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英伦辉煌的历史和年轻的气质……旅英作家罗露西精致笔触为你展现真实的英伦西部生活!罗露西女士首部作品被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收藏,第二部散文集《独舞英伦》优雅呈现!英国女王亲嘱致信:“你是第一个如此深入描写英国文化的外国人,非常感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独舞英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罗露西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英国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英伦辉煌的历史和年轻的气质……旅英作家罗露西精致笔触为你展现真实的英伦西部生活!罗露西女士首部作品被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收藏,第二部散文集《独舞英伦》优雅呈现!英国女王亲嘱致信:“你是第一个如此深入描写英国文化的外国人,非常感谢!” 内容推荐 本书描写了作者在英伦的日子。她的描写是感性的、真实的、迷人的。不论是伦敦的愉悦、乡村的美丽,还是个人的呼吁、或者是英国的风情,许多故事里的人物,是露西在那里认识的(包括她的同胞)。与通常的旅游指南相比,本书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角度,了解当今的英国社会生活。 目录 在议会大厦 中国助产士在伦敦 过莫斯科 享受“超生” 伦敦的穷人 我的房东 伦敦的五一节 劳斯莱斯车展 浪漫妇人 华人牧师 高效率的邮局 分手的悲伤和美丽 理查的猫 伦敦最好的冰激凌 89岁的大学生 春到海德公园 中国风在伦敦静静地吹 小学生爱上大教授 小盒里的好礼物 中国留学生在伦敦 苏格兰城堡里的中国女人 爱听许茹云歌的中国女孩 日本同学 手机调情 美国朋友访北京 匆忙嫁人 爱上他们俩 带她去嗅玫瑰 书,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在修女院,写《下午茶》 试读章节 星期天早上,在伦敦的华人基督教会,我坐在人群里,一位牧师走上讲台,开始讲解《圣经》。我觉得他的脸好熟悉。蓦地想起来了,我们过去住在同一个大院里,从小一起长大。他的母亲又是我大学时的老师。几年没有见小刚,他的脸上增添了成熟的阳刚气,言谈举止充满了自信,我脑海中的幼稚的男孩已经不存在了。 礼拜结束后的茶点时间,我找到小刚:“你还认识我吗?” 他看了我好一会儿,然后大声说:“露西,你怎么会在这里?” “太巧了,世界这么大,伦敦这么大,我们居然会在这里见面。记得你十年前是在美国读计算机专业,后来听你妈妈讲,你在美国找到了很好的工作。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又听你妈妈讲,你从美国到了英国。怎么会在伦敦成了牧师,从科学工作者转成了神职人员?”我不解地问。 “你觉得奇怪吗?”他笑笑,那笑让我想起从前的他,一个典型的中国独生子女,被父母放在温室里培育的“花朵”。 “不是我觉得奇怪,所有的人都会觉得奇怪。”我说。 “我现在才找到我一生所追求的,过去都在做别人让我做的事。”他严肃起来,“我知道,我的父母可能不会理解。其实,当初他们送我出国时就应该知道,他们是给了我自由选择的权力。从小学到大学,每一步我都是按照他们的意愿做的,甚至到美国上哪所大学,读什么专业,统统都由他们决定,那时,我也不想自己决定任何事。我在美国硅谷工作时,有位美国同事是基督徒,他带我到教会,送给我一本《圣经》。我开始读《圣经》,越读越放不下,我决定放弃工作,到伦敦神学院重新攻读学士、硕士学位,现在正在读博士学位。” “你放弃了那样好的工作。可我觉得,这太可惜了。”我说。 “在神的眼里,钱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基督耶稣成为我们的救主。”他说着,眼睛里闪出欣喜的光,“活在神的国度,你不会为世俗的一切所累。” “那你为什么还要追求世俗的博士学位呢?”我有些不解。 “不是为学位而学,是为了更多地了解《圣经》,这是一本有两干多年历史的书,里面的内容太丰富了。现在大英图书馆正在举办《圣经》展,不同版本、不同文字、不同时期的《圣经》有几百种,其中有一本希伯来语的《圣经》有几百年历史。” “有时间我一定去看《圣经》展。”望着小刚,听着他讲述,我开始理解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选择。 回来后,我给小刚的母亲,我的老师林老写了封信,告诉她我在伦敦见到了小刚。 不久我接到北京的来信,是林老写的。她说,有一位朋友打电话告诉她,小刚最近交了一位台湾女友,她家在台湾山区,父母都是农民,还有几个弟弟妹妹。人长得很丑,很矮。林老说,她已打电话告诫小刚,不要把标准降得这样低,林老写信的目的,是让我去说服小刚,不要跟那个女孩继续来往。 看完信,我也觉得小刚不应该是这样。从中学到大学,从中国到美国,有那么多优秀的女孩子追求他,都被林老挡住了。她希望她惟一的儿子能专心学习,成就一番伟业,现在可好,这样一个平庸的女孩子,就把他征服了。我一定要说服他放弃他的选择。 星期天,我又见到小刚,他笑着对我说:“几个星期没见你。