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大家族系列”丛书从家系绵长的先秦诸侯开始讲起,一直到最后悲壮的八旗铁帽子王,试图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一个在中国已经消亡的阶层——贵族阶层,展现他们的家族兴衰和刹那荣华。希望藉此能换个角度看历史,明是非得失。
本书为系列之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沛国周氏、吕氏外戚、太原霍氏、陇西李氏、河西班氏、汝南袁氏、河内司马氏等汉魏名门贵族的历史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千万岁富贵(汉魏名门往事)/中国历代大家族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王磊 |
出版社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历代大家族系列”丛书从家系绵长的先秦诸侯开始讲起,一直到最后悲壮的八旗铁帽子王,试图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一个在中国已经消亡的阶层——贵族阶层,展现他们的家族兴衰和刹那荣华。希望藉此能换个角度看历史,明是非得失。 本书为系列之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沛国周氏、吕氏外戚、太原霍氏、陇西李氏、河西班氏、汝南袁氏、河内司马氏等汉魏名门贵族的历史故事。 内容推荐 汉朝的历史,《三字经》是这样概括的:“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生活在这一朝代的人们从公侯到最底层的奴隶,全都坦然地昭示自己对富贵的追求,如此的热望反映在“千万岁富贵宜子孙”、“日人百千万”、“富贵万岁”这些遗留文字之中,这种最为原始,却又豁达宏大的勃勃生气,完全不同于先秦的贵族精神,就是它激励着张骞远走绝域,霍去病封狼居胥,陈汤喊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这种勃勃生气也正是整个汉朝的时代特征,厚土坚石般粗糙,但仍然深深感动着今人…… 目录 第一章 汉祖陵前草色新——沛国周氏 周勃:令人震撼的真相 周勃厚生 诛吕安刘 由庶夺嫡 周亚夫:缺乏韧性的高干子弟 许负之相 平定七国之乱 名将末路 历史上的周姓名人 第二章 千万岁富贵一朝尽——吕氏外戚 吕泽:尘封的开国元勋 悼武王 薄封 吕雉:背负千古骂名的女人 杀功臣 号令一出太后 千古骂名 历史上的吕姓名人 第三章 帝国脊梁——太原霍氏 霍去病:傲岸的天才 羽林骑 河西战役 封狼居胥 霍光:天狗犯日 武帝托孤 盐铁会议 废立汉帝 历史上的霍氏名人 第四章 心高命奇——陇西李氏 李广:命奇究竟奇在何处 飞将军之轻佻 匹夫之勇 心高气傲 李广死后 李陵:英雄、国贼身兼之 受命出师 宿命降临 异域之人 历史上的李姓名人 第五章 青山不老照兴衰——辅风窦氏 窦太后:天意自古高难测 良缘如水 窦氏青山 无为之治 窦宪: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 复仇的孤儿 出征北匈奴 盛极而衰 历史上的窦姓名人 第六章 才如江海命如丝——河西班氏 班超:孤独的征服者 投笔从戎 西域的征服者 漫漫黄沙路 班昭:反对女权的才女 班家有好女 冒死上书 女主帝师 班固:文章穷而后工 继承家学 朝廷罪人 历史上的班姓名人 第七章 荣誉甲门谁知晓——高阳耿氏 耿弁:再世韩信 少年英雄 文武无双 屠城三百 耿秉:匈奴灭亡的见证人 西域悍将 驱除匈奴 历史上的耿姓名人 第八章羊质虎皮——汝南袁氏 袁绍:泡沫般的英雄 四世三公 乱世英雄 官渡决战 袁术:乱世中的花花公子 膏粱子弟 孙坚的到来 仲家帝国 历史上的袁姓名人 第九章 虎豹铁骑荡群雄——沛国夏侯氏 夏侯婴:宅心仁厚一生安 临危不弃 白登沉着 夏侯渊:所向无敌 铁骑都尉 平定西凉 定军山 夏侯悖:独目苍狼 拔矢啖睛 有勇无谋 历史上的夏侯姓名人 第十章 天道好还——河内司马氏 司马懿:奸臣之烙印 司马非人臣 祁山撼诸葛 十日克孟达 一年平辽东 高平陵事变 司马昭:龙战于野 势凌三国 成济之事 天道好还 历史上的司马姓名人 试读章节 ■飞将军之轻佻 李广的先祖李信为秦国名将,曾率秦军到辽东追斩燕太子丹。作为名将之后,李广年纪轻轻就在战场上崭露头角。他英勇善战,有先祖之风,当时人都赞叹:“李广才气,天下无双”,汉文帝也曾感慨,说李广如生在楚汉相争之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就是敌人匈奴也称李广为“汉之飞将军”,远远地避开他。可是李广打了70余场大大小小的仗,却终身未能封侯,最后落得自杀的下场,别人都说他“命数奇”,也就是命不好,汉武帝甚至都不敢派他领军,怕晦气。李广为什么难封,此中到底有什么神秘之处呢?为什么连皇帝也觉得他命不好?让我们来刨根问底,一探究竟。 李广一生经过汉朝三代皇帝的统治时期,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汉文帝时,他正年轻,只是其时国家正处于休养生息的“文景之治”,执行和平外交政策,他缺乏展现才华的机会。 