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成为时间管理的高手吗?本书为你创造了这个可能。本书通过多年的研究和自己的亲身体会,将我们身边的种种浪费时间的现象一一列出,并对症下药,循序渐进的将时间管理的大门向读者徐徐敞开。只要按照本书的策略时间,你一定可以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打造时间管理高手/时间管理丛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作者 | 李时秋 |
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你想成为时间管理的高手吗?本书为你创造了这个可能。本书通过多年的研究和自己的亲身体会,将我们身边的种种浪费时间的现象一一列出,并对症下药,循序渐进的将时间管理的大门向读者徐徐敞开。只要按照本书的策略时间,你一定可以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内容推荐 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忽视时间的存在,浪费时间、空耗时间的问题实在很多,很严重。作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和自己的亲身体会,将我们身边的种种浪费时间的现象一一列出,并对症下药,循序渐进的将时间管理的大门向读者徐徐敞开。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就是管理好自己的生命,为了不让自己的生命白白逝去,你就一定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时间管理的高手。 目录 写在前面/1 为什么要研究时间管理/5 人生是什么/9 人生有多少时间/11 第一章 时间管理高手应走出的管理误区/1 1.轻松安逸的工作打发时间/4 2.贪图安逸的生活抛洒时间/5 3.不速之客的打扰占用时间/6 4.毫无益处的来往空耗时间/7 5.人浮于事的机构损失时间/8 6.虚张声势的会议抢走时间/10 7.并不恰当的用人忽视时间/11 8.没有充分的准备浪费时间/12 9.不能委婉的拒绝消磨时间/15 10.没有专家的指点抵消时间/18 11.不分主次的办事滥用时间/21 12.没有正确的评估放宽时间/24 13.怀疑自身的能力削减时间/27 14.自暴自弃的做法流走时间/29 15.顾虑过多的情绪吞噬时间/30 16.马虎草率的办事空余时间/36 17.机械重复的事项苦熬时间/36 18.公务旅行的频繁牵制时间/39 19.形式主义的应酬挤占时间/40 20.完美无缺的追求耽误时间/41 21.一再重复的错误糟蹋时间/43 22.马拉松式的酣战拉长时间/46 23.缺少协调的集体耗散时间/47 24.怕丢面子的放弃游戏时间/50 25.未用先进的设备多花时间/53 26.事必躬亲的管理钳制时间/54 27.突发事件的应对抢夺时间/55 28.迷失目标的努力凌驾时间/57 29.兼收并蓄的信息偷走时间/58 30.顽固不化的作风牵制时间/59 31.查找乱放的东西消耗时间/61 32.不守承诺的约会藐视时间/62 33.呆板烦琐的细节支配时间/64 34.功亏一篑的努力白费时间/65 35.词不达意的表述花费时间/66 36.毫无意义的争论耗费时间/67 37.没有目标的行动抛弃时间/68 38.太多盲目的期待虚度时间/70 39.不切实际的空想溜走时间/70 40.舍本逐末的做法放逐时间/71 41.众多不良的习惯损失时间/72 42.时冷时热的心态迷失时间/73 43.追赶流行的节拍消失时间/74 44.闲言碎语的嘲讽左右时间/75 45.封建迷信的沉迷剥夺时间/77 46.酗酒赌博的嗜好毁掉时间/78 47.便利快捷的休闲享受时间/79 48.乐此不疲的宠物消弭时间/80 49.无视记忆的规律耗尽时间/81 50.心怀仇恨的情绪燃烧时间/83 第二章 时间管理高手应挖掘的思想根源/85 1.怕嘲讽/87 2.怕困难/87 3.怕麻烦/88 4.怕失败/88 5.无知识/89 6.无常识/89 7.无准备/90 8.无所谓/90 9.爱面子/91 10.爱虚荣/91 11.爱拖延/92 12.爱热闹/92 13.太热情/93 14.太任性/93 15.太懒惰/94 16.太空虚/94 17.坏习惯/94 18.坏思想/95 19.坏标准/95 20.坏作风/96 第三章 时间管理高手应掌控的基本原则/97 1.以人为本的原则:时间管理的根本/99 2.系统管理的原则:时间管理的关键/101 3.最佳效能的原则:时间管理的目的/105 4.注重实际的原则:时间管理的要求/105 5.严以律己的原则:时间管理的基础/106 6.