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日本持续三十八周生活类图书排行榜第一。
该书提出了从未开过死亡证明的当今最权威医生的秘传——健康养生法。通过坚持本书的健康养生法,绝症癌症将会远离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不生病的活法--神奇的酶(决定你的健康与寿命)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作者 | (日)新谷弘实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在日本持续三十八周生活类图书排行榜第一。 该书提出了从未开过死亡证明的当今最权威医生的秘传——健康养生法。通过坚持本书的健康养生法,绝症癌症将会远离你。 内容推荐 医生在进步,为何病人却在增加?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体内酶的过分消耗吗?健康的人肠胃状况良好,不健康的人肠胃状况不好。那么,你能识别自己的“肠相”和“胃相”吗?大家在真正理解保持健康的意义的基础上,坚持这种健康养生法,可将再患癌症的几率几乎减少至零。美国总统、日本首相、欧美及日本多位影星都曾接受过作者的健康饮食疗法,而且对该方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目录 序言 疾病早预见健康活百年1 第一章 勿要偏信常识001 从医四十多年我从未写过死亡诊断书003 健康长寿的方法005 慎用所谓的流行健康法008 吃肉未必身体健康012 了解自己的肠胃状况015 日本人和美国人肠胃状况的差异018 日本人的胃癌发病率是美国人的10倍021 服用胃药会导致胃功能衰退024 是药三分毒028 随时注意身体变化031 健康的关键取决于酶的数量034 酶的作用举足轻重037 抗癌药为何不能治疗癌症040 不宜偏信饮食常识043 过量饮用牛奶易患骨质疏松症046 酸奶不宜多喝050 第二章 健康长寿的饮食方法053 食物决定健康055 “新谷饮食健康疗法”可以抑制癌症再发058 多吃含酶多的食物062 变质的食物不宜食用065 不宜过多食用人造油068 日本人不宜食用油腻食品071 如何摄取必需的脂肪酸074 牛奶均为变质物076 牛奶只宜哺育小牛079 比人类体温高的动物的肉易污染血液082 鱼类应趁新鲜食用086 蔬菜和肉类的比例为85%:15%089 精米没有营养092 人为什么有32颗牙齿095 细嚼慢咽,饭吃8成饱097 食肉动物为何捕杀食草动物100 避免食用恶劣食物103 第三章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05 疾病多由生活习惯导致,而非遗传导致107 习惯与遗传因子110 烟酒有害健康113 缓解睡眠中的呼吸困难116 饭前一小时应多饮水120 水分促进酶的合成123 水质不容忽视126 多饮水利于减肥129 不宜暴饮暴食132 养成良好的排泄习惯135 避免消耗过量的酶137 养成短睡眠的习惯141 运动不宜过量143 卓别林73岁再得子146 绝经后的性生活149 第四章 倾听生命的声音151 好习惯可以延年益寿153 不宜提倡分科医学156 健康至上160 体内微生物的作用162 保持清洁的肠胃环境164 人体与周围环境紧密相关167 依靠农药生产出来的作物有害健康170 “爱”能提高免疫力174 生命的印记177 后记 从“衰退流势”到“重生流势”180 试读章节 依靠农药生产出来的作物有害健康 自然界的一切都有着密切的内部联系,相互影响的同时也保持着平衡。因此,在人类看来“没用”的东西,但是对自然界来说却是“有用”的。 种植农作物的时候,为了防治害虫而使用农药。但是从害虫的一方来看,这只是人类依据自身的情况随意的做法,根本不存在对自然界有害的昆虫。 人们讨厌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实际上有害虫就有益虫,根据昆虫在作物上的停留可以增加营养元素,就是壳聚糖。这种壳聚糖是螃蟹、虾的壳中含有的物质。覆盖在虫体上坚硬的组织,是由壳聚糖构成的。当昆虫在叶子上盘踞时,叶子就会分泌“壳质酶”等的酶,从昆虫的身体、足部也会释放很少量的大约多少亿分之一微毫的壳质酶,植物通过吸收壳质酶作为自己的营养。 这样从昆虫那里被植物吸收的营养元素,又为以该植物为食的动物提供生命维持。 但是,现在对农作物造成污染的还有人为损害,不光是农药的喷洒。 第二个问题就是“水”污染。日本的农业用水不会像生活用水那样,抛撒大量的氯来消毒,受农药、河流的污染、生活污水影响,农业用水含有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质。