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因不善当众讲话,而在公众场合脸红心跳、形象顿失?你是否曾因沟通不到位而错过机会、失去友谊、人际关系紧张?你是否曾因口讷语迟、思路不清,而缺乏说服力?千万不要忽视这些,因为口才在青少年成长的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论是现在与他人交往,还是将来准备成就事业,良好的口才一定会在你成长的道路上助你一臂之力。
本书旨在帮助更多的青少年突破当众讲话的紧张与恐惧,提升当众讲话的技能,增强沟通能力与说服技巧,让你从自卑走向自信,从寡言少语变得妙语连珠;更能使你在关键时刻口若悬河,慷慨陈词,用智慧引发潜能,用口才点亮人生,充分展示你的个人魅力与风采!
本书通过四个部分来对青少年的语言能力和技巧的培养与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情商、智商、表达、表现等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自信心,迈出通向成长与成功的第一步。
第一编 说话有学问——这样说话最有效
第一章 会说话是一种资本
儒家智慧告诉你:怎样才算会说话
德摩斯蒂尼的经历:好口才不是天生的
张仪的舌头:好口才是成长中不可缺少的技能
胆小的萧伯纳:怎样克服谈话中的卑怯心理
蚂蚁爬墙带来的启示: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成就口才
“阿弥陀佛”和“子曰”:天天说话不见行会说话
周总理妙对西方记者的挑衅:能说会道才有好前程
第二章 做最会说话的人
林翔的第一句话:选择话题有学问题
父亲的告诫:说话时机有学问
沉默带来的财富:适时沉默有学问
卡耐基和警察的故事:说服他人有学问
女王的丈夫:说话语气有学问
孔明智激张飞:说话对象有学问
第二编 说话有魅力——塑造完美的说话形象
第三章 你的语言充满魅力
泰戈尔的中国名字:读万卷书,增添语言魅力
系主任的迎新演讲:树立良好的说话形象
找到你说话的“影子”:调整说话的节奏
宇宙香烟余味悠长:培养独树一帜的说话风可知
口头禅毁掉她的演讲:摒弃不良的口头禅
雷布斯暂停演讲:练就得体的体态语
烛之武退秦师:说话要有条理性
第四章 用你的语言打动人心
画眉鸟的天堂:获得好感的五种方法
中国总理的声音:说话必须具备的四种素质
三个小金人的价值:学会做个好听众
一句话挽救一座城:语为情动,言为心声
喜马拉雅山下的少年:说话真诚,才能让人信服
第三编 说话有诀窍——秀口生辉并不难
第五章 好口才是练出来的
诸葛亮用事买说话:说话得体性技巧
聪明的理发师:“打圆场”的技巧
李涉以诗脱险境:打破僵局的说话技巧
乔治三世吃鸡蛋:制造幽默的语言技巧
优孟的话外之音:把握好说话模糊的技巧
第六章 秀口生辉路路通
“君子”与“小人”:说话要有目的性
卡耐基弄“错”了:说话要有说服性
列宁和农民的故事:说话要有互动性
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说话要有感染性
周南社长说“禅语”:说话要有时空性
鲁仲连义不帝秦:话题集中性技巧
第七章 你能把话说得滴水不漏
自讨没趣的县令:察言观色也是一种说话艺术
她让责怪变成了赞叹:掌握好道歉的艺术
罗西尼脱帽:把握好说话轻重的艺术
女孩用赞美征服小混混:说出有创意的赞美
石学士和瓦学士:调侃自嘲的艺术
校长的惩罚:批评也需讲艺术
陈轸借虎谏秦王:忠告亦应不逆耳
庄子用比喻巧妙拒绝:轻松把“不”说出口
第四编 说话有智慧——有理智要说得清
第八章 好思维决定好口才
“合纵”与“连横”:创意思维让语言更加鲜活
诋毁机智避祸:应变思维让口才变得灵活机智
马克·吐温偷走了两元钱:用聚敛思维锤炼你的语言
“同你一样有福气”:逻辑思维让你更有力地破斥诡辩
晏子使楚:逆向思维是辩解口才的动力
一幅画上的千军万马:用形象思维为语言插上想象的翅膀
一口救命铁锅的启发:用类比思维增强表达的丰富性
朱总理的“消气”功:发散思维是即兴口才的源泉
第九章 古人说话有智慧
白居易以诗说话:让实力为你作证
冯谖客孟尝君:站在对方的角度为他人着想
李密上表陈衷情:言辞恳切动人心.
