家有五个孩子,清一色的“葫芦”。字典上说,葫芦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爬蔓,夏天开白花。果实的形状为中间细,像一大一小的两个球连在一起。小葫芦一般多做观赏用;大葫芦对半剖开,可用于舀水,又叫瓢。葫芦的形状号乒易使人产生联想,乡下的老人们习惯于用它来称呼小男孩儿下身的隐秘器具。再推而广之,便成了男娃的简称。若取其谐音,葫芦者糊涂也。《红楼梦》中有“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节,便是一例。 伊家的五个葫芦,依次为伊大、伊二、伊三、伊四、伊五,大名分别叫伊十、伊百、伊千、伊万、伊亿。老伊当然属于老葫芦,是伊家名义上的家长,曾经当过几天会计。这个职业给他赢得过荣耀,也给他带来过耻辱。会计永远令人羡慕,那枯燥的数字背后藏着沉甸甸的钱。老伊在当会计的日子里,头发上抹着的菜籽油能顺着脖子往下流。他胳肢窝下夹着算盘,在镇子里的大街上来回地走。“算盘一响,黄金万两”,老伊不知从哪出戏里学了这么句台词,时常挂在嘴上。 老伊的职业荣耀转瞬即逝。听说他因为账目出了问题而被撵回了家。 “三八二十三,不够再加点。”伊老大(大名伊十)满街乱窜,嘴里不停地念叨这句没头没脑的话。时间长了,大伙儿心里明白了,说伊家大傻子道出了实情——原来伊会计连乘法口诀(又叫小九九)都背不准,那还能当会计? 短暂的会计生涯为老伊留下了一个算盘、一副套袖,还有五个儿子的学名——十、百、千、万、亿。另外,他在丢掉会计职务的同时,也丢掉了家长的实权。从此,伊家女人当政,他老婆说了算。 2 葫芦镇不产葫芦,家家户户种了不少倭瓜。赶上好年景,大倭瓜能长成小磨盘那么大。倭瓜又叫南瓜,熟透了蒸煮食用,味道甜美,既可当菜,又可当饭。葫芦镇人一代代繁衍生息的主要营养来源就是倭瓜。当然, “葫芦”也很重要,那是男人的象征。 葫芦镇严格地说来,只相当于一个大村,就像“芙蓉国”不是“国”一样。葫芦镇名不副实,叫倭瓜村更贴切。 前些年上面有人提出要改一改村名。村长爽快地同意了,说:“行,就改叫葫芦省吧!”结果未获批准。 葫芦镇村的人自称为“镇”里人,让周边村的村民们自觉低了一等。 乡下的孩子取名多用铁蛋、狗剩、羊角、猪腚之类的俗词儿,而葫芦镇的村民花名册上除了老伊家的名字有些小气外,其他人的大名却很大,如王大臣、张宰相、许总理、孙支书、胡丞相等等。若不知底细,能把人吓一个跟头,以为进了朝廷。 葫芦镇舍村取镇,大概反映了老一辈人的梦想和抱负。 葫芦镇没有历史,或者准确地说,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村志、镇志均未修过,历史只存在于老人的记忆想象当中。镇上的人讲话时一开口保准是“听说”二字,然后,再讲如何如何。 听谁说的呢?听杜大帅、方丞相或关首长说的。大帅、丞相、首长均不是职务,而是最平常、最普通的名字,与叫狗蛋、牛屎、臭屁的那些人一样,都是放牛的、种地的、赶大车的。只不过,这些人年龄更大,甚至骨头渣子早就烂了。 葫芦镇历史的可信度值得怀疑。 3 伊大从十一岁上小学的那天起,就叫伊十了。 老师问他, “你哥儿几个呀?”他掰开手指头,一个个地数。然后抬起头来回答: “算不算我爹?要是算我爹,一共六个。要是不算,就是五个。”老师大笑,黄牙龇出了半尺长。 这一问一答成了师生和村里人取乐的保留节目。人们只要遇到伊十便反反复复地问同样的问题,而每一次伊十都数着指头,认认真真地给出两个答案。这个笑话让葫芦镇快乐了半个世纪。 