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是一本意图持续出版的关于人物类的枕边读物,用“闲话稿约”上的话说:是整合掌故类阅读情趣和书话类阅读情趣的产物。其关注的对象自然是名人名家,但并非是关于名人的“八卦”,更多的是对名人名家的深度解析和揭秘。本书为《闲话》系列之二,讲述了老舍、周立波、韦君宜、熊十力、黄侃、胡适之、冯亦代、张曼玉等名人的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书生不自量/闲话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臧杰//薛原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闲话》是一本意图持续出版的关于人物类的枕边读物,用“闲话稿约”上的话说:是整合掌故类阅读情趣和书话类阅读情趣的产物。其关注的对象自然是名人名家,但并非是关于名人的“八卦”,更多的是对名人名家的深度解析和揭秘。本书为《闲话》系列之二,讲述了老舍、周立波、韦君宜、熊十力、黄侃、胡适之、冯亦代、张曼玉等名人的故事。 内容推荐 《闲话》的关注点是文人及闻人的生活,期待通过一种微观的管窥和一些历史碎屑的拾捡,还原名流与知识者的人生世界。与《闲话》之一相比,《闲话》之二增加了一组与科学家相关的文章,旨在呈现诸位名人名家的学术与人生、文化与人生、艺术与人生、历史与人生的关系。 目录 老舍生命里的三位女性 她站在周立波背后——姚陵华的故事 韦君宜的“真实”谎言——有关《思痛录·露莎的路》的一点说法和看法 致束星北的三封信 童第周的党证 “永远”的观测员布鲁诺·梅尔曼 熊十力的狂放与疯癫 张东荪:“应笑书生不自量” 黄侃的怕与不怕 少年胡适之 大家的“二哥”冯亦代 张曼玉的情与伤 海上老人东方蝃■ 陈独秀的稿费 追忆树散之 王辛笛的“老坦克” 纽瑞耶夫:奔向艺术自由的六个箭步 说不尽的浮士德 台静农的“丧乱” 绍兴周氏的实业与科举 风雨中的“八道湾” 作为编辑家的徐志摩 蔡其矫:梦里来,梦里去 闲话约稿 试读章节 老舍生命里的三位女性 除却自己的母亲,老舍一生中还出现过三位女人。她们对他的生活、性情,甚至人生取向,都有过极其深刻的影响。其一是他的初恋对象,其二是后来的妻子胡絜青。另外有一位,即是维系了特殊友情关系的知名女作家赵清阁。一直以来,一前一后都被我们疏忽了,其实她们存在的价值,大概不亚于其妻胡絜青先生。 放不下的初恋 老舍的初恋对象,是帮他成长、成就了老舍的刘寿锦大叔之女。 对于刘寿锦,老舍在散文《宗月大师》里是这样说的: 有一天,刘大叔偶然的来了。我说“偶然的”,因为他不常来看我们。他是个极富的人,尽管他心中并无贫富之别,可是他的财富使他终日不得闲,几乎没有工夫来看穷朋友。一进门,他看见了我。“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的母亲。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跟是那么亮,他的脸是那么白嫩肥胖,使我感到我大概犯了什么罪。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的震动。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 第二天,我像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这位阔人去上学。学校是一家改良私塾,在离我的家有半里多的一座道士庙里。庙不甚大,而充满了各种气味:一进山门先有一股大烟味,紧跟着便是糖精味……再往里,是厕所味与别的臭味。学校是在大殿里。大殿两旁的小屋住着道士和道士的家眷。大殿里很黑、很冷。神像都用黄布挡着,供桌上摆着孔圣人的牌位。学生都面朝西坐着,一共有三十来人。西墙上有一块黑板——这是“改良”私塾。老师姓李,一位极死板而极有爱心的中年人。刘大叔和李老师“嚷”了一顿,而后叫我拜圣人及老师。老师给了我一本《地球韵言》和一本《三字经》。我于是就变成了学生。 这位刘大叔刘寿锦,后来出家为僧的宗月大师,就演绎成了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里的人物定大爷,一个慈善家、阔火爷,老舍的宗教情结,对佛教教义的领悟,拯世牧民的人道主义信念,以及作品中理想人物的设计,都带了这位大师的影子,虽然这理想是那样脆弱,那样稚嫩,那样微不足道,那样难以普及,但毕竟代表了一种希型,一种追求,一种信念。