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如何陈列图书才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如何掌握孩子的阅读情况?如何给孩子讲故事、读故事?如何向孩子推荐一本书?如何让孩子说出对一本书的感受?如何组织一场阅读讨论会?如何提问才能让孩子畅所欲言?如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爱上阅读讨论?如何提高自己,成为能协助孩子阅读的大人?……翻开书,你会发现更多振奋人心的思路与方法,让孩子爱上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 |
分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作者 | (英)艾登·钱伯斯 |
出版社 | 南海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如何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如何陈列图书才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如何掌握孩子的阅读情况?如何给孩子讲故事、读故事?如何向孩子推荐一本书?如何让孩子说出对一本书的感受?如何组织一场阅读讨论会?如何提问才能让孩子畅所欲言?如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爱上阅读讨论?如何提高自己,成为能协助孩子阅读的大人?……翻开书,你会发现更多振奋人心的思路与方法,让孩子爱上阅读! 内容推荐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自动自发”地阅读,但这其实是需要引导的。如果有一位值得信赖的大人为孩子提供各种协助,与孩子分享阅读经验,孩子就可以排除各种障碍,尽情地遨游在阅读世界中! 本书为常年与儿童、图书打交道的老师和家长而写,它能有效地帮助你规划、建立一个让孩子能快速进入状态的阅读环境,学习、实践一种让孩子与别人分享阅读并拓展个人阅读的方法。作者艾登·钱伯斯是英国当代著名的青少年文学大师,2002年,钱伯斯以其在儿童文学创作与推广领域的杰出成就,荣获国际安徒生奖。他在书中与大家分享了自己长期研究儿童阅读过程中的思索,更介绍了很多让人看了忍不住想立即行动的实践方法。 目录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 许慧贞 译 前言 第1章 阅读循环 第2章 心境和情境 第3章 藏书 第4章 陈列方式 第5章 阅读区 第6章 浏览 第7章 阅读时间 第8章 掌握阅读情况 第9章 讲故事 第10章 读故事 第11章 图书的经营 第12章 邀请名家 第13章 朋友与同学 第14章 协助选书 第15章 回应 第16章 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 蔡宜容 译 前言 第1章 揭开“说来听听”的序幕 第2章 三种分享 第3章 四种表述方式 第4章 儿童也是评论家? 第5章 儿童就是评论家 第6章 际足珍贵 第7章 为什么要“说来听听” 第8章 你的意思是 第9章 你是怎么知道的 第10章 选书 第11章 文本阅读 第12章 突显讨论重点 第13章 “说来听听”问题架构 第14章 “说来听听”实战现场 第15章 玩游戏 试读章节 选书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我将在后面的几个章节里探讨与阅读文学有关的因素,在这里,我们首先谈谈手边容易取得的书,如果这样的书数量不多,那么我们找到可以阅读的书的机会也就相对较少,然而,如果数量充裕,却仅限于相同类别的书,比方说,都是悬疑类的故事,或都是阿根廷小说,而这一类的书又刚好是我们不感兴趣的,那么还不如数量不多而都是我们感兴趣的种类。因此,阅读的第一步是,我们身边要有一批藏书,而这些藏书要包括我们感兴趣的种类。 有了一批有用的藏书之后,我们也要让这些书可以随时拿到手。 举一个我小时候发生的故事为例:9岁的时候,我的教室里大概有50本故事书,而这些书都被锁在一个柜子里,只有星期五下午柜子才会被打开几分钟,让我们能选一本回家在周末时阅读。 这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发生在许多学校里。有些学校确实拥有藏书丰富且非常吸引人的图书馆,但是老师却不鼓励孩子们去使用这些馆藏,理由是怕弄脏这些书,如此一来,图书馆就无法发挥它的功能,充其量只不过是个能加深访客印象的展示场所。这些书虽然近在眼前,却无法轻易取得阅读。有些班级里陈列着丰富的图书,但是班上的孩子却只有在表现良好时,才可以去阅读这些书,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发现,书本的取得成为对某些表现优异的孩子们的奖励,对其他的孩子而言,却是一个失败的经验,这样的做法实在难以鼓励每个孩子去阅读。 然而,对图书的选择不仅仅取决于我们手边有没有书,这些书如何陈列展示也是一个关键,我们很可能因为一本书的陈列展示情况而决定是不是拿起它来阅读,关于这个问题,我将在第4章里进一步介绍。在这里,我所要强调的重点是一位深爱阅读的读者应该知道如何去选择他想要阅读的书,知道如何有效地浏览群书,知道如何取得他找不到的图书信息,更应该明白如何建立一批适合自己的藏书,它可能在公共图书馆里,可能在书店里,可能在班级书库里,甚至可能在好友的书架上。 因此,鼓励阅读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如何选择并建立一批丰富的藏书,同时把孩子视为成熟而可信任的读者,指导他们如何有效地阅读,并随时提供必要的协助。 阅读 如果我们只是花时间去选择我们想要阅读的书,却不能真正去“阅读”它们,那一切努力仍旧是徒劳无功, 在这里,我特别将“阅读”两个字加上引号,主要是希望强调这一观念:阅读可不仅仅是让眼睛扫过文字而已,从前面所提到的“阅读循环”概念中,我们知道,整个阅读的过程中包括了许多活动,将书里的文字装进脑袋,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环节。阅读可不等于会认书上的字,很多人总以为,只要认识了书里头的所有字,就是一次成功的阅读经验了。事实上,这只是完成了从书架上拿起一本书的这个步骤而已。