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李世民传(励志精编版)/中国历史名人传记青少年读本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齐崇文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青少年读本之一。读史点亮人生,励志改变命运。本书将为你揭示中国历史上颇具建树,创造了大唐贞观之治的千古盛世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的传奇一生。该书史料翔实,故事生动,发人深省,对青少年来说绝对值得一读。

内容推荐

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的一生。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青年发动玄武兵变,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少年英发

六岁小儿,志向不平凡

小试锋芒,进献疑兵计

飞骑救父,高奏凯歌还

广招豪杰,美名天下扬

痛恨暴政,劝父起义兵

举起义旗,直逼长安城

攻克西河,小将擒老将

挥泪大哭,痛陈天下计

单骑骂阵,巧施激将法

成就帝业,挥师入关中

第二章 南征北战

丧师失地,唐军中敌计

以逸待劳,大破薛家军

后发制人,勇胜刘武周

狭路相逢,阵前擒敌将

捷报频传,围攻洛阳城

智勇双全,大胜窦建德

兵临城下,迫降王世充

收复河北,剿灭刘黑闼

第三章 同室操戈

功高过人,英才招妒忌

向往皇权,兄弟互拆台

不战屈人,智退突厥军

明争暗斗,兄弟成仇敌

痛下决心,谋定夺权计

先发制人,血溅玄武门

第四章 贞观之治

老账新算,一举平突厥

以史为鉴,务实不务虚

施行仁道,天下得太平

节用爱民,常思民疾苦

以俭为德,正人先正己

实事求是,反对浮夸风

依法治国,修订大唐律

有法必依,从宽不从严

自我批评,颁布“罪己诏”

改革管理,慎选地方官

惟才是举,废除世袭制

不拘一格,广纳天下才

第五章 从善如流

尊重第一,君臣如朋友

从谏如流,善听逆耳言

创业维艰,守业难上难

天下谏臣,魏征数第一

有过必改,虚心纳忠言

贤才难得,痛失“炼金人”

君正臣直,群臣护明主

两大憾事,心想事不成

智慧传承,《帝范》十二篇

试读章节

小试锋芒,进献疑兵计

随着李世民逐渐成长,隋朝的时局也越发动荡不安。隋朝初年的盛世犹如昙花一现,在短暂的繁荣后,统治者忘记了要励精图治造福于民,也忘记了要勤俭治国使国家强盛。隋炀帝要迁都洛阳,在洛阳大肆建造奢华的宫殿,每月役使民佚达两百万人;同时,他又征发百万壮丁开凿运河。此外,还要进行修筑长城、攻打高丽国、防守突厥军队、连年巡游全国各地等等劳民伤财的国事活动。一时间,繁重的徭役、苛重的赋税让天下万民不堪重负,每年不堪劳役之苦,在修建这些工程时惨死的老百姓就有数十万人,隋朝皇帝所统治的区域到处是一片荒凉凋敝的景象。

公元611年,百年不遇的大洪水突袭山东、河南,洪水淹没了三十余个郡县,两地随处可见无家可归的灾民。公元612年,洪灾之后又发生了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饿殍遍野。由于天气炎热,饿死的灾民又没得到及时的埋葬,大面积的瘟疫迅速地蔓延开来。瘟疫横行之处,几乎人烟绝迹。山东受灾尤为严重。

但是,在这种民不聊生的情况下,隋炀帝也没有收敛起其横征暴敛的气焰,他依旧向两地课以重税,以弥补他那庞大的开支。朝廷的官员慑于隋炀帝的威严,没有谁敢站出来为老百姓说话。面对这种暴政,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只能依靠自救。于是,各地百姓揭竿而起,开始组织农民军抵抗朝廷地方官征收赋税和徭役,与朝廷的正规军队发生正面冲突。接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受灾最重、受压迫最深的山东地区首先爆发。

公元615年,农民起义高潮迭起,隋炀帝虽然颁布了一系列安民政策,但是仍然不能阻挡农民起义的滚滚洪流。隋炀帝只好转守为攻、先发制人,他命李渊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前往这两地对农民起义进行镇压。

这年,隋炀帝巡游雁门(今山西代县)一带,不料骁勇善战的突厥骑兵队突然入侵,将隋炀帝围困,使其与后续部队失去了联络。皇家卫队虽然顽强抵抗,却抵挡不了突厥军队的猛烈攻势,突厥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一旦突厥收网,隋炀帝必被擒无疑。平时在皇宫里养尊处优惯了的隋炀帝哪里见过这样危急的阵势,吓得都瘫软在太监、侍卫的怀里。他急得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顾不上什么颜面,写了一道求救的急诏,系在了木头上,并将木头放在汾水上。木头带着急诏顺流而下,被后续部队拿到。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去京城调大部队,后续部队的将领只得下令就近募兵,火速救援。

十七岁的李世民,此时已开始崭露头角。他应募在隋将云定兴麾下。云定兴的部队日夜兼程,向雁门进发。到了雁门,救援军队发现突厥的骑兵漫山遍野,将雁门团团围住数重,毫无间隙可乘。云定兴将军救主心切,又无计可施,便打算带兵冲锋,强取雁门。

