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电影家传记丛书》中的其中一册,是中国著名导演王炎先生的自传。在本书中,王炎先生向读者展示了自己的艺术生涯、家庭生活等方面。在书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辛勤进取的中国电影人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所走过的足迹。对他所拍摄的那些老电影——《战火中的青春》、《独立大队》、《从奴隶到将军》、《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悠悠故人情》等等,有一个银幕以外的、进一步的了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个导演的自述(王炎自传)/中国电影家传记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王炎 |
出版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电影家传记丛书》中的其中一册,是中国著名导演王炎先生的自传。在本书中,王炎先生向读者展示了自己的艺术生涯、家庭生活等方面。在书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辛勤进取的中国电影人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所走过的足迹。对他所拍摄的那些老电影——《战火中的青春》、《独立大队》、《从奴隶到将军》、《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悠悠故人情》等等,有一个银幕以外的、进一步的了解。 内容推荐 王炎,导演,山东烟台人。少年时曾在机械厂学徒,1937年到山西参加抗日少年先锋队,1939年在太行山参加八路军剧社任分队长,1942年入延安鲁艺戏剧系学习戏剧理论,创作了秧歌剧《二流子转变》,后至战斗剧社编导了《劳动英雄回家》等剧。1947年入西北电影工学队,随后进入东北电影制片厂,在《光芒万丈》、《赵一曼》中任演员。1950年调文化部电影局艺术委员会,先后在汤晓丹、成荫、水华执导的《南征北战》等片中任副导演,1955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修班进修,1957年分配到长影任导演,创作了《寻爱记》、《战火中的青春》、《独立大队》等著名影片。“文革”后拍摄了《从奴隶到将军》,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 目录 出版前言 从大连至烟台 烟台·东炮台 梁老师和刘老师 出走 从山东到山西 在临汾重生 干上了艺术 到延安人鲁艺 鲁艺秧歌队 受欢迎的《二流子转变》 从鲁艺到战斗剧社 难忘的六人剧团 西北电影工学队 与孙月枝结婚 干上了副导演 《南征北战》 《寻爱记》 《三年早知道》 《康庄大道》 《战火中的青春》 《冬梅》 《独立大队》 纪录片《东北农业在前进》 “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际 《奇袭白虎团》 重拍《南征北战》 未搞成的几部影片 《从奴隶到将军》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悠悠故人情》 未拍成的《正月里来》 《女人国的污染报告》 《荒火》 《仅次于上帝的人》和《陶铸出行》 《阿曼尼萨罕》 结束语 附录:王炎年表 后记 试读章节 从山东到山西 步行的路越走越漫长,钱却越走越少了。这时我们发现刘老师经常掏出来看看的怀表不见了,那顶颇为体面的礼帽也不见了,据说只卖了8角钱。这时大家的体力渐渐地不支了。那个穿运动鞋的女学生都露出了脚后根。大家都眼巴巴地望着公路上来往奔驰着的卡车,心想要是能坐上去该多好。 我再也捂不住那来历让人脸红的黄金戒指了。我悄悄地和刘老师商量,把戒指卖了吧!战争时期是票子贬值,金子涨钱。我们秘密地把金戒指卖给当地一家老财,他验看了半天只给了7元法币,还说是帮助我们这帮穷小子,不然他还不买呢。 在公路上,我们左等右等终于花5元钱上了一辆装着杂货的破烂卡车。大家在车厢里兴奋了一阵后,渐渐地安静下来,随着“嗡嗡”的开车声,有的人就摇摇晃晃地进入了梦乡。我还梦见了待我不错的舅妈在找她的戒指,还梦见坐着过海的舢板去看母亲,突然一个劈海的巨浪迎头盖过来!我惊醒了,原来是下坡急刹车,我被脸朝下抛到了公路上。 刘老师和车上的人都吃惊地跳下车,扶起满脸尘土模样吓人的我,返回汽车。 这时汽车司机才钻出驾驶室,拦住我们:“没有摔着吧?那好,到了。” “什么?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是什么地方呀?” “我们是到县城的呀!” “别耍赖,给钱的里程到了。”司机生气地跳上驾驶室,又生气地斥责道:“一群倒霉蛋加笨蛋,我好心告诉你们,前边就是火车站,快扒车去呀!”他哐当一声关上车门,按了一声喇叭便拖着烟尘把车开走了。 我们正在无可奈何时,忽然从远处传来一声火车的汽笛声。大家顿时又来了精神,架起了腿脚还有点酸痛的我,就向车站方向跑去。 老早就听说,陇海路上跑的火车是蓝钢皮的车厢。但我们跑到那个野外小站时,停在那儿的防空列车,足有小站的两倍长。列车上都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根本看不见什么“蓝钢皮”。不过这也给了我们机会和时间,我们立刻分散开了,拼命地插到了叫嚷着的人群中去,挤上了车,糊里糊涂地到了郑州。在郑州下车时,我们个个浑身麻木,动弹不得,不知是怎样滚下车来的。临走时,我还是给列车敬了礼:“谢谢蓝钢皮”。没有它,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像“铁拐李”似的一瘸、一颠的迈动着脚步呢。 郑州是当时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我们离开家后,唯一的一次享了两天福的地方。这是因为我们一个同学的亲哥哥,是当地驻军中的一位中校副团长,他让我们在这里的澡堂洗了个澡,换洗了衣服,还饱食一餐晚饭。副团长晚上带着一个护兵严肃客气地找到刘老师说:“孩子们的报国之心可嘉,但,就是嫩了一点。现在抗日战争全面展开,哪儿都需要一些有文化的人。不必到西北、到山西去,就留在这儿的学生连吧。