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家书抵万金(民间家书第1辑)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丁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邀您走近家书天地。《家书抵万金》是由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主编、以传播家书文化为宗旨的民间家书系列图书的第一辑。其中收录魅力家书30余封,是从海内外征集来的3万余封家书中精选出来的,每封家书都配有书信原件的图片、相关人物的精美老照片和家书背后的精彩故事。

内容推荐

《家书抵万金》是由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主编、以传播家书文化为宗旨的民间家书系列图书的第一辑。

《家书抵万金》由国学大师季羡林题写书名,其中收录魅力家书30余封,是从海内外征集来的3万余封家书中精选出来的,每封家书都配有书信原件的图片、相关人物的精美老照片和家书背后的精彩故事。

目录

 手足情

陆更夫北伐途中的家书

决战之前

渡江来信

用生命铺就进藏之路

汉江血 兄弟情

 雎鸠缘

与妻辞别书

初进北平

穿越血与火的记忆

 反哺义

一位晋商眼中的义和团

三十年代走西口

我在伪满当劳工

老母相见不相识

“爸安全幸福到”

写在擦枪布上的家书

阅兵村里的苦乐年华

 舔犊情

八叔还乡

美丽的满娘

叶落归根

北洋重臣曾毓隽的晚年生活

湖南才女汤铮训诫子书

父爱好比加了苦药的糖

滕代远的教子之道

陈翰笙与“小笙”的故事

埋藏50年的秘密

冯忠莲与《清明上河图》

又见慕兰家书

女儿,你是爸爸前世的“情人”

中国家书的源流、体例、礼仪/赵和平

抢救民间家书倡议书

家书征集启事

试读章节

陆更夫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 曾任两广省委书记。由于牺牲较早,后人对他的事迹了解甚少。他现存的手迹只有写于北代战争中的一封家书,这封家书及其背后的故事,为我们还原了一个鲜话的人物和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2005年4月,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五家单位发起抢救民间家书活动,牵动了我家一段尘封近百年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我党我军初创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主角是我的伯父陆更夫。

我的老家在鸡鸣三省的川南革命老区叙永县,这个边陲小镇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我爷爷陆晓晴,终生从教,奶奶是贤淑的家庭妇女,父辈兄妹七人,全靠爷爷教书度日,十分清贫。我父亲陆德夫(又名承志,排行第五)生前一直珍藏着一封鲜为人知的珍贵家书,也就是我的伯父陆更夫写给他的家信。

1983年,我与叔父受四川省委党史办、中央党史研究室《革命烈士传》编辑组的委托,赴全国各地,调查采访伯父生前的同事和战友。在中组部、中央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撰写的《陆更夫烈士传记》被中央和省市采用,并载人《中共党史人物传》中。在采访中我才知道伯父是鲜为人知的我党早期革命家。

1906年10月16日,伯父出生于四川省叙永县。1920年考入叙永联立中学(现叙永一中)十二班学习,1923年考入高师联中学习,同年加入青年团。在校受恽代英、萧楚女等老师的影响,创办了《心波》、《红涛周刊》等革命刊物,宣传革命。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四期政治科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毕业,分配在叶挺独立团做政治工作,参加北伐战争。

1926年11月,身为叶挺独立团某部政治指导员的伯父,在北伐转战途中,从江西高安给我父亲写了一封家书。这封家书虽然距今已80个春秋,仍保存完好,字句清晰可见。希圣五弟:

前在高安寄上一函,想已收到。我在高安已住20多日,现南昌(江西省城)已克服,三、二日后,我将到江西省城去了!我们的军队由广州出发,我也由湖南、湖北(到)江西。将来不知能否到南京、上海。南昌到汉口只需两日,汉口四日到重庆,要是我回家也很容易,不过我现在不能回来!

我很久没有得到家信了,然而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不久我该可以决定交信地点,决定时再通知你!

父亲现在何处?我不知信该交什么地方!母亲近来想也安好无恙!我现在的身体很是安健,能吃苦!不害病,这是母亲和你们都喜欢的!

