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浩如烟波的文字历史资料中筛选出来大量不为历来的史家重视的情节,重新演绎正朔嬗变社稷更迭的故事,可谓举重若轻……应该说这是近年来文史出版物中,一部可圈可点的佳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李亚平 |
出版社 | 北京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从浩如烟波的文字历史资料中筛选出来大量不为历来的史家重视的情节,重新演绎正朔嬗变社稷更迭的故事,可谓举重若轻……应该说这是近年来文史出版物中,一部可圈可点的佳作。 内容推荐 朱元璋定社稷,用白骨堆砌理想,善恶再评说,张居正治天下,在死棋局里博弈,生死两重天。 目录 引子 上篇 朱元璋:用白骨堆砌理想 1 中国特色的创业之路 2 谋略的作用 3 不一样的思维 4 千秋事大: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附 朱元璋的子孙(之一) 酷!睁着眼睛尿炕——正德皇帝朱厚照 坠落,由此加速度——嘉靖皇帝朱厚熜 下篇 张居正:在死棋局中博弈 5 官场生存原理 6 阴柔方能胜利:夏言、严嵩、徐阶 7 走上不归路:张居正、高拱、冯保 8 没有胜出者的博弈 附 朱元璋的子孙(之二) 天才皇帝不补天——天启皇帝朱由校 拿什么奉献给你——崇祯皇帝朱由检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朱元璋祖籍沛县,与一千七百年前的汉高祖刘邦勉强可以攀上同乡。(《明史》·太祖本纪)朱元璋与刘邦还有一样相同的地方,在中国所有创建大一统帝国的开国皇帝中,只有这两个人是彻底的平民出身,其他人则基本上是以豪门世族起家。这可能是刘邦对朱元璋影响巨大的原因之一。 与刘邦比较起来,朱元璋的出身更加卑微。刘邦起兵前,还有一个亭长的头衔。(《史记》·高祖本纪)亭长是始于战国时期的一个官名。当时,在国与国之间的邻接地区设亭,置亭长,以备边事。秦统一六国之后,以十里为亭,设置亭长,负责管理乡村间十里方圆的治安警卫、过往人等,并治理民事,属于帝国最低一级的小吏。其管辖范围,可能略小于我们今天的乡镇。他们的作为或者不作为,常常能够影响普通百姓们的祸福荣辱。因此,至少在百姓面前,他们可以神气十足。 比较起来,朱元璋则恰好是受帝国这些最基层干部管制的平头百姓。(《明史》·太祖本纪) 按照今天的概念,朱元璋的家庭成分应该是雇农,属于乡村赤贫阶级。他的祖先几经逃荒流浪,到他父亲一代,方才定居在濠州钟离县太平乡孤庄村,靠租佃耕种别人的土地为生。这个濠州,就是今天的安徽凤阳县。公元1328年,即元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朱元璋出生在这里。(《明史》·太祖本纪) 朱元璋父族一系世代务农,值得表彰的事迹不多。他的母族一系,特别是他的外祖父却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朱元璋的外祖父姓陈,早年曾经在南宋末年抗元名将张世杰麾下从军,并且参加了南宋与元朝铁骑最后的殊死一战——广东新会县的崖山之战。是次大战,以南宋宰相陆秀夫仗剑令自己的妻子儿女跳下大海,随后,背负6岁的南宋末代小皇帝蹈海而告终。就此宣告南宋帝国的正式覆灭。激战之际,朱元璋的外祖父,这位陈氏老先生在血肉横飞中,被打落海中,在一团混乱下居然传奇般地被人救上岸,并历尽千辛万苦逃回了老家。