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从一个简单读者的角度出发,对法国二十世纪出生的九位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和研究。这些作家突破性地继承了法国小说传统,并用自己的方式完美地诠释着福楼拜、普鲁斯特和纪德所奠定的现代法国小说传统。他们开启了法国文学史乃至思想史的一个重要时代,建立了属于现代的文字传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文字传奇(法国现代经典作家与作品)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袁筱一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该书从一个简单读者的角度出发,对法国二十世纪出生的九位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和研究。这些作家突破性地继承了法国小说传统,并用自己的方式完美地诠释着福楼拜、普鲁斯特和纪德所奠定的现代法国小说传统。他们开启了法国文学史乃至思想史的一个重要时代,建立了属于现代的文字传奇。 内容推荐 什么样的作家是法国现代经典作家? 现代经典作品的定义是什么? 萨特,波伏瓦,加缪,杜拉斯,萨冈,罗兰·巴特,罗布一格里耶,勒·克莱齐奥,还有,米兰·昆德拉。这一批出生于二十世纪的作家,突破性地继承了法国小说传统,也用自己的方式完美地诠释着福楼拜、普鲁斯特和纪德所奠定的现代法国小说传统。他们开启了法国文学史乃至思想史的一个重要时代,所谓萨特的时代。正是在这个时代,文字显示出它最后炫目的力量,它在延续一种以性感对抗死感的法兰西文学神话。 他们,建立了属于现代的文字传奇。 目录 绪论:法国现代经典 第一章 萨特和他的《恶心》 第一讲 人在何种程度上是自由的 第二讲 坐在废墟中央的罗冈丹 第二章 波伏瓦和她的《名士风流》 第一讲 一个终身没有摆脱萨特影响的女权主义者 第二讲 双重视角 双重悖论 双重幻灭 第三章 加缪和他的《局外人》 第一讲 不会留下阴影的太阳 第二讲 一出难以承受的社会喜剧 第四章 杜拉斯和她的《情人》 第一讲 生命的文字游戏 第二讲 一本舍我而去的书 第五章 罗兰·巴特和他的文论 第一讲 解构中构建快乐的批评家 第二讲 十八世纪的贵族睁着眼睛听音乐 今天的资产阶级 闭着眼睛听钢琴 第六章 萨冈和她的《你好,忧愁》 第一讲 无法和解的青春 第二讲 你镌刻在天花板的缝隙 你镌刻在我爱人的眼底 第七章 阿兰·罗布-格里耶和他的《橡皮》 第一讲 零度写作的典范 第二讲 走出虚假主体的“新”小说家 第八章 勒·克莱齐奥和他的《流浪的星星》 第一讲 我找到了我的永恒 第二讲 看见疼痛,不再流浪 第九章 米兰·昆德拉和他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一讲 小说家是存在的探索者 第二讲 行至半程的堂吉诃德 第十章 自由与理性之后的当代法国文学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讲 人在何种程度上是自由的 在《百科词典》里,关于让一保罗·萨特的词条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这样排序罗列的:哲学家、小说家、文论家和剧作家。在今年我开始真正阅读萨特之前,我对他的了解恐怕也仅限于此。我首先把他当作一个和我没有很多关系的哲学家;然后,他是一个曾经获过诺贝尔奖、却又拒绝领奖的作家。作家这个词囊括了他后面三项光荣的头衔,在文学的领域里,他只是在诗歌上没有什么耀眼的成就。其实,关于他的职业,我们还可以加上:教师,记者,杂志的总编,政治活动家等等。最终,在他一百周年诞辰之际,终于有一个人将二十世纪冠名为“萨特的世纪”,贝尔纳·亨利·列维这样描写当年三十岁的他曾经见到过的萨特葬礼的场面: 数以千计,也许是数以万计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男男女女,在几分钟的时间里,站满了墓地的条条小径。活着的人与墓地的幽灵,反叛者与小资产者,不分彼此,发出一片压抑的嘈杂声。有左派的人士,有孩子,还有上流社会人士组成的代表团,每个人都用邮差的黑红旗子包着头。《法兰西杂志》和“法国阿尔及利亚人友好协会”献了花。猎奇的摄影记者在窥伺。有的女人泪流满面。有一群年轻人,大概根本没有读过萨特的书,却也在那里,攀援在树上。有非洲人,有亚洲人,有“光明岛派”的越南人,也有“胡志明派”的人[……]有声名显赫的人,有默默无闻的人。