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叶永烈的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连获大奖:1980年荣获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最高奖——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2002年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发行量至今仍雄居中国科幻小说第一名;取名于本书的小灵通手机拥有一亿用户!
“张开幻想的翅膀,小灵通带你到未来世界飞翔。”《小灵通漫游未来》塑造了眼明心亮的小记者小灵通的可爱形象。作者通过小灵通三度漫游未来市的种种见闻,多角度、全方位、生动有趣地展现了未来世界的立体图景。可以说,《小灵通游未来》描绘了一幅充满细节的长卷——未来世界的《清明上河图》。像这样全面、形象地展现未来的作品,在众多的中国科幻小说中独一无二的。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作者的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写于1961年。我社在1978年出版了《小灵通漫游未来》,曾产生广泛的影响,并获得中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作者在1984年续写了《小灵通再游未来》。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作者又续写了《小灵通三游未来》。2000年,我社把《小灵通漫游未来》、《小灵通再游未来》、《小灵通三游未来》合并为《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引起广泛关注,并于2002年12月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为了满足广大小读者的需要,我社这次请作者对《小灵通漫游未来》再度进行修改,精心装帧,分为典藏版和最新版两册出版。典藏版收人《小灵通漫游未来》和《小灵通再游未来》;最新版收人《小灵通三游未来》。书中新增许多附录,介绍《小灵通漫游未来》的有关背景资料,以帮助读者更好阅读《小灵通漫游未来》。
作者在这本前后历时四十多年所写的作品中,塑造了眼明心亮的小记者小灵通的可爱形象,通过小灵通三度漫游未来市的种种见闻,多角度、全方位、生动有趣地展示了未来的美好景象。
未来是希望的所在。这本充满希望的好书,会给你以鼓舞,以知识,以幻想,以力量。
“刷”的一声,“大龙虾”打开透明的舱盖。铁蛋坐在前面驾驶员的座位上,我坐到后面乘客的座位。
我上了“大龙虾”之后,“刷”的一声,透明的舱盖自动盖上。只听见铁蛋说了声“起飞”,“大龙虾”先是朝上一蹦,然后“嗤”的一声迅速伸出翅膀,飞离阳台。
“铁蛋,这‘五用车’怎么会蹦?”我问铁蛋。
我记得,第一次去未来市的时候,坐的是水滴形状的“飘行车”。那“飘行车”能够在公路上飞快地“飘”着前进,也能在河面、海面上飘行;
我记得,第二次去未来市的时候,不见“飘行车”了。因为“飘行车”往下喷气,把泥沙吹起来,易造成污染。我改坐大龙虾般的“五用车”。那“五用车”有轮子,能够像汽车一样在公路上飞驶,也能伸出“腿”爬山,还能在空中飞、水上行,甚至在水面下潜行。
“如今,‘五用车’都改成‘七用车’了!”铁蛋告诉我,“七用车”比“五用车”多了两种功能:一是多了四个吸盘,可以吸附在墙上。这样,家家户户可以把车吸附在大楼的外墙上,解决了停车场过分拥挤的问题;二是会蹦,遇上堵车,可以“蹦”过去。
记得,我第一次去未来市,是乘原子能气垫船从海上到达未来市:
记得,我第二次去未来市,是乘“五用车”从空中飞抵未来市:
这一回,铁蛋驾驶着“七用车”,竟然朝着一座高山飞去。
这是一座陡峭险峻的高山。除了悬崖顶上有几棵青松、崖底溪边有点绿草之外,一片青灰色。这里不见人烟,偶尔有小鸟飞过。我真不知道铁蛋驾着“七用车”到这里干什么?!
我正困惑不解之际,铁蛋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叫“芝麻开门”似的。突然,两块悬崖之间,出现一个硕大的山洞,洞口刻着四个大字:“时光隧道”!
铁蛋一摁驾驶座前控制台上的一个圆钮,“七用车”就自动钻进了“时光隧道”。
P17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我的第一本科学幻想小说,写于1961年秋,当时我21岁,还在北京大学上学。《小灵通漫游未来》在当时未能出版。尘封了17年之后,在1978年那《科学的春天》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印了150万册,根据《小灵通漫游未来》改编的四种版本的连环画,总印数也达到150万册,一下子成了“超级畅销书”。
《小灵通漫游未来》创造了三项纪录:
《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发行量300万册,至今仍雄踞中国科幻小说第一名:
《小灵通漫游未来》连获大奖:1980年荣获中国儿童文学
创作的最高奖——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2002年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取名于《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小灵通手机如今已经拥有一亿用户。
在1961年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之后,我在1984年写出了续篇《小灵通再游未来》,在2000年写出《小灵通三游未来》。这三部作品通过心明眼亮的小记者小灵通三次访问未来市的所见所闻,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了未来世界的立体图景。可以说,这三部作品描绘了一幅充满细节的长卷——未来世界的《清明上河图》。像这样全面、形象地展现未来的作品,在众多的中国科幻小说中是独一无二的。
2000年,少年儿童出版社把《小灵通漫游未来》、《小灵通再游未来》、《小灵通三游未来》合在一起,出版了《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并在全国十六个城市举行签名售书,很快就销售一空。
2005年8月5日,《南京晨报》刊出了记者朱海永采写的《谁家有(小灵通漫游未来)》的报道,反映南京的读者刘先生一直想买一本《小灵通漫游未来》,可找遍了南京城也没有买到这本书。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少年儿童出版社决定在2006年又一次推出《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次出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分为两册,即“典藏版”和“最新版”。“典藏版”收入《小灵通漫游未来》和《小灵通再游未来》,“最新版”收入《小灵通三游未来》。“典藏版”和“最新版”都新增了附录,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历史背景。
“典藏版”新增加《一个预言家的愉悦》,详细“考证”了作者1961年所写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中许多科学预言被后来的科学技术所证实的种种事例,同时还配上实物照片。
“最新版”的附录《(小灵通漫游未来)创作历程》详细回顾了《小灵通漫游未来》四十多年的创作经过;《“未来的梦”——答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是作者与白岩松关于《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对话;《“小灵通”成为手机著名商标》则讲述了小灵通从小记者“转行”成为手机著名商标的有趣故事;《读者眼中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收录了许多《小灵通漫游未来》的老读者对这本书的有趣的回忆。
另外,邀请上海著名漫画家杜建国先生为《小灵通漫游未来》插图——他在1978年、1984年曾经分别为《小灵通漫游未来》和《小灵通再游未来》画了精美的插图,这一次重执画笔,再次为《小灵通三游未来》绘图,在此谨表谢意。
我是由少年儿童出版社一手培养起来的作者。1959年,19岁的我把平生的第一部书稿投寄给少年儿童出版社时,就得到了热情的首肯,不仅迅速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书,而且在1960年约我为《十万个为什么》撰稿,使我成为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最年轻、也是写得最多的一个作者。四十多年来,尽管少年儿童出版社领导和编辑已经换了好几茬,但是和我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小灵通漫游未来》“典藏版”和“最新版”出版之际,我谨对少年儿童出版社多年来的帮助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叶永烈
2006年7月1日
于上海“沉思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