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社会心理学(高职高专社会工作专业系列教材)
分类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作者 刘志红//王辅贤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为了适应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类专业《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的需要而组织编写的,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学校以及各类进修班、培训班的教材,也可供心理学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注意吸收了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及相邻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在阐明社会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类专业学生选修该课程的实际需要,介绍了社会认知、自我意识、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社会动机、侵犯行为、群体心理、社会影响、大众心理、民族心理、利他行为等内容,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以加强教材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十二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讲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发展简史。第二章为社会认知,通过对社会认知的含义、特征、主要内容、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阐述了常见认知偏差现象和归因理论。第三章为自我意识,主要分析了自我意识的相关理论,以及自我意识和自我行动的方法、技巧。第四章为社会态度,讲述了社会态度的定义、结构、功能,以及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和转变方法。第五章为人际关系,讲述了人际关系的作用和人际关系建立发展的过程,分析了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第六章为社会动机,讲述了主要的社会动机理论,分析了动机受挫后的行为反应。第七章为利他行为,通过对利他行为及其种类和特点的认识,分析了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第八章为侵犯行为,主要讲述了侵犯行为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避免和控制侵犯行为的能力。第九章为群体心理,主要讲述了群体类别、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凝聚力、群体领导、群体决策等基本理论知识,并分析和解释了群体心理的一般现象。第十章为社会影响,通过对从众和服从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的分析,阐述了社会促进、社会致弱的含义和产生的原因。第十一章为大众心理,主要讲述了时尚产生的条件与类型,时尚传播的心理机制;流言的概念与流言产生的原因;舆论的形成与作用。第十二章为民族心理,通过对民族心理的含义、特征、结构的认识,分析民族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阐述了文化对民族心理形成的作用。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一、社会心理学的概念(1)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3)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5)

一、社会心理学是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5)

二、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6)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发展简史(7)

一、社会哲学阶段(孕育时期)(7)

二、社会经验论阶段(形成时期)(8)

三、社会分析阶段(确立时期)(11)

四、社会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12)

本章小结(14)

复习思考题(14)

应用案例(14)

参考书目(15)

第二章社会认知(16)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16)

一、什么是社会认知(16)

二、影响社会认知的主要因素(18)

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内容(20)

一、对他人表情的认知(20)

二、对他人性格的认知(21)

三、对人际关系的认知(22)

第三节社会认知的过程及认知偏差(23)

一、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23)

二、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主要偏差(24)

第四节社会行为的归因(28)

一、归因的定义(28)

二、归因理论及其基本模式(29)

三、常见的归因错误和偏差(31)

本章小结(32)

复习思考题(33)

应用案例(33)

参考书目(34)

第三章自我意识(35)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35)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35)

二、自我意识的构成(36)

三、自我意识的特点(38)

四、自我意识的个别差异(41)

五、自我意识的作用(42)

第二节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43)

一、奥尔波特的自我意识发展三阶段论(43)

二、埃里克逊的自我意识发展八阶段理论(45)

三、威廉·詹姆士的自我意识三部分理论(48)

第三节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行动的方法、技巧(49)

一、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的方法(49)

二、掌握正确的自我行动的方式与技巧(51)

本章小结(54)

复习思考题(54)

应用案例(55)

参考书目(55)

第四章社会态度(56)

第一节态度概述(56)

一、态度的界定(56)

二、态度的功能(60)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61)

一、态度的形成过程(62)

二、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63)

三、偏见(65)

四、态度形成的理论(68)

第三节态度的转变(72)

一、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73)

二、态度转变的方法(78)

本章小结(80)

复习思考题(81)

应用案例(81)

参考书目(81)

第五章人际关系(83)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83)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83)

二、人际关系的类型(84)

三、人际关系的作用(85)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86)

一、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过程(86)

二、人际关系的破裂(87)

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89)

四、人际关系障碍产生的原因(91)

第三节人际吸引(94)

一、人际吸引的表现(94)

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00)

三、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103)

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测量(104)

