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名人传记青少年读本之一。读史点亮人生,励志改变命运。本书将为你揭示中国历史上真正出身于贫穷布衣之家的的皇帝——朱元璋的传奇一生。该书史料翔实,故事生动,发人深省,对青少年来说绝对值得一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朱元璋传(励志精编版)/中国历史名人传记青少年读本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刘小荣//沈和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青少年读本之一。读史点亮人生,励志改变命运。本书将为你揭示中国历史上真正出身于贫穷布衣之家的的皇帝——朱元璋的传奇一生。该书史料翔实,故事生动,发人深省,对青少年来说绝对值得一读。 内容推荐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真正出身于贫穷布衣之家的,只有朱元璋一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经验,给了他无穷的财富——他目睹贪官污吏的横行不法,知道社会的病根所在;他目睹贫苦农民挣扎在生死线上,了解百姓的内心诉求,这成了他日后谋事创业和治国平天下的资本。他是如何运用这些资本的呢?本书将为你揭开他传奇的一生。 目录 第一章 布衣少年 村庙降生,英主原名朱重八 奇妙传说,显灵异真命天子 布衣出身,穷佃农家道赤贫 儿时多难,染重病险死还生 少有惠根,做游戏乔装皇帝 有勇有谋,杀牛犊巧戏财主 祸不单行,灾年亲人连丧命 削发为僧,元璋避难皇觉寺 行游乞食,小沙弥浪迹江湖 第二章 投身起义大潮 官逼民反,起义烽火遍天下 投奔义军,和尚改念“造反经” 崭露头角,郭子兴军营赐婚 元帅被俘,朱元璋忠心救主 回乡招兵,将才纷纷集旗下 招降纳叛,朱元璋威名远扬 礼聘贤才,明大志效仿汉高祖 忠心难鉴,顾大局委曲求全 仗义出兵,战六合妙计解围 巧取和州,树军威严明法纪 兄弟相残,搞内斗险酿大祸 郭帅身亡,抓实权不务虚名 第三章 “广积粮,缓称王” 建立水军,谋定渡江作战计 攻州夺府,出告示严禁扰民 三攻集庆,朱元璋诚待降将 重视文人,组建高级智囊团 攻取浙东,巩固江南根据地 保卫应天,三军大战陈友谅 安丰救驾,朱元璋三代受封 铲除劲敌,朱陈决战鄱阳湖 攻灭东吴,张士诚兵败身亡 第四章 创建大明王朝 志在中原,遣大将兴师北伐 先取山东,招讨并用获全胜 “旋师河南”,北伐军所向披靡 攻克大都,元顺帝弃城而逃 胜局已定,朱元璋登基称帝 勤于政务,“百僚未起朕先起” 盛赞敌将,朱元璋慨叹“奇男子 第五章 精明治国 网罗人才,大力推行举荐制 大兴学校,推广儒学育英才 反腐倡廉,用重典严惩贪官 勤俭治国,身体力行作表率 功臣争权,刘伯温辞官退隐 两易丞相,身在朝廷不太平 遭人所忌,刘伯温毒发身亡 借胡党案,诛功臣冤狱丛生 小试屠刀,两武臣一命归阴 功高震主,吃蒸鹅徐达丧生 巩固政权,开国功臣都屠尽 断章取义,太祖大兴文字狱 勤奋好学,学风雅吟诗作文 酷爱读书,晓兵法熟通经史 六大功绩,赢得身前身后名 试读章节 少有惠根,做游戏乔装皇帝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觉中朱元璋已步入了少年。