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伊人,我们一直这么呼唤我们挚爱的人,从《诗经》一路走到今天,还会继续向前传承。伊人,伊人,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原来,我们的爱亘古未变,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到《伊人,伊人》。
对于我们的日常阅读语境,对于当代文坛,梁晓声几乎等同于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我们这么说道的时候,其实从来没有忘记梁晓声泼墨大写的同时还有着女性般细腻温婉的感受力,有着女性般纤柔唯美的笔触。《伊人,伊人》就是这样一部由身为男作家的梁晓声带给阅读界的女性气息扑面的情感小说,梁晓声化身了悟了人生真义的高人,指给我们看:有一种“缘”,是定数,爱她,对你仅有一次的人生无论如何是值得的。
《伊人,伊人》以流丽温婉、哀而不伤的笔调书写了三代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情爱故事。故事“缘”起于乔祺受恩师之托收养襁褓中的婴儿,也就是后来的“小妖精”乔乔。乔祺与乔乔的兄妹之爱不知感动过多少痴爱男女。这场情感故事在伊人酒吧开场,也在伊人酒吧散场。乔祺和酒吧老板娘秦岑共同经营着三家酒吧,他们的爱情海波澜不惊,几乎就要顺理成章地驶入婚姻的港湾,2004年除夕夜,乔乔突然出现,海平面倾斜了……
在那个叫坡底村的北方农村,18年来,乔祺与多病的村长父亲一道倾尽心血,将乔乔从不足周岁的婴儿养成18岁的美人。乔乔的姨妈,一个定居美国的富孀领走了乔乔。乔祺几度去美国看望乔乔,可为了摆脱乔乔姨妈的纠缠,也为了禁锢自己逐渐苏醒的对于乔乔的男女之爱,他选择了逃避……
多年以后,乔祺带着身患绝症、来日无多的乔乔回到坡底村,用最深沉的情爱与性爱温暖着乔乔,乔乔在乔祺怀里无限幸福地走完了人生。送别乔乔,乔祺再次来到伊人酒吧,那儿已经面目全非。乔祺和秦岑能否重新开始?天,又下起了雪……
没有电影院的当代城市是不可思议的。
没有酒吧的也是。
电影用了一百余年的三分之一左右的年头,使人和它的关系渐渐由电影院确定了下来;用迄今为止三分之二的时间,使电影院渐渐变成了较文明的场所。较文明——而已。
酒吧和中国人的关系也差不多是一百年的历史。
是女人使酒馆变成酒吧的。
从前酒馆只是男人光顾的地方。
即使由女人经营,也还是那样。
从前男人去到酒馆,目的是很纯粹的:是冲着酒去的。
但这世界的真相乃是——凡男人们喜欢聚集的地方,同样吸引女人们。女人是天生好奇的,她们总是想要知道,对于某些男人,酒为什么是和她们女人一样可爱的?就普遍性而言,男人是地球上唯一敢在智商方面与女人一比高下的动物。男人为了证明自己在智商方面是绝对优于女人们的,挖空心思不遗余力,把个原本自然风光比比皆是的地球搞得花里胡哨光怪陆离不伦不类;并且至今还在比赛着此种疯劲儿,为的是更加讨好女人们。结果呢,女人们非但不领情,还搞女权运动来耍小脾气。看西方,女权运动起初不是直奔性的主题而去的。女人们才不那么外露那么坦言不讳呢。她们一向是特别讲策略而且善于迂回取胜的。在公开场合饮酒的权利便是她们起初诉求的权利之一。自以为聪明的男人们猜到了女人们那也是很想进入酒馆的,却又爱面子,怕有失身份。因为自从世界上出现了酒馆以后,她们的身份下等的姐妹才去那种地方。而且往往是由于生存所迫,不得已。再者,酒这么作用特殊的液体,连古代的女人们喝了感觉全都好极了,甚至连猴子喝了感觉都好极了,凭什么不应该受到活在现代的女人们的青睐呢?
