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许润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张文康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所选医家均系在中医临床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在全国享有崇高威望且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中医临床大家,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等各科的代表人物。

许润三教授是“全国五百名老中医”之一,医界恒以“内、妇临床家”相许。“诗书典籍以润屋,饱学大度以润身,救人治病以润德”。这就是许润三老先生。

本书不仅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还具有前所未有的文献价值。

内容推荐

许润三,现任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学位评审委员会委员。他是全国五百名名老中医之一,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本书为“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一,按医家小传、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年谱四部分进行编写。医家小传简要介绍许润三的生平及成才之路;专病论治意在以病统论、以论统案、以案统话,即将与某病相关的精彩医论、医案、医话加以系统整理,便于临床学习与借鉴;诊余漫话则系读书体会、札记,也可以是习医心得,等等;年谱部分则反映了许润三一生中的重大事件或转折点。

目录

医家小传

专病论治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不孕症

排卵障碍性不孕

附:从一例功血误治辨析功血的诊治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附:四逆散加味治疗“输卵管不通”验案三则

免疫性不孕

精液异常性不孕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灵活辨证,攻补兼施

 从肾论治闭经

 痛经的辨证与治疗

 绝经期综合征以肾统领,妙用经方

 从肾论治先兆流产

 慢性盆腔炎不是“炎”

诊余漫话

 经方妇科新用

 治病以调理脾胃为先

 用药特点

 医话精粹

学术观点

 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方证对应相结合

 冲、任、督、带理论与实践

 子宫是维持女性生理病理特征的主要器官

 中医妇科证候鉴别诊断

 中医妇科常用治疗大法与代表方剂

 对中西医两大学科的看法

年谱

附录

 许润三教授主要论著一览表

 许润三教授女性不孕症疗法中医诊治思路、疗效及其影响

 学无止境,有容乃大

——师从许润三教授学习中医妇科的体会

 大医至爱,仁者有寿

——贺恩师八十华诞暨行医六十周年纪念

试读章节

2.医案二

马某,女,28岁,售货员。

患者1993年6月在某院分娩,因宫缩无力,第二产程延长,行会阴侧切,胎儿吸引器助产。产后阴道出血较多,伴有腹痛,轻度发热,体温38.3度C,邀许老会诊。当时患者腹痛拒按,在腹部脐下二指可叩及子宫,挤压时子宫有血块排出,血块排出后腹痛减轻。会阴伤口无红肿,无分泌物。舌质稍淡,苔薄白,脉细滑无力。辨证为产后气虚宫缩无力所致的血瘀留滞而引起的腹痛,治以益气缩宫汤(自制方)。处方如下:

党参100g当归10g川芎10g白术30g枳壳15g三七粉(分冲)3g生黄芪30g益母草30g 3剂

药后血量减少,腹痛消除,又进3剂血量更少,呈粉红色。

按:该患者缘气虚所致的血瘀腹痛,故方中重用党参、白术、黄芪以增强子宫收缩功能,又辅以枳壳、益母草缩宫祛瘀,更佐以养血、活血、止血之当归、川芎、三七粉。本方是补中有行,行中有止,看起来它们是对立的,但疗效又是统一的。

3.医案三

汪某,女,19岁,学生。

患者13岁月经初潮,周期20~25天,行经3~4天,无痛经。近两年每于经前1~2天出现乳房、小腹胀痛,渐次加重,有时需卧床休息。月经28~32天一次,每次带经5天,血量中等,中夹少量血块。舌质正常,形体较瘦,脉细弱。辨证为气滞血瘀型痛经,遂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剂。处方如下:

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0g赤芍10g枳实10g丹参20g三七粉(分冲)3g生甘草10g

嘱每月经前服3付,连服3个月。

按:本方是用四逆散加味而成。方用四逆散疏肝理气,当归、白芍养血调肝,丹参、三七化瘀止痛。

P112-113

序言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昔岐黄神农,医之源始;汉仲景华佗,医之圣也。在祖国医学发展的长河中,临床名家辈出,促进了祖国医学的迅猛发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为贯彻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精神,在完成了《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出版的基础上,又策划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以期反映近现代即20世纪,特别是建国50年来中医药发展的历程。我们邀请卫生部张文康部长做本套丛书的主编,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靖同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同志任副主编,他们都欣然同意,并亲自组织几百名中医药专家进行整理。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1世纪初正式问世。

顾名思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就是要总结在过去的100年历史中,为中医药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受到广大群众爱戴的中医临床工作者的丰富经验,把他们的事业发扬光大,让他们优秀的医疗经验代代相传。百年轮回,世纪更替,今天,我们又一次站在世纪之巅,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为的是更好地发展,更快地创新,使中医药学这座伟大的宝库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服务于未来。

本套丛书第一批计划出版140种左右,所选医家均系在中医临床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在全国享有崇高威望且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中医临床大家,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等各科的代表人物。

本套丛书以每位医家独立成册,每册按医家小传、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年谱四部分进行编写。其中,医家小传简要介绍医家的生平及成才之路;专病论治意在以病统论、以论统案、以案统话,即将与某病相关的精彩医论、医案、医话加以系统整理,便于临床学习与借鉴;诊余漫话则系读书体会、札记,也可以是习医心得,等等;年谱部分则反映了名医一生中的重大事件或转折点。

本套丛书有两个特点是值得一提的:其一是文前部分,我们尽最大可能的收集了医家的照片,包括一些珍贵的生活照、诊疗照以及医家手迹、名家题字等,这些材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是历史的真实反映;其二,本套丛书始终强调,必须把笔墨的重点放在医家最擅长治疗的病种上面,而且要大篇幅详细介绍,把医家在用药、用方上的特点予以详尽淋漓地展示,务求写出临床真正有效的内容,也就是说,不是医家擅长的病种大可不写,而且要写出“干货”来,不要让人感觉什么都能治,什么都治不好。

有了以上两大特点,我们相信,《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会受到广大中医工作者的青睐,更会对中医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对百余位中医临床医家经验的总结,也使近百年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因此,本套丛书不仅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还具有前所未有的文献价值,这也是我们组织编写这套丛书的由衷所在。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年10月2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