触龙说赵太后:以情动人的说服术
李斯万言谏逐客:正反对比的说服智慧
刘伯温的安全隐退:会说“恭维话”
毛遂自荐:直陈利害,以理取胜
孙膑请师:将计就计备诱饵
诸葛亮舌战群儒:攻守兼备的论辩艺术
主要参考文献
根据口语交际的构成要素和口才的含义,会说话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在交际中必须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即能根据交际意图和目的熟练地运用语言技巧来展开话语,同时应具有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即对应情况而说话。孔子认为口语表达直接面对听众,说话的针对性越强,表达的效果越好,因此,说话的内容、时机、情态都要因具体对象、具体环境而异,有所选择,区别对待。
2.在交际中始终具有明确的对象意识和语境意识。如果不顾场合,不看对象,夸夸其谈,滔滔不绝,这种“能说会道”的行为只会引起反感甚至厌恶,不能称之为有口才。另一位儒家大师荀子在其著名的《劝学》中曾明确指出:“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急躁),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瞎子)。”这说明讲话应随境而发,相机行事。
3.在交际中还必须具有较高的领悟能力和反馈能力,既能准确地接受和理解,又能做出恰当、必要的应对。这是与人交谈中很关键的一条。在口语交际时,说话者不仅要表达,同时还要作出有针对性的反馈。
4.说话内容的深浅要与对方的接受能力相宜。交谈不是一味地发泄自己的感想和情绪,而是一种合作的程序。人们说任何一句话,都希望能够对听话人产生适合己意的作用和影响。但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由于听话对象存在着民族、地域、性别、性格、年龄、职业、地位、阅历、文化修养、兴趣爱好、语言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迥然有异。因此,采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口吻说话也应当有所不同。《论语·庸也篇》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意思是说,对中等以上的人可以说高深的道理,对中等以下的人就不可以讲高深的道理。可见,说话的内容超过或低于对方的接受能力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孔子带着他的几名学生出外讲学,一路上十分辛苦。这一天,孔子一行人来到一个村庄,他们在一片树荫下休息,正准备吃点干粮、再喝点水,不料,孔子的马挣脱了缰绳,跑到庄稼地里去吃了人家的麦苗。一个农夫上前抓住马嚼子,将马扣下了。
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一向能言善辩。他凭着不凡的口才,自告奋勇地上前去企图说服那个农夫,争取和解。但他说起话来文绉绉的,满口之乎者也,天上地下,将大道理讲了一串又一串,尽管费尽口舌,可农夫就是听不进去。
有一位刚刚跟随孔子不久的新学生,论学识、才干远不如子贡。当他看到子贡与农夫僵持不下的情景时,便对孔子说:“老师,请让我去试试看。”
于是他走到农夫面前,笑着对农夫说:“你并不是在遥远的东海种田,我们也不是在遥远的西海耕地,我们彼此靠得很近,相隔不远,我的马怎么可能不吃你的庄稼呢?再说了,说不定哪天你的牛也会吃掉我的庄稼哩,你说是不是?我们应该彼此谅解才是。”
农夫听了这番话,觉得很在理,责怪的意思也顿然消释了,于是将马还给了孔子。旁边几个农夫也互相议论说:“像这样说话才算有口才,哪像刚才那个人,说话不中听。”
看起来,说话必须要看对象、看场合,否则,你再能言善辩,别人不买你的账也是白搭。
5.慎言。所谓“慎言”,就是不说过头话。提倡“慎言”,是针对言与行的关系提出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多闻疑,慎言其余,则寡尤”。这就是说,做事情要勤劳敏捷,说话要谨慎讲究分寸,做不到的事情,压根就不说,如果在言与行实在无法一致的情况下,宁可多做事,少说话,也决不能说多做少,言过其行。 背景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及其内部阶级斗争错综复杂,加上生产力的大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士”这种阶层的出现。再加上王权发生动摇,人们对“天”产生了怀疑,私学悄然兴起,促进了各种学术思想的发展。在那个时期,纸张还没有发明,文字虽然已经被普遍应用,但书写仍不方便。由于竹简太笨重,帛书又过于昂贵,因此,书面语言的使用范围很窄。在社会生活的广阔领域里,主要靠口语交流。通过言传、耳听、心记来传播文化,交流信息。当时,孑L子常常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四处游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深知口语表达的社会作用,非常重视说话的艺术,也留下了许多千古美谈。
