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飞彩流韵(艺术大师卷)/大师大智慧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张光芒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大师大智慧丛书”中的一本,将向你介绍古今中外50位伟人、天才。在这里,遨游艺术的海洋,触摸天才的灵魂,既是幸福的又是痛苦的。你不会再像以前用耳朵或眼睛去欣赏艺术巨作一样轻松,这里,当你随着笔者走近大艺术家时,会有重重的迷惘、吃力、不解阻碍着你的视线与脚步;而当你真正接近或读懂一位艺坛巨擘,进入一种大彻大悟、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时,却还会有另一种痛苦油然而生,因为你的灵魂已融入了他那颗人世间最为不安的灵魂。本书你将会感受人类伟大的智慧与创造力,受到无穷的启示与感悟。

内容推荐

在这里你将要面对的是古今中外50位伟人,天才,他们才华横溢、熠熠生辉,每位都足以让后人艳羡惊叹,世代景仰。不过你很快就会发现,他们又都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人,有着七情六欲的骚动,悲欢离合的痛切,失落无助的因扰,苦苦追寻的迷惑。如果说,与常人相比,他们对痛苦更加敏感,对丑恶更加憎恨,对压制更加不满,对幸福更加渴求,对生命更加热爱,对人类更加关心,那么这仅仅是因为他们不甘麻木而已。然而,仅此一点就足够了:因为不甘麻木,他们在时刻追寻着那个真实的“自我”,追寻着那个“自我”的全部;因为不甘麻木,他们永不停息地追踪着那个“自我”与这个世界之间的交锋,追踪着这一交锋的实质;因为不甘麻木,他们要竭尽全力把这一切告诉人们,告诉一切现世未来,受苦受难包括高高在上的人们——在那飞动的色彩中,在那流荡的韵律中。终于,常人的命运有幸得以升华,使其成为整个人类“灵魂的完美表现”。

目录

通向自由的彼岸(代序)

外国音乐家

巴赫:近代音乐之父

音乐世家的风雨少年

在宗教与世俗之间

多舛命运中的坚守

海顿:“交响乐之父”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告别交响曲”

大器晚成

莫扎特:音乐王国的“太阳”

“大自然的奇迹”

“天国里的音乐”

“让我们做人吧!”

贝多芬:“音响诗人哲学家”

“平民的骄傲”

乐圣的诞生

“扼住命运的咽喉”

舒伯特:乐林的云雀

“机灵得像鬼”

“魔力般的抒情性”

至贫者的至富

柏辽兹:“愤怒的天才”

没有钢琴的小山村

“不是医生,不是药剂师,而是一个伟大的作曲家”

“心灵幻想曲”

“标题音乐最伟大的实践者”

门德尔松:永不停顿的音乐之子

永远的绅士

自由流畅的风

多才多艺的音乐巨匠

肖邦:另外的一种灵魂

创造奇迹的天才乐童

沙法尔尼亚的乐音

走到巴黎的梦想中去

埋在花香中的墓碑

舒曼:诗人音乐家

缪斯的儿子

峰回路转

浸透着诗意的音乐

李斯特:钢琴艺术的拿破仑

天才赋予责任

演奏“心灵的音乐”

传奇性的流浪鸟

瓦格纳:“灵魂的魔法家”

“艺术的全才”

“有形音乐”——歌剧的突破

乐天的德国精神

勃拉姆斯:一个负有使命的人

路漫漫:天才之路

春之声:少年幸运

秋之实:音乐哲学家

柴科夫斯基:“悲怆”回旋的一生

“没有音乐以外的路”

伤痛之中的创造

生命之火的远去

德彪西:叩响现代音乐大门的人

家世:幸与不幸的辩证法

成长:与机遇相伴

创新:不同的艺术,共同的追求

中国音乐家

师旷:旷代暝臣 千载乐圣

一卷华章慷慨吟

剖破藩篱即大家

此地留芳躅钟灵说大贤

嵇康:激昂峻切的乐章

恃爱自放

山阳抚琴

狱中幽愤

广陵绝唱

姜夔:闲云野鹤谪仙人

与命运同行:野云孤飞

无须悲哀:仙、佛再世

伤痛的心:江淹吟恨

赵元任:音乐语言天才

优良的启蒙与启蒙的优良

时代音乐之魂

领取音乐灵魂的批评家

黄自:音乐天幕上的一颗慧星

执着的新音乐人

民族化的新音乐

音乐园地的初垦者

冼星海:天才的“民众歌手”

天降何物于斯人?

家国不幸诗家幸

融汇中西的探索

聂耳:前进,前进,进!

