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影视导演档案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徐林正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陈凯歌、张艺谋、贾樟柯、张纪中、张国立……本书通过对这些近年来活跃于中国影视界而为广大观众所熟悉所喜爱的25位导演进行访问面谈,较为生动地展现了老中青几代导演的从艺经历、执导过程以及他们独特的个性风采和作品的鲜明风格,并提供了他们的个人简历、执导片名、获奖情况等资料,同时配上大幅肖像和剧照,使本书更具可看性和诱惑力。

内容推荐

中国电影刚刚走过百年历程,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中国的电视剧制作方兴未艾。每年都有许多作品给观众以深刻印象。影视业的辉煌成就与导演的精心编导和艰苦努力是分不开的。

本书通过对近年来活跃于中国影视界而为广大观众所熟悉所喜爱的25位导演进行访问面谈,较为生动地展现了老中青几代导演的从艺经历、执导过程以及他们独特的个性风采和作品的鲜明风格,并提供了他们的个人简历、执导片名、获奖情况等资料,同时配上大幅肖像和剧照,使本书更具可看性和诱惑力。

目录

丁荫楠:时代的电影诗

韦 廉:把最激动的想法坚持住

蓝天野:世纪风雨有蓝天

陈凯歌:理想者的边走边唱

张艺谋:永远充满激情的秦国人

吴子牛:第五代的独行者

尹 力:从《张思德》到《云水谣》

高希希:“全能导演”的大市场

杨亚洲:平民导演感动中国

沈好放:一首现实主义的长歌

英 达:笑傲似水流年

都 晓:《少林寺传奇》的沧桑和青春

张 元:“墙内墙外一样香”

马俪文:《我们俩》一举成名

高群书:《东京审判》——不能忘却的历史

高亚麟:从偶像父亲到《追爱总动员》

刘 杰:奇妙的电影扬威威尼斯

贾樟柯:小人物的艺术尊严

张国立:难以割舍的电影情结

叶大鹰:不愿被定位“红色导演”

张 黎:穿梭在导演摄影电影电视之间

刘毅然:以摄像机为笔的作家

尚 敬:健康的娱乐就是深度

刘 恒:平民化不是目的

张纪中:有一种沧桑叫大胡子

试读章节

贾樟柯执导的影片《三峡好人》荣获刚刚结束的第六十三届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最佳影片金狮奖。他执导的另一部纪录片《东》则入围本届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竞赛片。这是中国内地纪录片首次人选三大A级电影。

《三峡好人》意外摘得“金狮”

(2006年9月15日,记者对在加拿大多伦多的贾樟柯进行了越洋电话采访)

徐林正:这两天国内来采访的电话是否打爆了?

贾樟柯:呵呵,这两天比较多。

徐林正:当时你内心的期望是“最佳导演”吧?

贾樟柯:我自己觉得可能纪录片有奖。因为剧情片的参赛阵容很强,有阿伦·雷乃这样的老导演,也有蔡明亮、杜琪峰这些最活跃的导演。我没想到会是故事片获奖。颁奖时纪录片奖给了斯派克·李——美国的黑人导演。

徐林正:请谈谈你对女主角赵涛的评价。

贾樟柯:她是从舞蹈演员过来的,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她在我的电影里从2000年《站台》开始,是比较本色的表演,到了《三峡好人》的时候。变成了非常职业的演员,开始有了很强的塑造角色的能力,她在里面演一个比她实际年龄大十几岁的中年护士,外部的动作很小,不像常规电影那样充满矛盾冲突,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特别多,表演的时候是非常难把握的,那种表情演绎得很准确。后来评审团主席告诉我,评奖的时候最佳女主角一直围绕着《女王》女主角海伦。米勒和赵涛进行。

徐林正:威尼斯电影节方面对《三峡好人》有什么评价?

贾樟柯:最主要的是从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谈到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的生存状态。另一个方面,他们对电影里充满生命力的中国人形象比较感动,是中国电影以前比较少的形象吧。此外,还对于东方卷轴画式的影像风格。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徐林正:这两部电影何时上映?