[……]有的人原来是死对头,有谢了顶的,有目光哀切的…… 这样盛大而混乱的葬礼场面,恐怕只有萨特才能有,的确,这也是自雨果之后场面最大的葬礼。是在这个时候,我们丝毫不再怀疑,萨特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世纪,开创了将哲学体系和革命思想写进文学的世纪。开创了一个相信能够凭借文字的力量推翻旧世界的世纪。 很难判定究竟是他影响带动了一批人,还是在一批相信世界可以在绝望中得到些许改变的人中产生了萨特。从本质上说,萨特并非“萨特时代”里将哲学和文学结合在一起的个案。如果说萨特把存在主义写进了《恶心》,我们会看到,就在《恶心》之后不久的将来,加缪同样把他的荒诞写进了《局外人》。但是在这一点上,萨特没能解决一个矛盾,他真正的野心是用文学来写哲学,文学在这样一个思想领导者手中,只是一种途径和方法,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他用哲学来写了文学并铸造了一个时代文学的辉煌;至于他完全放弃文学形式的哲学论述,虽然宏阔,却充满自己也解释不清楚的混乱。 是啊,时代很重要。二十世纪初可以这样来定义:世界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颠覆和破坏状态;工业技术的重大进展预示着世界全面物化的开始;各种矛盾加剧、激化,导演了世界上最为惨烈的两次大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萨特介于三十四岁到四十岁之间。动荡、囚禁、人类的互相屠戮,这一切为人到中年的萨特奠定下了一种永远要挣脱这个世界囚禁的反抗态度。的确,一切形体上的囚禁总是从思想上的囚禁,从意识开始的。这不是单纯的环境规定人、历史规定人的问题。环境和历史以何种方式作用于人?而在现实之中,个体的存在到底是什么? 萨特首先提出的答案是,个体的存在,就像他自己在《恶心》中所表述的那样,是一种完全的“偶然”。让我们来看一下,他说的是怎样的一个偶然: 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一日,萨特出生于巴黎的第十六区——典型的法国富有资产阶级行政区域。双子座的末尾。不知道是否因为这个宿命,萨特的身上具有难以名状的矛盾性。他的出身不坏,只是一岁丧父。母亲出自赫赫有名的史怀泽家族。按理说,这个家族出过两位诺贝尔奖的得主,一位是名声不亚于萨特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阿尔贝·史怀泽。另一位就是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萨特。按照萨特自己的说法,史怀泽一家——尤其是他的外祖父,那个自诩为“史怀泽家最智慧”的人——给了他一个颇为与众不同的童年:他可以接触到很多书,可以在那种自由、尽管有宗教信仰却不乏粗俗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中长大。 萨特的青少年时代无疑光彩照人——到现在我们还热哀于重复他的这段历史:亨利四世中学,巴黎高师,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只是这其中也并非完全没有挫败。萨特的第一次精神危机应当是母亲再婚导致的,他和继父的关系问题为他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好在他可以回到巴黎继续学业,十九岁时,他以第七名的成绩考入巴黎高师。二十三岁,第一次考大中学教师资格失败。不过,第二年他就碰到了“一生的女人”西蒙娜·波伏瓦,或许是爱情的力量让萨特在口试中一鸣惊人:两个人分别以第一、第二的成绩通过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也同样是在巴黎高师的这几年,他结识了保罗·尼赞和雷蒙·阿隆。 服完兵役之后,萨特得到了勒阿弗尔中学哲学教师的职位。二十八岁,他去了柏林,这一年是他一生哲学选择的开始:他发现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正是结束了这一年在德国的学业后,他开始了创作。从时间的角度而言,萨特的哲学创作与文学创作几乎是同步开始的,不过哲学还是略早一点:一九三六到一九三七年,萨特完成了两部哲学作品《自我的超越性》和《想象》;一九三七到一九三八年完成了《墙》与《恶心》(另一译名为《厌恶》)。他为公众所接受的道路似乎一开始就不是很顺利,《恶心》遭到了伽里玛出版社的拒绝。