宽严适度的原则:时间管理的钥匙/109 第四章 时间管理高手应运用的主要方法/113 1.逆境突破法/115 2.情况分析法/116 3.“二八”分解法/118 4.实施改革法/119 5.相互补充法/121 6.海绵挤水法/123 7.零星积累法/124 8.目标设立法/129 9.先进设备法/130 10.多头并进法/132 11.先后顺序法/134 12.快速处理法/135 13.激发兴趣法/137 14.宁神静思法/139 15.生命末日法/143 16.穿插处理法/145 17.轮番更换法/147 18.转忧为喜法/149 19.适时舍弃法/150 20.避免跟风法/151 21.排除弱点法/153 22.信息沟通法/155 23.朝思暮想法/159 24.优劣比较法/161 25.正确授权法/163 26.劳逸结合法/166 27.日志记录法/169 28.休而不闲法/172 29.果断行动法/175 30.宽容退让法/178 31.时机把握法/183 32.程序规范法/185 33.简单高效法/186 34.真假验证法/189 35.分类处理法/191 36.轻松释怀法/192 37.团队合作法/194 38.化易为难法/195 39.时间保护法/197 40.快速阅读法/199 第五章 时间管理高手应熟悉的应用模式/203 1.时间管理模型/206 2.思想管理模型/211 3.行为管理模型/214 4.事务管理模型/220 5.环境管理模型./223 第六章 时间管理高手应实现的自我超越./227 1.认清时间的本质/230 2.拷问平庸的人生/251 3.洞悉成功的秘诀,/256 4.加强道德的修炼/304 5.实现梦想的超越/312 附注:对时间的感悟/329 结束语/331 主要参考文献/333 试读章节 为什么要研究时间管理 在我们周围,在我们身上,在我们工作和生活当中,忽视时间的存在,浪费时间的因素,空耗时间的问题实在太多,太严重。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绵力,使人们能从以往那种“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中醒悟过来,珍爱生命,珍惜美好时光。 应该说,加强对时间的使用与管理是大有可为的。因为,对一个人或者一个集体而言,浪费时间的情况实在太多,忽视时间管理的现象实在太普遍。在此,不妨做个粗略的分析。 在时间使用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至少有以下几种突出的表现: 一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要进行时间管理。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从来就没有感到过时间的存在,只以日月的东升西落、阴晴圆缺,来判断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的循环往复,觉得这是上天的安排,谁也无能为力。比如,农民,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该耕种就耕种,该施肥就施肥,该灭害就灭害,该收获就收获。他们要的,只是不误农时,只是五谷丰登。其他,对他们好像意义不很重要。其实,在他们耕作之余,还有很多空闲时间。特别是现在,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农闲时间越来越多,有一部分农民已经走出田园,充当了城市的建设者——农民工。但是,这还很不够,还有很大一部分农民,没有意识到那些大量的农闲时节,能够给他们带来比五谷丰登更大的收获。应该说,他们现在种地,有的是空余时间,对时间进行管理,并不是没有益处。又如,城镇待业人员、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他们终日苦闷的,可能不是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而是怎样打发这些闲得无聊的日子。对他们这些群体中的很多人来说,除了送孙子上学、听听收音机、打打牌、聊聊家常、下下象棋,恐怕已经没有什么目标和打算,这在老一辈看来,也是人之常情。至于那些年轻小伙子呢?他们在等待父母为自己安排一切,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工作由父母去找的生活,有的整天游手好闲,有的则偷鸡摸狗,有的酗酒赌博,有的偷盗诈骗,这也不是有意贬低他们。对这些群体,研不研究时间管理,其实已经变得没有多大的必要。还有一个知识群体,那就是学生,不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其实他们的时间浪费也很大。