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方丛书》分为《内科病奇方》、《外科病奇方》、《妇儿五官科病奇方》和《传染消化科病奇方》,载有1300多个病症、10000多首方。以病统方,纲目清楚。每个病症之下,有数个至数十个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均从发病的不同原因和临床表现辨证施治,组方严谨,配伍缜密,并融内治法与外治法于一体,提高了疗效,既能控制局灶症状,又能调节整个人体机能,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学的独有特色和极其广博的内容。
本书是一本以祖国医药为主体的现代方书。全书分两章,第一章传染病症,第二章消化病症。既是省市地县各级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和I临床医师遣方用药的指南及工具,亦是城乡家庭知识分子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本书是一本以祖国医药为主体的现代方书。全书分两章,第一章传染病症,第二章消化病症。共载有大约240个病症和2150多首精粹配方,配方是从全国医药卫生期刊3000多册和100多种,古今医学论著中荟萃而来,包括临床医学科研成果、创新医方、古代秘方、奇效良方、民间治法以及少数民族的乡医用方。内容翔实,方便实用。既是省市地县各级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和I临床医师遣方用药的指南及工具,亦是城乡家庭知识分子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慢性乙型肝炎
1.黄芪45g,白花蛇舌草、贯众、虎杖各30g,丹参、土茯苓各25g,甘草10g。随证加减。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湿重于热加苍术、藿香、泽泻、猪苓、茵陈各10g;热重于湿加茵陈、栀子、连翘、大黄各10g。疗程60日。
齐志勇//四川中医//1988,6(9):26
2.水牛角50g,柴胡、茯苓、黄芪、丹参、甘草各15g。共为细末,5g口服,日3次。
陈治水//辽宁中医杂志//1986,10(8):28
3.薏苡仁、茵陈各30g,菟丝子20g,黄芪、丹参、女贞子、蚕砂各15g,重楼、贯众、白芍药、白术、川楝子、枳实各10g,柴胡、甘草各6g。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
刘宇富//辽宁中医杂志//1987,11(8):15
4.垂盆草、海金沙、薏苡仁各30g,平地木、蒲公英各15g,郁金、茯苓、茜草、白芍药、赤芍药各12g,柴胡、枳壳各10g,甘草5g。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
金城//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8):5
5.虎杖、半枝莲、丹参、黄芪、太子参各15g,柴胡、茯苓、黄芩各10g,甘草5g。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
郝朴//江苏中医//1988,9(7):5
6.①茵陈、柴胡、威灵仙各30g,丹参24g,半夏18g,板蓝根、黄芪各15g,党参、黄芩、甘草、生姜各9g。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
②西药保肝药物酌情服用。
郭仲元//湖北中医杂志//1987,(4):34
7.桑枝34g,黄芪、生地黄、白花蛇舌草、黄精、决明子、丹参各15g,金钱草、车前子、山楂、重楼、何首乌、当归、薏苡仁、泽泻各12g,桃仁、牡丹皮、大黄各10g。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
陈增潭//中医杂志//1980,21(11):33
8.实证虎杖、鱼腥草各30g,板蓝根20g,茵陈、何首乌、白芍药各15g,大黄、败酱草、月季花、柴胡各10g。随证加减。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
虚证太子参、丹参、黄精各20g,蒲公英、茵陈各15g,枸杞子、白芍药、山楂、合欢皮、橘叶各10g。随证加减。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
谌怡别、//湖北中医杂志//1981,(5):13
9.黄芪、黄柏各30g,淫羊藿、菟丝子、黄精、虎杖各20g,党参、白术、茯苓、蚕砂、桑寄生各15g。随证加减。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
10.虎杖、半枝莲、白茅根、生地黄各15g。随证加减。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
蒋森//新中医//1982,(12):20
11.黄芪30g,柴胡、麦芽、当归、丹参、郁金、白术、茯苓、鸡内金各10g,川芎、甘草各6g。随证加减。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
李传龙//1984,25(4):29
12.①墨旱莲草30g,桑寄生、桑椹子、虎杖各20g,贯众、蚕砂各15g,胡黄连、地榆、茵陈、半枝莲、白术、茯苓、丹参各10g。随证加减。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
②转移因子2ml。(相当于(1~5)x10。白细胞提取物)肌肉注射,隔2日1次。
③保肝西药酌情服用。 郑文辉//江西医药//1984,10(4):22
13.茵陈、白花蛇舌草、丹参各20g,金钱草、黄芪、泽泻、赤芍药、黄芩各15g,大黄、藿香、青皮、陈皮各10g,随证加减。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
曹雅各//湖北中医杂志//1984,(1):8
