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娃河畔,不仅是本土思想家的摇篮,也是海内外学术大师和思想名家的公共论坛。思与文讲座不拘一家一派,对于各种思想流派、学术风格,只要其具有前沿性、思想性和人文性,并具有跨学科的意义,一概兼收并蓄,广为诚邀。思与文讲座已经成为丽娃河畔的一道人文风景,也逐渐发展为上海人文学术的品牌论坛之一。丽娃河畔论思想,岂不快哉!
刚刚送走了哈贝马斯、查尔斯·泰勒、杰姆逊等学术泰斗,又迎来了理查德·罗蒂、曼威·卡斯特、托马斯·班德、林毓生等国际大师。丽娃河畔的思与文讲座,继续演绎着群星璀璨、竞相斗妍的辉煌一幕。
在本辑演讲集中,十多位中外名家为读者们精心准备了一席丰盛的思想盛宴和精神大餐。最前沿的问题意识、跨学科的宽广视野和有根基的专业智慧,汇成了一曲曲知性与情感融会的交响篇章。
本书收录了华东师范大学思想所邀请海内外众多名流学者做的有关人文思想方面的讲演录。诸如理查德·罗蒂、托马斯·班德、李孝悌、夏铸九等国内外一流学者云集大学、在丽娃河畔形成的思想的风景。本书集思想性、人文性和前沿性与一体,具有广开视野、促进思想思辩、更深刻地理解当今社会进程和加强人文素养等作用。为大学里的莘莘学子和在大学墙外、却向往大学的年轻人提供了极佳的读本。
面对现代性的困境
困于康德和杜威之间
——道德哲学的当前状况/理查德·罗蒂
现代性之解释观点及其限制/蔡英文
平等与现代性/何怀宏
社会正义VS市场正义:
论自由主义思想里的两种正义观点/陈宜中
都市社会与全球化
21世纪的都市社会学/曼威·卡斯特
当代都市文化与现代性问题/托马斯·班德
资讯化社会与认同的运动/夏铸九
茶馆、茶房与茶客
——近代中国城市的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个微观考察/王笛
中国历史研究的思想与方法
鲁迅思想的特质及其政治观的困境/林毓生
“革命”话语的转型与“话语”的革命转型
——从清末到1920年代末/陈建华
明清文化史研究的一些新课题/李孝悌
知识分子与文化反思
对知识分子“契合”关系的反思与批判
——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再思考/邓正来
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阎云翔
海子、王小波与现代性
解构靖国神社的政治话语
民族主义的国族认同理论
二、平等作为“现代”的基本特征
托克维尔1848年在为《论美国的民主》写的“第12版序言”中提醒他的读者,该书的每一页都在向人们庄严宣告:“社会正在改变面貌,人类正在改变处境,新的际遇即将到来。”那么,他所观察和感受到的这个新的时代、新的社会,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呢?
托克维尔并不很严格地定义和区分他所使用的一些基本概念,有时异名同义,或同名异义,但他相当清楚和直接地表述了《论美国的民主》的中心思想。他在全书一开始就写道:他在美国所见到的事物中,最引起他注意的,“莫过于身份平等”,身份平等“赋予舆论以一定的方向,法律以一定的方针,执政者以新的箴言,被治者以特有的习惯”。15年后他又回顾说,该书“写作时始终专注的一个思想,是认为民主即将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可避免地和普遍地到来”。然后,他又重申了该书“绪论”中所说的话:“身份平等的逐渐发展,是事所必至,天意使然。这种发展具有的主要特征是:它是普遍的和持久的,它每时每刻都能摆脱人力的阻挠,所有的事和所有的人都在帮助它前进。以为一个源远流长的社会运动能被一代人的努力所阻止,岂非愚蠢!认为已经推翻封建制度和打倒国王的民主会在资产者和有钱人面前退却,岂非异想!在民主已经成长得如此强大,而其敌对者已经变得如此软弱的今天,民主岂能止步不前!”