到南昌时再和你通信!你读书的进度怎样?你应该自己管理自己!

敬祝母亲安好!

                    更夫 由万里外的江西

这封信写于北伐战争途中,信中希圣五弟即我父亲。由于战乱,辗转一个多月才到四川叙永家中。这封信是伯父所寄诸多家信中唯一幸存的遗墨、孤品。……

P1-4

序言

民间家书系列图书由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主编,是以弘扬家书文化、守护亲情家园为宗旨的系列出版物。本书是系列图书的第一辑,所收录的30余封家书是从3万余封家书中精选出来的,可谓千里挑一。

亲情作为血缘文化的非物质载体,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民间家书是亲情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一封封带着体温的文字,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炎黄文化的基因。因此,保存民族的亲情档案,记录平民百姓生命中的感动,塑造健康和谐的人生,是本书的使命。书中配有大量书信原件的图片,让您能够触摸亲情与历史的痕迹;那一张张珍藏的老照片,则帮助您还原当时的场景,实现文字亲情与影像亲情的完美结合;家书背后的精彩故事将演绎一段段感人肺腑的人生悲喜剧。

本书收录的家书最早的写于清代,最晚的写于20世纪末,时间跨度超过一个世纪。其中既有父母对子女毫无条件的爱,也有子女对老人体贴入微的孝;既有兄弟之间的默默心语,亦有恋人之间的款款深情……

一封家书,一段历史。民间家书就是民间书写的历史,许多家书的作者就是那个时代重大事件的见证者、亲历者,他们的视角往往是一般的史书中所看不到的。有的家书已流传百年,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有的家书是名人的遗物,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有的家书是重大事件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如晋商韩荣章写于1900年的家书,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典型清代家书的样本,还补充了义和团运动的有关史实;褚定侯在与日军决战之前写下的“遗书”,让人们感受到抗日前线爱国将士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小人物,大时代。一封家书见证一个时代的景象,是民间家书独有的价值体现。各个时期五彩斑斓的家书,从一个侧面真实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为后人全面认识那个时代提供了新的视角。透过卫景安先生写给父母和妻子的一组家书,我们看到了20世纪30年代背井离乡走西口一族生计的艰难和内心的苦闷与挣扎。晋南农民张发戌关于第一次坐飞机的家书,虽然写他一个人的感受,却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中国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人物,小故事。散落在民间的名人家书,也是民间家书独具的资源。这部分家书从另一个视角展现了名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尽管都是一些小故事,但生动、鲜活,且鲜为人知,如收入本书的滕代远、陈翰笙、曾毓隽、冯忠莲等人的家书。

小家书,大文化。体现中国文化的精华和中华民族的美德,是民间家书的重要特色。几乎每一封家书都包涵亲情、修身、齐家、礼仪、教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许多家书通篇闪烁着追求真理、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无私奉献等中华民族美德的光辉。书法、美术、邮票、包装、设计等艺术元素尽在其中。本书收录的5封两岸家书是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见证,字里行间洋溢着割不断的骨肉亲情,成为促进祖国统一的重要力量。

书中收录的家书征集于海内外,均为首次公开发表,家书原文中的错字、别字用括号作了更正。年代不分远近,信息不分厚薄,亲情不分轻重,每一封家书都是值得我们珍视的文化遗产。

                    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

                       2005年12月8日

书评(媒体评论)

抢救民间家书,就是传承家书文化,守护亲情家园,用亲情的力量维系家庭的和睦,共建和谐社会。

——季羡林

家书写的时候不是为了发表,也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所以讲真话的多。因此,家书整理工作,至少对学术界、文化界提倡讲真话,对社会风气都有好处,意义比较重大。

——任继愈

家书是一种说真话的文学写作。征集民间家书就等于我们中国向世界做了一个宣誓,宣誓我们如何重视组成我们国家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真正落实以人为本。

——苏叔阳

人与人之间讲真话不容易,但家书里的话是真情的流露。家书记载的家庭琐事往往和那个时代的大事连在一起,当大事发生时,那些普通参与者同样是创造历史的主人。  

——文洁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