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是中国当代蜚声海内外的杰出作家,尤以独树一帜的散文创作著称,被誉为当代散文大师,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书是秦牧全集的第五卷,辑入了作者1986年至1987年所写散文,其中《故乡的红投船》辑入了《地球龙迹》,《捉鳗鲡》辑入了《哲人的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秦牧全集(第5卷增订版)(精) |
分类 | |
作者 | 秦牧 |
出版社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秦牧是中国当代蜚声海内外的杰出作家,尤以独树一帜的散文创作著称,被誉为当代散文大师,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书是秦牧全集的第五卷,辑入了作者1986年至1987年所写散文,其中《故乡的红投船》辑入了《地球龙迹》,《捉鳗鲡》辑入了《哲人的爱》。 内容推荐 本书是秦牧全集的第五卷,辑入了作者1986年至1987年所写散文,通过对他自己的坎坷经历和文学生涯的描写,从文学经验的角度纵谈事物,表达了他的文学见解和思考,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深刻地揭示了人生哲理。 目录 华族与龙 桃花年会 铁兵战垒壮千秋 海南之春 ——为一本大型画册而作 一个镇的纷繁色彩 ——南海九江小住漫记 广州风采录 《越秀风采》序 在澳门喷水池旁 探照灯下看澳门 兔年抒感 集其大成 ——漫话我国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 我是怎样创作《花城》的? ——答青年学生问 多姿多彩的生活繁花 搁箸于盛筵之前 让创作三要素水乳交融吧 生长在方言地域的作者倒霉吗? 赞美这株铁树之花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散文集《告别世纪初》序 葡萄一点一点地成熟 阿尔卑斯山里的悲喜剧 “植物人” 人物的变迁 希腊健儿的雕像 拳王末路 漫话东南亚“人妖” 国际舌人 礼赞和思索 ——喜庆《羊城晚报》创刊三十周年 校雠之难 治印艺术一枝花 ——弘征《现代作家艺术家印集》序 法盲的身份 《风筝》新读 童话的蜜和刺 “他年我若为青帝” 文学奖台旁的随想 这里是中国的一个小小窗口 ——《中国火柴盒贴集锦》序 “对影成三人”的奇闻 “人类有一个暴君” 哲人丰碑 想起了邹韬奋的一件事 吴有恒的风格和作品 风雨梨园五十年 ——序《红线女自传》 写在钟敬文纪念册上的诗 拜别黄药眠长者 他的最后一次哭泣 《海和船》序 风雨少年行 漫话“理论兴趣” 舆论应是先驱 读《记忆里的一片落叶》 读《多伦多的一个寒冬之夜》 ——漫话叛徒张国焘之死 华族与龙 武夷山幽奇录 野参美 巴西铁树赞 盲鱼岁月 孔雀雉的桂冠 《农艺趣话》序 鱼和它的脚 大漠奇趣 ——《新疆科学小品选》序 生命壮歌 苹果的魔术 兰花 后记 寻梦者的足印 一 卷前漫语 二 动荡的家 三 异国的童年生活 四 摒挡回国 五 故乡风采 六 在香港贫民窟里 七 抗战时期的艰苦生活 八 阴阳界 九 到了桂林 一〇 混乱的“湘桂大撤退” 一一 雾重庆 一二 在抗战胜利初期 一三 三年职业作家生活 一四 到东江游击区去 一五 随大军进城 一六 下乡当农民 一七 在《羊城晚报》工作 一八 十年动乱,完全搁笔 一九 大地重光 二〇 我的散文创作 二一 我的小说创作 二二 我的艺谈文论 二三 我的儿童文学作品 二四 翰墨缘 二五 编辑生涯 二六 我的写作习惯 二七 读一本无字的大书 二八 出国访问漫忆 二九 大地足印 三〇 读者·作者·研究者 三一 结束语 附录答谢和自白 ——在“庆贺秦牧文学创作五十周年暨秦牧文学作品研 讨会”上的发言 试读章节 桃花年会 年岁大了,事情繁了,对于什么“雅集”、“诗酒之会”之类,我已经没有很多的兴趣参加。但是有一个集会,我不管怎么忙,一接到请柬,就总得摒除一切,依约前往。这个会,不是别的,就是广州市北郊石井区(著名的三元里属于这个区)一年一度的“桃花年会”。“桃花年会”这个词组是我杜撰的,实际上,每年春节之前,桃花盛开之际,这个区就必定邀请广州的作家、诗人、画师、书法家聚会一次,观赏桃花,品尝农村盛宴;然后,绘画的绘画,写诗的写诗,而且,还馈赠每人一株桃花。这样的集会已经举办了五年。我年年都依约到会,也就是说,前后已经叨光五次了。和这个“桃花年会”发生感情,那是因为:它的格调、情趣特别令人喜爱。从我的青年时代到中年时代,当我和农民在一起的时候,尽管我当时还颇贫困,但是和农民比较起来,总是显得我手头宽松,他们生活很紧,因此,和他们相处,我总是宁可多给,不愿妄取。农民也很难慷慨地宴请或给我们什么赠礼。只有近几年,情况起了很大的变化,相当一部分农民(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和我们在一起时就显出他们比我们阔绰得多了。这部分农民的房子、家具、年入都比我们好,因此,情形就根本改变过来,我们常常受到农民的宴请和赠礼了。郊区公所的主持人实际上也都是农民,他们是代表郊区农民宴请我们的。这样的“桃花年会”能够举行,而且连续举行了五年之久,今后还将持续下去,这就可见他们生活状况改善的一斑和对于前景的乐观程度了。 我每年必定摒除一切,前往参加这个“桃花年会”,主要是因为:石井区(从前曾经叫做“三元里公社”)管辖的这片土地,就是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等一百零三乡累千村民大败英国侵略军的战场。一百四十多年前,侵略军在清廷投降派的纵容下,侵人广州,无恶不作,激起群众的民族义愤。乡民们在三元里古庙誓师,宣称“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终于举起了三星旗,持着刀、矛、枪、棍,杀声震天地围歼侵略军,第一天把他们打死二百多人之后,第二天又聚众上万围困他们于四方炮台。如果不是投降派的广州知府胁迫绅士们给予解围,这批侵略军也将被全歼的。侵略军当时自认“情况恐怖到极点”。他们本来想盘踞广州的狼子野心终于被迫收敛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像波涛般滚滚逝去,现在港澳归还祖国的问题,已经局势明朗。我们和当代的英国人晤面,也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了,但是历史却是不能忘却的。看到这片曾经是古战场的地方,今日经济欣欣向荣,农民纷纷富裕起来,你就不能不格外的高兴,并从心底里热爱它。 这一带有各种著名的农村土产,石马乡一带则以盛产桃花著名。看到这里,宛似云霞,仿佛火焰一样的灼灼桃花,不禁令人产生一种幻觉,仿佛它们是英雄的鲜血灌溉出来的。 P3-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