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名人传记青少年读本之一。读史点亮人生,励志改变命运。本书将为你揭示我国古代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传奇一生。该书史料翔实,故事生动,发人深省,对青少年来说绝对值得一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赵匡胤传(励志精编版)/中国历史名人传记青少年读本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齐崇文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青少年读本之一。读史点亮人生,励志改变命运。本书将为你揭示我国古代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传奇一生。该书史料翔实,故事生动,发人深省,对青少年来说绝对值得一读。 内容推荐 赵匡胤依靠超群的武艺和出众的胆略,从下级军官起步,屡立战功,屡获升迁,威名远播。后来受到部下拥戴,开创大宋王朝。他大兴科举,擢拔人才;他严于律己,广纳诤言;他轻赋税,免徭役,发腱经济;他改革弊政,消除漏习,为后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本书将向你展示一个真实的赵匡胤。 目录 第一章 乱世出英雄 天现奇兆,香孩儿降生军营 学文习武,少年郎见识不凡 闯荡江湖,好男儿志在四方 浪迹天涯,赵匡胤备尝艰辛 应征人伍,打头阵一战成名 主昏臣庸,郭元帅拥兵自立 忠勇救主,赵匡胤阵斩敌将 攻其不备,奇兵偷袭清流关 叩门问计,行秘道轻取敌城 父子从军,先尽忠再尽孝道 第二章 马上得天下 主幼国疑,赵匡胤图谋称帝 陈桥兵变,都点检黄袍加身 人心思乱,宋太祖寝食难安 点将出征,赵匡胤剿平叛乱 螳臂挡车,李重进自取灭亡 消除隐患,清酒一杯释兵权 改革军队,宋太祖稳坐江山 第三章 南征北战 志在一统,君臣定下征南计 借道出兵,宋军趁虚取荆南 煮食俘虏,李处耘兽性大发 借题发挥,太祖征讨西蜀国 自比诸葛,王昭远兵败被擒 攻坚失利,宋太祖大败而逃 威服南汉,昏主信谗烧国宝 偏安一隅,李煜荒唐多误国 收复南唐,十万大军下江南 思念故乡,太祖飞箭选墓地 第四章 以文治国 改革科举,天下才子登龙门 重文轻武,不拘一格降人才 宽大为怀,宋太祖不念旧恶 知人善任,用其长不计其短 整肃吏治,明法令惩办贪官 勤俭治国,宋太祖严于律己 从善如流,知错就改纳忠言 轻徭薄税,太祖革除“会文钞” 奖励农业,促进经济大发展 软弱外交,保境息民不生事 大限来临,红烛影里听斧声 试读章节 闯荡江湖,好男儿志在四方 后唐明宗李嗣源死后,潞王李从珂废闵帝李从厚而自立。后唐政权没有发生大的内乱,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仍在禁军为官。但是,后唐末帝李从珂三年,即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灭唐称帝,建都于汴京开封,改国号晋。因后晋政权建都汴京,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又在后晋禁军为官,就在汴京建了家园,举家从洛阳迁居汴京,在汴京开封生活。当赵匡胤长到十四岁时,父亲见他四书五经读得差不多了,而且又天性好动,喜欢舞枪弄棒,所以就开始教他习武。 有一次,赵匡胤的父亲买了一匹口外烈码,准备驯服之后作为坐骑,马上没有缰索鞍镫。赵匡胤见了这匹马心中很是喜欢,乘父亲不留意,偷偷地将马牵出后槽,要试骑这匹烈马。马夫发现赵匡胤悄悄地将马拉了出去,赶紧就大声喊着让他停下。赵匡胤骑马心切,哪里还顾得上,只见他纵身一跃,左手抓住马鬃,双腿紧紧夹住马背,向东京城外奔驰而去。赵匡胤的父亲见他骑着烈马飞奔而去,便转回内室对赵匡胤的母亲说:“匡胤这孩子,将来是要青出于蓝罗。”诚然,将门出虎子,做父亲的何尝不希望儿子将来超过自己呢? 东京城当时可是全国知名的商业中心,做生意的、卖东西的、开小铺的应有尽有,大街上的人群熙熙攘攘,马车来回穿梭在大街上,很是繁华。忽然,这人群竞像退潮似的往两旁闪去,繁华的大街一时显得空荡荡的。一眨眼,一匹烈马飞奔而来,那马没备鞍子,没上衔口,也没挂缰绳,简直像匹野马,就是马夫驯服起来也要费一番周折。但是,令人惊奇的是马背上竟然坐着一个少年,紫红色的方脸,看个头足有成人高了。那个少年左手抓住马鬃,右手不停地向人们摆动着,脸上还挂着憨厚的微笑。他们哪里知道,这个少年就是日后称霸天下的宋太祖赵匡胤啊! 突然,烈马猛见城墙边斜道上的一面红旗,一声嘶叫,前蹄腾空,只听“咚”地一声,人被撞落马下。烈马见自己背上的人摔了下去,得意地长嘶一声,顺着城墙飞奔而去。赵匡胤从马上摔了下来,前额碰在城墙的门楣上。周围的路人见此险景,不由失声叫道:“完了!这下伤得不轻啊!”但话音刚落,只见赵匡胤从地上霍地跳起,奔向那匹失惊的烈马,又纵身一跃,宛如雏鹰凌空,轻巧地又跨上了马背,飞驰而去。人们看了这惊险的一幕,不由连声称赞,都为这个少年刚毅无畏的精神和高超的骑术大声喝彩。 到了十八岁,赵匡胤已长得魁梧强壮,紫红的方脸上透出一副深沉英武之气,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柔柔弱弱的香孩儿了。 