此后,避居乡间,靠巫术、卖卜与看风水为生,并且一口气活到99岁方才谢世。(《明史》·外戚陈公传) 至今,我国各地仍然可以见到许多此类人,他们虽然蜗居一地,却能量颇大,常常是当地声名远播的知名人士。相当多的人们远离千山万水前去请教吉凶祸福,是为常事。 按照时间推算,朱元璋出生时,那场大战已经过去了五十年。朱元璋童年甚至少年时,这位老人应该依然健在。我们可以想见,这么一位见多识广的老战士,对于少年朱元璋的心智影响想必不会小。 朱元璋的母亲是陈家二姑娘,据说,此女自幼开朗大方,深得其父喜爱。于是,饱经沧桑的老先生教她读书识字,给她讲述历史掌故和各地风土人情。长大后,陈二娘能歌善舞,在乡间迎春赛会与社戏上常常大受欢迎。这些还不算重要。重要的是,生下朱元璋后,尽管家境千难万难,母亲还是勒着省着将他送进私塾,读了大约一年多将近两年的书。随后,生活实在艰难,为割草放牛、补贴家用而辍学。在母亲的教导下,朱元璋继续学完《百家姓》、《千字文》等发蒙读物,打下了文字根底。(《明史》·外戚陈公传)并且,可能正是这样的一位外公和母亲,打开了他的眼界与心胸。 公元1344年,即元顺帝至正四年,淮河流域遭遇大旱、蝗灾与瘟疫,半月之间,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大哥与大哥的儿子先后死去。一个虽然贫穷但不无温馨的家庭,霎时变成人间地狱。 当时的情形极为悲惨,朱元璋与活下来的二哥身无分文,没有棺木,没有寿衣,没有墓地,兄弟二人用门板抬了草席裹着的亲人,走到村外的一个山坡下时,下起霹雳暴雨,抬着门板的绳子断了,二人躲雨并找人借绳子。结果,回来后大吃一惊地发现,山土崩塌,已经将亲人埋在一个新的山包之下。当时,为了得到一块立锥之地以便埋葬亲人,他们兄弟二人曾经苦苦哀求一个大户,遭到断然拒绝。此时,幸亏这块山坡地属于一个积德行善的人家,他们才就此千恩万谢地葬下亲人。(王鸿绪《明史稿》·太祖纪》) 这段往事,对于朱元璋创巨痛深。以至于数十年后,他已经当了皇帝,然而每每触及此事,仍然号啕痛哭,不能自已。并且多年不许臣民为自己庆贺生日,原因是会令他想起父母死时的惨状。(徐祯卿《翦胜野闻》) 这一年,朱元璋16岁。P2-4 后记 恰在本书修改完毕之际,我听到了一次关于《时间简史》的精彩演讲;随后,阅读了该书的姊妹篇《果核中的宇宙》。 霍金说:“如果我们已经抵达终点,则人类精神将枯萎死亡。”因此,“我们将永远不会停止”。他说:“我们如果不能更加深邃,我们就必定会更加复杂。” 给我的感觉,这位深度残疾的自然科学家,仿佛是在描述我们自朱元璋成为天子之后的历史。 今天,我们知道:类似地球在其中转来转去的太阳系,仅仅在银河系里就有一千亿个以上;而在茫茫宇宙中究竟有多少个银河系,是哪怕用最新技术都无法确切知道的。于是,霍金认为:以往,“人类智慧行为的记录并不非常光彩”。这让人很容易联想起中国皇帝与上天的关系。为了论证天子——上天的儿子的真实性与神圣性,我们的政治家及其学者们已经付出了数千年的艰苦努力。其间,伴同血雨腥风无数。如本书所描述的,肯定只是其中太少的一部分而已。 在这位被轮椅禁锢了几近四十年的智者、思想者面前,我愿说出自己无地自容的羞愧,我愿自己的工作能够救赎自己的灵魂。 思想纯粹而彻底,在我看来,是值得尊敬且难以企及的境界。与博学与否无关,与才华之类关系也不大,那是一种人生境界。很多年前的一部电影里,有一句对白,日:“与质朴的人在一起,可以纯洁灵魂。”说的大约就是类似的一种境界。在具有这种境界的人们面前,我常常感到自惭形秽。把他们的名字排列在这里,本身就是一件可笑的事情,足以证明排列者的不纯粹与不彻底。我想说的是:能够结识他们,是我的光荣;对于在他们那里所领受到的教益与快乐,我私心里深怀感恩之心。 