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特别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反映网络技术的新发展,力图在阐明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意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以实例说明原理,并列举当今最新的网络技术和流行的网络产品。其目的在于引导读者通过学习切实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一系列协议,关注技术前沿,培养学员具有网络管理能力和简单网络的组网、规划和设计选型的基本能力。
全书共分11章,主要包括4部分内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组建技术,因特网技术与应用,以及10个网络实验。
本教程各章节安排合理、文字简明、内容翔实、图文并茂,适合作为各类大专院校计算机和信息管理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用书,也可选作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培训教材。对于广大计算机和网络爱好者,也是一本内容比较全面的参考书。根据不同对象的教学需要,对本书的内容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选择地讲授。
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反映网络技术的新发展。全书共分11章,主要包括4部分内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组建技术,因特网技术与应用,以及10个网络实验。
书中各章节的内容安排合理、文字简明、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在阐明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点介绍了当今流行的网络技术和网络产品。
本书适合作为各类大专院校计算机和信息管理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也可选作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培训教程。对于计算机网络爱好者,本书也是一本内容新颖的参考书。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1
1.1计算机网络的含义1
1.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2
1.2.1局域网和广域网2
1.2.2接入网、骨干网和互联网5
1.2.3基于服务器的网络和对等网络7
1.2.4共享介质的网络和交换式网络9
1.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10
1.3.1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10
1.3.2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组成14
1.3.3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16
1.4计算机网络的作用16
1.4.1共享硬件资源16
1.4.2共享软件19
1.5计算机网络组网结构20
1.5.1总线型网络20
1.5.2环状网络21
1.5.3星状网络22
1.5.4星状总线23
1.5.5网状网络23
习题23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25
2.1数据通信模型25
2.2数据和信号27
2.2.1数据和信号的概念27
2.2.2时域信号和频域信号28
2.2.3数字数据30
2.2.4模拟数据数字化30
2.3数据传输32
2.3.1数据传输的形式32
2.3.2基带传输32
2.3.3频带传输34
2.3.4数据传输指标37
2.4通信方式38
2.4.1并行和串行通信38
2.4.2同步和异步通信39
2.4.3数据通信的方向40
2.5通信线路41
2.5.1双绞线41
2.5.2同轴电缆42
2.5.3光导纤维44
2.5.4无线通信45
2.6多路复用46
2.6.1频分制多路复用47
2.6.2时分制多路复用47
2.7交换技术48
2.7.1电路交换48
2.7.2报文交换49
2.7.3报文分组交换50
2.7.4广域网连接方式51
2.8差错控制51
2.8.1奇偶校验52
2.8.2循环冗余校验55
习题60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63
3.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63
3.1.1基本概念63
3.1.2ISO/OSI参考模型65
3.2物理层协议68
3.2.1物理层协议描述68
3.2.2物理层协议示例69
3.3数据链路协议72
3.3.1HDLC的帧格式74
3.3.2HDLC的命令和响应75
3.3.3HDLC的平衡型和非平衡型的操作环境76
3.3.4HDLC的流量控制77
3.3.5HDLC数据传输过程78
3.4网络层协议79
3.4.1虚电路和数据报80
3.4.2路由选择84
3.4.3X.25型网络协议87
3.5运输层协议90
3.5.1运输层协议的分类90
3.5.2运输层向会话层提供的服务92
3.5.3传输连接建立93
3.6高层协议93
3.6.1会话层协议94
3.6.2表示层协议95
3.6.3应用层协议97
习题99
第4章 计算机局域网101
4.1计算机局域网协议101
4.1.1IEEE 802简介101
4.1.2IEEE 802标准系列102
4.1.3IEEE 802.2标准要点103
4.2以太网家族104
4.2.1以太网通信方式105
4.2.2以太网106
4.2.3快速以太网109
4.2.4千兆以太网110
4.2.5万兆以太网111
4.3无线局域网112
4.3.1WLAN组网方式112
4.3.2WLAN硬件113
4.3.3WLAN参考模型113
4.4虚拟局域网115
4.4.1引入VLAN的必要性116
4.4.2VLAN的主要类型116
4.4.3VLAN帧格式117
4.5交换式局域网118
4.5.1LAN交换机结构118
4.5.2LAN交换数据转发119
4.5.3LAN交换重要指标119