你好吗?” “还可以,我有事想跟你说一下。”我严肃地对小刚说。 “一会儿,我们到附近的咖啡馆坐会儿,我让静怡也一起去。”他说。 “谁是静怡?”我假装吃惊地问他。 “我的女朋友。”他很自然地说着,向不远处一位女孩招了下手。女孩向我们这走来,她二十八九岁,穿着一件淡紫色的短款毛衣,紫色格子的斜裙,’高跟的长统黑靴,披肩发,人很小巧。她穿着很得体,但配小刚那高大、魁梧的身材和英俊的脸庞还是显得太一般了。 小刚向女孩介绍说:“这是露西,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现在在读社会学。”他又转向我说,“这是静怡,我的女友,台湾人。” “你好,露西,听小刚谈到过你,一直想见你。”静怡一开口,那绵绵声音就把我吸引住了。我知道我根本不可能说服小刚了,有这样一副嗓音的女人,会让每一个男人都融化在她的柔声细语里,正是因为她的“不美丽”,使她有更多的机会用她内在的魅力去打动人。 “我真为小刚高兴,他能有一位像你这样的女友。”我发自内心地对静怡说,我意识到,我根本没有资格劝说小刚。 “我很喜欢他。”静怡笑眯眯地说,嘴咧得大大的,单纯得像一个孩子。 我们三个人一起到附近的咖啡馆坐下来。静怡对我说:“我在大学读的幼教心理学,还有一年毕业,本想学完后回台湾工作,没想到在教会遇到小刚,我决定毕业后,到神学院再学一年神学,这样我跟小刚之间就更容易交流。“静怡用她那细细的声音慢慢地说着,我好像并没有在听她说什么,而她发出的每一个声音,却那样甜甜地流进我的心里。 “小刚的妈妈从小对他宠爱有加,现在父母不在身边,有你这样一位学幼教的女孩做他的朋友,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我善意地调侃说。 “静怡人很好,真的很好。”小刚看着我说,那眼神中流露的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深深的满足感。 走出咖啡馆,告别小刚和静怡,我的心里很不平静。父母的期望和孩子自己的选择差别那么大,可谁又是对的呢?我知道,我无法完成林老交给我的任务,更无法给她回信,向她解释这一切。 不久,再见到小刚,他对我说:“露西,我要结婚了,这是请柬,你一定要来参加婚礼。”他递给我一个信封,打开一看,里面有个精致的小卡片,上面别着一朵红花,里面写着婚礼的时间和地点。我手里拿着卡片,心里有一点惊奇,我还是对小刚说:“真心祝福你和静怡,我会去参加你的婚礼。” 回来的路上,找了一个电话亭,我想把这一消息赶快告诉林老。拨通了北京的长途电话,接着电话的正是林老。“林老,告诉你个好消息,小刚要结婚了。”我兴奋地说。 P63-66 序言 我第一次见到罗露西,是在一位美国老朋友、侦探小说家爱德华·霍克和夫人举行的晚会上。同是作家,我和罗露西有许多共同语言。英国是我的故乡,在定居美国多年后,我仍然思念她。露西离开中国赴英国求学,我对她的经历非常感兴趣。 在《独舞英伦》这本书里,露西写了她在英伦的日子。她的描写是感性的、真实的、迷人的。不论是伦敦的愉悦、乡村的美丽,还是个人的呼吁、或者是英国的风情,许多故事里的人物,是露西在那里认识的(包括她的同胞)。在散文里,我可以感受到,无论背景和国籍如何,她通过对自己爱情及人生的讲述,表达了对我们都经历过的事情的普遍的洞察力。 与通常的旅游指南相比,《独舞英伦》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角度,了解当今的英国社会生活。 2007.6.22夏至 美国纽约罗切斯特 后记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已离开英伦三年。短短的三年,让我感觉离开它已经很久。离得越远,似乎对它感受越深。在那里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个人,都还是那么美好地印在我的脑子里。朋友们的音容笑貌,还时常出现在我的眼前。虽然,不时和他们常有联系,但毕竟远隔万水干山,不能像过去那样说见面就可以见面,说喝酒就可以到酒吧里碰杯。在英伦艰苦的日子里与朋友们建立的友谊是难忘的,它像彩虹桥,让我们心心相印;也让我心中总是充盈着温暖,充盈着感激之情。这种感激之情,我只能用文字把它融进书里,成为对那段生活的永久的纪念。特别感谢金泉编辑对本书出版所做的大量工作。 罗露西 Lucy Luo 2007.2.22 纽约 书评(媒体评论) 与通常的旅游指南相比,《独舞英伦》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角度,了解当今的英国社会生活。 ——美国英籍小说家Zena Collier 文化气息是一种传统,同时又表现着时尚,这是只有从事社会学和文化学研究的人,才具有去探寻的敏感和能力。在这方面罗露西有她特殊的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何西来教授 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深层的英国社会,看到了友好的英国人。她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幅生活的图画,真实、优美、富有人情味。把一个活脱脱的英国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海外文摘》介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