感谢读者朋友。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出版后,大约有近千位读者朋友给我发来电子信件,喜欢、讨厌、商榷者都有。你们的关注本身就是一种鼓励,我很感谢。也曾经给不少朋友回了信,请没有收到回信的朋友,务必不要以为是我有意怠慢,下列原因造成了你们没有收到回信。 其一,不知是网络公司的原因还是我的电脑系统的毛病,有时,凡发出去的信件,全部没头没脑地退回来,有方框弹出,里面的说明我根本看不懂。且此种情形每次常常持续十数天以上,令人极度焦躁。 其二,不久,家里一台专门用来上网的电脑不幸染上病毒,所有发出去的邮件均被退回,这回弹出的方框我能看懂,意思是不能发送携带病毒的邮件。此时,除诅咒病毒制造者下地狱之外,我已经无能为力。 其三,春节过后,出版社的朋友便开始一再催逼,于是,我只能保住已经成为专用文字处理机的一台电脑,遂埋头于本读书报告的写作,以后确实有一些信件没有回复。 假如曾经给我写过E—mail,又没有收到回复的朋友能够读到此处的话,则请接受我的歉意和谢意。 董三白先生是我必须表达敬意与谢意的前辈。当时,收到三白老的E—mail之后,我误以为是出自同辈人之手,于是,大大咧咧、称兄道弟回了一封信。后来才知道,三白老年届80,退休前是安徽某高校的教授,所执教者恰与我国古代典籍密切相关。我大窘,请求与我父亲一辈的三白老原谅。老人家宽容慈爱,以我辈望尘难及的深厚学养,给予了鼓励与鞭策。其间,渗透了对于人情世事的洞察,令我深受教益。按时间推算,三白老今年应该是80高龄了。古人说:书生的人情一张纸。我愿以此书作为给三白老贺寿的礼物,献给老人家。并借此,敬祝三白老健康长寿。 需要感谢的人很多,包括我的妻子与女儿,恕不一一道来。出版界的朋友为此书付出了许多心血,如朱明德、尚红科先生,但据说他们的责任就是培植新人与新书,是故,不再单表谢意。 最后,还是那句话,我想对读者朋友说:你们若是喜欢这本书,我会极其开心;要是不喜欢的话,我仍然站在这儿,等着你扔来的砖头。 要是愿意,就发个邮件给我。电子信箱地址是: yapingli1216@sohu.com 2005年6月25日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谢泳 《帝国政界往事》把浓厚的现实情怀和历史叙述较好结合起来,打动了当下读者。《帝国政界往事》系列的出版,应该说是读书界的一个重要收获。刘军宁 在中国,作为政治结论汇编的历史书多之又多,作为故事汇编的历史书少之又少,当代中国人写的关于立国历史的严肃故事书就更少了。不过《帝国政界往事》系列的出现正是我喜欢的那一类历史书,我期待着作者发掘出更多有教益的历史故事,提出更多令人省思的追问。乔良 我们已经太深太久地习惯于从一种角度和定式,去认识和理解自身的历史。转过脸去,你会发现,历史原来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李亚平先生《帝国政界往事》的方式去解读。而且,这种方式更直接、更真切,也更值得人玩味。解玺璋 读《帝国政界往事》,我的一个突出的感觉是:以往只在教科书中出现的历史大事件,在这里恢复了它的原生态。我不能拒绝阅读的快感和诱惑。徐迅 中国历史的文化随笔可谓多矣。然而这部《帝国政界往事》,从浩如烟波的文字历史资料中筛选出来大量不为历来的史家重视的情节,重新演绎正朔嬗变社稷更迭的故事,可谓举重若轻……应该说这是近年来文史出版物中,一部可圈可点的佳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