从表面上看,他们每天在上课、做作业、做习题,好像是在充分利用时间,但是,从本质上看,这种填鸭式的学习,使很多学生为分数而奋斗,重分数而轻能力,或者重视特长而轻视文化知识学习。对这部分学生而言,他们的时间利用几乎成了单纯追求升学;也有一些学生,他们把人生寄托在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心里想的是网友,手里玩的是游戏,整天泡的是网吧,每天安排得“紧张而又充实”,他们的时间近乎全部浪费;也有少数学生,过早跨入了生活的禁区,早恋,早熟,早吃禁果,他们的时间简直成了生活的放荡。他们尽管拥有些知识或者已经被知识武装,但大多没有意识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番道理。这么算来,在我们的周围,不重视时间管理的群体还庞大得很呢! 二是黄金时间大都在无意识中度过。如果我们留意电视广告、电话通信业务,就会发现,每天的早、中、晚三餐前后2个小时左右,电视广告价格最昂贵,电话线路使用最繁忙。这些时间,就是我们平常所称的黄金时间。这段时间里所产生的效率,要占广播电视和电信部门收入的绝大一部分。联系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些黄金时段里,我们都在干些什么呢?我们在起床、洗脸、漱口、穿衣、扫地、化妆、午睡、叠被子、擦桌子、看电视等。在这些时间里,我们基本上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而事实上,在这些时间中,我们的大脑由于得到了休息、放松,完全可以用来集中学习,冷静思考,回顾工作,处理事务。可是,这么重要的时间,我们却很少用来谋大事,办大事,也没有用来发奋学习,勤奋工作。如果我们还不警醒,那么,宝贵的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身边流走了。 三是很多时间管理毫无意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方面,虽然我们有意识地对时间的使用进行了管理,但它的实际意义并不大,或者说根本没有意义。有的与其说是管理了时间,还不如说是强行浪费了时间。比如,极个别会议,在开会前,上级已经发了文件,进行了部署。再开一次内容相同的会议,完全没有必要。又如,同样是会议,同样规定了时间,但是,由于时间没有抓紧,拖到“八点开会九点到,十点开始做报告”。众多与会人员等那么一个或几个人,大家的时间被集中浪费掉了。这种管理实在让人难以恭维。 四是时间管理的主次颠倒。“要事”没有时间管理策略,而对“闲事”却严格时间管理。“要事”没有时间管理策略的问题,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或企业运营中司空见惯。比如,某个新产品的市场推广。上面安排半年时间进行,分四个阶段。会议布置后,那些大中城市之外的代理商基本没有动静。既没有推广方案,又没有推广措施,也迟迟不进行市场调查、收集消费者反馈的意见。到公司来检查的时候,就突击补充各个阶段的资料。督查组来了以后,代理商就把他们带到几个基础较好,或者当时销售正红火的专卖店看一看形势,问一问情况,听一听反映,就算了事。而且,督查组的评价还很高。至于具体情况,几乎每个人都清楚。所谓的产品推广过程,实际上是走的过场。与上面情况正好相反的是,在很多时候,人们在闲事上,却对时间管理得特别严格。比如,4个人玩牌,非要玩一个通宵不可,或者连续奋战两天两夜不下火线。如有谁想中途“撤退”,或进行“战略转移”,都会被当场识破。并且,不是被辱骂一顿,就是被搜走身上的现金,还有的干脆紧紧拖住不放。否则,另外3个人就怪逃跑者耽误他们的时间。又如,休闲娱乐大都按时间计算。一些精明的人,开始时就注意了时间,等对方通知买单的时候,再与商家争论,说服务时间少于规定的标准,不能给钱。而且不但不能给钱,还要少一罚十。商家则坚持他们有专人看时间,不会少,也没有多,坚持要收钱。这样,双方各执一词,大吵一番。好事者打电话叫来“110”。双方又被叫去问话,做笔录,进行调解。无效后,再转到消费者协会。消协同样只能调解,还是不能达成一致,并得几乎要打官司。就因为相差那么几分钟,搞得双方都浪费好几天时间,而且,问题并没有解决。对这种浪费时间的情况,双方都不觉得可惜。当然,就此事而言,从消费者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来看,这确实是应该的,但从时间管理和时间的价值来看,这样高的成本和浪费是很不合算的。 正因为有很多人尚未觉察到对时间进行管理的必要性,所以,笔者在经过几年的学习、研究、分析和酝酿之后,冒天下之大不韪,选这样一个与苍天比肩的课题进行研究,希冀有所发现,但愿能促人猛醒。若得尝所愿,乃是大幸。 P5-8 序言 (一) 这是作者考虑再三之后,在拙作即将完成的一个午夜写下的。之所以写这段话,本意不是给本书做广告。因为,如果出版家不在意,作者已经在封面上写下了广告词,这里无需画蛇添足。