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真正有效的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一个关键问题。本书就公司及董事会如何建立一个运行良好、富有竞争力且能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需要的实体,进行了简要而又综合的阐述。主要内容具体为董事的法律责任、如何设立并保持一个高效的董事会、高效的董事会如何开展工作、CEO的薪酬、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什么是公司治理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美)小约翰·科利//杰奎琳·道尔//乔治·洛根//华莱士·斯特蒂纽斯 |
出版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如何构建真正有效的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一个关键问题。本书就公司及董事会如何建立一个运行良好、富有竞争力且能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需要的实体,进行了简要而又综合的阐述。主要内容具体为董事的法律责任、如何设立并保持一个高效的董事会、高效的董事会如何开展工作、CEO的薪酬、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等。 内容推荐 《什么是公司治理》旨在帮助企业界人士了解当前公司治理的涵义。本书就公司及董事会如何建立一个运行良好、富有竞争力且能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从寻求最佳产品和服务的客户,到要求获得合理投资回报的股东)需要的实体,进行了简要而又综合的阐述。 目录 第一章 究竟什么是公司治理? 1.1 导言 1.2 何为治理 1.3 何为公司治理 1.4 公司治理的成效 1.5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第二章 董事的法律责任 2.1 规则的重要 2.2 谁制定规则? 2.3 谁负责治理上市公司? 2.4 董事肩负哪些责任? 2.5 应对敌意收购 2.6 拿什么标准衡量董事是否尽职? 2.7 对谨慎责任的解释 2.8 忠诚责任 2.9 董事的责任保障 2.10 小结 第三章 设立并保持一个高效的董事会 3.1 导言 3.2 董事会的规模 3.3 董事的任期 3.4 谁来选择上市公司的董事? 3.5 新董事的甄选 3.6 保持高效的董事会 3.7 小结 第四章 高效的董事会如何开展工作 4.1 内部规程 4.2 股东大会 4.3 恶意收购的防范措施 4.4 选聘公司高管 4.5 董事会下设的委员会 4.6 董事会会议 第五章 董事会和CEO的关系 5.1 导言 5.2 CEO的甄选 5.3 和CEO的工作关系 5.4 评价CEO的工作业绩 第六章 CEO的薪酬 6.1 导言 6.2 绩效工资 6.3 制定薪酬的相关因素 6.4 CEO薪酬的外部公平性 6.5 CEO的薪酬结构 6.6 小结 第七章 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7.1 导言 7.2 处理好各种关系 7.3 董事应有的业务知识 7.4 公司的目标 7.5 风险管理 7.6 职责 7.7 执行 7.8 做出困难的决定 第八章 新规定: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和证券 8.1 导言 8.2 新规定 8.3 通过治理强化公司责任 8.4 提高财务报告的披露程度 8.5 小结 第九章 为何会陷入困境 9.1 导言 9.2 避免陷入困境 9.3 个人方面的问题 9.4 董事会的问题 9.5 小结 试读章节 即使这位董事既有能力,又讲诚信,公司仍可能走下坡路或吃败仗。面对这种不尽如人意的情况,股东可以根据公司实际经营结果来详细审查董事的工作。他们特别想知道的是,董事是否做到了恪尽职守,由此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界定董事是否已经“尽职尽责”。 各级政府(包括联邦、州、地方政府)以及不同的监管机构都有权制定、批准和解释商业企业的法律和法规。此外,各证券交易所和行业协会也都分别建立了规章和行为准则。如上一章所述,针对企业界的违规行为,相关的法律、规章、准则一直在不断地完善。 在美国,规范公司的法律主要有七大目标: 1、通过反托拉斯法和公平贸易法维护市场竞争。 2、对公用事业等非竞争性市场实施监管。 3、平衡劳资关系。 4、确保资本市场的秩序。 5、保护消费者免遭不安全产品和商业欺诈之害。 6、确保就业、教育、住房和公共设施领域的公平机会。 7、保护环境。 这些法律和规定构成了公司的运营环境。此外,还有一些法律是关于如何治理公司的。界定董事责任的法律主要是州法,而非联邦法。除少数情况外,各州批准和管理公司章程所依据的是本州的法律法规。 在美国,各州的公司法是不相同的。在制定公司法律标准方面,最有影响的是特拉华州(Delaware),全美有50%以上的上市公司在该州注册。我们将集中围绕特拉华州和弗吉尼亚州(Virginia)对董事的法定标准展开讨论,并以此为例说明州是如何制定董事的法定责任的。我们还将指出这两个州的法规的主要异同点。总体来看,这两个州的法律涵盖了大多数州的情况。但是,所有董事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即他们的基本职责是了解任职公司所在州的法律。 谁负责治理上市公司?答案是董事会。董事会的职权来自于他们所代表的股东,并被明确写入了公司的治理文件,这些文件包括: 1、公司章程 2、内部规程 3、股东协议 董事如果遇到公司治理方面的法律问题,应先查阅公司的治理文件,再查公司所适用的州法及相关判例。 各州的法律都规定,公司应建立董事会。