植物的培育需要很多优质的水。就像进入人体的毒素,在人饮用健康水后,会不同程度地被排出体外一样,植物也有这样的一个过程。但是,如果净化毒素的水体被污染以后,就不能正常的排毒了,这样毒素就会积累起来。 第三个问题就是温室栽培。实际上,日本有着到处可见的温室,温室栽培是日本特有的,美国没有。利用温室的目的就是减轻虫害和控制室温,但是使用乙烯薄膜有遮挡太阳光线的缺点,植物不能像动物那样到处活动,因此吸收不到大量的紫外线。而紫外线能够使动植物吸收很强的游离原子团,并促使其氧化。植物具有的维护自身的组织,会从体内产生大量的抗氧化物质。植物里含有许多维他命A、C、E以及其他类维他命,还有黄酮类化合物、异黄酮、儿茶素等多酚的物质。 这些抗氧化物质就是植物在吸收紫外线的时候释放出来的。也就是说,乙烯薄膜等遮挡了太阳光线,照射到植物上的紫外线就会减少,导致维他命、多酚等抗氧化物质的含有量减少。 现在日本的农业,不太重视营养价值,更注重外观的美感。野生的蔬菜会有虫眼、性状也大小不一,没有像“培养”出来的蔬菜那么好看,但它具备了“能量”。 日本生长出来的南瓜,嫩得几乎能将手指插进去;而美国露天栽培的南瓜,硬得用刀也很难切开。 我们必须从食物中获取能量,如果食物自身都没有能量的话,不管我们吃多少,都无益于健康。吃不到在天然环境下生长的食物,人类也不可能在自然中健康地生存。 支持你健康的东西,就是每天的饮食。选择怎样标准的饮食,决定了你的健康状态。 日本还有许多的农业家庭使用化肥和农药,但是无农药、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也在逐渐增多。当然价格确实比一般的商品要高,但对我来说那才是真正的“生命的价值”。 养护生命的只能是生命。带有生命能量的作物,只能种植在有生命能量的土地上。在土壤细菌健全的土地上,蔬菜、水果、谷物都能够健康地生长。食用在健康的土地上培育出的食物,会给肠道带来健全的细菌群落。 我个人认为转基因食品是非常安全的。转基因作物是由人类改变作物基因,使作物很少有先天性的虫害,果实也多,对人类来说是不错的作物,它是利用遗传基因水平培育出来的。要让我来选择,我宁愿选择转基因食品,因为农药的危害性是相当大的,而转基因食品是不需要农药的。 P14-17 序言 疾病早预见 健康活百年 在我从医四十多年当中,我基本上未患过什么大病。 唯一一次去看医生还是因为我19岁那年患了流行感冒。 我虽然常年奔赴在日本和美国两地的医疗第一线,但是从事医生这个职业,是要经受肉体和精神上的严酷考验的。我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健康,那是因为我每天坚持应用健康养生法的缘故。 我对这种健康养生法进行亲身实践,并且切身感受到了它的显著效果,所以我让我的患者们都亲自实践一下。最终结果表明,大家都感受到了非常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就是说,大家在真正理解了保持健康的意义的基础上,坚持这种健康养生法,将再患癌症的几率减少到零。 在35年前,我第一次通过使用大肠内视镜,并且不开腹直接将患者的肿瘤成功切除。这一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医学界在肠胃疾病方面开辟了新的领域。大家可能觉得我这是在自夸,可是在当时这确实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和飞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通过不切开腹腔使用大肠内视镜直接实施肿瘤切除手术,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手术对身体的伤害。并且,我想不管足哪一位患者,都希望能够尽量避免在手术中经历被切开腹部的痛苦吧! 因此,我作为在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医生,深受世界各大医疗机构青睐,他们争相聘请我。当时仅在美国就有一千多万患有不同程度肠胃疾病的患者急需做肠胃检查和进行及时治疗,还有患者表示只要能把病治好,花多少钱都愿意! 在当时,年仅二十多岁的我,成为了美国·家大医院外科肠胃内视镜院的院长,经常是上午在医院工作,下午就回到诊所研究,而且每天从早到晚都不停地忙着出诊。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到目前为止,作为肠胃内视镜外科医生的我已经诊断了三十多万名患者。就连我自己,也对这么多的患者数量感到吃惊。到目前为止,在我所诊断的患者当中,也有好多知名人士。 我之所以说到知名人士,并不是想要自我炫耀,而是希望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能够让大家理解我的健康养生方法的真正内涵,这才是我的真实想法和写这本书的最终目的。 