奋飞的雏鹰

痛苦的寻觅

充满欢乐的日子

谭盾:抓住人类灵魂声音的“乡巴佬”

湘楚灵音

命运的两种方式

声音的颜色

外国画家

达芬奇:“全能的天才”

投师学艺

辉煌的米兰岁月

“笑容的画家”

丢勒:“丢勒时代”

画家的摇篮

驰骋新时代

人类的骄傲

米开朗琪罗:一代神工

“美狄奇庭苑”的受惠者

苦痛与狂欢

未完成的完成

拉斐尔:最受时代宠爱的绘画大师

苦难的线条

在行走的路上

紧融于时代的大师

鲁本斯:画家之王

绚烂的生命历程

画家之王

鲁本斯之谜

普桑:铭刻于双子星座上的辉煌

执着的孩童梦想

无为的人生追求

孤独体验的升华

伦勃朗:孤独英雄

金钱名誉自由

以黑暗绘成光明

孤独英雄

德拉克罗瓦:浪漫主义的旗手

借鉴引导超越

自由引导艺术

追求引导探索

库尔贝:他的名字是“现实主义”

抉择:成长的烦恼

改革:掀起现实主义巨浪

执着:做命运的主人

德加:逼近灵魂

苏醒于古典梦幻的边缘

笃恋中的沉醉与更生

线条与光影中的独舞

生命的最后升华

罗丹:雕刻灵魂

握住生命的风帆

在沉寂中求索

特殊的大师

莫奈:演绎光与色的传奇

叛逆者走来

光与色的交响乐

技术的奇迹

高更:原始梦想的追寻者

自然之神的启迪

“我们从哪里来(7我们是谁(7”

自由灵魂的呐喊

凡高:为画痴狂的人

“永远悲伤,又永远快乐”

在爱的泥泞中行走

与画共舞的狂欢

崩溃在金色的阳光下

马蒂斯:“为简化绘画而生”

与缪斯不期而遇

给纯色以生命

“简化”的境界

毕加索:现代艺术的魔术师

生命:一座喷薄不息的火山

前进:一条不断超越自我的路

余绪:几句并非多余的话

中国画家

张择端:翰林笔下市井喧

玉琢成器在画院

沉静目光中喧闹的都市

汴京风烟入画来

笔墨未干山河碎

董其昌:“全才”艺术家

宦海沉浮

艺术全才

深悟禅宗

朱耷:旷世奇才乱世来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墨点无多泪点多”

寻找灵魂的解脱

书画入禅真

石涛:苦瓜和尚

此生常为漂零客

画法创新脱窠臼

冰霜历尽心超然

吴昌硕:老梅一树香一春

满山荆棘满天霜

独往之往谁与俱

苦铁道人梅知己

齐白石:凝视铁树花开

握住梦中的鲜花

沉思的“泰勒斯”

“寒鸟,精神尚未寒”

李叔同:从深邃到渺远

才情初绽

艺海游弋

赤子情怀

东瀛求艺

心灵垦荒

缔结禅缘

徐悲鸿:时代的骏马

造诣来自苦功

跨进大师之门

毕生精力育人才

刘海粟:“艺术就是人生”

从“季芳”到“海粟”

“大”——独特的智慧魅力

艺术是生命的表现

“年方九十的白发小学生”

李苦禅:一代宗师“苦”中“禅”

苦:一蓑烟雨任平生

禅:与天同契死不休

善:“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

张大千:长江万里显胸怀

做肉票的一百天

做和尚的一百天

长江万里水到渠成

吴冠中:深情绘建彩虹路

水乡、童年、乌蓬船

命运的选择

艺海无涯

后记

试读章节

在宗教与世俗之间

“巴赫”在德语中是小溪的意思,当贝多芬初次接触到巴赫的作品时,惊呼道:“他不是小溪,他是大海!”这并非溢美之辞,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巴赫所生活的17世纪的德国,投向音乐艰难缓慢的进程,就会由衷地感受到这位音乐家如大海般深沉广阔的音乐精神和胸怀,就会赞同爱因斯坦所称誉的:“对巴赫毕生所从事的工作,我只有这些可以奉告:聆听、演奏、热爱、尊敬并且不说一句话!”