不过小说在被接受之后还是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钟声敲响,萨特或许有机会像海明威一样成为英雄——虽然他没有海明威那样高大魁梧。他应征入伍,成了气象兵并来到法国东部战线,只是他很快做了战俘。然而,也许是上天注定的命运,他没有受伤,也没有与德军对峙的传奇。他缔造的神话是另一种性质的:在战俘营的诊疗所里,他向神父讲授海德格尔的哲学。圣诞节,他又将自己第一部戏剧作品《巴里奥纳》搬上舞台。P3-6 序言 绪论:法国现代经典 我们首先要尝试着为“法国现代经典”做一个规定。不是学术意义上的规定,而是作为一个读者,在他(她)加入作品所开启的那个无限循环时,试图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利意义所做出的思考和解释。 读者,这个词很重要。因为它可以表明我的出发点和角度。译者一般情况下会较少介入真正的外国文学评论,这是真的。方法论从来不是译者在谈及文学时所要考虑到的东西。因为译者首先是读者。所以,这个词或许能够让严肃的“文学批评”打开另一扇大门,能够照亮先前一切文学批评的方法论所未必能够照亮的风景。 比较明确地说,我的目的其实在于阅读:我想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这些被称之为现代经典的作品,不管这是一个枯燥的、痛苦的、快乐的还是感动的过程。阅读的过程不是要否定文学是有理论的命题。相反,我认为,文学有理论,或许所有看似构建心灵世界的东西都有理论。不仅有理论,甚或还有技巧。理论的意义在于它会大致规定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因而也会成为让后人突破的具体界限。而且,在突破之中,我们会看到相当绚丽壮观的斗争场景——应该说,我们即将解读的这九位作家和他们的主要作品正是呈现了这样一种突政,还有,突破所牵连的向往、无奈、勇气和悲伤。 不否定文学理论的存在,但是,我想绕过理论的角度。绕过那种自上而下的俯瞰角度。航拍的作品,有一种全局的美:总是那样一种大块的绿色、蓝色或者黑色,可是,也许我们容易错过这一大块色彩里某一个小点背后的故事——有时候,我愿意相信,这个小点有可能影响到人的一生。因此,回到我们刚才说过的那一段话,我想要陈述的,应该不是理论所规定的文学创作的价值观,而是这些小说家们在突破具体界线时所呈现出来的向往、无奈、勇气和悲伤。 我别无选择地从一个简单读者的角度出发。读者的角度是平等的角度——或者也许是微微仰视的角度;是在他人的小说世界里读到自己的梦想、等待和破碎,然而,总觉得有点微微的不解和疑惑,不知道为什么先前从来不曾发现过自己竟然还会有这样的梦想、等待和破碎的角度;是准备好出发和这些精心构建的文字彼此交缠、肌肤相亲的角度。 也就是说,在阅读结束之后,我们读过的这些文字并不必然成为你们生命的一部分——不过,即便能够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也没有什么不好,比较起爱情和梦想,总是文字里所包含的绝对的意味更加可靠一点——但是,它们可以成为你记忆中闪烁过的一点色彩。 而人,是靠记忆中的这点色彩活着的。为了这点色彩,我们才能够有所希望。才能在怎么也学不会弹奏的肖邦的圆舞曲中,不产生投身大海的愿望——因为那样的命运,已经由小说世界里的某个人物代我们完成了。我们总没有理由去重复另一个世界里的命运。 解释完角度,我还需要对内容作一个说明。 我会选择法国二十世纪出生的九位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作为我们的阅读对象。我想,他们是突破性地承继了法国小说传统的一批人,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完美地诠释着福楼拜、普鲁斯特和纪德所奠定的现代法国小说传统的一批人。我们会看到他们和巴尔扎克、雨果、罗曼·罗兰等所创造的古典小说世界的区别;也应该会看到他们想要创造一个新的小说世界的努力和野心。这样的野心,我们从他们的文字中,从他们的小说结构中,从他们的小说命题中都可以看得出来。 最后,我要解释一下我的选择标准,所谓的“重要”的定义。 …… 2005年是萨特的一百周年诞辰。我把第一讲献给他,借此表达对他的敬意——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萨特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尊重的作家。正是在他的周围,产生了一批耀眼的作家。他们对萨特或爱或恨,但是无论如何绕不过他。这是对文学仍然富有相当的责任心的一批人。 我同样摒弃了一些过于现代的作家,比如说《基本粒子》的作者乌洛贝克。