微醉的女人尤美。
是男人们先发现这一点的。
之后不久,女人们自己便也发现了。于是她们对酒馆的好奇心更大了。她们中某些敢冒女人之大不韪的,为了满足好奇心,甚至不惜改头换面,偏要乔装成身份下等的女人的样子,或者干脆乔装成男人,怀着冒险似的心理混迹于酒馆,与男人们对斟对饮……
看电影还是在电影院里看效果才好,这是被男人和女人都公认了的。一个人叹息和许多人一块儿叹息,一个人惊叫和许多人一块儿惊叫,一个人笑和许多人一块儿笑,一个人唏嘘有声和前后左右的人都那样,感觉是大为不同的。那是电影只有在电影院里放映才能引发的效果。到电影院去看电影的人,心理上对这一点也是有所需求的。人类原本是集体性的动物,基因中这一古老的习性促使人时不时地还要体会一下祖先的遗风。尽管是在黑暗的场所,尽管周围尽是陌生者,但集体的感觉,仍能使人类备觉安慰。如果还是学校或公司包场,尽管同样是在黑暗里,周围却有熟人,甚至亲爱者,于是心生愉悦。即使电影本身没意思,人却能在黑暗里感觉到另外的意思——地球上最高级的动物集体目视前方的那一种意思。否则,电影还在,电影院早就消亡了……
饮酒这一种事情是要由人气来烘托才乐在其中的。
只有男人的地方毕竟算不上最有人气的地方,不过只有男人气味罢了。
男人们早就觉出了酒馆这种地方,男人再多也还是人气不足的缺点,于是有心将女人们诱到他们享受酒的地方。
同是一种地方,叫酒馆是不行的。叫法得改改。不改,女人们不愿大大方方地去。
这对男人们不是什么难事。
于是酒吧出现了。
于是它也迎来了女人们。 男人们为了对女人们表示欢迎,在酒吧的情调方面很下工夫。而女人们是极容易被有情调的地方所迷惑的。她们的经常光顾,又反过来烘托了酒吧的情调。
男人们的煞费苦心并不吃亏,他们从前聚集在一起饮酒的地方一经由酒馆而成酒吧,目光所及,不再仅仅是男人们自己的面孔了。相比而言,男人们在酒吧里饮酒比从前在酒馆里饮酒的感觉不知好了多少倍。
男人们达到了目的。
但女人们也不吃亏。
现在女人们终于可以大大方方地去到一个公开的场所与酒发生亲密的接触了。并且总会有男人陪着。有男人给买单。
看电影嘛,以看晚场为好。从黑暗的场所走到外边的夜色里,超现实的感觉得以延续,不至于被光天化日一下子照耀没了。真的,白天看电影是很煞风景的。恐怖片另当别论。看晚场电影以看情爱片为好。哪怕是在天寒地冻的夜晚,超现实的感觉那也会延续得比城市里最长的马路还长。
而晚场电影散场时,必是酒吧里人气最旺之时。
酒吧是一个暧昧的地方。
男人和女人关系很明确,通常就不相伴了到酒吧去。男人和女人没什么关系,也不会相伴了到酒吧去。男人和女人还没什么关系却又都想发展出点儿什么关系,才往往到酒吧去。
而有暖昧的地方,便注定了有表演。
男人和女人一到了酒吧那一种地方,便都出色地表演斯文。
向儿有表演的地方,倘在晚上,对灯的光线就有要求。
酒吧里的光线都是半明不暗的。
在戏剧的场景中,半明不暗的光线,是演员们表演起来最轻松自如的一种光线。
舞台上还有本色的演员,酒吧里却没有本色的人。
明明表演着而又似乎没有在表演,这一种感觉,绝对不是酒馆所能给予的,只有酒吧才能给予。
男人也罢,女人也罢,一旦表演的是斯文,那自我感觉也会很好。
当男人对面的女人,或女人对面的男人,起身暂时离开那会儿,比如去一下洗手间,剩下的一方,往往会不失时机地睃视周围。即使是表演斯文,表演给对面的一个人看,也比表演给舞台下黑压压一片的观众看还有难度。剩下的一方要乘机缓解一下,以便对方回来了接着表演。所以酒吧里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当接二连三去洗手间的人多了,默默环顾左右的人也就多了。这样的人的目光一旦对视着了,表情都会有几分不自然。那是肯定的。因为酒吧里的表演都是业余水平,人人心里都不太有底,不知自己将斯文表演得及格没及格……
然而每一座城市起码有几处酒吧的情形例外些。
比如A城的伊人酒吧。
伊人洒吧两年多来一直吸引着一半以上的熟客。
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更像是会员俱乐部,但却无需购买会员卡。
对于熟客,伊人酒吧其实已是联谊的场所。也是不少人酿造种种希望和欲望的地方。
是的,那就是伊人酒吧,在C大学后门的斜对面。
C大学是一所文理学科综合大学,全国百所重点高校之一。在全国它当然不太闻名,但在这座北方城市里,谁家的儿女如果考上了C大学,做父母的那还是会谢天谢地,觉得是一种欣慰的。
C大学的后门开在一条又直又长的马路上。离它大约五十米处,有跨街桥。桥那端,几乎正对着一座公园的前门。那是一座不收门票的公园,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其中有一片百余棵老树形成的林子,有小河,还有假山和凉亭。冬季,C大学艺术系的师生们常到公园里去就地取冰,创作冰雕。
伊人酒吧就在公园前门的旁边。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