17世纪以来,德国历史上进入最黑暗的时期,特别是一场持续了30年的战争,使这个国度满目疮痍,经久难复。大小公侯、僧侣和神甫们为了争权夺利,利用新教和旧教的分歧,纷纷勾结外国势力,在本国国土上烧杀抢掠。直到18世纪上半叶,德国仍然分裂为300多个封建小邦国,经济凋敝、文化衰微。而这些小邦国的宫廷贵族不仅在政治上日益屈服和依靠外国,实行专制统治,而且在文化上几乎无民族性可言,特别是受法国的影响与支配。为了炫耀权势和奢华,为了追求时髦的风尚,他们竞相设立歌剧团和乐队。

可悲的是,贵族统治阶级极为鄙视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在宫廷中竟操法语,学术界用拉丁文,模仿路易十四时代法国的文学,模仿意大利的歌剧,用重金聘请法国、意大利的演奏名家和歌剧女明星。普鲁士王弗里德利希二世竞用法语轻蔑地说:“哼!德国的歌唱家唱歌,我听起来简直和我的马叫一样。”由于官方话语的垄断和排斥,德国优秀的古典文化只能如潜流在一些民间艺术家群体中静静流淌,而难有再度辉煌之时。

巴赫的音乐犹如一道闪电,划亮了阴霾密布的岁月,洞开了迈向近代音乐的大门。他截然不同于当时普遍沉迷于形式精巧、内容浅薄的所谓法国、意大利乐风,而是张扬了德意志民族音乐中质朴坚实的品格。德国音乐家施威采尔曾指出:“德国中世纪一切音乐和诗歌的历史都引出了巴赫。”确实,16世纪末17世纪初德国声乐、器乐华丽流畅的风格,尤其是包容了几百年来民间音乐旋律的新教圣咏简洁庄严的气质,以及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巴罗克诗歌中讲究词采、追求意蕴的特征……都有机巧妙地交融于巴赫的创作中。

那么,取得这样诱人的成功是否仅仅因为创作的灵感或是某种创作契机呢?恐怕不然。巴赫家族中充当民间艺人、城市吹鼓手和管风琴师的大有人在,这丰富坚实了他们以之为荣的民间音乐传统,而巴赫无疑秉承了家族中的这种音乐气质。从孩提时代充当歌童起,他就在接触宗教音乐的同时,广泛地接触到了民间音乐。正是不断地积累和独到地颖悟,巴赫才营造出一个气势磅礴的艺术世界,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沃土,在时代的压制性语境中绽放异彩。

众所周知,音乐早在古希腊时代便曾一度兴盛,但并未像文学、美术等艺术门类,一旦开创即得到不断发展。音乐在漫长的古代和中世纪的2000多年里停步不前,只是作为舞蹈、戏剧、文学的附属物,以伴舞和戏剧配乐的形式出现。而它发展的大敌是宗教。中世纪以来,音乐更沦为宗教的奴隶,沦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欧洲许多国家甚至用法律将音乐禁锢于教堂,民间不准有音乐活动,于是中世纪乐坛上充斥着的几乎全是死气沉沉的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则被上层社会视为卖唱的乞丐,市民艺术家的境遇也就可想而知,或者被迫出国,或者充当宫廷或教会的乐工、奴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巴黎时代。

巴赫的职业生涯便是周旋于贵族宫廷和教堂之间。仅从1729年到1737年,他作为一名音乐家就在莱比锡的四座教堂供职。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势必在他思想和创作上打下深深的宗教烙印。为了生存,为了养活妻儿,他不得不创作一些宗教音乐,尽管薪水少得可怜,但既然音乐已失去自由的灵性,又何况以音乐为生的艺术家呢!然而,巴赫并非满足于做一个乐匠。音乐,为他建筑起纯美的心灵家园,赋予他浪漫炽热的生命激情。以宗教和宫廷的“奴仆”和服务者为职业的巴赫实际上真正是宗教的叛逆者。他用平民的思想和感受去抒写宗教体裁的音乐作品,并运用世俗音乐的技巧和表现形式。

1704年,从神学校毕业不久的巴赫来到魏玛的阿思什塔特新教堂谋到管风琴师的职位,开始进行音乐创作。他创作的耶稣复活节康塔塔《你不要把我的灵魂抛弃在地狱里》,一改以往宗教音乐呆板沉闷的面貌,具有了戏剧性和感人至深的力量。这期间,他还作有一首流传至今的古钢琴作品《为敬爱的哥哥远行而作的随想曲》,是为其兄雅各赴瑞典任宫廷乐师而作。这是一段标题性音乐,分四段:(1)亲友们劝说哥哥留在家乡(咏叹调);(2)谈到在异乡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赋格段);(3)亲友们全都抱怨他(最慢板);(4)亲友们看出劝说无效,只好作别。最后一段出现了邮车的号角声,全曲充满温和的抒情和幽默感。这些早期作品已经显示出巴赫在音乐中探寻如何表现普通人的情感与生活。