那么,从我所诊断过的三十多万名肠胃疾病患者的丰富的临床经验中能够得出一个结论——健康的人肠胃状况良好,不健康的人肠胃状况不好。 如此说来,如果我们把肠胃状况比作人的长相的话,可以把肠胃状况分别叫做“肠相”和“胃相”。 肠胃状况好是身体健康的基础,肠胃状况不好就有可能潜藏着某种隐患。也就是说,保证良好的肠胃状况就能够保汪良好的健康状况。 对肠胃状况影响最大的就是我们日常的饮食生活习惯。在我诊断的过程中,我曾经对患者们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做过一些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肠胃状况好的人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和肠胃状况不好的人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有着明显的不同特征。 本书当中所要介绍的就是,在我和广大患者努力下共同完成的关于如何健康养生的方法。 那么,如何才能始终保持健康的身体呢?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最大限度的避免体内酶的过分消耗。 我想,酶对于大家来说应该是比较陌生的,所以把它说成是多么的神奇,大家可能就会更加迷惑不解了吧! 其实,所谓神奇的酶,是我自己造的一个词语。简单一点说,它就是承担着我们人类最基本生命活动的体内五千多种酶的最原始形态。 酶,就是在生物体细胞内合成的具有蛋白质性质的一类触媒的总称,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只要是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酶的存在。体内物质的合成、分解、运输、排出、解毒、提供能量以及维持生物最基本生命活动都和酶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酶的存在,生物就不能维持任何生命活动。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在内,大量的酶维持着我们的生命活动。 酶的种类之所以多,是因为每一种酶只具有一种功能。它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的数量。比如说,唾液当中所含有的一种酶叫做唾液淀粉酶,这种酶只和碳水化合物发生反应。又如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都是分别由不同的酶来完成的。 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酶,都是在生物体的细胞内合成的。除了我们自身所含有的五千多种酶以外,我们还需要从食物当中摄取并且在体内合成新的酶。 虽然研究表明,根据身体的需要会在体内合成大量的酶,但是对于这些数量庞大的酶是如何在生物体细胞内合成的目前还未弄清楚,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我这里所说的神奇的酶是指按照身体需要在合成各种各样的酶之前,准备要合成什么样的酶的那种最原始形态的酶。 我认为最原始形态的酶存在的依据是:当在身体的某一个部分一种酶被大量消耗的时候,身体的其他部分所必需的酶有减少的现象发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人体摄人大量的酒精之后,在肝脏内由于分解酒精而消耗了大量的酶,从而导致肠胃在消化和吸收食物的过程中酶的数量减少。 所以我认为,酶这种东西虽然有数千种,但是一种酶的形成并不是由各自固定的数量决定的,而是在具备了原始形态的酶的基础上,然后再按照身体的需要相应地合成所需要的酶,最后把它送到需要它的地方。 虽然现在全世界都在倾力研究关于酶是如何影响生物体健康这一课题,但是就目前情况看,还有许多问题尚未弄清楚。美国研究酶的第一人,埃德沃德·哈威尔博士提出这样一个学说,他认为生物体一生当中体内所能合成的酶的总量是一定的。这个学说非常值得研究。哈威尔博士把这些一定量的酶叫做“潜在酶”,并且当生命体的这些“潜在酶”即将耗尽的时候,它的生命也将走到尽头。 哈威尔博士的这个学说和我关于神奇的酶的提法有诸多相似之处,我们都希望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探索能够找到这种神奇的酶确实存在的证据。 