在这九位作家中,最年轻的可能算是克莱齐奥,同样,他也许是你们最不熟悉的一位。因此五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作家,基本上不在我的选择范围之内。经典对于量化标准的最大要求就在于:它需要时间来定义。 但是,除了量化的标准之外,更重要的也许是非量化的标准。这是我自己的具体选择标准,是具体落实在个人和作品上,关于法国现代经典的定义吧。 第一、他的作品应当是一个无法效仿的个案。好的作品,是假借上帝之手安排的偶然。我们在今后的解读中会发现,这些作家中或许有流派的开创者,但是几乎没有流派的继承者。而且,即便他真的是一个流派的开创者——比如说萨特和介入文学的关系——这个流派也几乎不可能有承继者。这就是我所谓偶然的含义。好的作品和美丽的爱情一样,可遇而不可求。 第二、所谓的个案不是“私小说”的概念。和时下流行的出卖自己故事的作品有着本质的差别。它是完完全全的虚构小说世界:因为虚构,成就了所谓预言性的使命,成为众人不会、也不能够具体化的可能。这才是生活模仿文本的真正由来。因此,这些作家的代表作品也不能是一面镜子,能够如水临花般地照出你我个体的影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选的作家中,女作家要相应得弱一点:波伏瓦、杜拉斯的作品都有一定的自述性。因此会造成某种假象,让我们误以为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是有可能重复的:只要我们愿意。但是这几位女作家值得我们原谅的地方在于:她们本身也许就是传奇。传奇的偶然性让我们的假想不能够进行到底。这一点,我们在日后的解读中可以领悟到。哪怕退一万步来说,她们的作品没有预言性地揭示这个世界可能的存在,至少,它们也用细节之美——和张爱玲隔着棉被的拥抱一样,或许我们也无法逃脱“如水消失于沙”这样的语句的魅惑吧——为我们埋藏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第三、这些作家都必然是文字的高手。如果说好的作品是神遇的偶然,好的文字却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具体到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艺术作品而言,就是一定的技巧加上天赋。我们在解读中,会尝试解释这些作家的文字技巧。文字技巧可能是词汇层面的,也可能是结构或意象层面的。作为我的选择标准而言,文字的意义却是绝对的:这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个层面上的文字之美,我们在与它们肌肤相亲的过程中都能体会到一种灵魂的震颤。 第四、我选择的这九位作家除了具有相同的职业和使用同一种语言材料来履行自己的职业之外,剩下的一切完全不同。经历不同,野心不同,灵魂与文字的结合方式也不同。因而,他们呈现给我们的梦境完全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应当能够代表法国在二十世纪(至少是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这半个世纪)的文学面貌。因此,我们能够看到现代的小说结构和古典的语言的结合;能够看到古典的小说结构和现代的小说语言的结合;我们还能够看到现代的小说结构和现代的小说语言的结合。他们建立了属于现代的文字传奇。 后记 这是我在2005年秋天开始,在学校讲的一门公选课《当代法国文学》的讲义。讲义几乎没有怎么动过,怎样拿到课堂去讲,就怎样拿来放进文字里。萨特、波伏瓦、加缪……按照这样的顺序讲下来,讲到最后时间不够了,没能讲克莱齐奥和昆德拉,直接跳到了作为结论的最后一讲。在最后一讲的时候,我带去了一张巴伦博伊姆弹奏的德彪西,画面上,蓝色的彩绘玻璃窗一扇扇地打开。阳光一点点地透进来,穿着白裙的女子在舞蹈。我在学生的眼睛里看到很多的困惑和感动——困惑和感动在这样的时刻,真的是最美丽的搭配。 2005年的秋天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在那个秋天,我同时开了两门新课,一门是将近一百人的《当代法国文学》。另一门是为外语学院研究生开的翻译理论课。我在一门课上讲法国现代文学的一个个个案带给我的欢愉、背叛、抵抗和疼痛,另一门课上讲自己的欢愉、背叛、抵抗和疼痛。关闭了将近六年的记忆闸门在那个时间一点点地开启,有的时候,因为关闭了太久,铰链还是会发出刺耳的响声,一直响到心底里。 课在冬天结束。