与此同时,巴赫的演奏水平也取得质的飞跃。他的指法流畅轻柔,在键盘上人们只看到他手指的前半部分似乎在动,即使在弹最强音时,手也能保持原状。年轻的巴赫在教堂弹奏管风琴时,往往充满了青春活力和创造性的热情,和陈腐守旧的宗教音乐规范相抵触,引起上司和一些小市侩的不满。

1705年秋,巴赫利用一个月假期徒步前往吕柏克镇,去听德国著名演奏家布克斯特·胡德的音乐会。布氏精湛的演奏技巧和成熟的创作风格令之折服,他着迷地倾听、学习。三个月很快过去了,当巴赫返回教堂时,教会当局竞借机对他进行正式审判,还可笑地搜罗了许多罪状,指责他常在圣咏中加入怪诞的变奏和异端的音响令神圣的仪式陷人混乱,使教友们大惑不解……这无端粗暴的控告令巴赫无比愤怒。教会要求他八天之内进行答辩,但他拖了足足八个月,最后十分鄙夷地写了两三行字交上去。教会当局被触怒了,又变本加厉地追加新的罪状,控告他“布道时跑到酒窖里去了”,“带了身份不明的女人到合唱席上唱歌”等等。

这位“身份不明”的女人实际上是巴赫的堂姊,未来的妻子玛丽亚·芭芭拉·巴赫。按当时教会的规定:“妇女在教会中,应该保持静穆”,甚至连歌剧中的女角色都由男人来扮演,所以巴赫让自己的情人加入教会合唱团,自然就成了大逆不道之举。

由于无法忍受如此具有侮辱性的申斥,巴赫愤然辞职,到米尔豪森任另一所教堂的管风琴师去了。

市俗的浅薄狭隘,并未阻止巴赫伟大的创造。他用音乐描绘出生的苦难和从死中得到的解脱,在他扣人心弦的音乐旋律里,我们会感受到对幸福欢乐的希冀,对艰难凌辱的不屈,以及对不义暴政的抗争。巴赫的全部作品反映出18世纪上半叶德国市民阶级先进分子的人文主义理想。即使在宗教音乐作品中,他也往往将宗教题材处理成一个普通人的遭遇,宣扬自我牺牲的崇高道德和深刻的内心感受。

尽管巴赫不能改变生活道路,不能割断与宗教的联系,但作为一位有着平民思想的艺术家,他在所能争取到的自由里,最大限度地抒写了心灵的自由,抒写了今天看来还十分模糊的对理想世界的信念。P6-8

序言

通向自由的彼岸

艺术不是一门学科,她属于全人类,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是上帝赋予每一颗灵魂的权利;艺术不是一种技巧,不是谋取生存的手段,不是历史生活的瞬间记录,她只听凭来自心灵的呼唤,渺远、无限、永恒的时空铺砌着她回家的路;艺术也不是鲜花与荣誉,不是掌声与地位,不是闲暇与高贵,不是秩序与顺从,相反她是贫穷、痛苦与孤独,是真诚、激情与抗争……而艺术家就是她的化身。

是的,在这里你将要面对的是古今中外50位伟人、天才,他们才华横溢、熠熠生辉,每一位都足以让后人艳羡惊叹、世代景仰。不过你很快就会发现,他们又都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人,有着七情六欲的骚动,悲欢离合的痛切,失落无助的困扰,苦苦追寻的迷惑。如果说,与常人相比,他们对痛苦更加敏感,对丑恶更加憎恨,对压抑更加不满,对幸福更加渴求,对生命更加热爱,对人类更加关心,那么这仅仅是因为他们不甘麻木而已。然而,仅此一点就足够了:因为不甘麻木,他们在时刻追寻着那个真实的“自我”,追寻着那个“自我”的全部;因为不甘麻木,他们永不停息地追踪着那个“自我”与这个世界之间的交锋,追踪着这一交锋的实质;因为不甘麻木,他们要竭尽全力把这一切告诉人们,告诉一切现世未来、受苦受难包括高高在上的人们——在那飞动的色彩中,在那流荡的韵律中。终于,常人的命运有幸得以升华,使其成为整个人类“灵魂的完美表现”(舒曼语)。