俗话说:“皇家爱长子,百姓爱小儿。”虽然家里生活困苦,但是乖巧伶俐的小元璋自幼从父母那里得到了不少的关爱和保护。父母还把他送到地主刘德家办的私塾里读了两年书。后来由于家境越发困难,供他读书简直成了奢望,小元璋就只好开始为刘德放牛。 但这两年短暂的私塾生活,还是给朱元璋留下了不少东西。另一个对朱元璋发生了不小影响的便是他的母亲。由于陈氏出生于行伍之家,所以陈氏常常在油灯下给他讲英雄传奇故事,尤其是外祖父抗元的故事。 每次母亲一讲起故事,小元璋都聚精会神地听,还不时地追问为什么。慢慢地,他记住了不少故事,外公的事迹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英雄主义的种子。小元璋本来就聪明过人,加上在母亲陈氏的细心熏陶下,变得越来越机灵、活泼了。 朱元璋渐渐长大,长得高高大大,他的相貌比较特别。黑黑的脸庞,额头往外凸出,显得比较抢眼。鼻子、耳朵、嘴都很大,眉毛粗重,像浓重地涂了一笔。更有特点的还在于他那双眼睛,他的目光炯炯有神,但是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咄咄逼人的气息。老实说,朱元璋长得确实有些丑。但也长得比较匀称,显得威严而沉着。无论谁见过他,都很容易记住他的样子。 朱元璋不仅长相特别,而且个性十分突出。他讲义气、又有心计,年纪虽然不大却表现出高人一等的组织能力,敢做敢为的精神特别让小伙伴们佩服。 朱元璋和不少小伙伴一起给地主刘德放牛,在这些小伙伴中,他是知道得最多,而且又是最会讲话的人。因为他最会出主意玩,因此,别的同年伙伴,甚至比他大几岁的孩子们,都习惯于由他统一指挥。于是,朱元璋很自然地成了孩子王。 在炎热的夏天,他们把牲口赶到村外野草茂盛的地方吃草,之后,这些小伙伴就凑在一起玩游戏。他们最喜欢也是最经常玩的游戏就是装皇帝。别看朱元璋光着脚,穿一身破破烂烂的短衣裤,每次却偏偏抢着装皇帝。他把棕榈叶子撕成细丝,扎在嘴上充当胡须。拣一块旧的车辐板顶在头上当皇冠,弄一条黄布披在身上,爬上土丘一坐,像模像样地学着称孤道寡,当起天下的皇帝。他叫伙伴们每人拣一块破木板,权且当作朝笏,让他们毕恭毕敬地双手捧着,站成一行行,一排排,整整齐齐地向他三跪九叩首,高呼万岁。在这些儿时玩耍的小伙伴中,就有不少后来明朝的大将,如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人。后来,这些人成了朱元璋打天下的左膀右臂。 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他们玩当皇帝的游戏玩过了头,还弄出了“高粱叶斩掉少年头”的神奇故事。那是一年的秋天,朱元璋刚把牛赶到南山,早到那里等候的小伙伴们便把他围住了,七嘴八舌地商量今天玩什么游戏。有的说玩捉迷藏,有的说不如去偷豆子烧着吃,大家谁都不肯让步,争得不可开交。于是,大家习惯性地又把目光投向了朱元璋。因为,他总是能想出让大家都比较满意的好主意。 只见朱元璋往地上一坐,伸了个懒腰,耷拉着眼皮一声不吭,倒摆起了架子。大伙一见他这个“阵式”,便你推一把,他搡一下,催他赶快说。朱元璋估摸着小伙伴们完全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才开始一本正经地说:“玩这些都没意思,我们来玩做皇帝。” 孩子们一听都乐了,立即行动起来。有的去找石头,有的搬来土块,不一会儿功夫,一个皇帝的“宝座”便垒起来了。