一个学龄前的小朋友,尽管还不懂什么是阅读,但是当他看着艾瑞克,希尔(Eric Hill)的《小玻在哪里》(Where's Spot)时,他会开始想学着如何好好地把书拿在手上、如何对付那些怎么翻都翻不好的薄薄书页,而这些给他带来的乐趣可不少于懂得阅读书中的字句呢!可以说,在整个阅读生涯中,那一刻所获得的成就感,一点都不输给一位学术评论家终于看懂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尤利西斯》(Ulysses)! 对于刚开始学习阅读的孩子而言,我们能帮助他们的最好方式,就是依循着孩子在阅读循环中的进展,随时去肯定他们完成的每一个步骤。孩子能注意到书架上的书,是一个步骤;能在架上选出一本他想读的书,是另一个步骤,决定手上的书正是他想看的书,或再放回架上去,又是一个步骤,终于,他打算坐下来好好阅读这本书了,这也是一个步骤。 还有一个关于阅读的重要概念,就是阅读是需要时间的。其实,我们常有机会阅读一些信息,比如常见的招牌,因为习以为常,所以我们没有察觉到自己是在读它。我们总在做其他事情或与他人闲聊时,同时阅读一些不必经过大脑的东西,比如小报上的八卦报道。但是,阅读图书,尤其是一些文学作品时,可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那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专心。 阅读文学作品的乐趣,来自于探索故事中的人物、情节、想象空间以及令人赞叹的遣词用句。给孩子们阅读的书之所以常常插图和文字结合,就是希望图文并茂的内容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能有耐性花上一些时间阅读,并从中发掘阅读文学作品的乐趣,当他们开始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之后,就会渐渐知道该花多少时间来阅读,才能够品味到更深层次的文学乐趣。玛格丽特·米克(Margaret Meek)曾经写过一本《文学如何引导读者学习》(Hou Texts Zeach What Readers Learn),在这里,我们则谈到了大人们该如何帮助孩子去专心阅读文学作品,才能让文学作品在他们身上发挥最大的效能。 在让孩子们建立愉悦的阅读经验,以及拉长他们专注于阅读的时间这个过程中,孩子花在阅读上的时间以及书本给他们的回馈,是关键因素,因此,给孩子时间阅读,并帮助孩子从一点一点增加的阅读时间中品味文学给他带来的乐趣,是大人的一项重要工作。 除了时间以外,阅读还需要一个能让人专心而不被打扰的场所,如果周围有其他令人分心的活动,比如有人在看电视,就很难让人静下心来阅读。在家里,我们可以提供一个最舒适的阅读环境,而在学校、游戏场、图书馆或其他公共场所里,总有很多不同的人在做各种不同的事,因此,我们有必要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宜的阅读环境,让他们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并能心无旁骛地阅读。针对这一点,我将在第7章里做更深入的探讨。 回应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无论我们阅读什么,总会产生某种感觉。文学总是从各个层面吸引着人们去阅读它。我们随时可以听到人们谈论对各种文学作品的心得一喜欢、厌烦、刺激、有趣、愉悦等。而这些心得正是最大的乐趣所在。其中,有两种回应对帮助孩子成为一位思考型的读者非常重要。 第一种回应是在读完一本喜欢的书之后,期待能再经历相同的阅读乐趣。这种感觉会让我们想把这本书重读一次,或者想去看看这位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相同主题的更多作品,甚至就只是单纯地想去阅读其他书。这样,我们就有动力去选读其他的书,经历另一个阅读循环。 第二种回应则是在读完一本喜欢的书后,迫不及待地想和人谈论自己的阅读心得。我们期待其他人,尤其是我们的好朋友,能够和我们经历相同的喜悦。我们希望能探究出内心深处的感想,并试着整理出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意义。 谈论图书大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非正式的,属于朋友之间漫无目的的闲谈,另一种则是教室或研讨会中的正式讨论,是较具思考性的形式。不管哪一种形式的讨论,都会驱使我们去经历另一个阅读循环:我们会想去看一看朋友们感兴趣的书,会想去阅读更多我们觉得有趣的书,这两种形式的谈论还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能将阅读循环扩展为螺旋状,让阅读不断地持续下去。P5-8 序言 阅读总是需要场所的。 所有的读者应该都明白这样的道理:阅读的场所和我们阅读的乐趣、情绪、专心度有极大关系。比如,在床上阅读,我们的感觉是温馨、舒适而完全放松的,这必定和在下面几种环境中阅读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在天寒地冻的车站里、在酷日下人满为患的沙滩上、在满是读者的图书馆里,或者是上午十点窝在自己最喜欢的座椅上。 当然,阅读的乐趣绝不仅仅取决于场所,它和读什么书、当时的心情、什么样的时间以及是否被打扰等因素,都有很大的关系。更不要说我们的阅读态度(这本书是不是我们喜欢的类型)和阅读的动机(基于工作需要,或纯粹是私人兴趣等)了。 以上因素所建构的阅读的社会背景就是我所说的“阅读环境”。它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本书就是要描述阅读环境的主要特征,并将其中错综复杂的构成因素逐一分析讨论。 如果我们期望更有技巧地帮助人们——特别是孩子——成为深爱阅读的读者,当然一定要深入探讨一个问题:我们该给孩子创造一个什么样的阅读环境。本书正是针对这个问题,给大家提供一些想法,特别是对那些对儿童阅读有兴趣的读者,比如老师、图书馆员以及家长,不管你是正打算着手推广儿童阅读,还是有意突破现行做法,开创新局面。 我将从“阅读过程”着手来探讨这个问题,以理清牵涉其中的种种基本因素。我们并不是要剖析阅读专家们所谓的大脑中的“阅读专区”,而是希望探讨怎样才能让孩子们自动自发地拿起书来阅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