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老子的方法学(东方桥读经典)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东方桥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部《老子》,仅仅五千多字,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总体理解。所以从汉代以来,一直被视为必读的经典。然而对于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今人来讲,言约意永的《老子》未免“玄而又玄”,朦胧难解。本书帮您轻而易举地跨越了这个障碍,不仅如此,您还学会了如何以恬淡平和的心态,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各种其它关系,乃至跨入一种超越和洒脱的精神境界。

内容推荐

老子是一位伟大的设计师,他设[道]为他的形而上学;设[小国寡民]为他的理想社会制度;设数为[用九]。逐步到达那个[群龙无首]的上治社会。他又为这个社会设了一位领导者,他称他为[圣人]。老子《道德经》五千字,从形而上的[道],叙述道形而下的[器],最后,他又回到形而上的[道]:这是老子的伟大设计。

这本《读老子的方法学》,您放心的读吧!无为进神谷:[谷神不死。]返璞归真,视为[天地根],返璞归真才是真正的人生。不问你富贵或是贫贱,有学问或是没学问,有道德或是没道德,当你读了这本之后,你就会有那种[无可思议]的声声不息的味道。

目录

走近东方桥

第一章 理想社会的设计

 第一节 老子是谁

一 谁是老子

二 大名人访老子

三 沉默中的《道德经》

四 《道德经>>三字的由来及其意义

五 哲学家眼中的老子

 第二节 《道德经》中的宇宙观

一 宇宙变化的通则

二 物极必反的逻辑

三 风雨中自然变化的法则

四 人类社会处世接物的现象

五 人类历史进化的正反合逻辑

 第三节 有为无为治理的天下

一 有为的社会政治的相反现象

二 无为的圣人治理的天下

三 人类对欲望上的认知

四 人类对知识上的认知

五 婴儿与愚人的知识的认知

六 小国寡民的认知

第二章 《道德经》上篇内容归纳分析

 第一节 形而上的大设计

一 老子是位大设计师

二 美丑善恶的相对概念的产生

三 无为政治的五大原则

四 道的体用无所不在

五 刍狗与风箱的比喻

六 谷神不死的比喻

七 天地大师为苍生服务

八 上善像水一样的比喻

九 功成身退的比喻

 第二节 修身治世的大道

一 婴儿赤子的比喻

二 车轮器具门窗的比喻

三 五色五音五味使人发狂

四 领导者超越宠辱的概念

五 道的比喻

六 古代有道之士的现象

七 长存不朽的比喻

八 四种不同的政治体制

九 两个时代的政治制度

 第三节 绝三学

一 绝圣绝仁绝巧

二 绝学无忧学大海

三 道是创造万物之父

四 生态变化自然的现象

五 效法自然大师

六 不要争胜逞强

七 宇宙中有四大法则

八 戒急戒躁

九 怎样做才是人类的好导师

 第四节 用刚用柔之道

一 刚则摧毁柔则生存

二 去甚去奢去泰顺其自然

三 善于用兵者的大描写

四 用兵在于不得已

五 道的比喻是朴

六 自胜者强的人生观

七 大道无所不在

八 道是淡而无味的比喻

九 柔弱胜刚强的比喻

十 道常无为无不为

第三章 《道德经》下篇内容归纳分析

 第一节 形而上的德

一 上德不德的德

二 “道生一”的大概念

三 有生于无的大原理

四 大器晚成的大器

五 历史就是教父

六 不言之教的比喻

七 知足不辱的比喻

八 清静的比喻

九 知足与不知足的天下

 第二节 道的领悟

一 道在心灵中

二 为学与为道的益损

三 圣人常无心的心

四 不善养生与善养生的分类

五 道生德畜的大概念

六 母子明光的大道

七 大盗之行也

八 内圣外王的道与德

九 德厚与婴儿的比喻

 第三节 国家学

一 成道的方法是没有方法

二 治国用兵与天下大乱的原因

三 政治家的胸襟

四 治理民众与事奉上天之道

五 治国与煎小鱼一样的比喻

六 大国与小国相交之道

七 求道可以赦免一切罪

八 政治家与政治哲学

九 无为的政治哲学

 第四节 教育学

一 纯朴敦厚的教育哲学

二 人类要向大江大海学习

三 老子三宝是众多学术流派的导师

四 学习真的勇士真的战士

五 用兵之道

六 得其人而传焉

七 我真是一个不知的人

八 人民要革命了

九 天网恢恢的比喻

 第五节 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一 人民已经不怕死了

二 税太多人民不能活

三 活人软死人硬的教训

四 宇宙大道像一把弓的比喻

五 向水学习

六 学习天道无亲的精神

七 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八 民众领袖的本色

九 结论

试读章节

三 五色五音五味使人发狂

人类的文明已发达到一个高峰。他们已发现宇宙的五色,用绘画的形式,把它表达在一张画布上,这就是绘画艺术的巅峰,世界各民族的人民,皆有其杰作的成就。五色,是哪五色呢?就是红、黄、蓝、白、黑,引申指多种颜色的变化,这就是宇宙变化的颜色;不但用在绘画上,同时也用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布匹上,有各种颜色的花布。用在建筑上的花雕龙凤,家具的各种装饰上。