也就是这年,赵匡胤结婚了,妻子是晋国的一位将军贺景思的女儿。贺氏很贤淑,对赵匡胤百般体贴,日子过得十分甜蜜。这反而让赵匡胤感到不安,他怕自己的雄心壮志被温暖的家庭消磨光了,大的志向被束缚在斗室中而无法实现。他想离家去闯一闯天下,外面动荡的世界对赵匡胤太有吸引力了。他已经不安于在家的安逸生活,而生仕途之心。赵匡胤的心中也明白,在武人擅权的时代,靠儒家仕途经济,是没有希望走上仕途的,只有靠军功,才能步人仕林,建立功业。所以,赵匡胤胸怀大志,决定走出安乐窝,独身离家闯荡世界。 他这样的想法确实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但是,上天总是眷顾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并适时地给他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机会。 公元946年十二月,契丹军队攻打后晋。公元947年春正月,后晋出帝选择了投降,东京城被契丹所破,出帝便服出城迎接契丹主耶律德光入汴京。契丹本想从此入主中原,所以当年便改国号为大辽。但是,由于他们烧杀抢掠,不得民心,各地人民和将士纷纷树起抗敌大旗。后晋河东(今山西太原)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称帝,然后进兵攻打汴京,打跑了契丹军队,建立后汉政权,仍建都汴京。 在那段岁月中,由于朝代频频更换,时局混乱不堪,所以官吏们也大多见风使舵、各投其主。由于后汉高祖刘知远下诏,上至后晋的节度使,下至将领官吏,各自安于职守,不再变更。因此,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也顺应形势,又在后汉王朝的禁军中任职,做了禁军将领。 但是,由于世事变迁,昔日的威风八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赵弘殷在官场上并不得意。这时,赵匡胤已经二十一岁了,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 一天,他对父亲说:“父亲在禁军中已经干了三个朝代,可是有些什么成就呢?拼死拼活,还不是得不到升迁,儿以为大丈夫想有所作为,必须自己闯出一条路子。” 父亲看了看儿子还带了点稚气的脸庞,心中很是疑惑,问道:“你这些年一直在我身边,并没有吃过什么苦、受过什么罪,你这样就走了,能适应得了吗?再说了,现在正是个兵荒马乱的年头,你想好了要去哪、去干什么吗?” 赵匡胤面对父亲的质疑不由有几分心虚,但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他涨红了脸对父亲说:“孩儿确实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但是孩儿认为,只有走出去了,才会看到更广阔的天空。如果继续呆在这里,我们永远都不会有什么作为的!” 父亲心想:小鹰不离窝,永远练不就搏击长空的翅膀。于是就说:“行啊,出去闯闯也好。回头我给你准备点盘缠。”赵匡胤一听父亲同意了自己的请求,一时竞兴奋得将父亲一把抱住。但听父亲咳嗽了两声,才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立刻松开手,向自己的房间跑去,他准备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妻子和母亲。 贺氏知道丈夫要远行,不能再和自己长相厮守,顿时泪水盈眶,默默不语。赵匡胤安慰爱妻说:“从孔子开始,周游列国,闯荡天下,就是七尺男儿建功立业的必由之路。贤妻啊,荆径棘路的尽头有巍峨的殿堂!”贺氏深知丈夫的脾气,他决定的事,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所以,自己即使有万般委屈也只能任着他去了。 母亲听说儿子要走后还有些犹豫,这香孩儿可是自己的命根子,看着他长大成人,也从来没有让儿子离开过自己。而且,“儿行千里母担忧”,只要是为人母的都不愿意孩子远离自己而去。父亲看出了妻子眼里的依依不舍,他意味深长地说:“庭院里是长不出参天大树的,好男儿志在四方啊!”母亲虽然舍不得,还是很支持,说:“男儿志在四方,想去就去吧。” 有了父母和妻子的支持,赵匡胤感觉自己有了绵绵不绝的动力,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临行前,母亲和妻子潸然泪下,赵匡胤也忍不住热泪盈眶。只有父亲是满脸笑容,他拍拍赵匡胤的肩膀,称赞:“好!是虎就得放进深山,是龙就得潜入大海,吾儿有志气!你此次出行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来给我看看!” 赵匡胤走出家门,回头又看了一眼自己的家人,心中满是离别的苦楚。但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如果这样下去,自己的前途就会被葬送。想到这里,赵匡胤扭转过头来,带上宝剑,背着小包袱,径直向西走去。自此,赵匡胤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涯。 P10-1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