贾樟柯:9月28日,我们会在山西碛口先做纪录片《东》的首映式。这是我跟刘小东的艺术行动。

(2006年9月1日,北京西苑饭店,在纪录片《东》入围威尼斯电影节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对贾樟柯进行了采访。

《东》《三峡好人》是脱离了工业模式的作品

徐林正:拍《东》的缘起是什么?

贾樟柯:拍这个片子首先不是因为三峡,而是刘小东要去画画,于是邀我去拍纪录片,本来我就好奇他工作状态是怎样的,他到那里是如何展开工作的。他是如何面对他画里的人的。我从来没有去过三峡,但是第一次看到他关于三峡的画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这个纪录片就是围绕他画画这一事件来表达对这个地方的感受的。小东选择这个地方有他的理由,它正在消失,一切都是变化着的,今天这个人在,明天这个人可能就不在了,他可能就离开了,或者去世了。所有这些都在流动变化着。小东创作的时候基本上是在奔跑,比如说与光线比赛,他选择画画的地方的后面有一个楼,如果不快画。阳光很快就被遮挡住了,在工作现场的时候。我逐渐地进入到所谓画家的世界里了。

徐林正:为何把影片取名《东》?是不是有“东方”、“大江东去”的意思?

贾樟柯:在英文片名(Dong)中,我们没有翻译成东方,我们的焦点不在于人物的位置,也不在于所处的文化角度,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人物本身。

徐林正:好像你一直打算拍《刺青》,为什么突然改变计划了呢?

贾樟柯:这完全是一个计划外产品。制片人淡勃跟我一讲,我就特别兴奋,我觉得应该尝试一些脱离工业模式的作品。《东》和《三峡好人》都是在即兴的状态下,逐渐找到一些新的方法和新的角度,这是我特别渴望的。可以帮助我随心所欲去完成,诱惑实在太大了。淡勃和周强跟我谈投资预算的时候。他们说,小贾,你就去拍吧。实报实销。你拍多少钱就算多少钱。他们给我的宽松,我要对他们负责。在拍摄的过程中,这些人会在镜头前刻意回避掉一些生活。这些回避掉的东西,很适合拍摄成故事片,于是就拍了《三峡好人》。

徐林正:纪录片《东》和故事片《三峡好人》一起拍。有什么难度吗?

贾樟柯:那是挺痛苦的,拍完故事片再拍纪录片的时候,且得调整几天呢。同时拍,拍几天故事片,拍几天纪录片。就像换频道一样。在换的过程中比较累。所以我就建议观众一起看,有相同的人物,互相会弥补。

《三峡好人》讲述的是讲舍弃、做决定的故事

徐林正:《三峡好人》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讲了两个故事。一个矿工以前买了一个媳妇,后来公安人员把这个媳妇解救了出去,之后他们一直没有见面。十六年以后这个矿工再次去找这个女人,这时他们的爱意死灰复燃,于是决定登记结婚。另一个故事是赵涛演的那个护士,她丈夫在三峡做生意。数年没有回家。她隐约感到丈夫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她到了三峡,找到丈夫之后,印证了她的感觉,她就决定和丈夫离婚。这两个故事,一个合一个分,都是人物自己做出的决定。以前我的电影里。人物都是随波逐流的,非常被动。但这部电影的一个最大的变化,他们面对感情、面对遇到的问题,都有非常的行为能力。《三峡好人》其实是一个讲舍弃、做决定的故事,我觉得这是我今天看到的新情况。

徐林正:在拍摄过程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贾樟柯:是那个土地上的人吧。我从船上下来就有小孩子跑过来问:你要不要住店?我说不要。要不要出租车?我说我不要,你吃饭了没有……我觉得那里的人生活得特别主动。

徐林正:你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包括刘小东在内,是不是有意无意会有表演的成分?

贾樟柯:拍纪录片的过程中,导演会试图跟被拍摄对象有一个亲近。这样可以进入他们的真实生活中。但事实上我拍了这几年电影,纪录片还是有一种局限性。剧中人物会回避其真实性。在拍摄中,我会捕捉到一个人特别状况里的诗意的部分吧。人家经常说贾樟柯的故事片很像纪录片,纪录片很像故事片。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徐林正:包括那些拍摄对象隐藏的一些东西?

