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上海市2000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当代西方政治科学的最新进展——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制度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之一,该书由一篇导论和13篇译文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主要流派及其分布状况、各流派之间的差异与整合趋势,以及各流派发展的最新趋势、主要问题和作者的基本判断。译文部分由13篇比较能代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发展脉络和主要观点的论文构成,它们体现了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内在结构。
新制度主义的兴起,是当代西方政治学发展中的一股重要潮流。本书精选了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兴起和发展进程中的部分重要文献,分别编译成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概览、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应用与综合五个部分。各部分中的文献既包括了对本领域的兴起和发展状况进行概述的文献,也选取了一些在该流派的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评论性文献,同时还兼顾了在某些研究主题中能够代表新制度主义取向的文献。本书试图从理论框架、发展脉络、研究取向和问题领域等角度,通过简要的文豫向读者展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各个侧面。
导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流派细分与整合潜力
第一部分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概览
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詹姆斯·G.马奇(Jallies G.March)、约翰·P.奥尔森(Johan P.Olsen)
政治科学与三个新制度主义流派——彼得·豪尔(Peter A.Hall)、罗斯玛丽·泰勒(Rosemary C.R.Tylop)
第二部分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理性选择理论与制度理论——盖伊·彼得斯(B.Guy Peters)
政治制度:理性选择的视角——巴里·维恩加斯特(Barry R.Weingast)
制度研究:理性选择理论的启示——肯尼斯·谢普斯勒(Kenneth A.ShepSle)
第三部分 历史制度主义
比较政治学中的历史制度主义——凯瑟琳·西伦(Kathleen Thelen)、斯温·斯坦默(Sven Steinmo)
当代政治科学中的历史制度主义——保罗·皮尔逊(Paul Pierson)、瑟达·斯考克波尔(Theda Skocpol)
回报递增、路径依赖和政治学研究——保罗·皮尔逊(Paul Pierson)
第四部分 社会学制度主义
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来源——倪志伟(Victor Nee)
社会学制度主义——盖伊·彼得斯(B.Guy Peters)
重温铁笼理论:制度的同构性与组织场域中的集体理性——保罗·J·迪马奇奥(Paul J.DiMaggio)、沃尔特·W.鲍威尔(Walter W.Powell)
第五部分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应用与综合
部分全球化世界的治理——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Keohane)
政治科学的制度主义转型及其对欧洲一体化的研究——马克·阿斯平沃(Mark D.ASpinwall)、杰拉德·施耐德(Gerald Schne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