从以上的引文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托克维尔所说的“民主”与“平等”(或更确切地说“身份平等”)是相通的,是经常可以互相代用的。这和我们现在常常把“民主”仅理解为一种政治统治方式,把“平等”理解为社会经济利益方面的平等是有差别的。托克维尔的眼光是投向整个社会而不仅仅是政治。拉斯基指出:托克维尔使用“民主”一词时有些含混,他有时用“民主”一词指“代议制政府”,有时指散漫的“民众”,有时指“普选制”,但他基本上是把“民主”这个词看成是社会的各个方面走向平等的趋势的同义语。雷蒙·阿隆也认为托克维尔没有明确区分社会状态和统治方式,然而他最常用的“民主”是指一种社会状态而非一种统治方式,民主首先是一种社会事实:即地位平等。“民主”在托克维尔那里主要不是被视作一种政治统治方式,而是一种社会状态,这种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平等。
托克维尔描述了在欧洲,尤其是在法国发生的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平等进程。他回顾了七百年前的法国,当时法国被少数占有土地的家族所据有,权力世代相传,而地产则是强权的惟一源泉。后来僧侣阶级的权力开始建立并很快扩大起来,僧侣阶级对所有的人都敞开大门,本是农奴的神甫现在可以与贵族平起平坐,法学家、金融家、文人也开始形成一些独立的阶层,并与王室、贵族分享政治权利,而贵族与国王的相互斗争也给下层阶级参政提供了机会,贵族有时为了反对王权而拉拢人民,国王则总是以最积极和最彻底的平等主义者自诩,如路易十一和路易十六,始终关心“全体臣民在他们的王位之下保持平等”。工艺方面的新发现,工商业方面的改进,也都不断在人们中创造出新的平等因素,平等的观念也在广泛流行。过去七百年内所发生的大事都在推动平等:十字军东征和对英战争消灭了一部分贵族,地方自治制度把民主的自由带进了封建的君主政体,新崛起的新教宣布所有的人都能同等地找到通往天堂的道路,美洲的发现为平民开辟了干百条致富的新路。这样,对这七百年,托克维尔说:“如果我们从11世纪开始考察一下法国每五十年的变化,我们将不会不发现在每五十年末社会体制都发生过一次双重的革命:在社会的阶梯上,贵族下降,平民上升。一个从上降下来,一个从下升上去。这样,每经过半个世纪,他们之间的距离就缩短一些,以致不久以后他们就汇合了。而且,这种现象并非法国所独有。无论面向何处,我们都会看到同样的革命正在整个基督教世界进行。”
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托克维尔指出了法国大革命与旧制度的内在关联。他认为法国大革命的实质是一场争取平等的社会政治秩序的革命。但是,在堤坝被冲决之前,平等的浪潮早已把大堤冲击得百孔千疮了。法国大革命只是给了它公开和最后的猛烈一击。当然,法国大革命由此开启了新的世界性平等潮流则又另当别论。无论如何,托克维尔认为:大革命之前的数百年中,所有欧洲古老国家都已经在默默地从事摧毁国内的不平等现象了。而17世纪以降,封建制度已基本废除,各个阶级已互相渗透,贵族阶级已经消失,贵族政治已经开放,财富成为一种势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赋税人人平等、出版自由、辩论公开,这一切都是中世纪所没有的现象。
托克维尔所描述的11至18世纪这一段平等发展的时间,也正是法国及欧洲中世纪的封建贵族制解体,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和中国春秋战国以来世族社会解体,自秦汉开始形成和巩固着一种君主集权的官僚帝国的时期颇有相合之处,当然,这一过程在欧洲只有数百年,而在中国却延续了两千多年。在此期间,王权的上升与平等的发展差不多正好构成了一对平行线。这也就是托克维尔所谈到的“与专制结合在一起的平等”,这个观念对我们将是一个重要的观念。
在新大陆的美国,托克维尔感觉观察到了一个比欧洲社会看来在各方面更为平等、并且是“与自由结合在一起的平等”的社会。他注意到:独立战争时期,美国的各州几乎都已废除英国的继承制度。限嗣继承法已被修改得默认财产的自由流通。第一代人逝去了,土地开始被分割。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割的速度越来越快。60年后,社会的面貌已经全部改观,大地主家族几乎全部进入大众的行列。那些富人的儿子们,现今都是职业的商人、律师或医生了,他们大部分已经默默无闻。世袭等级和世袭特权的最后痕迹已经消失。继承法到处都在发挥其平均化的作用。
而且,在美国,人们不仅在财富上平等,甚至他们本身的学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平等的。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口与美国大致相等的国家会像美国这样,无知识的人如此之少,而有学识的人又如此不多。因此,美国并不存在使求知的爱好随世袭的财富和悠闲而代代相传,从而以脑力劳动为荣的阶级。人在这里比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比在历史上有记录的任何时代,都显得在财产和学识方面更近乎平等,换句话说,在力量上更近乎平等。此外,不能认为平等在进入政界或其他界之后就不再发生作用。不要以为人们会永远安于在其他方面均已平等而还剩下某一个方面不平等的局面,他们早晚想要在一切方面享有平等。