只见那土堆大概有三四尺高,尖尖地堆了上去,最上面放着一块大石头,象征着皇帝的龙椅。但是,这块石头却又尖又滑,看来这把龙椅不是好坐的。朱元璋见状,宣布这次“当皇帝”的规则:“我们轮着去坐,坐得住的便是皇帝,大家要一起给皇帝叩头。” 话音刚落,一个孩子便冲向土堆,抢着去坐皇帝的“宝座”。其他人只好排成队给他磕头。可是,小伙伴们刚要给他磕第二个头,上面的这位皇帝大人屁股已经开始火辣辣的疼。稍不留神,一脚从上边滑了下来,摔得四脚朝天,逗得大家笑得前俯后仰。接下来爬上去的孩子,大致经历了相同的命运。最后只剩下朱元璋,大家都等着看他的笑话呢。 但是只见朱元璋不紧不慢地找来一些胡须草,编织在一起,挂在嘴上作为胡须,又拾起一块破水车板顶在头上。然后,迈开大步,大摇大摆地走上“宝座”,一屁股坐在那块又尖又滑的石块上,却稳如泰山,如同坐在平凳上一样。伙伴们见了,开始还想着:别看你这时坐得稳稳当当,一拜你就该受不了了。便排成一长排,恭恭敬敬地向朱元璋磕头,一连三个头,还高呼:“吾皇万岁。”大家以为他该摔下来了。但抬头看时,朱元璋却依然稳稳地坐在上面,一动也没动,还挺着胸膛,一脸得意、神气的样子。既然,一拜不倒,大家又一起跪下,拜第二次,同样连磕了三个头,嘴中直呼:“吾皇万岁万万岁。”完毕,朱元璋还是纹丝不动,还用手捋一捋“胡子”,笑嘻嘻地说“众卿平身”。这时,那些孩子们都吃惊地睁大眼睛看着他,又拜了第三次。但似乎朱元璋坐得更稳了,连原本摇摇欲坠的破水车板都更加坚固了似的。 三拜完了,大家都甚觉奇怪,不知道这个朱元璋耍了什么花招。一个小伙伴就想趁朱元璋正美的机会走上前去,想看个究竟。但是,朱元璋眼尖嘴快。只见他双手一拍,大声说道:“大胆!反了,要谋害皇帝不成?带下去,打五十大棍!” 这一说,孩子们全笑了。有两个孩子当真像模像样地跑了过去,抓起那个小孩子的胳膊,把他架到一边。另一个孩子则一口气跑到一块高粱地里,折了一棵快要成熟的高粱,剥去叶子,权且做成了杖棍,轻轻在那个孩子身上打了起来。小元璋笑得前仰后合,其他伙伴也都笑得直流眼泪。过了一阵,朱元璋又假作威风,绷着脸朝那个被打的孩子问道:“下次还想推倒皇上吗?” 那个挨了五十“大棍”的孩子正不服气呢,气呼呼地说:“什么鸟皇上,不光要推倒,还要取你脑袋呢。” 朱元璋一听,猛拍一掌,大声嚷道:“反了,反了!给我拉下去立刻斩了!”左右一听命令,一拥而上。 其中有个孩子顺手从地上捡起一片高粱叶当作宝剑,向那个小孩子的脖子上抹去。谁知这一抹,出了大事。只听见那被斩首的孩子“哎哟”一声,一颗人头湿漉漉地滚了下来,鲜血直流。大家一见人头落地,都吓傻了,你瞪着我,我瞪着你,好像都没明白过来。过了一会儿,才开始嚎哭起来。 朱元璋坐在上面,正在得意,忽然见伙伴们笑声变成了哭声,十分惊奇。定睛一看,怎么刚才挨打的那个孩子真的被杀了?顿时也慌了神。他一把扯掉胡须,赶忙从土堆上跳了下来。抱住那颗血淋淋的头,一面哭一面道歉。就在这时,那人头上的眼睛眨了几下,嘴巴还动了一下。 朱元璋灵机一动,连忙把头放回小伙伴的脖子上,用手抹了抹。说也神奇,经他这么一放一抹,那孩子两手一用劲,腿一蹬,站起来活了。跟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又开始和伙伴们说话了。但他洒下的那些鲜血,还在高梁秆子和叶子上。据说从那以后,高粱就开始变红了。 P8-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