贾樟柯:我也不愿意去拍人家不愿意展示的东西,我觉得人的气质、人的面貌本身藏有非常多的信息。我们从这个信息里可以捕捉、想象到他的生活。我觉得现代电影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要事无巨细地告诉你。每个人都是互动的,自己的人生经验会跟你互动,来完善这部电影。

徐林正:那些陌生人在你的镜头前会紧张吗?

贾樟柯:不会紧张,他们什么事没见过?最有压力的事情,最危险的事情,都经历过了。以前我们总是想象,他们会躲避会害羞,但事实上他们很从容,没有什么不可以给你拍的。

徐林正:你对那些拍摄对象感觉如何?

贾樟柯:我觉得他们能够适应最困难的生活,这也是这部片子要表达的主题,最悲情的地方,生命本身还是有活力的,这是很感人的。

徐林正:这么多年来你关注底层小人物。随着时间、社会的变化,这些底层小人物的精神世界有什么变化过程呢?

贾樟柯:从焦灼犹豫不确定,到了现在人们可以面对现实了。我摄影机下的人开始有行动力了。由被动变成主动了。开始被变迁牵扰着,现在慢慢变得镇静下来了。

关注小人物给人一种艺术的尊严

徐林正:你拍《东》和其他纪录片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贾樟柯:《东》这个纪录片由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从2005年7月开始拍摄。因为画家刘小东去三峡奉节画十一个人物。这幅画的名字叫《温床》。这幅画分两部分,一个是三峡部分,一个是曼谷部分。前者是男性。后者是女性。我就是跟着画家的绘画行为,展开了对这些人的描述。后面是一条奔腾的河流,河流也是这部电影中很重要的主题吧。《东》其实我想讲的是长时间里面的一个人生感受。以前我们总觉得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有差异,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背景有差异,但是实际上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走了一些地方后发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生活其实很相近。

徐林正:你多年来关注底层,关注小人物,但是我估计你所表现的对象很少有人看你的电影。对此怎么看?

贾樟柯:正如最后小东说的。我们做这种真正有用吗?我们描绘的形象他们会看吗?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这样做。会给人一种艺术的尊严。我觉得这话说得很好。

走在山西的土地上很踏实

徐林正:你对故乡山西非常留恋,先前的作品总是以山西小县城为背景的。

贾樟柯:我是二十三岁的时候离开山西的。我的创作跟我的家乡是分不开的。我前面三部电影,叫做“故乡三部曲”,山西有我的成长记忆,山西人的情况,山西的社会状况,可以反映整个中国的状况。我走在山西的土地上时,不慌,很踏实,这是山西这块土地給我带来的帮助。

徐林正:《东》和《三峡好人》好不容易离开山西了,你却好像又回去了——参加“故乡的问候——《东》中国首映礼暨碛口影视文化论坛”,你对碛口这个黄河边上的古镇熟悉吗?

贾樟柯:其实在导演这一行里,碛口是一个很重要的外景地。很多电影如《黄河大侠》、《炮打双灯》、《黄河在这里拐了个弯》等都是在山西碛口拍的。我当初拍摄《站台》的时候连续两次去碛口选景。碛口既有自然风光,又有很深的历史的东西。我第一次去碛口是1995年冬天,上大二时。人们以为碛口的冬天会很冷。其实不然。黄河巨大的冰凌。随着河水的流动撞击发出音乐般的声音时,让我感到很浪漫。我们谈碛口主要是谈黄河文化,其实那是一个很浪漫的地方,非常浪漫,适合谈恋爱。

徐林正:你会在碛口拍点什么吗?

贾樟柯:我会在碛口拍一部纪录片。延续这两部影片中河流的概念。至于怎么拍还没有想好。

徐林正:你对《东》的发行有什么期待吗?

贾樟柯:发行工作还没有开始,观众人数还不会太多,因为这种类型的电影有观众局限性,观众喜欢看剧情片。但我们还是要慢慢去做。时间长了,把纪录片多一些介绍给观众,观众还是会喜欢的。应该说2005年、2004年。法国的票房前十几位都有纪录片,台湾也是,这两年纪录片的观众人数也在逐渐增加。观众渴望从银幕上看到真实生活的愿望也越来越强。我想应该会在院线放,但不会是大规模的。现在的计划安排,可能会采用重点城市小厅影院长期放映等模式。P157-16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