我们在此不多涉及托克维尔对平等与人性、平等与自由的关系,以及对平等极度扩展的忧虑和恰当引导的期望。我们想强调的只是:托克维尔对平等潮流感受的强烈性、他对平等潮流的必然性、普遍性的强调以及把平等作为近代以来社会变迁的中心事件和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的支配事实和基本标志的观点。
托克维尔实际上认为人们已无可选择,必须接受社会将发展为一个平等的、或者说民主的社会的事实,领导者所能做的只是对民主加以引导,重新唤起对民主的宗教信仰,净化民主的风尚,规制民主的行动而已。而且,如果说我们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知道平等的逐渐向前发展既是人类历史的过去又是人类历史的未来”的话,那么,这一平等的发展就还被赋予了一种上帝神启或天意的性质,企图抗拒它就等于抗拒天意,各民族只有顺应上天的这种安排。
托克维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在他那个时期正在进入,在我们这个时期部分特征可能已经实现了的“平等”社会的理想图画,他写道:“我看到,善与恶在世界上分布得相当平等,各占一半。巨富已经不见,小康之家日益增加。欲求和享受成倍增加,但既无特大的繁荣又无极端的悲惨。人人都有奋进之心,但怀大志者不多。每一个个人都是孤立而软弱的,但整个社会是活跃的、有远见的、强大的。私人做小事,国家做大事。精神失去力量,但民情温和,立法仁慈。尽管见不到伟大的献身精神,最高尚、最光辉和最纯洁的德行,但人们的习惯是纯朴的,暴力现象极为少见,残酷更是闻所未闻。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人的财富越来越有保障。生活虽然不光华瑰丽,但非常安逸舒适。享乐既不高雅又不粗鄙。不讲究繁文缛节,没有低级趣味的嗜好。既没有学问渊博的雅士,又没有愚昧无知的平民。天才越来越少,但知识日益普及。人的理性的发展将是众人的微小努力的积少成多的结果,而不是某几个人的强大推动的结果。文艺作品的杰作虽然不会太多,但作品的数量将会大增。种族、阶级、祖国的各种束缚将会消失,而人类的大团结却要加强。如果让我从这些特征中找出最普遍和最显著的特点,我将指出它表现在资产具有千百种不同的形式方面。几乎所有的极端现象将会日趋减少和消失;几乎所有最高的东西将会逐渐下降,并为中等的东西所取代;这些中等的东西比起世界上存在过的类似东西既不高又不低,既不光彩又不逊色。”在各个方面都为中等的东西所弥漫、所充满,这可能就是现代人的所趋。我之所以要这样不厌其详地引述托克维尔的描绘,因为这一图画也许将有助于了解把我们自己所属文化也包裹在其中的“现代”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这将会是一个相当长的时代。托克维尔认为“平等”是这一时代的主要特征,他有时也把这一时代称之为“民主的时代”,他说:“显示民主时代的特点的占有支配地位的独特事实,是身份平等。在民主时代鼓励人们前进的主要激情,是对这种平等的热爱。……因为平等是他们生活的时代的最基本特点。”其他思想家和学者虽然也曾指出过由传统社会转为现代社会的类似特征,但都不像托克维尔如此把“平等”作为一个中心的范畴,并描绘得这样集中和鲜明。我们也许可以这样通俗地解释托克维尔的意思:在“现代”以前,世界上几乎到处都是等级社会,而自世界进入“现代”以来,到处都在走向社会“平等”。
我们注意到,中国人在思想文化的较深层面上接触西方,并认识到中国将不得不卷入一个由西方开启的现代化进程之后,对平等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现时代是一个平等要求呼声最高的时代,现代与古代就因平等而分野等方面与托克维尔有着类似的认识。例如,五四学生运动的早期领袖、《新潮》主编傅斯年在五四后不久写就的一篇未刊稿中自问:“现在是什么时代?”他的回答是:现代是在一步步以理性为根据、要求平等的长时期中的一级,近世史是要求平等的历史。最初一步的宗教改革,是觉悟的宗教信徒,本着理性,向教会要求平等的运动。后来的政治革命,是觉悟的人民,本着理性,向政权的僭窃者要求平等的运动。他认为:历史是记录人的动作的。人的动作不外两种方向:一是对优越的要求,二是对平等的要求。古罗马城内的争是下级对上级争平等的要求,古罗马城外的争是罗马人对外族人争优越的要求。希腊各城内部的争是对平等的要求,各城的互争是对优越的要求。对优越的要求是生物学上的遗传,所谓竞争之后最适者得其生。但人却有个超于动物的理性和同情心,所以在前一种要求之上又有平等的要求。这两种要求在近代古代都有,不过有消长的关系。在古代,事迹多从优越的要求而出;平等的要求虽然力量和意味极大且长,而所占据的面积非常的小。近代则是平等的要求向最大的面积伸张的时代,最后的结果将是社会上的“山渊平”。 P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