从一开始的职级就是军士级,要是提高提高闹好了自然是很有前途的。再说,也可以显显学生们的才华和爱国热忱呀。” “谢谢长官的关照。”刘老师婉言谢绝说:“到西北是有约在先。我个人也不能专断。”他看看大家又说:“谁愿意留,当然可以留下。” 我们来的时候是9个人,走的时候成了6个人,果然有3个人留下了。用我们山东话说:一是这一路实在累熊了,另一是可能留在这儿能弄个一官半职的。后来我们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挎上了蒋委员长颁赐的“军魂剑”。 1937年的10月,我们只剩下6人的学生宣传队在驻军的帮助下终于渡过黄河,经风陵渡到达陌生的山西省战时政治中心——临汾。 出了火车站,我们随着穿着各色军装的军人进入城里。在鼓楼下,我们饥肠辘辘地围着一个挑着沙锅卖元宵的老乡,大家都尽可能地饱餐了一顿滚烫的异乡大元宵。 P12-13 序言 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走过了艰苦卓绝而又辉煌灿烂的路程,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电影艺术家。他们与历史相伴,无论是在清末民初重大的社会变革时期,还是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建设年代里,他们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克服各种困难,拍摄了众多的享誉世界的经典之作,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业绩。毫无疑问,追寻他们的艺术足迹,描绘他们的多彩人生,展现他们的宽阔胸怀,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电影的研究工作,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在庆祝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的喜庆日子里,中国电影家协会组织编纂了《中国电影家传记丛书》,并授权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该套丛书的首批图书。 《中国电影家传记丛书》首批图书,选择约20位电影家为对象,包括从事编剧、导演、表演、摄影、事业管理等工作的电影家。通过对于他们流金岁月的回顾、生活历程的展示,描述他们的人生阅历,记录他们为中国电影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同时,也可以对一些重要的电影历史进行过滤和补正,增加电影研究史料的积累,达到以史鉴今之功效。 首批图书以每人一部著作的形式,总计出版约20本。作者将在对传主深入采访以及搜集补充相关的历史材料的基础上,以纪实文学的笔法,对传主的演艺生涯、政治生活、家庭生活等方面,进行往事的梳理和不脱离事实范围的文学描写。因此,全书既有一定的学术性,又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既有个人传记的纵向特点,又不完全拘泥于琐碎细节,而注意展示所述重要作品、重大事件横切面的宽阔历史背景;既严格尊重历史事实,又大胆进行具有一定想像力的文字发挥。 首批图书中的各本著作,本着形式多样的原则,根据传主的情况和意愿,在口述实录、自传和普通传记等多种传记形式中,确定不同的体例。 在酝酿首批图书的传主人选时,优先考虑从未出过传记者是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突出反映电影艺术创作中主要部门的著名电影家的成就,更是整套丛书的出发点、着眼点。由于传主各自的情况不同,相对应著作的文字与图片数量也将有所不同。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电影家传记丛书》是一项长期选题,也是一项民族电影学术工程,今后在适当的时机,还将陆续出版丛书的其他电影家传记图书。 《中国电影家传记丛书》编委会 2005年6月 后记 照理说,我父亲王炎这本书的后记,应当由他自己来写。不幸的是,他在全部书稿修改、打印完毕的第二天,即与世长辞了。于是,此后记只好由我这个协助他著书的长子代为执笔了。 自从我的母亲孙月枝2002年病逝后,父亲就一直深陷在郁闷中。我们兄弟三个无能为力,都没有办法缓解他的这种郁闷。只是在开始着手撰写这本书后,他才重新振作了起来。在七八个月的时间里,他终日伏案奋笔疾书,脸上也时时重新浮现久违的笑容。他写得十分投入,甚至连家中厨房不慎失火,浓烟和火苗已窜进他正在写作的房间时,他也浑然不觉,仍然在那里埋头挥笔……直到被搀扶出火场,他才奇怪地问:出了什么事? 初稿告成不久,就发现他罹患了癌症。他一面治疗,一面坚持修改,还挑选了部分打算附在书中的照片。在将书稿交给我整理、打印期间,他一旦想起需要补充或修订的内容,便会立即给我打电话交代一番。在他病势逐渐转重的情况下,依然惦记着这本书,隔几天就问问我进展的情况。 2005年6月13日,当我告诉正在住医院的父亲:书稿、照片均已整理、编排完毕,准备将于次日——6月14日下午,在医院病房里当着他的面交给中国电影出版社副总编辑李梦学、编辑蔡宝瑛、美编赵子航同志时,他重重地点了点头,欣慰地笑了。可惜,6月14日早晨7点,他却与世长辞,没能够看到书稿的交接和出版面世。 父亲一生爱书,常背一个或提一个不起眼的布包,流连在街头巷尾的新旧书店中。但因忙着编剧本和拍电影,直到晚年才拿起笔正经八百地写书。书也没有辜负父亲,这本倾注了父亲不少心血的书曾一度让他忘却了烦忧,成为他的精神寄托。 十几年来,我或撰写或主编出版了近20本书,自信还是懂书的。依我站在读者的角度看,父亲这本书兼具史料性和可读性,还是颇有价值的,父亲没有白忙活。 愿这本书能使读者看到一个辛勤进取的中国电影人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所走过的足迹。对他所拍摄的那些老电影——《战火中的青春》、《独立大队》、《从奴隶到将军》、《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悠悠故人情》……等等,有一个银幕以外的、进一步的了解。 王晓建 2005年6月18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