同样,宇宙的音乐,也被人类的聪明才智所发现,于是诞生了许多伟大的音乐家,艺术亦到达高峰。五音,是哪五音呢?那就是宫、商、角、徵、羽,引申指多种音声。现在世界上有各种交响乐,大型的歌剧院,以及中国的古典音乐,包括诗、词、歌、赋;唯美文学的产生,《诗经》上所描写的民俗文学,大画家,大音乐家的诞生,皆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什么是五味?就是酸、甜、苦、辣、咸,引申指多种美味。这是人类饮食文化的发达,尤其中国名菜,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有人说,“中国是饮食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一个国家有没有文化,就看他们平常吃的东西,用的碗筷,调的美味,就知道了。

人类已知道五色的运用,美学已发达,配上五音的和谐,使人类世界趋向完美的境界;再加上美味的享受,人类已经丰衣足食,于是就向野外求生,发展户外活动,锻炼身体。人类经济发达亦到了巅峰,他们已开始收藏珍宝,所谓古玩,寻找世界上难得的宝藏。这么一来,世界就开始有纷乱的现象,社会的结构,就要有新的调整,于是老子说: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易经·节卦》说:“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老子并不反对人类文明进化,而是要提醒人类,凡事要有个“节制”。过于追求外在的形色,就会有迷失本性的危险。就像声、色、货、利,这些东西本是身外之物,但是受到眼睛物欲的影响,就会流逸奔驰。五色本身并不坏,但过于奔驰,就会使人的本性趋于迷盲。老子只是说明人类社会有这种现象出现而已。

同样,贪求外在的声色,也会使人的本性蒙蔽;一旦蒙蔽了本性,那宇宙正法的声音,就难以听人人的心灵之中,这种人就像是聋子、白痴。

一个人如果因贪求食物的滋味,那他的本性就可能被味觉所惑,因此,五味常使人的本性流逸奔放,而不知人的本性之中,以淡中有味为好。孑L子在这方面就比较懂,他说:“饭疏食,饮水,而乐在其中”,此就是淡中有真味也。

一个人如果正当的事不做,每天只骑着马追逐鸟兽,打猎竞技,像这种人,将会使他自己疯狂于斗争之心,导致身心不宁,而迷失天赋的本性。

如果一个人,他拥有许多珍贵的宝物,那他会常使自己行动受到妨碍,需要保护,没有安全感。而过分爱慕虚荣的人,也往往会不顾节操,以至于身败名裂。《易经·节卦》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老子说: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因此,做一位社会的领导者,他必须是位智者。圣者,所谓圣者,他应该是一位通才,他应该完全知道他的民众需要的是什么。节制民众的需要,合乎天时,合乎地利,合乎政事;以施教化,以明其德操,以达其正道。做一位领导者,自身更应该知道物欲之害;在为民众处理政事方面,不能强求物质上的享受,而要一心一意地为民众服务,生活简单朴素,只要求清茶淡饭吃饱肚子,以常养陸中的腹饱,不受外物而乱其心志也。

四 领导者超越宠辱的概念

领导者,是为天下人服务的,他不受宠辱的影响。可是一般的民众,则不是如此的,因为他们把得、失、名、利的心看得太重。他们对于宠爱与羞辱的认知差别,也是很大的。所以一旦遇到有外来的宠爱或是羞辱,就感到惊慌,而不知所措。老子说:

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上,辱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若,就也。贵,畏惧也。它的意思是说,一般的民众得宠和受辱,都因而感到身惊,畏惧大的祸患,也因而感到身惊。

为什么得宠和受辱都感到身惊呢?因为一般民众的心目中,宠上辱下,宠尊辱卑,得到光荣就觉得尊显,受到耻辱就觉得丢人,因此,得之也惊,失之也惊。老子又说: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

它的意思是,为什么畏惧大的祸患?也感到身惊呢?那是因为我们常想到自己的关系,假使我们忘了自己,那还有什么祸患呢?这里要说明的是“有身”与“无身”的概念:“有身”,是“有我”的意思,一切宠辱祸福,都是因为“有我”而起的;若能“无我”、“忘我”,就可以破宠辱祸福的相了。老子又说:

故贵以身为天下,

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托天下。

想做一位理想的领导者,不但要把宠辱置于生死之外,同时也能把祸福看得很轻很淡,而又能做到“无我”、“忘我”的大我精神。所以,做一位社会的领导者,他虽然得到尊荣的地位,但是,他并不视为自己的尊荣。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尊贵,就是天下人民的尊贵;自己的荣耀,就是天下人民的荣耀。像这种愿意牺牲自己一切的人,我们才可以把天下委托给他。因此,如果有人贵重自己的身体,但并不是为了贪享荣华富贵,而是为了拯救天下人类的大任务:像这种人,我们就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来管理。

这里我们要引申来说“吾有身、吾无身”。这是说,一个人有了身体的祸患,因为人身是水、火、风、土四大的结合,而且人有了身体,就有生、老、病、死之苦。若我“无身”,则何苦之有呢?这就要悟一悟我的“真我”是谁?谁是我的“真我”?所以,做一位社会的领导者,必须要超越宠辱的诸端的概念,走向形而上的概念。P62-6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4: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