在这个自称为“镇”的村子里,几乎每家都至少有一个傻子,只要一家的孩子超过三个,其中必有一个下雨的时候不知道往屋里跑的。伊家兄弟五个,老大伊十替其他四个弟弟承担了痴呆的“摊派”。 伊大十一岁才人学,跟老二伊百在同一个班。他在一年级一共读了三年书,又在二年级念了四年。到老三伊千上中学时,他才放弃求学的打算。十八岁差不多该要娶媳妇了,伊十心里憋得慌,裤裆里老觉得湿乎乎的。一个假阴天的过晌,他从小学教室里背起书包上了后山,扯开嗓子唱了段“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把郭瞎子(大名郭将军)放的那七只羊吓得四处乱窜,有两只差一点儿爬到树上。郭将军气疯了,抡起粪叉子冲着伊十打过来,不慎跌进石坑子里,摔断了左腿。从此后,“郭瞎子”、“郭瘸子”都是指郭将军一个人。 伊十十八岁从小学二年级主动退学。十个数之内的加减法,他能借助手指头进行熟练的运算。超过这个数,他只有脱鞋了。手脚并用时的运算速度要慢许多,且结果不能保证一次准确。伊十又是个一丝不苟的人,他用手指头算出的结果往往还要用脚趾头再验算一遍,直到两个答案完全碰上了为准。老伊看着儿子的认真劲儿,长叹了一声, “嗨,作孽啊,你是当不成会计啦!” 4 镇子为什么取名为“葫芦”一直是个谜。 老人们说古时候后山(又名泰山,海拔不足四十米)的老虎洞里藏了把金葫芦。谁藏的?神仙呗!哪路神仙?说不好。这类苍白牵强没有任何想象力的传说连讲述的人心里都感到底气不足。就那么一说呗,谁还当真。要是真有金葫芦,谁会藏到这个兔子都不肯拉屎的地方? 还是伊十小时候说得对,“咱住的地方就跟葫芦一个样。” 现在从地图上看,葫芦镇的地形地貌确实像个葫芦,这印证了伊十的说法。但伊十说的“咱们住的这个地方就跟葫芦一个样”还有没有另外的含义呢?伊十没做深入阐释,别人也没追问。 没看到地图之前,有人站在后山(泰山)上眺望过,那是镇子的最高处了,但还是看不出个究竟。伊十嘲笑道: “真是一群大傻瓜,尽干傻事儿,站在山上只能看着树,哪能看到葫芦。”他把两腿叉开,把脑袋尽量往下低,从腿裆处往后望,说:“还不如这样看呢!” 伊十还准备做一副天梯,要把它放在山顶上,让人站在梯子上看。后来他放弃了,说:“天梯做好了,往哪里靠呢?”没有人能解决这个难题。P1-5 序言 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作者自画像) 我从未觉得自己老了,因为我哥哥才四十来岁。 小学一年级时,同学们就管我叫“老马”,那是闹着玩的。小孩子有模仿大人渴望成熟的倾向,这是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并不能说明我是个小老头儿。 从小学到中学,早晨经常有同学在路过我家门口时吼上一嗓子:“老马,上学喽!”我爸爸对此很恼火,那时大多数人还称他老人家为“小马”。 读大学时,同学们依然喊我“老马”。那时班上有不少男同学,彼此之间以“老”相称,但被女生称为“老”者,唯我一人。班主任是一位慈祥和蔼的老太太,也随着同学们的叫法,呼我“老马”。这是老师随和,便于与同学们打成一片。 毕业后留校任教,学生们喊我“老师”或“马老师”,没有人在“老师”和“马老师”前面加个“老”字。只是过去教过我的老师们,如今变成了同事,很自然把我视为“老马”。 显然我的相貌和体态,具有某种欺骗性,容易让人产生误会。每当我在一些场合报出自己的真实年龄时,总会引起哄笑,仿佛我“老不正经”,故意采取虚报年龄的拙劣手法作弄别人。