老舍追随大师所做的那些慈善事业,也是他抗日时期参与全围文艺界抗敌协会、1949年以后参与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等重大历史事件宣传活动的预演。 宗月大师其实早在老舍满月前就专程来看过,留下印象。不过那次他并不真是“偶尔的来了”,而是自己新得爱女,又听说舒家生了个小子,比他女儿晚一天出世,才兴然光顾。不擅经营的他却一直乐善好施,大笔家私最后也空空如也,但其人格、品格、追求、思想,对老舍成长、成才、创作的影响,其意义和作用,我觉得甚至和老舍的母亲不想上下。后来老舍就是与这位刘寿锦的女儿初恋了,人生遭际波澜曲折,她又成为了老舍笔下许多人物的原型。 她和老舍同为师范学校毕业生,当初,母亲私自为儿子找媳妇时,他很痛苦,就因为他已经有了这个爱的对象。 上中学前,他们之间还谈不上有什么关系,但到老舍上中学时,刘家一贫如冼,老舍学业有成、事业有成,还在帮刘寿锦办学校和慈善事业,学校就在刘寿锦家的西跨院,他女儿也在这里义务做教师,出落得温柔、恬静。接触更多,差距却小了,两个人的感情一天天加深,大概在十七岁的时候,已经萌发了爱的情愫。 可是老舍对刘寿锦大叔感激至深,加之他很要强,内向、固执,极力压抑情感,不肯表白,也未提亲,刘小姐更不会主动提出来。如老舍所言:“我们都二十二岁了,可是五四运动还没降生呢。男女的交际还不是普通的事。”不久,老舍就把秘密告诉了同学罗常培。然而好景不长,美好的初恋彻底粉碎。1923年,还是在教育会的时候,刘寿锦因不善经营,家业迅速败落下来,出家入庙做了和尚,并让夫人和女儿随之做了带发修行的优波夷。 他们以为遁入佛门便可清净无事,其实在那多事之秋并不然。刘小姐结局如何虽不得而知,老舍研究专家们都说不清楚,但一定遇到了麻烦,她本身又当盛年,欲望正强,一失足无可刚头,心爱的人又不在身边。 最初,在知道她出家的消息后,老舍“心碎人瘦”、“病入膏肓”,把巨大的悲伤埋在心底。1933年在记这事的小说《微神》和1937年的散文《无题(因为没有故事)》里有所流露,这也成了他毅然出走英围,一去六年而无所留恋的原因之一。到他回来时,一切成了定局,爱人不再能爱,她只好凄惨地离开人世。 《微神》这篇自传体小说,诗情画意,在记述这段错失的缘分时,把所有的五官感知都系在心上。从小说中看来,似乎刘小姐活着时,不幸沦落,被人蹂躏,似乎打过好几次胎。 这场遭际或许也影响到了老舍后来的小说写作,凡描写到男女爱情时,就有了一定的模子:男女相爱,女方的地位一般比男方高,女方或失意,或沦落风尘,或过早夭亡,男方则都是远走他乡,如老舍本人的出行英国一样。而他笔下的年轻娼妓小福子、“月牙儿”等,也都读过书,大多是师范毕业,做过小学教师,卖身都有个被强迫的过程。暗含了这位刘小姐的身世、遭遇。 很显然,如果不是有这样一个初恋,老舍的艺术世界、人物形象,怕是会有极大变化的。P7-10 书评(媒体评论) 老舍一生中还出现过三位女人,对他的生活、性情,甚至人生取向,都有过极其深刻的影响。其一是他的初恋对象,其一是后来的妻子胡絜青。另外有一位,即是后来定居上海的知名女作家赵清阁。 ——蒋泥 周立波和周扬实际上在延安已经都又结婚了,但是,在益阳的这两个女人根本就蒙在鼓里。 ——叶梦 书君宜何以如此解说上举的三桩家庭变故?一方面,延安“整风抢救”期间,韦君宜根本不在延安而在绥德,延安当地的事她从何得知? ——冯兰瑞 徐复观做蒋介石侍从室官员,给熊十力一百万元支票,被他大吼大叫地骂走;郭沫若看望他时,给他带一只老母鸡,一起痛骂蒋介石,让他快活异常。 ——余世存 张东荪一生都在追求他心目中的精神独立,他虽然参与了那么多政治活动,但他基本上只是一个论政而不是从政的人,他论政的出发点无非都是为了民族尊严、人民幸福…… ——傅国涌 蔡其矫和我及舒婷合影,虽然舒婷和我以兄妹相称,也都视他为老师,但多年来我们三个还是头一次碰到一块,是第一次合影,没想到也是我们最后一次合影。 ——陶然 1914年8月7日,迈尔·瓦德克总督把德国人的家属送往天津,包括梅尔曼的妻子和孩子,凶为那里德国有一个领事馆。九天后,日本要求青岛的德国守军无条件投降。1914年11月,青岛陷落,所有的德国守军被遣往日本。 ——Lewis Pvenson 林散之两耳极聋,同他交流只好写下来给他看;而他的回答以及主动要说的话,也都写在纸片上。 ——顾农 绍兴周氏从明朝正德年间历经400年的兴衰,最终以鲁迅、周作人兄弟连同另一支系的周恩来而闻名于世。 ——张耀杰 多年前二哥丧妻,又和宗英结成连理,我们都为他们高兴,一对老才子佳人,郎才女貌,他们婚后感情弥笃,相亲相爱…… ——吕思 是张曼玉这个女人的身体使张曼玉这个名字有了迷人的光芒。 ——苇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