例如,《特拉华州公司法通则》(Delaware General Corporation Law Code)(第14l章a节)规定:“按本章规定设立的公司,其商事活动都应接受董事会的管理和指导,本章条文或营业执照另有规定者除外。” 在授权董事会治理和管理公司方面,尽管各州的法律都是相似的,但公司的最终控制权属于股东,因为股东决定董事的任免。正常情况下,股东要定期举行会议和年会,选举董事并对其他议题进行表决。股东可以亲自投票,也可以委托代理人投票。董事候选人可以由股东提名,但通常是由现任董事会提名。后者的提名大多不会遭到反对,但如果反对的意见很大,就可能造成代理权的争夺战,即争夺其他股东的投票权。 多数州法规定,股东拥有批准重大交易和决策的法定权力,如公司合并、资产出售或公司分立等事项。他们还会在公司治理文件中保留其他权力。如果大多数的股东都不同意董事会决定的重大行动方案、股东总是会在斗争中胜出,只不过要费些时日而已、特别是当争议要诉诸法律裁决的情况下。 在现实中,董事会往往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将大部分决策权委托给管理层行使。因此,管理层拥有日常经营决策权。董事会与管理层的关系十分重要。这表现为公司运营得如何,以及谁来为公司的经营行为和结果负责两大方面。在不受管理层影响的情况下,如果董事会与管理层发生了法律诉讼,落败的总是管理层。 在界定董事的角色方面,各州法律均采用责任的形式。正如我们以后将要论及的,特拉华州和弗吉尼亚州对这些责任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和说明。此外,对于上市公司,证券交易委员会负责监管公司董事会是否遵循了规章,特别是涉及内部人(股票)交易以及信息的全面和及时披露方面;而证券交易所则是针刘某些特定责任做出规定,并且通过证券的上市标准加以实施。 法律为董事制定的管理责任可以归纳为董事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 1、受托的责任 2、忠诚和公平交易的责任 3、谨慎的音任 4、不侵犯的责任(the duty not to entrench) 5、监督的责任 受托角色是董事的核心角色,即他在代表股东最大利益方面是值得股东信赖的、该责任包括:董事的品行要端正,工作要有能力。讨论责任问题,首先要清楚公司的目标。董事会应据此目标指导公司的运营,以提高公司利润和股东收益。然而,法院认为,即使公司的利润和股东收益未能提高,董事会在领导公司运营方面也应做到。(P12-17) 序言 近年来,公司治理的热潮在国内是一浪高过一浪,学术界如此,政府监管部门如此,企业界更是如此。中国的企业呼唤公司治理,而像美国麦肯锡公司这样的世界级管理咨询公司,近几年更是连续用确凿的投资者意向调查数据证明,重视公司治理对于恢复投资者信心,尤其是增加股本在资本市场上的溢价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不过,说实话,除了专事于公司治理领域的学者,可能并不是太多的人明白公司治理到底是怎么回事。这种情况在国内外皆然。 很多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我们只要稍微想想,就会感到困惑。例如,面对公司治理的浪潮,很多人自然会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公司治理到底和我们日常熟悉的企业管理有什么区别?这样的问题其实是很精妙的,它说明大众对企业经营并不是完全陌生,他们还是乐于知道企业管理的内涵的。但是对于企业深层次的知识结构,的确又存在疑惑。这种现象很正常。 企业作为一种营利性的经济组织,赚钱是我们对它最熟悉不过的印象了。但是,赚什么样的钱?怎样赚更多的钱?如何赚钱才是合理、合规乃至合法的?诸如此类的问题,恐怕就不是每个人,姑且假设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喜闻乐见的股民吧,能够回答得了的问题。其实,这种问题的答案,很大程度都相继成为了学者们的研究课题或者研究的出发点。 我们对于企业管理不陌生的道理,在于我们总是认为,只要我们做好了该做的事情,就会出现相应的好结果。这样的思维方式引发了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该做哪些事情呢?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自然就谈不上如何把事情做好了。换句话说,该做什么和如何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是看起来两件不同却密切相关的事。这样的理解对于认识什么是公司治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这也说明,树立看问题的逻辑和视角是深入认识问题的重要方面。 例如,我国著名的公司治理学者李维安教授非常形象地将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的关系投射到战略管理的层面,提出了富有启发的“企业需要管理,公司需要治理”的深邃命题,并进一步从管理实践的角度,将我国公司治理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将抽象的公司治理对于企业战略发展的影响,用公司治理实务为基础的原则或准则表征企业该做什么事情,并进一步用南开公司治理指数(CCGINK)描绘企业完成这些该做的事情的程度。从而证明了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是密切相关但又有本质区别的学术和实践问题。做什么和如何做成为企业科学决策的两个重要且密不可分的命题,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不可缺少的要素。 实际上,近年来伴随我国企业改革进程的深入,公司治理开始逐步走近广大投资者乃至普通大众。