公元前166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李广少年从军,抗击匈奴。他作战英勇,杀敌颇众,使汉文帝大为赞赏。于是他成为汉文帝的贴身侍卫,曾被汉文帝大大夸奖过,认为如在汉高祖刘邦时代“封万户侯何足道哉”,意思就是说,可惜啊,你没有遇到好机会,你要是在我朝开国的时候,一定是个万户侯。这一评价,有内心惋惜的成分,也有文帝勉励李广的成分。有汉文帝的这个评价,对李广的人生路好像预言一般,是那样的准确。 汉景帝即位后,李广升为骑郎将。他的机会来了,吴王刘濞发动了叛乱,即著名的“七国之乱”。李广跟随太尉周亚夫出征平叛,他在战斗中表现特别勇敢,曾夺得叛军军旗,在古代这是显赫的战功。皇帝肯定是要重重地奖励他,但这一可能性被他随后犯的错误给抵消了,他私自接受了梁王为感谢他解围而赠予的印绶。这个印绶虽然只是个礼节性的赠品,但在汉景帝眼中,就是有二心的表现,历史上的景帝本来就是出名的刻薄寡恩,晁错和周亚夫的下场就说明了这一点。果然,皇帝并没有使李广如愿,后来还将李广调到西北边陲。这就是李广所犯的第一个错误,政治上的幼稚和轻率。 ■匹夫之勇 李广在西北边境抗击匈奴的入侵战争中立下不少军功,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实现他封侯的夙愿。我们看看他的这些作战经历,就知道为什么了。 匈奴入侵上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鱼河堡),景帝派一个宠信宦官同李广一起统率和训练军队抗击匈奴。一次宦官带几十个骑兵出猎,路遇三名匈奴人,与其交战,结果,匈奴人射杀了所有随从卫士,还射伤宦官,宦官慌忙逃回报告给李广。李广认定三人是匈奴的射雕手,于是亲率百名骑兵追赶三名匈奴射雕手。匈奴射雕手因无马而步行,几十里后被追上,李广命令骑兵张开左右两翼,自己亲自射杀两名匈奴射雕手,生擒一名。刚把俘虏缚上马,匈奴数千骑兵赶来,见到李广等人,以为是汉军诱敌之兵,连忙抢占了一座高地。李广所带的百骑兵士慌忙欲逃。李广说:“我们远离大军数十里,逃必死!不逃,匈奴以为是诱敌之计,必不敢攻击我们。”遂带领兵士向匈奴骑兵迎去,离匈奴阵前二里之遥,他令士兵下马解鞍。匈奴搞不清他们的意图,果然不敢攻击,只派一名将官出阵试探,李广飞马抢到阵前,将他射落马下,然后从容归队。到夜半时,匈奴认为一定有汉军埋伏夜袭,遂引兵退去。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调李广为未央卫尉。四年后,李广率军出雁门关,被成倍的匈奴大军包围。匈奴单于久仰李广威名,令部下务必生擒之。李广终因寡不敌众而受伤被俘。押解途中,他飞身夺得敌兵马匹,射杀追骑无数,终于回到了汉营。从此,李广在匈奴军中赢得了“汉之飞将军”称号。几年后,匈奴杀辽西太守,击败韩安国将军。武帝重新起用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闻“飞将军”镇守右北平,数年不敢来犯。 公元前120年,李广率4000骑兵出右北平,配合张骞出征匈奴。兵进数百里,突然被匈奴左贤王率4万骑兵包围,汉兵死伤过半,箭矢也快用完了。李广令士兵们引弓不发,他自己以大黄弓连续射杀匈奴兵将多人。匈奴兵将大为惊恐,纷纷被李广的神勇所镇住而不敢妄动,直到第二日,汉军主力赶到,李广军得以解出重围。 从这些作战经历可以看出,李广打了很多仗,他的实战经验和武艺确实很突出,非常适合做一个指战员,但要做一个运筹帷幄、战略决策的方面军司令,他还是远远不及格的,而且他总是将自己和战友置于劣势环境下作战,这只能叫自负和莽撞。即使谈他那些零敲碎打的功劳,在当时的军队奖惩体系中,李广也没有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是得到了他应有结果的,实际上他常常是俘获不多或功过相抵,即使他那次神勇地从匈奴逃归,但整个战役失利,当时就被汉武帝革除军职,贬为庶人。这就好像老是原地踏步(甚至还有后退),国家根本没有奖励他的理由。因此,在军人这岗位上,李广一向“自负其能”,却不知自己在军事指挥上还非常初级,这是他所犯的第二个错误,军事上的肤浅。 ■心高气傲 李广自己是如何看待自己终生未能封侯一事呢?他自己当时也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找了一个算命先生,问:“我李广从少壮到暮年,与匈奴大小70余战,都不落在别人后面,然而,不少声望和能力都不如我的人,包括一些普通士卒,都因军功而得以封侯,难道是我运道真的不顺吗?”算命先生说:“将军自己想想,有没有做过什么不好的事?”李广说:“我当陇西太守时,羌族人造反,我诱降了800多人,但我当天就违背诺言,把他们全杀了。这是一大亏心事。” 算命先生于是说:“祸莫大于杀降,这正是将军不得封侯的原因。” 还有一件事情,李广那次被匈奴俘虏侥幸逃回后,按汉朝的法律李广本应被处死,后来出钱赎了死罪,被削职为民,闲居在家。一天晚上李广带一名骑马的随从外出,和朋友在田问饮酒。回来时路过霸陵亭,恰巧那天晚上霸陵亭尉(哨所治安官)也喝醉了酒,便喝令李广,不让他通过。随从说:“这是前任李将军!”霸陵亭尉因喝醉了酒,根本不管什么李将军不李将军,便理直气壮地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晚通行,何况是前任呢?”那晚李广就只有露宿在霸陵亭下。 P78-8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