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理论和实务的双重需求下,结合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现状,就政府财务报告基本理论问题及具体实施框架展开系统研究并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论著。作者以政府财务报告改进和构建问题作为研究主线,以受托责任理论和公共管理理论为支撑,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信息传播理论以及基本会计理论等作为分析依据,参照OECD国家及其他国家政府财务报告改进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现状和政治、文化环境,提出了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改进和构建的总体实施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改进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最后总结了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设计思路。
1 导论
1.1问题的提出: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政府财务报告
1.2概念界定
1.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研究文献回顾
2 理论探索:政府财务报告理论基础
2.1受托责任理论
2.2新公共管理理论
2.3政府职能理论
3 现状剖析: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现状及
改进的可行性
3.1建国以来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改革发展与主要成就
3.2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3政府财务报告改进的必要性
3.4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改进的成本效益分析
4 国际比较:西方国家政府财务报告改进的
经验与借鉴
4.1西方国家政府财务报告改进的背景
4.2三种政府会计模式下的政府财务报告改进
4.3三种模式下的政府财务报告改进差异分析
4.4经验总结
5 战略研究: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改进的
总体战略和配套措施
5.1战略及其实施要点
5.2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改进导向探索
5.3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改进的路径选择
5.4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改进的可能障碍和配套措施研究
5.5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适度性问题
6 目标设定: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目标的
定位
6.1政府财务报告目标的分析框架
6.2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使用者及其信息需求分析
6.3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目标的探索
6.4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建
7 基础重整:我国政府财务报表要素
及其确认基础的重整
7.1政府财务报表要素分析
7.2政府财务报表要素确认基础的重整
8 体系设计: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主体与
报告体系的重构
8.1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主体的重构
8.2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设计
附录
附录1 关于辽宁(部分)地区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附录2 关于辽宁省(本级)部门预算改革的调研报告
附录3 政府预算收支科目改革资料汇总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