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挑选了人类发现历程中的典型事件,包括对宇宙天体运行的重新认识,对大自然物理规律的窥视,对人类起源和人类精微结构的探秘,对消失文明的发掘,对宗教千年手卷纷争过程的叙述,对“大地母亲”真面目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从古往到今来,交叉纠葛的发现历程,反映的正是人类不断探寻的勇气和决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历史上的大发现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
作者 | 张馨月 |
出版社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挑选了人类发现历程中的典型事件,包括对宇宙天体运行的重新认识,对大自然物理规律的窥视,对人类起源和人类精微结构的探秘,对消失文明的发掘,对宗教千年手卷纷争过程的叙述,对“大地母亲”真面目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从古往到今来,交叉纠葛的发现历程,反映的正是人类不断探寻的勇气和决心。 内容推荐 中国发展出版社和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的品牌电视节目《传奇》强强联手,共同打造“传奇经典系列”图书,本系列图书分别为:《历史上的大法典》、《历史上的大冒险》、《历史上的大发现》、《历史上的大变革》、《历史上的大转折》。 本套丛书很大一部分取材于澳大利亚LIC独家授权、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的品牌电视节目《传奇》。《传奇》系列电视节目来自14个国家的112家制作发行公司,并在全国百余家电视台播出,收视观众达上亿人。“传奇经典系列”图书将陆续为读者展示更多精彩内容。 本书为系列之一。 目录 “错了,太阳才是宇宙中心” ——发现“日心说”/1 地球外的同心圆周/3 出了什么问题/6 哥白尼横空出世/9 “错了,太阳才是宇宙中心”/11 “哥白尼把我们从偏见中解救”/15 望远镜中的宇宙/19 “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22 惯性是个好东西 ——发现惯性定律/25 古希腊源头/27 亚里士多德的结论/29 比萨斜塔引起的怀疑/31 斜面上的真理/33 笛卡儿的补充/37 上帝说:“让牛顿出世!”/39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42 血液不像潮汐 ——发现血液循环/45 血液像潮汐起落/47 盖伦错了/50 哈维医生的困惑/53 心脏的功能/56 《心血运动论》/58 支撑生命的血液循环/61 永动机的梦魇 ——能量守恒与转化/65 永动机的魔力/67 “能量”与“热”/69 破除“热素”迷障/73 疯狂医生迈尔的大成就/77 酿酒商焦耳的能耐/78 大名人赫尔姆霍茨/81 集体“牛顿”的努力/83 永动机的梦魇/86 寻找遗失的环节 ——进化论出现/87 上帝创造人类?/89 缓慢变化的生物界/92 达尔文的环球航行/95 生物在进化吗?/99 灵机一动/101 一封意外来信/103 缺失环节——寒武纪大爆炸/106 失落的文明 ——发现玛雅/109 丛林里的传说/111 发现曙光/113 科潘古城重见天日/116 50美元买下一座城/119 计年石碑的提卡尔/122 王权凸显在帕伦克/125 玛雅人从哪来,到哪去?/129 出现人祭——玛雅文化的黄昏/131 死海古卷/135 惊现奇宝/137 战乱中漂泊/140 沙漠夺宝奇兵/144 揭开古卷的面目/147 曾经的库兰/151 真假《旧约》传奇/154 奥尔莱研究中心/157 我们住在七巧板上 ——大陆漂移/159 对大地的疑惑/161 一个叫魏格纳的人/164 病床上的灵感/167 1912年演讲/169 《海陆的起源》/172 有什么证据?/175 魂断格陵兰/178 迟来的肯定/180 探索生命的密码 ——DNA双螺旋/183 传递生命的密码/185 被忽视的核酸/188 豌豆的贡献/190 叫它“基因”/193 《生命是什么》/195 达尔文进化论发表以来,生物学中最为 轰动的事件/198 双螺旋创意/201 DNA发现权的一段公案/204 时空之门 ——发现宇宙背景辐射/207 卫星通讯的意外收获/209 宇宙背景辐射/212 宇宙长什么样子?/215 宇宙在膨胀/218 科学奇才的预言/222 宇宙会继续膨胀吗?/224 试读章节 哥白尼横空出世 1496年,年轻的波兰小伙子哥白尼,怀着解救祖国命运的豪情来到意大利留学。他的国家正在遭受北方十字骑士团的频繁侵略,波兰必须要有精通“教会法”的人,才能和这些蛮横的教徒做斗争。