一、社交测量法(104)

二、参照测量法(108)

三、社会距离尺度法(109)

四、问卷调查(109)

五、利用量表评估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109)

本章小结(112)

复习思考题(113)

应用案例(113)

参考书目(113)

第六章社会动机(114)

第一节社会动机的含义和特征(114)

一、社会动机的含义(114)

二、社会动机的特征与功能(115)

第二节动机理论(117)

一、国外动机理论(117)

二、关于个体行为动因的基本观点(123)

第三节动机受挫和行为反应(123)

一、挫折概述(123)

二、受挫后的行为反应(124)

本章小结(127)

复习思考题(128)

应用案例(128)

参考书目(128)

第七章利他行为(129)

第一节利他行为概述(129)

一、利他行为的含义及其特征(129)

二、利他行为的种类及其特点(130)

第二节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131)

一、生物学理论(131)

二、社会学习理论(131)

三、社会交换论(132)

四、社会规范理论(132)

第三节利他行为的决定过程及影响因素(133)

一、利他行为的决定过程模式(133)

二、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135)

第四节促进利他行为的方法(139)

一、用社会规范和社会舆论促使人们形成利他动机和行为(139)

二、社会责任感与移情能力的培养(139)

三、借助大众传媒,提供利他行为的榜样(140)

本章小结(141)

复习思考题(141)

应用案例1(141)

应用案例2(142)

参考书目(142)

第八章侵犯行为(144)

第一节侵犯行为概述(144)

一、侵犯行为的定义及特点(144)

二、侵犯行为的类型(145)

第二节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146)

一、本能论观点(146)

二、习得论观点(147)

三、侵犯的生物学因素(148)

第三节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149)

一、挫折(149)

二、大众传播(149)

三、酒精和毒品(150)

四、情绪唤醒(150)

第四节侵犯行为的控制(151)

一、宣泄(151)

二、对惩罚或报复的畏惧(152)

三、教育(152)

四、控制传媒对暴力的传播(152)

本章小结(153)

复习思考题(153)

应用案例(153)

参考书目(154)

第九章群体心理(155)

第一节社会群体概述(155)

一、群体的概念及特征(155)

二、群体的分类(156)

第二节群体规范、群体压力与群体凝聚力(159)

一、群体规范(159)

二、群体压力(162)

三、群体凝聚力(163)

第三节群体领导与群体决策(168)

一、群体领导(168)

二、群体决策(172)

本章小结(173)

复习思考题(174)

应用案例(174)

参考书目(174)

第十章社会影响(176)

第一节从众(176)

一、从众的概念(176)

二、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178)

第二节服从(181)

一、服从的概念(181)

二、对权威服从的实验研究(182)

三、对群体规范服从的研究(185)

第三节社会促进、社会致弱和社会惰化(186)

一、社会促进、社会致弱(186)

二、社会惰化(188)

本章小结(190)

复习思考题(190)

应用案例1(190)

应用案例2(191)

参考书目(191)

第十一章大众心理(192)

第一节时尚(192)

一、时尚的概念(192)

二、时尚的特点(193)

三、时尚的心理机制(194)

第二节流言(195)

一、流言的概念(195)

二、流言产生的原因(195)

三、流言的影响及制止(197)

第三节舆论(198)

一、舆论的概念(198)

二、舆论的特征(199)

三、舆论的形成(200)

四、舆论的作用(202)

本章小结(203)

复习思考题(203)

应用案例1(204)

应用案例2(204)

参考书目(204)

第十二章民族心理(206)

第一节民族与民族心理(206)

一、什么是民族(206)

二、什么是民族心理(207)

第二节文化与民族心理结构(208)

一、关于文化(208)

二、民族心理结构(211)

三、民族心理的形成与发展(212)

第三节跨文化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研究(214)

一、从民族心理学到跨文化心理学(214)

二、民族心理学的研究(215)

本章小结(219)

复习思考题(219)

应用案例1(219)

应用案例2(219)

参考书目(22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