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前沿问题的全方位探索,分为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理论研究首先对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念、主要流派和术语进行阐释和比较,在这个基础上对认知语义学和认知句法学等几个主要领域进行专题研究,然后着重研究了认知语言学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包括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比较、认知语言学的后现代主义特征、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缺陷等。在应用研究方面涉及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翻译学、哲学、修辞学的关系问题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独到研究。每一领域独立成篇,是对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式的应用。
本书是对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前沿问题的全方位探索,分为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理论研究首先对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念、主要流派和术语进行阐释和比较,在这个基础上对认知语义学和认知句法学等几个主要领域进行专题研究,然后着重研究了认知语言学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包括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比较、认知语言学的后现代主义特征、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缺陷等。在应用研究方面涉及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翻译学、哲学、修辞学的关系问题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独到研究。每一领域独立成篇,是对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式的应用。
序
自序
理论篇
第1章 认知语言学概述
1.1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念
1.2认知语言学的流派
1.2.1认知语法
1.2.2认知语义学
1.2.3心理空间理论
1.2.4图形一背景理论
1.3关于认知语言学几个术语的比较
1.3.1框架
1.3.2脚本
1.3.3图式
1.3.4认知语境域
1.3.5理想认知模型
1.3.6心理空间
1.3.7六个术语的共性
1.3.8六个术语的不同之处
第2章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比较
2.1认知语言学的经验主义观点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论观点
2.2对客观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批评
2.3基本现实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意识形态
2.4小结
第3章 现实表征心理表征语言表征
3.1引言
3.2现实表征
3.3心理表征
3.4语言表征
3.5小结
第4章 兰盖克的认知语法
4.1语言单位的象征性特征
4.2语法结构基于用法模型的特征
4.3语法结构具有网络模型的特征
4.4小结
第5章 雷科夫的认知语义学
5.1早期研究
5.2从生成语义学走向认知语义学
5.3认知语义学与标准理论、生成语义学的学术主张比较
5.4小结
第6章 认知语言学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6.1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6.2语言学中的后现代主义:从结构主义到认知研究
6.3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特点及其后现代主义特征
6.4符号主义、联结主义与动态主义及其后现代主义特征
6.4.1符号主义认知观及其后现代主义特征
6.4.2联结主义认知观及其后现代主义特征
6.4.3动态主义认知观及其后现代主义特征
6.5小结
第7章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缺陷
7.1心理表征与心理现实性问题
7.2身体化特征与意象图式理论
7.3隐喻理论
7.4小结
应用篇
第8章 心理空间理论与语用歧解策略
8.1心理空间的工作原理
8.2空间语义项的缺省与语用歧解策略
8.3指称晦暗与语用歧解策略
8.4角色——语义值与语用歧解策略
8.5摹状词理论的解释
8.6小结
第9章 类典型理论对乔姆斯基语法的研究
9.1类典型理论简介
9.2乔姆斯基语法的类典型性
9.3小结
第10章 事件框架的结构表征与翻译
10.1什么是事件框架
10.2英、汉语事件框架的结构表征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10.3英、法语事件框架的结构表征差异及对英、法互译的影响
10.4其他语言中事件框架的结构表征
10.5事件框架结构表征差异的原因
第11章 摹状词理论的认知语言学透析
11.1摹状词理论简介
11.1.1罗素的理论
11.1.2斯特劳森和唐奈兰的理论
11.2图形一背景理论对罗素理论的解释
11.3认知语境域理论及其对斯特劳森理论的解释
11.3.1认知语境域理论简介
11.3.2认知语境域理论对斯特劳森理论的解释
11.4认知语言学对罗素、斯特劳森和唐奈兰三种理论的综合思考
第12章 预设投射研究的卡丘南模式与福克聂模式
12.1什么是预设投射
12.2卡丘南模式
12.3福克聂模式
12.4小结
第13章 指示语的多元认知研究
13.1指示语概述
13.2认知语法的平台理论对指示语的解释
13.3心理空间理论对指示语的解释
13.4理想认知模型理论对指示语的解释
13.5小结
第14章 认知语境域理论对指称词语的解读
14.1什么是认知语境域
14.2认知语境域的结构形式
14.3认知语境域的内容形式
14.3.1表征为百科知识的认知语境域
14.3.2表征为感知内容的认知语境域
14.3.3表征为语篇信息的认知语境域
14.4认知语境域的切分
14.5认知语境域中次结构的凸显
14.5.1百科知识使认知语境域中的某一成分更凸显
14.5.2语篇信息使认知语境域中的某一成分更凸显
14.5.3感知内容使认知语境域中的某一成分更凸显
14.6认知语境域对指称词语的解读
14.6.1认知语境域对不定指称词语的解读
14.6.2认知语境域对专有名词的解读
14.6.3认知语境域对零代词的解读
14.7小结
第15章 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
15.1概念隐喻概述
15.2及物性系统的划分是任意的
15.3一致式产生的认知心理过程
15.4小结
第16章 通感现象的身体化特征
16.1通感现象概述
16.2通感的身体化特征及其表现形式
16.3小结
第17章 少男少女追星现象的认知语言学解读
17.1渴望成功的追星心理过程:概念合成理论的解释
17.2把“星”当作理想爱人的追星心理过程:心理空间理论的解释
17.3移情理论对少男少女追星现象的解读
17.4小结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