然而,关于酶的研究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至于我认为那种神奇的酶的存在,到目前为止还只能是一个假说。但是,就我的临床经验来看,如果要想保持健康良好的肠胃状况,就要在尽可能多地摄取能够补充酶的食物的同时,养成尽量避免无谓的消耗酶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之所以能这么说,是根据那三十多万病例的临床经验所得出的结论。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中介绍的一些关于健康养生的方法,其中包括了来源于我临床经验的假说,当中的内容可能有悖于门常的饮食常识和健康常识,但是请大家尽管放心。本书当中所介绍的方法全部都是我在经过亲身体验、亲自尝试确保安全的同时,再通过我的患者们实践之后证明了的,并且这些方法是在确实对保持健康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的这一重大成果基础上才介绍给大家的。 最近几年由于取消了医生研修实习这一制度,并且不断地提倡推行医生专业化,使得能够对人体全身做检查的全能医生越来越少了。这样一来,肠胃专业的医生只负责诊断肠胃疾病,而眼科医生只负责诊断眼部疾病,这样所谓的类别医学,使他们在诊断的过程中,由于只对自己所管辖的范围负责,而容易忽视其中的联系而无意中酿成大祸!这也正是我最担心的问题。 人体的各个部位都是相互联系的,比如说,患了一颗虫牙,却有可能影响到身体其他部位。进食中如果食物没有充分咀嚼就进入肠道中,不仅会增加肠道的负担,而且还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使营养不能被充分吸收,最终导致身体其他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病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人类的身体也是如此。表面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联系的病因,但经过复杂的内在联系最终导致严重的病变和难以挽回的损失,这样的例子也并不少见。 我们的健康就是在每天不经意的生活习惯中维持着的。饮食、喝水、运动、休息、睡眠、精神状态等,一旦这其中的某一环出现问题,它就有可能对全身产生影响。担任着联系人体内复杂的生理过程、调节利于健康的生理指标、保持身体状况稳定等所有这些重要角色的就是我们所说的——酶。 然而在当今社会,在我们人体中如此重要的酶之所以被大节消耗,都是源于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酗酒、吸烟、不良嗜好、食品添加剂、农药、服用药物和生活压力,还有环境污染、电磁波辐射等,都是使我们身体内重要的酶被大量无谓消耗的罪魁祸首。要想在当今社会健康地生活下去,最重要的是,首先要在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的同时,必须明确我们自己的健康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我个人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并不是多难的事情。是什么东西消耗了如此多的酶?怎样才能补充更多的酶?只要是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就完全可以实现“疾病早预见,健康活百年”。 有句话说得好,叫做“因为我健康,所以我快乐。”我衷心地祝愿大家在读过本书之后都能如愿以偿。 新谷弘实 后记 从“衰退流势"到“重生流势” 我今年(2005年3月)就70岁了。偶尔会遇到同学,我们会谈到彼此之问这70年是怎样过来的。全都老了,有看上去像“老爷爷”的家伙,也有看上去朝气蓬勃的家伙。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是因为“饮食”、“生活习惯”、“水”、“睡眠”、“生活环境”、“动机”等的不同造成的。人的身体绝不会撒谎。他经历过怎样的人生,都会在身体上表现出来。 所有的生物在出生的同时就面对着“死”,一步步走向死亡。确实是这样,不管怎样,人终究要死的,这是自然的规律。 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走向死亡的速度。 人类能够在抵制自身精神的、肉体的应激反应的同时,注意留意身体和心理的变化,也就能够和伴侣、友人在欣赏路上美景的同时悠然走过百年。 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是个人的自由。但是不管怎样,目标都是相同的。