14.丹参30g,黄芪20g,党参、茯苓、何首乌、白花蛇舌草、乌梅各15g,白术、虎杖、泽泻、香附、青皮、郁金、佩兰、厚朴、赤芍药各10g。随证加减。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
周志光//湖南医药杂志//1984,(3):27
15.党参、黄芪、山药各15g,白术、五味子、山茱萸、麦芽、益智仁各10g,甘草、砂仁、陈皮各5g。随证加减。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
黄夏峰//广东医学//1987,8(3):30
16.白花蛇舌草、皂角刺、土茯苓、虎杖、丹参、黄芪各25g,露蜂房、甘草各10g,灵芝(研冲)5g。随证加减。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
李玉银//四川中医//1987,5(3):11
17.淫羊藿、菟丝子、虎杖、桑寄生、丹参各30g,巴戟天、肉苁蓉、黄芩、赤芍药各15g,陈皮10g。随证加减。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
蒋健//中医杂志//1985,26(6):26
18.黄芪30g,黄精、山药各20g,党参、续断、淫羊藿、白术、白花蛇舌草、枸杞子各15g,茯苓、虎杖各10g。随证加减。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气滞血瘀加丹参20g,当归、柴胡、泽兰各10g;脾肾阳虚夹湿加附子、芡实、补骨脂、佩兰各10g;肝肾阴虚去淫羊藿、白术,加何首乌、女贞子、桑椹子、龟版各10g。
陈先明//湖南中医杂志//1986,2(5):15
19.菟丝子、桑寄生、丹参、淫羊藿、虎杖各30g,巴戟天、黄芩、垂盆草各15g,陈皮6g。随证加减。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
20.蒲公英、白茅根各30g,乌梅、蝉蜕、五味子、虎杖各15g,白僵蚕、黄芪、山药、菟丝子、姜黄各10g。随证加减。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
程润泉//四川中医//1985,3(2):31
21.白芍药、茵陈、虎杖、黄芪各12g,神曲、党参、山药、山楂、当归、板蓝根、败酱草、泽泻各9g,甘草6g。随证加减。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
罗秀福//湖南中医杂志//1987,3(1):7
22.败酱草50g,板蓝根、茯苓各25g,白芍药20g,柴胡、当归各15g,槟榔、木香、枳实、茵陈、郁金、牡丹皮、甘草各10g。随证加减。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
朱凤山//黑龙江中医药//1987,(1):25
23.板蓝根30g,田基黄、山豆根、虎杖、神曲各15g,白术、茯苓、陈皮、厚朴各10g,柴胡6g,白豆蔻仁、甘草各5g。随证加减。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黄疸加茵陈30g,栀子、黄柏各10g;肝区疼痛加延胡索、川楝子各10g;发热加青蒿、白薇各10g;腹胀加枳壳、木香各10g。
张道元//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8,7(2):24
24.白花蛇舌草、土茯苓、黄芪各30g,丹参、升麻各15g,柴胡、黄芩、郁金各10g,甘草5g。随证加减。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脾虚湿滞加苍术、白术、半夏、厚朴、陈皮各10g;肝肾阴虚加太子参、当归、枸杞子、麦门冬、熟地黄各10g;肾气不足加肉苁蓉、巴戟天、仙茅、淫羊藿、太子参各10g。
徐加辛//浙江中医杂志//1987,22(9):390
25.①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各30g,板蓝根、夏枯草、山豆根、甘草各15g。随证加减。加水煎2遍,去渣分3次服,日1剂。
②维生素C片200mg,酵母片3~4片口服,日3次。
P27-30
祖国医学中的验方、秘方、奇方和偏方,是中医学中的瑰宝,在临床治疗实践中,显示出了独特优势。因其作用机制的多方位、多环节和药物之间的相辅相成、攻补不悖的特点,被誉为中医药学之精髓。为了使其永垂千秋、流芳后世,燮理阴阳、济世活人,我们数十位同志博览群书,广取众长,历时数载,荟萃全国数百名中医专家教授和出类拔萃、独具专长的中青年中医的宝贵经验,将其疗效确切的临证用方编纂成《中国奇方丛书》,丛书分为《内科病奇方》、《外科病奇方》、《妇儿五官科病奇方》和《传染消化科病奇方》,载有1300多个病症、10000多首方。以病统方,纲目清楚。每个病症之下,有数个至数十个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均从发病的不同原因和临床表现辨证施治,组方严谨,配伍缜密,并融内治法与外治法于一体,提高了疗效,既能控制局灶症状,又能调节整个人体机能,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学的独有特色和极其广博的内容。
本丛书中的剂型比较完备。内服剂有复方煎剂、单方煎剂、水浸剂、冲剂、丸剂、散剂、流浸膏剂和酊剂;外用剂有膏剂、贴剂、敷剂、丹剂、涂搽剂、熏洗剂和嗅剂等;还有针法、灸法、注射法等。根据病性和病位的不同,又选择了囟门、耳、手心、足心、脐、背、膻中、肺俞、脊旁、直肠等不同部位的给药途径,以求疗效之神速。内容丰富多彩,方法别致新颖。
本丛书在编纂过程中,参考和验证了全国3000多种期刊杂志和100多种古今医学论著,并有20多家医院供方。可谓一书在手,遍览全局,阅读之后,耳目一新。是省市地县各级医师科研临床难能多得的良师益友,也是乡村医生的“军师参谋”,因书中搜集了不少民间经验良方,广大群众寻医求治开卷即可受益。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