爱因斯坦有这样一句名言:“离开人世,就意味着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音乐了。”这位毕其一生穷究宇宙真相的大物理学家,只有在艺术的时空里才能感受到灵魂的奥秘。无独有偶,柴可夫斯基面对人世喧嚣的沙漠,从艺术的王国里寻找到心灵的绿洲,他说:“假如不是为了音乐,那真有理由发狂。”伽利略则如此深情地赞美伟大艺术与她的创造者:“要找到一个既是真正的音乐家,又是邪恶堕落的人是不可能的。”对艺术的迷恋钟情既是一切伟人共通的心性,那么对一切不甘麻木的普通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假如你的心灵在哭泣,“愤怒的天才”柏辽兹会以他的《幻想交响曲》与你分享梦幻中狂热爱情的欢乐;“乐圣”贝多芬会用他的《命运交响曲》教你如何“扼住命运的咽喉”;而“疯人”凡高《悲哀》的主人公——那位球形的双乳垂向无肉的腿部,仿佛已经榨干了生命精髓的孕妇——则会告诉你孤独和绝望并不等于死亡,瘦骨嶙峋的躯体中照样蕴含着新的生命,明天的太阳照样会升起……

有人说,艺术是情感的,可是我认为她又不仅仅是情感的。人类的进化史既是理性不断觉醒、不断启蒙的过程,又是人类情感不断发现、不断解放的历史,而情感的解放正是冲击旧的理性、建构新的理性,克服.人性异化、回归人类自身的动力。就此而言,作为情感的纯艺术同时也就充满了人类解放自身潜能的伟大力量,充满了无穷无尽的生存的大智慧。事实也正是如此。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大巨人”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的开拓性贡献,贝多芬的哲学家气质,德拉克罗瓦的浪漫主义追求,库尔贝的现实主义探索,李叔同对生命的深邃参悟,还有那洋溢其间的悲天悯人、人类大同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精神,反抗一切扼杀人性的现存秩序的抗争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敢于与黑暗决绝在涅架中求取生命狂欢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理想主义精神,等等。这一切都表明艺术正是人类情感与理性相互激荡、彼此促进,相互矛盾、彼此斗争的杰作,里面蕴涵着人类伟大的智慧与创造力,发散着无穷的启示与感悟。

请相信吧,艺术与其背后的艺术家之魂会给你带来一切新生的转机;她能使浮躁的尘埃升腾为宁静的彩虹,令忧郁的雾霭化作春日的甘霖,将贪婪的欲望翻作燃烧的火焰,让平庸的人生幻化出美丽的光彩……你将不仅有幸与大师进行跨越时空与国界的心灵交流,而且有缘与“自我”对话,使那也许久违了的“自我”失而复得,使其不断丰满、充实、扩张、升华——一句话,她终究会让你的心灵超越尘世的羁绊,登上美的峰巅,通往自由的彼岸。

最后,请允许我用贝多芬斩钉截铁的一句名言祝福所有热爱生命、不甘麻木的读者——“自由至上!”

张光芒

2005年1O月

后记

遨游艺术的海洋,触摸天才的灵魂,既是幸福的又是痛苦的。不止一位撰稿者向我诉说过写作时近乎迷狂、苦不堪言的状态。我想如果仅仅是用耳朵或眼睛去欣赏艺术巨作,那会很轻松,也许会很惬意逍遥;但试图走近大艺术家时,那就不同了,会有重重的迷惘、吃力、不解阻碍着你的视线与脚步;而当你真正读懂一位艺坛巨擘,进入一种大彻大悟、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时,却还会有另一种痛苦油然而生,因为你的灵魂已融入了他那颗人世间最为不安的灵魂。不敢说50篇文章都达到了“读懂”的境界,甚至可以说大部分仅仅处于第二个“试图走近”的阶段,但正如音乐与绘画是一个展示命运与抗争命运的过程一样,试图走近并触摸大艺术家灵魂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富有价值的美与自由的探险,尽管走这段路程的脚步踉踉跄跄,甚至是幼稚的。

本书的撰稿者基本上都是现当代文学专业、美术专业或音乐专业的年轻学者,具有良好的艺术感悟力和理论水平。为了觅得必需的资料,他们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有的甚至跑北京赴上海去查阅、复印有关材料。但由于专业、视野及水平的局限,本书各篇文章的质量显得不够均衡;因有些艺术家的资料较难搜寻,所以有的文章略显单薄;同时也因篇幅、资料的限制,而不得不对有些大艺术家忍痛割爱,未作考虑。以上诸点恳请专家、读者见谅,并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

本书的创意、组织及写作始终受到责任编辑景洪兴先生的关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他的认真扎实的工作作风,勤勉耐劳的敬业精神,对艺术、对文学的独特见解、感悟及执着的信念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的合作也许将会成为一个有着某种艺术之关的回忆。

另外,在写作过程中,我们查阅、参考了大量的“传记”、“艺术欣赏”之类的文字材料及图片资料,未能一一注明,在此一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谢忱。

张光芒

2005年10月于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