作者意在说明自己并不在乎拙作有多少人问津,而是想告知那些偶尔买到,或者偶然读到本书的读者诸君一个事实:一个水果商人,种不种水果无关紧要。紧要的是,他有没有心意把那些玲珑剔透的甜美传递给千家万户,供人们尽情享用。作者写作的动机也是这样。当初动手写这本书的时候,其出发点不是基于自己是一位学者,一名时间管理专家,一个事业鼎盛、人生辉煌的成功者,而是凭着对时间管理的探索和研究,特别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给人们运送良好精神食粮的“小商小贩”。虽初入城门,不知深浅,但感受越来越深切,欲望越来越强烈,抑制不住内心的写作冲动,适逢张志雄先生、江文先生指点,龚晓帆先生、龚伏光先生、徐志成先生无私帮助,竞毫无顾忌地干起了这“著书立说”的营生。苦苦挣扎三年之后,才有这满纸“荒唐言”。虽不免贻笑大方,但还是冠冕堂皇地说上几句。这是其一,也是作者的原初动机。 (二) 其二,在这本书里,作者用了很多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例。这个做法,可能会让一些读者费解或嗤之以鼻。也许大家会认为:“别人用亲身经历做事例,是因为别人是成功者,是名人。而你算什么?一介草民,沧海一粟,足以让人忽略不计。”人们会有这种认识、想法很正常,作者也有自知之明。但是,为什么明知这样,却还要固执己见呢?难道是故意要与读者作对吗?不是。作者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这些事例绝大部分是反面的、不成功的事例,拿出来供读者参考,只是当做反面教材,当做供读者批评的素材而已。另外,类似的事情可能很多人都遇到过,经历过,也可能感同身受。把它摆在书里面,至少能够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这些平常的事例,离我们很近,能够反映出我们这些普通人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内心世界;不流于深奥,不眼高手低,不“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算是填补类似书籍以职业经理人等高级管理人员为对象的空白。把目标适当放宽一些,让党政领导、国家公务员、企业管理者、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在校学生、离退休老干部、老年人、农村村民等,能够对自己工作、生活、学习中的时间管理,建立一个比较清晰、客观和近距离的参照。如果高估一点本书的作用,妄想能够使那么几个人,在看了此书以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吸取其中的一些理念,或者能够从中抽取一个或几个方法来改变自己,改变生活,改变态度,改变习惯,也算是一桩功德,一件幸事。二是通过自己的事例,说明尽管人微言轻,但毕竟每天都在思考,在改变,特别是每天都立足于改变自己,而不是试图改变别人以适应自己。当然,还有一点也是重要的,那就是至少还说明,作者的大脑经常都在思考,在运用,而不是连接在肩上,随着躯体在尘世间来回晃荡。 (三) 鄙人曾就拙作征求过一些意见,比较尖锐的反应是:作者在此书中过分强调时间管理,认为每一个人都必须利用时间的分分秒秒,不让它有丝毫的浪费;认为如果按本书的要求去实践的话,时间不是在为人服务,而是让人沦为时间的奴隶。确实,利用时间和享受生活是一个十分矛盾的问题。正如既要办事公道,又要照顾人情一样,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要了公道人情失,要了人情公道亏”。同样,要享受生活,就会浪费时间,要节省时间,就必须割舍一些安逸的享受。那么,到底如何取舍呢?鄙人以为,我们不妨作这样的思考:如果时间被肆无忌惮地浪费,被得过且过所取代,那么,按照作者的浅见,则不是我们忽视了时间的存在,而是时间无情地抛弃了我们。反过来,如果我们认为,人生百态,人各有志,幸福观、苦乐观因人而异,不能因为作者弄了这样一个“劳什子”,就要人们抛弃自己原本的观念,改变人生的态度,而不能够按照自己原来的方式愉快地生活,从这个方面来说,作者未免有些自作多情。还有一个观点,就是时间应该为人类服务。这是个非常鲜明和值得重视的观点,它把人作为自然的主宰、作为万物之灵,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度。其实,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对时间和金钱的认识应该是相同的。时间和金钱都应该为人类服务,而不是我们人类沦为时间和金钱的奴隶。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够让时间为我们服务呢?依鄙人的浅见,唯有争分抢秒,惜时如金。