日子久了,我开始心虚起来,在别人稀奇古怪的笑声中我的脸火辣辣的,像是当众撒谎一样。我始终认为诚实比年轻更重要,但当我说真话时,却总给初次见面的人留下不诚实的印象。我被迫试着浮夸了,在自己的实际年龄上加大数字,直到他们满意为止。他们最终认可的年龄比我的实际岁数至少要翻一番。 我心里有些郁闷,甚至恐惧,生怕与一位二婚女子厮守一辈子,谢天谢地,我终于结婚了。现在偶尔有生人来访,总是不假思索地问我:“这是您女儿吧?”或者当面奉承我:“您女儿可真漂亮!”我渐渐习惯了,不再粗暴地纠正他们的错误,而是生硬地点头称是。其实,我太太与我同岁。 同事和朋友们当然不会有此误解,但背后却嘀嘀咕咕,不是说我手腕高明或发了横财,就是说我太太患有某种疾病,断定她无法生育。 婚后不久,谣言即不攻自破。我喜添贵子,长得像我又像她。 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我老。除了我太太认为我年轻外,也有人持同样的看法。一次,我去托儿所接儿子,一位认识我却又不太熟悉的老师凑过来夸我年轻:“马老师,您可真有福气,这么年轻就有孙子啦?” 我住在一幢高建筑里,上下楼乘电梯时总有一些懂礼貌的小孩子跟我主动打招呼:“爷爷好!”我怕折寿,就在胸前挂个小牌儿,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不准叫我爷爷!”这一招并不奏效,刚走进电梯,一个小女孩笑眯眯地端量着我,甜甜地说:“外公好!”呸,我气急败坏地把牌子扯下,我是怕再有人喊我“奶奶”“姥姥”,我更受不了。 课堂上,我给学生们讲历史。一个调皮的学生逗我: “老师,您的记忆力可真棒,古代的事情您还记得那么清楚。您见过恐龙吗?”我强压怒火,冷冷地答道: “没见过。” “那您的父亲一定见过吧?”我恼火了,冲着他吼: “我跟你祖宗是同学,但从未见过恐龙。”那位同学很失望,沉思了一会儿,说:“我明白了,您大概是周口店人。” 我真的没感觉到衰老。听流行歌曲、蹦迪、踢球等年轻人喜欢的活动我都情有独钟。从高空跳下的极富刺激的“蹦极”运动我倒没试过,那也不怪我,是游乐场的工作人员死活不准我跳,还说是为了我好。如果我实在要玩命,他们要求我的子女得来签字画押。真见鬼,我跟他们狠狠地吵了一架,临走时,一位小姐甩了句:“真是个老顽童!” 在我太太的眼里,我比谁都年轻。她常对我说: “你才不老呢,说你老的人才是真的老了。他们那是老花眼,什么眼神儿,还说你老,别听他们胡说!”她说得对,我不老。凡是挂窗帘、安灯泡等需要登高之类的家务活,她都抢在前面。为了消除我的疑惑,她解释说,不是嫌你老胳膊老腿儿的,而是怕你毛手毛脚,像个楞小子,别有个闪失。 春天来了,花开了,草绿了,让人心里痒痒的。我带着系里即将毕业的全班同学去郊游。爬山时,女同学身前身后地簇拥着我,不少漂亮的女生还大大方方地挽着我的胳膊合影留念。我兴奋得心里突突直跳。 照片冲印了一大摞,我炫耀着拿给儿子看,年轻、帅呆、有魅力,我太太肯定会这么说,而且还会带着淡淡的醋意。 太太扫了一眼照片,又抬头仔细地端祥了我一番,神色黯然地长叹一口气: “嗨,看来你真的老了,老得连女孩们都失去戒备心了。你看,她们围在你身边脸上充满了安全感。” 那一夜,我未曾合眼,对着镜子中的这位“走在时间前面的人”,默默无语。 同学们毕业时,送给我一个花篮,漂亮极了,彩带上写着:“献给德高望重的马老师,祝您健康长寿!” 劳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