哥白尼在离开波兰的时候,毅然决然对他的主教舅父说:“没有任何义务比得上对祖国的义务那么庄严,为了祖国而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和波兰相比,意大利就是一个文化天堂,哥白尼在这里接受了最新的知识,但是这里也被教会控制得最严密,任何违背《圣经》、违背教皇“训喻”的思想,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还有可能被剥夺生命。哥白尼就曾经多次亲眼见过焚毁书籍、实施火刑的场面。 哥白尼在意大利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会法律学习中,并最终取得了教会法的博士学位,没有辜负舅父对他的期望。另一方面,他对天体运行的兴趣,早就从简单观察,提升到理论构建方面了。 偶然的一次机会,哥白尼翻阅了古希腊学者阿里斯塔克斯的天文学著作,他的书给了哥白尼很大的震撼。 当时,哥白尼在意大利寄居在天文学家诺瓦拉家里,经常和他讨论天文学知识。诺瓦拉是一个敢于向旧观念挑战的人,他对托勒密那一套理论早就有了怀疑,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求证。 诺瓦拉很喜欢聪明好学的哥白尼,当哥白尼向他求证“地球是否真的不动”时,他把阿里斯塔克斯的书介绍给了哥白尼。一星期后,哥白尼兴冲冲地来找他了。 “老师,我读了阿里斯塔克斯的书。”哥白尼似乎有点激动。诺瓦拉很高兴地说:“哈哈,你有什么想法吗?” 哥白尼就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他是个天才!我从来没看到一个人这样写天文学知识。老师,他测量了月亮的体积,最后竟然发现月亮的体积只是地球的体积的1/3,所以月亮肯定是会绕着地球转的。老师,他测量的这个数据正确吗?” 诺瓦拉想了想说:“不太清楚,但我正想要做做这方面的测量,也许你可以抽时间和我一起来做。” 哥白尼很高兴地回答:“好的,我一定去。”接着,他又提到阿里斯塔克斯的结论:“老师,阿里斯塔克斯还测量了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这可是托勒密也没有做过的事情。他认为太阳、月球和地球在每个月的首个或最后的1/4时期内,构成了一个近似的直角三角形。他估计最大角约为87度。”哥白尼兴奋地用手比划着。 哥白尼接着说道:“这样就有了一个角度了,他把这个距离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比较后,认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月球到地球距离的20倍!啊,20倍远的距离啊!” 哥白尼惊叹了一会,又说道:“不过我觉得这个数据好像不太准确。但是,以前谁也没有这样说过啊。月球和太阳有几乎相同的视角,如果按比例来说,太阳的直径应该和它到地球的距离成正比,天哪,太阳比地球大太多了!托勒密可没有考虑到这个。” 诺瓦拉听到这里也很高兴,调侃道:“是啊,如果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大那么多,那我们那位托勒密先生可能就不太正确了哦!”“啊!”哥白尼听到这句话,犹如雷击。 他顿了顿,以迟疑的口气说道:“老师,教皇不会允许大家说这样的话的!”诺瓦拉笑了笑:“哥白尼,我们只是在讨论一个真理,可没有亵渎上帝。”哥白尼没有继续往下接话,可是怀疑的种子已经播下了。 “错了,太阳才是宇宙中心” 1497年3月9日,哥白尼和诺瓦拉一起进行了一次月球观测。根据托勒密对天体十二重天的球状构想,人们推断月相变化是因为满月时膨胀、新月时收缩。这听起来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诺瓦拉就是想通过这次测量,能够证明托勒密是错误的。 那天晚上,新月如钩、夜色清明,哥白尼和诺瓦拉站在圣约瑟夫教堂的塔楼上,他们要观测“金牛座”的主星“毕宿五”,看它是怎样被逐渐移近的娥眉月所掩没。 当毕宿五和月亮相接还留有一些缝隙的时候,毕宿五很快就隐没起来了。他们精确地测定了毕宿五隐没的时间,计算出确凿无误的数据,证明那一些缝隙都是月亮亏食的部分,毕宿五是被月亮本身的阴影所掩没的,月球的体积并没有缩小。 这次实验结果,让哥白尼对那些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知识产生了怀疑,它把托勒密的“地心说”打开了一个缺口。 1506年哥白尼回到了阔别十年的祖国波兰,为了恢复宇宙的真正面貌,哥白尼做了细心的观察和大量的思考与计算。可是生活的意外打乱了他的行程,没过多久,他最敬重的主教舅父去世了,他搬到了舅父曾经担任主教的教区,在濒临波罗的海的小渔港弗隆堡买下城堡的一座箭楼,他在此度过了他的后半生,后人将此称为“哥白尼塔”。 哥白尼塔的最上层窗户可以从四面八方观测天象,还有一个露天阳台可以看到大海的风景。哥白尼在这里进行了50多次观察测量,终于在1539年完成了伟大的《天体运行论》。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曾经迟疑不决。”哥白尼在开篇序言中如是说,“我深深地意识到,由于人们因袭许多世纪以来的传统观念,对于地球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的见解深信不疑,现今我却告诉他们地球在运动,这种想法肯定会被他们视为荒唐的举动。” 