习题120
第5章 TCP/IP协议123
5.1TCP/IP参考模型123
5.1.1各层服务概述124
5.1.2TCP/IP的基本工作原理125
5.2IP协议129
5.2.1IP分组格式130
5.2.2IP地址133
5.2.3互连网络控制协议142
5.2.4互连网的路由选择146
5.2.5下一代IP协议——IP v6153
5.3TCP协议154
5.3.1传输协议的要素154
5.3.2TCP服务模型158
5.3.3TCP协议格式160
5.3.4TCP数据段头161
5.3.5TCP连接管理163
5.3.6TCP传输策略165
5.3.7TCP拥塞控制166
5.3.8UDP167
习题168
第6章 网络互连通信技术169
6.1网络互连概述169
6.1.1不同网络之间的差异171
6.1.2网络互连技术171
6.2公用数据网172
6.2.1电路交换数据网173
6.2.2分组交换数据网174
6.2.3综合业务数字网176
6.3帧中继188
6.3.1帧中继承载ISDN业务189
6.3.2帧中继数据传输服务193
6.4ATM技术197
6.4.1ATM的发展197
6.4.2ATM的概念199
6.4.3ATM的交换200
6.4.4ATM协议参考模型202
6.4.5ATM应用208
6.5交换多兆位数据服务211
6.6WAN、MAN和LAN连接技术214
6.6.1连接类型215
6.6.2园区主干网和城域网216
6.6.3广域网连接217
习题218
第7章 计算机网络工程219
7.1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219
7.1.1网络需求分析219
7.1.2网络规划与设计220
7.1.3工程技术方案的评审221
7.2网络互连设备221
7.2.1中继器222
7.2.2网桥224
7.2.3路由器233
7.2.4交换器239
7.2.5干线240
7.2.6网关241
7.3结构化布线系统243
7.3.1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的原因244
7.3.2综合布线系统标准244
7.3.3结构化综合布线的结构245
7.3.4结构化布线的硬件构成246
7.3.5结构化综合布线的管理系统246
7.4网络结构设计247
7.4.1交换式网络的发展247
7.4.2网络互连模型的选择248
7.4.3网络协议的选择249
7.4.4远程连网250
7.5系统集成250
习题252
第8章 Internet应用技术253
8.1Internet的基本情况253
8.1.1Internet主干网253
8.1.2中国Internet的发展255
8.1.3Internet的结构257
8.1.4Internet的管理259
8.2Internet的连接261
8.2.1通过局域网直接连接261
8.2.2通过电话拨号直接连接262
8.2.3通过电话拨号间接连接262
8.2.4通过ISDN连接263
8.2.5通过ADSL连接264
8.2.6其他宽带接入方式265
8.3域名系统267
8.3.1端口267
8.3.2域名系统管理268
8.3.3资源记录270
8.3.4域名服务器272
8.4简单网络管理协议274
8.4.1SNMP发展背景274
8.4.2SNMP网络管理模型274
8.5简单邮件传输协议276
8.5.1电子邮件系统体系结构276
8.5.2简单邮件传输系统277
8.5.3多用途Internet邮件扩展279
8.5.4POP邮局协议280
8.6远程登录Telnet280
8.6.1Telnet服务过程280
8.6.2Telnet的结构281
8.6.3网络虚拟终端281
8.7文件传输协议284
8.7.1FTP的结构284
8.7.2FTP连接的建立285
8.7.3FTP的访问控制285
8.8网络新闻286
8.8.1用户眼中的USENET286
8.8.2USENET的实现288
8.8.3网络新闻传输协议290
8.9万维网291
8.9.1WWW的外部特征291
8.9.2统一资源定位器292
8.9.3WWW服务器294
8.9.4超文本传输协议296
8.9.5HTML、CGI和Java297
习题299
第9章 使用Internet301
9.1Internet的连接301
9.1.1配置拨号网络302
9.1.2使用拨号网络306
9.1.3宽带连接Internet306
9.2局域网连接Internet309
9.2.1独立IP地址连接309
9.2.2通过代理服务器连接309
9.2.3Internet连接共享312
9.3网络故障检测常用命令314
9.3.1了解计算机的TCP/IP配置314
9.3.2检测物理线路的连通性316
9.3.3跟踪路由318
9.4使用文件传输319
9.4.1UNIX下的ftp命令319
9.4.2Windows下的FTP客户软件321
9.5使用远程登录325
9.5.1UNIX下的telnet命令325
9.5.2Windows下的远程登录326
9.6使用WWW浏览器328
9.6.1设置浏览器328
9.6.2使用浏览器330
9.7其他常用工具332
9.7.1搜索引擎332
9.7.2下载工具332
9.7.3即时通信软件333
9.7.4离线浏览工具333
习题334
第10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335
10.1网络安全概述335
10.1.1网络安全问题335
10.1.2网络安全措施338
10.2数据加密技术340
10.2.1密码学概述341
10.2.2认证技术344
10.2.3安全套接层348
10.3防火墙技术349
10.3.1防火墙的概念349
10.3.2防火墙的体系结构350
10.3.3防火墙的类型350
10.4入侵检测技术356
10.4.1入侵检测系统的作用357
10.4.2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357
10.4.3入侵检测系统的组成358
习题359
第11章 网络实验361
实验一 安装Windows 2000服务器361
实验二 从Windows 2000服务器升级到域控制器364
实验三 Windows 2000用户管理370
实验四 Windows 2000资源管理377
实验五 Windows 2000服务器管理382
实验六 安装Windows XP工作站388
实验七 Windows XP工作站加入Windows 2000网络392
实验八 Windows XP工作组网络安装与管理404
实验九 Windows XP本地用户管理410
实验十 Windows XP共享资源管理416
附录 常用网络词汇缩写425
参考文献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