但是,这样做就会让人觉得很苦、很累,觉得太不自在,太不潇洒。这就需要引入一个新的命题——人生的意义。如果用一种简单的苦乐观、幸福观去衡量,那么,人生有没有意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是否感到“幸福”、“快乐”;而如果真要以人生过得有意义去衡量,那么,我们自己的苦乐观、幸福观就会受到冲击。从这个方面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四) 拙作写作过程中,还有很多热情的亲朋好友给予了大量无私的关爱、支持和帮助,这无疑是作者最有力的精神支柱和最无穷的力量源泉。作者在写作遇到艰难的时候,内心无不为他们无私奉献、真挚关爱、热情鼓励所感动。在这里诚挚地说一声:谢谢你们! 作者 2006年6月18日 后记 本书虽是作者长期对时间管理进行学习、探索、研究的结果,但骨子里的思想还浅薄得很,较之纷繁复杂的实践来,更是可望而不可及。唯一能让作者自己和读者感到欣慰的是,时间管理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只有一条从实践到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的充满艰苦和曲折的道路。 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在他的著作《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写道:“在20世纪,管理所做的最重要也是唯一的贡献,就是把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员工的生产率提高了50倍;在21世纪,管理需要做的最重要的贡献,是使知识员工的生产率得到同样的提高。”这就是说,在21世纪,管理的共同任务是使掌握知识的员工将生产率同样提高50倍。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不是随随便便、轻而易举的,它触及人们的身体、头脑、情感和精神。不管是一个知识员工,还是一名管理者,要实现和达成这一目标,其基础应该是对时间的管理,这不是本书作者自己想当然的断言,也不是迎合21世纪管理目标的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管理学家早有研究成果,现代企业管理也正在付诸实践,并为之奋力开拓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不管我们大家信不信,著名管理专家彼得·杜拉克早已有言在先:“不会管理时间,你就不会管理一切。” 因为有人盲目苦干而不知巧干,管理才得以应运而生。而在苦干基础上,要使事业产生卓越的成果,就要在“巧”字上下工夫,在“巧”字上出奇。也就是说,需要研究和探寻管理的原则、方法和技巧,使人们在管理自身健康、事务、行为、思想、时间等方面达成一种“生态平衡”,直至上升至最佳的境界,从而产生最佳效果。 任何的理论,不论它如何精巧奇特或高屋建瓴,其目标应该是指导实践,其落脚点应该在实际运用所产生的效果上。因此,为避免落入俗套,本书以人们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按照人们对事物由浅入深的认识习惯为主线编排,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规律为暗线,层层推进。尽管与学术还有天壤之别,但跟现实已触手可及。本人自知志大才疏、心雄手拙,但杯水车薪,诚心自可嘉许。 如果你是家长,时间可以帮你教育孩子;如果你是孩子,时间可以为你设计未来;如果你是公务员,时间可以帮你成就事业;如果你是领导,时间可以为你充当助手;如果你是老板,时间可以帮你建立信用;如果你是员工,时间可以为你赢得收益;如果你是学者,时间可以帮你创新思路;如果你是科技工作者,时间可以帮你争取主动;如果你是老人,时间可以帮你延年益寿;如果你是女人,时间可以帮你永葆青春…… 让我们共同拥抱时间! 作者 2006年5月28日 书评(媒体评论) 不会管理时间,你就不能管理一切。 ——彼得·杜拉克 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象箭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止不动…… ——席勒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钱福 《今日诗》 今习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文嘉州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