但是,正如大众时常困惑于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的关系一样,对于公司治理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美国的安然,意大利的帕玛拉特,我国的中航油新加坡子公司等国内外的公司财务或者丑闻事件,不得不让我们提出一个其实是很简单的问题,公司治理到底该如何应用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所以,对公司治理的认识,实在是有必要从基本的两个视角理解:一是什么是公司治理重要的内容;二是这种重要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的分析方法不仅更为现实,可能也更为合理。在这样的认知背景下,美国学者小约翰·科利、杰奎琳·道尔、乔治·洛根和华莱士·斯特蒂尼斯等人推出的这本《什么是公司治理》,就是这种视角下观察的结果。乍一看,以为该书可能是讨论有关公司治理内涵的材料,可细看才发现,原来本书的题目和内容其实蕴涵玄机。在这些美国学者看来,公司治理的核心,其实就是董事会治理。或者说,本书认为,认识了董事会的问题,也就把握了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 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下,董事会在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熟悉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居于一种承上启下的委托代理者的角色。对股东大会而言,董事会是公司重大决策的代理人;而对于高层管理来说,董事会又是重大决策实施方案的委托人。董事会这种枢纽式的委托代理关系角色,决定着董事会的问题,将是公司治理的内核。从而,突出了董事会治理的问题,本质上是一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公司战略问题。 突出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国内外无论是理论界、监管部门,还是实业界,大体都有类似的体会。我国相关的政府机构和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监管机构,也走过了诸如建立独立董事制度这样的制度建设过程。作用不可能说没有,但对于一般认为展示了公司治理内涵的公司制企业来说,董事会治理的内涵可能更加丰富。 所以,突出董事会的重要性和如何应用董事会的这种重要性,就成为本书的两大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本书的两大特色。第一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是董事会治理;第二就是如何认识和应用董事会。前者着重阐述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内涵,后者则侧重提供某种类似工具箱一样的操作手册。 对于第一个特色,其实就是董事会如何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其独特的委托代理者角色的问题。正如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的区别,梳理出了重要的事关企业实现组织目标的两个方面一样,对于董事会治理而言,自然也是由“做什么”和“怎么做好”这样的两个基本的决策科学性问题构成。董事会治理什么?如何才能治而有效?也就成为本书一直讨论的问题。 全书共由九章组成。什么是董事会,董事会的法律责任U及董事会和CEO的关系这些章节,分析的是有关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效果问题。而诸如设立并保持一个高效的董事会、高效的董事会又是如何开展工作、董事会如何在管理工作中体现作用等,这些问题成为本书分析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动态效率因素。 大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载体之一,就是大家熟悉的书籍,因此,读书就成为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可是如何读书,并不是每个人都在行的事情。从而,如何阅读以董事会治理为中心的公司治理,就是本书的第二个特色,即为读者特别是来自管理实践的读者,提供了类似工具箱一样的董事会操作工具。 不过这套工具箱和其他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工具箱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这套工具实际上是沿着公司治理的学术研究体系展开的,工具的“设计”和“应用”更加合理和适用。合理,在于其蕴涵的知识,具有对公司治理问题比较强的解释作用,消除了通常以学术研究为背景的非通俗词汇的应用;适用,在于给人以某种积累知识基础上的思维延伸。 读书,自然读好书,巧读书。本书不仅是有关什么是公司治理的好书,而且还提供了怎么读公司治理这类书的巧妙方法,即直接从读董事会开始。 周建 南开大学商学院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 2006年5月 书评(媒体评论) 如何构建真正有效的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一个关键问题。希望本书可以为我国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的实践提供帮助。 ——何家成 读书,自然读好书,巧读书。本书的一大特色是为读者,特别是来自管理实践的读者,提供了类似工具箱一样的操作工具。 ——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 周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