从年轻时候的怀疑,到最终反对地心说,哥白尼经历了痛苦的心理过程,让他几番犹豫,直到生命的尽头才发表作品。 可是,他对自己的结论并不怀疑,他相信自己,所以在书中写道:“所有的天体都围绕着太阳运转,太阳附近就是宇宙中心的所在。地球也和别的行星一样绕着圆周运转。” 哥白尼在书中回应了别人对他的质疑:“托勒密虽然曾经告诉过我们,有些天体是做椭圆形圆周运动,可是他并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点。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比它质量大得多的太阳才是宇宙真正的中心,它不但是时间的主宰,也是地球的主宰。” “地球虽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但比起宇宙来却微不足道。但是,太阳也并非在宇宙的绝对中心位置上,而是有相对的偏移,星空上所有的天体,都围绕着它旋转,同时,像地球这样的球体还有本身的自转。” “当我们仰望星空,看到太阳、月亮和其他行星,日日都是东升西落,而我们脚下所踩的大地却坚如磐石,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说,地球没有动,是那些行星在动,而且是围绕着地球在动。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会不会是我们自己本身在动,即地球在动,而那些星体却没有动呢?就像有些人坐马车时看到的一样,当自己本身前进时,那些路边的树木、农田、村舍看起来却是在后退。这难道不可能吗?” 哥白尼从天上又说到了地上,他把在海边观察到的远航帆船,也写在了书中:“地平线就是一根分割地球的中心线,当我们在海岸观察远去的航船时,我们会发现,当航船行驶到一定的距离时,我们的视线就从整个船体慢慢地变得只能看到船上最高处的桅杆了,直到最后,我们连船的影子也找不到了。这说明,地球本身就是圆的。” “还有些人说地球的另一半是深渊,不可能有人居住。可是,我告诉你们,这是错误的,因为对于地球另一半的人来说,我们就是住在他们想像中的‘深渊’里的人。” 哥白尼的“日心说”犹如在深水中投入炸弹,在人们的思想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也引起了教会的仇视。哥白尼的担忧完全实现了,教会严令查禁他的书。 哥白尼虽然阐述了“日心说”,可他还是虔诚地相信上帝的万能,他也不愿意被教会指摘,所以他在书中写道:“我衷心地敬畏上帝的无穷力量,也衷心相信伟大的天父是宇宙的统治者。” 可即使是这样,教会的人也没有能饶过他,1616年3月5日,负责《教廷禁书目录》的红衣主教委员会发表了一份公告,指出哥白尼学说是错误的,是与《圣经》相抵触的。教会封杀了他的书。 不过,哥白尼确实造就了天文学上一次重大的革命,引起了人类宇宙观的革新,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支柱。他系统整理出来的“日心说”,开启了近代科学革命,使得科学不再是神学的婢女,而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恩格斯就赞美哥白尼的工作,说他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让科学从此大踏步前进。” P9-14 序言 当哥伦布第一次登上新大陆的土地时,旧世界被震惊了,大家这才醒悟过来,原来我们的世界还有这么一块被忽略的、巨大无比的陆地。所以,发现新大陆,刺激了人类狭隘的眼界,人类开始以谦逊的态度观察自身所处的世界,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发现历程。 《历史上的大发现》一书,挑选了人类发现历程中的典型事件,反映了人类思维方式的重大突破,纠正了人类传统经验的偏颇之处。大发现的事件包括对宇宙天体运行的重新认识,对大自然物理规律的窥视,对人类起源和人类精微结构的探秘,对消失文明的发掘,对宗教千年手卷纷争过程的叙述,对“大地母亲”真面目的研究,反映了人类不断探寻的勇气和决心。 从伟大的发现者身上,让我们感动的是对真理的热爱与追求,看到的是对偏见与暴力的蔑视,学到的是对世界的真实发现。书中的每一位发现者,几乎都有一段让人热泪盈眶的凄凉遭遇。每出现一种新思想,他们得到的都是奚落与嘲笑;每一次发现,他们都需要与敌人进行不懈的斗争,如罗马教廷对伽利略的错判,甚至持续了300多年! 然而,大浪淘尽始见金。历史老人虽然像一个顽童一般戏弄人类,让人历经坎坷,但他最终还是会给这些发现者应有的历史地位,让人类在大自然的历练中更加睿智。 现在,就让这本书带着你,走进时空隧道,看看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看看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们,看看人类在与大自然的竞争过程中,如何发挥自身的智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