好好地享受人生才是最好的选择。 例如,有一枚铁钉,不知不觉就锈迹斑斑的被腐蚀掉了。像这样不断地向破坏、崩溃力‘向发展的过程,就叫做“衰退流势”。 衰退流势的速度依据环境的不同有很大的变化。在含有盐分的海边,钉子就容易生锈。这样的地方要定期涂漆、涂油,只有做了表面涂层的护理,才能长期抑制生锈。像这样延缓衰退流势的速度,朝着使破坏和崩溃得到修复和再生的方向发展的过程叫做“重生流势”。 所有的生命都摆脱不了“死”的宿命,只能存在于衰退流势中。但是自然规律,在给予生命衰退的同时也赋予了重生的功能。生物从身体的一部分诞生出一个新的生命就足重生的见证。 从动物的角度来说,母体的卵子和父体的精子结合就会诞生出新的生命。从植物的角度来说,即使本体枯萎,其种子延伸的根部也会长出新芽。还有像鲑鱼之类的,牺牲母体诞生出新的生命。这些更像是衰退和重生的瞬间转化。 衰退流势也好重生流势也好都是自然规律。 就像我们人类每天用新陈代谢的形式来进行再生一样,即使生病,自然的自愈力也会起作用。这些都是我们具备的重生流势功能。 但是,为了重生流势的功能正常发挥,那就需要在自然规律规范下生活。这也就是本书所介绍的“健康饮食”和“好的生活习惯”。 人类在衰退流势向重生流势的转化的过程中,还有一个起作用的因素。那就是“精神力量”。 在本书中反复叙述的“动机”、“高兴”等关系着健康生存的因素是很重要的,当然怨让人们认识到精神方面对肉体功能有强大的影响作用。
而现在的按脏器分科的医学,容易忽视像“动机”那样的精神作用对身体的影响。 但是,为了朝气蓬勃的健康的生活,“动机”是必不可少的。 男演员、女演员、政治家、实业家等经常是受人关注的一类人,他们看上去都比实际年龄要年轻,闪光。这是“自身被注意”的意识,是他们的“动机”煽动的结果。 这和一般的自领相同,经常听说在不久前还干劲儿十足的人,当退休以后,马上就变老或生病了的事例,其最大的原因是“动机的低下”。因此,说起这些人都是一些没有兴趣、爱好,经常是一个劲儿工作的工作狂,这就容易造成“动机”显著的低下或者消退。最近,就经常听说中老年男子自杀的消息。 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后,做到“不要再吃‘生锈’的食物”、“不要再摄取乳制品”、“饮用健康水”、“要有感恩的心态”的话,从那一瞬间开始,你的身体就从衰退流势转向重生流势。 当然这样想的话,从接下来的瞬间开始,就应该用具体行动来证明“动机”。不能只是空想“食用健康食物”、“饮用健康水”、“戒烟忌酒”,没有付诸行动的话,就会产生“虽有决心但没能实现”的罪恶感,成为产生“动机”、“高兴”的阻碍。 重要的是知道需要做什么并且能付诸行动。 即使有正确的意识,不行动也没有丝毫的意义。 1996年,出现一种“成人病”也叫做“生活习惯病”的疾患。借此机会我想说实际上“这不是生活习惯病,是自身管理缺失病”。确实如此,对于不慎染病的人来说,这是非常沉重的话题,该人士只是因为不知道而患病的话,可能和“药物反应的艾滋病”一样会涉及社会、医生。 之所以我敢说这是“自身管理缺失病”,就是因为意识不到需要管理好自己、防患于未然,否则这样很有可能会染病。 刚才的那些“不知道”的,可能会说是社会和医生的责任,实际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所知道的医生中患癌症的人也很多,也有患糖尿病的。从杂志上看到,美国的医生在十多年前,平均的寿命只有58岁。 其中也不乏专家级别的医生,遗憾的是很多人连正确的常识都不知道。 这本书的内容是我从30万之多的病例中学到的“正确知识”。但只看书也不能保证健康,能够带给你健康的只能是每日的身体力行,不能问断。 持续好的习惯,用极小的付出取得很大的功效。 只要有了好的开始,就没有“太晚了”这样的说法。 人类身体的细胞,会因为部位的不同而不同,需要120天的时间来进行全部替换。因此我建议对于初次使用“新谷饮食健康疗法”的人,首先要持续进行4个月的“健康饮食”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能够维持原本生命就具备的“重生流势”,使之有助于生活,仅需4个月身体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当你食用健康饮食、养成好的习惯、饮用健康水、充分的休息、适度的运动、提高“动机”的时候也就是你被高兴包围的时候,最受益的还是你自身的肉体。不管你拥有怎样不健康的生活,只要能够经常想到健康并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身体就会回报你。 读了这本书,付诸行动,即使让为数不多的人感觉到身体有了显著的变化,还不算达到了我真正写本书的目的。 新谷弘实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