P4-6
口才是一门集理论性、现实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现代社会学科。它吸收和融合了哲学、人类学、社会学、逻辑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成为一门有着边缘交叉性质的新型的独立学科。
现代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知识化的社会,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口语表达,可以说,没有口才的人将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无论在哪个领域,只要你具备巧妙说话的素质,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能不能把道理说清楚,直接决定着你的生活是否愉快,工作是否顺利、顺心。
会说话是一种智慧,一种能力,一种生存资本。如果你能正确运用这种智慧和技巧,你在演讲、谈判、论辩、社交等说话场合中就会游刃有余,如鱼得水。会说话也是青少年学识、才干和智慧的重要标志,是青少年想象力、创新力、应变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的综合表现。作为青少年,如果说话的水平不高,那他就不能很好的驾驭自己的思想、情绪和情感,当然也就不能很好的处理各种事情和各种情况下的人际关系。不能很好驾驭语言,就不能天从人愿地驾驭自己的前程,更不能风调雨顺地驾驭自己的人生。
马雅可夫斯基说:“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我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舌头则是心灵的大门。拥有一流的口才,可以使你在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同时,赢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获取融洽的人际关系。
每一个青少年都希望自己能说会道,妙语如珠,但在现实中,每个人的实际说话水平却是层次迥异、高低有别、优劣参半的。有的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的人则扭捏木讷,吞吞吐吐;有的人能够舌灿莲花,字字珠玑;有的人则词不达意,语焉不详;有的人言谈锋利,巧发奇中,有的人则似是而非,不着边际。
事实证明,每一个与成功失之交臂的人,并不是缺乏成功的智慧和勇气,而是缺乏能说会道的能力与技巧,在现代社会只会干活,不善言谈的人已经吃不开了。不善于说话,别人就很难明白你的想法,也就很难相信你,对你委以重任。说话不能左右逢源,办起事来自然就不会顺利。社会是复杂的,而人必须要生活在这个圈子里,所以,要生存、要进取,就必须具备能言善辩的能力。如果你能说会道,这一切就唾手可得。如果你缺乏这种能力,结果往往是四处碰壁,一无所获,终生默默无闻。
常言说“谋事在脑,成事在言。”语言是一种成事必不可少,也是至关重要的能力。口才也是一种技巧,既然是技巧,就可以通过训练而获得改进和提高,通过对青少年的语言能力和技巧的培养与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情商、智商、表达、表现等综合素质与能力,增强自信心,迈出通向成长与成功的第一步。
本书所讲的每一种方法、技巧都是以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作为引导,带着故事去思考、去学习。浅易的文字、丰富的例证、合理的结构,融理论指导与实际可操作性于一体,帮助青少年朋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完善自己的口才,可以说,本书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一部口才宝典。
编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