我在寒冷里批将近一百人的试卷,看到一个学生在试卷上写,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在等一条狗,我想跟着它去随便什么地方。那一瞬间,有很复杂的心情,我突然意识到,在这个学期里,虽然我们在一起度过了总是需要投入一些情绪的一个个下午,快乐,或者悲伤,但是这些下午所读到得的文字不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原先没有答案的,至今仍然没有答案。甚至我的话语,和这些已经流传的经典只能加深他们的困惑。那么,我又为什么要说这些呢? 为什么呢?包括我自己在内,和以前一样,生活中仍然有太多让我不明白的事情。或许我可以像我介绍的这九位作家,以各自绝对的方式来解决生活的问题。但是我不能够。一年的时间里,和过去一样,我仍然做了很多妥协。 于是,原本定下要出的讲义,被我放了半年之久。因为我不知道这些情绪,在随风消散了之后,是不是应当以书写的方式固定下来,走进更多人的记忆之中。 一直到2006年的这个秋天,发现自己走完了——在罗布-格里耶这一讲里,我讲过数字的象征意义——一个零。十多年前都读到的那个所谓“绝对循环”丝毫没有丧失其“绝对”的意味。记忆中桂花的香味,秋天乍起的寒风,冷而疼的失望,心惊胆战的等待,在一年流转后的今天又纷纷地到来了。如果没有这些重复,或许永远也不能够意识到自己是绕过了一圈。绕过了一圈,但是,在每一年里没有能够学会的东西,那些自己天真地以为还有机会学会的东西,仍然没能学会。 属于2005年秋天的记忆其实不具有任何特别的意义。忘记一些疼痛,添一些新的疼痛,这就是这个绝对循环。一路走过去,生产的,始终是一些不能解决问题的情绪而已(巴塔耶说,总为自己情绪折磨的人是疯子)。但是,我们不正是在这样的情绪里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的吗?记得在上课一开始就对学生说,用文字的性感抵抗生存的死感——这句话被我投影在屏幕上,白底黑字,连自己看了也觉得惊心。我也是逃脱不了地想为自己做的事情找到意义,有时以为自己找到了,就会禁不住地兴高采烈。于是把意义用我以为美丽的文字说出来,虽然它们本身在很多时候就自我矛盾着。 矛盾,用我喜欢的,矛盾的诗意表达——悖论。我以为,我们的学生所受的教育令他们不习惯这个词:悖论。他们习惯问一切要一个答案,直接而简单,可以略去很多痛苦。他们习惯明确的目标,习惯行动和选择。他们经常不能够明白,在思辨的层面,悖论是生产性的,不直接导向一个结果,但是,可以把我们带到我们从来不曾注意到的旁枝末节的风景里去。而这旁枝末节的风景,或许就是生活本身。 于是我没有再等下去,也基本没有改动半年前的文字——除了一些太口语化的东西,很好的朋友、编辑彭伦对我说,不能这样,上来就是“我们这门课”,毕竟我们是要给课之外的读者看的。我知道,有一些情绪已经不再是今天的情绪,有一些风景也是过去了,就永远再不能见的风景,但是,文字的现时意义难道不是正在于此?它保留了我们或悲伤、或快乐的记忆,在和遗忘的斗争中,它显现出格外的勇气和美丽。其实,我们所阅读的九位经典作家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 记得在第一节课上,我曾经提到那段关于“灯光灭掉”的台词。灯光亮起,所有的一切又恢复到以往的流程,惊异地发现一切并未曾改变,在一瞬之间。会有很多的不甘心,但是沉入记忆的那段自由呢?应当是只有从文字里找回了。它没有以任何物质的方式存在过,无迹可寻。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像我喜欢的作家克莱齐奥一样,能够用文字建立起一个纯美的世界,而这个世界,我可以骄傲地说,就是现时,就是眼下,现时能够在现时之所以为现时的这一瞬间,产生出超越于过去和未来之上的意义,值得我们去经历,去体会。 哪怕所有的可能性对你关上了门,至少文字是我们用来构建真相的砖瓦。我们总是因为这个要爱的,哪怕所有的爱都要走向灭亡。 后记里,照例要说些感谢的话。感谢所有让这本书得以产生的人,感谢所有让我产生情绪的人,也感谢所有我在写作这本讲义的过程中,所参考的文论、小说的作者和译者(具体请见注释)。感谢每一次不期相逢。感谢是好的,因为它提醒我们,哪怕是在悲伤之中,也不要有所怨恨。在这个世界上,我相信,我们永远是得到大于失去——这个道理,我也是在这一年里明白的,感谢让我明白这个道理的人。 最后,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它所提供的出版基金使得这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袁筱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