李世民仔细分析了敌我形势和周围的地理环境,心中略有几分把握,于是就劝阻云定兴说:“突厥军队之所以敢兴兵深入我境,其准备必然十分充分。突厥军队人数众多,而且都是骑兵,将士和马匹的精神都十分充沛。我们赶了那么老远的路,兵马都很疲惫,而且我们军队的人数又比他们少,他们还把我们的皇帝围在中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显然处在劣势。如果要强取雁门,与他们正面冲突,他们若是全军来战,我们必然抵挡不住。这样的话,皇帝不仅救不成,我们自己的性命还可能会白白葬送。所以,强取雁门没有什么可行性,而且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我认为,我们不如多设旗鼓虚张声势、迷惑他们,让他们以为我们救兵的数量众多,不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底细。我们白天可以在方圆十里的山谷之中遍插我军的旗帜,夜间则可以猛敲锣鼓,营造一个浩大的声势。突厥军队以为那是我们的救兵正源源不断地赶来,一定会望风而逃、不战自败的。”

云定兴将军听了李世民这番话不由将信将疑,他两跟紧紧地盯着李世民,心里十分疑惑:我这样一个南征北战几十年的老将都没有办法,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竟然有这样的计谋,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这个方法好是好,也挺在理,不过不知道突厥军队会不会像他说的那样不战自退?要是到时候没有效果,皇帝没救成,我们倒落个消极待命、不救主君的罪名,那身家性命可就难保了。唉,但是目前也确实没有其他的办法救皇帝,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云将军捻着自己半白的胡须,思量再三。最后,他右手紧紧握住自己雕有双龙戏珠图案的佩刀,又深深地看了李世民一眼,似乎要从李世民的眼睛里得到胜利的消息。接着,他便转过头,用左手指着李世民,对自己的副手说:“照他所说的去做,一定要快!”军令立即传达下去,雁门周围的山谷瞬间布满了隋朝军队的大旗,那阵势煞是壮观。

突厥将军被这突如其来的阵势弄得不知所措,正在疑虑之际,忽有快马来报,突厥北方领地有蛮族入侵。突厥军中顿时乱作一团,大家吵吵嚷嚷,有的主张继续围困隋炀帝,有的主张退回本土击退入侵者。突厥将军此时也是骑虎难下,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最后采取折衷的办法:暂时按兵不动,静候其变。哪料后半夜隋军之中鼓声大作,隋军将士喊杀声震天,突厥士兵以为大批隋朝救兵到了,草草集合准备应敌。但此时内外交困的突厥军队已经军心涣散。突厥将军原本想浴血奋战,但到了这个当口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得慌忙下令撤退。于是,突厥的骑兵部队便如潮水般散去,雁门之围遂解。

此时,年仅十七岁的李世民正站在雁门对面的山峰上观战,看到如潮水般退去的突厥军队,他的嘴角露出一丝不太为人察觉的笑意。他的“孙子兵法”正在实战中得到锤炼,少年李世民的军事才能锋芒初露。

战罢,云定兴将军十分赞赏李世民,认为他小小年纪竟然如此深谋远虑,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但是,在这场战役中,李世民只是略施小计解了隋炀帝之围,功绩并未引人注目,隋炀帝也没有嘉奖李世民。这多少让他有点失望。

P7-10

序言

自大禹改禅让为世袭、让位于自己的儿子启,中国长达两千多年封建帝王统治的大幕便徐徐拉开。曾经稳坐帝王位、统领天下的皇帝数以百计。这其中,有心系万民、励精图治的汉文帝之辈,也有横征暴敛、荒淫无道的隋炀帝之流。这些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有的明智理性,用自己的智慧和威严治理国家;有的意气用事,用自己的欲求和偏好统治国家。

这些帝王中,既能熟读兵法、驰骋沙场,又能心系百姓、理性治国的帝王屈指可数,但唐太宗李世民却文武兼备,在历代帝王中当属佼佼者。

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的一生。

他幼时便熟读兵法,满腹韬略,而且志向远大,不同凡俗。

他年少时就投身行伍,劝父起兵、平定内乱,跟随父亲李渊南征北战多年,并在消灭其他农民起义武装力量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又发动玄武门之变,力挫群雄,夺取王位,平定漠北之乱,从此君临天下。

他一生虔诚地信奉儒家思想,并以此为治国之道,又以仁慈为怀,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治国、治民、治吏、治军的措施在当时看来不仅可取而且堪称先进,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

正是他坚持勤俭治国、广开言路的治国之道,正是他秉承励精图治、治国为民的坚定信念,唐朝才会在如此坚实的基础之上,到达兴盛的巅峰,以硕果累累的成就傲视四海、以“贞观之治”的盛名永载史册。

这里,笔者想借钱穆先生一言:“唐代的租庸调制,奠定了全国农民的生活。唐代的府兵制,建立起健全的武装。唐代的进士制,开放政权,消融阶级,促进了全社会的文化。唐代的政府组织,又把一个旷古未有的大国家,在完密而伟大的系统之下匀称地、合理地凝造起来。事实胜于雄辩,盛唐的伟大,已在事实上明确表出。”

的确,如李世民这样英明的帝王确实是前无古人,他所开创的气势恢宏、繁荣富强的大唐王朝也足以令后世中华儿女引为骄傲。至今侨居海外的华人仍以唐人自居,即是明证。

本书搜集了翔实的史料,力求真实、生动地再现李世民的生平,力求客观地评价当时的历史状况,力求在读者们的脑海中重塑李世民的鲜活形象。读者们不仅可以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的形势,而且还可以从李世民的成败得失中悟出更深一层的道理,并引以为鉴。

斯人已逝,但他的一言一行确实像一面无形的明镜,时时提醒着我们,也时时激励着我们,愿这面明镜能使读者朋友多方受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3: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