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温州之子--叶康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沈绍真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叶康松先生是美国康龙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他以其远见卓识,一手打造了“康松”牌西洋参品牌。现在“康松”牌西洋参几乎席卷了整个内地市场。他用非凡的努力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中国第一,今天的他是成功的,但你也许不知道,在这巨大成功的背后叶康松经历的成功与失败,那些鲜为人知的泪水与艰辛。本书所展现的叶康松创业之路,是风波叠起之路,是温州民营企业家甜、酸、苦、辣的缩影,读它,能解开温州现象之谜。

内容推荐

叶康松用自己的传奇人生,谱写了他的不平凡的三个十八年: 第一个十八年,在一贫如洗的温州农家长大。是序曲,贫穷酝酿着改变现状的强烈的愿望 第二个十八年,从普通一兵到镇党委书记,一腔热血为祖国效劳; 第三个十八年,从下海经商到美国创业,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更为成功的企业家,更活跃的社会活动家;对祖国有更多贡献的慈善家。今天叶康松能够成为海外企业家的代表人物、领军人物,在于他的个人素养和品格。归结起来有这么四条:一是超常的勇气。二是坚韧的毅力。三是灵活的头脑。四是干部的素养。 叶康松成功了,但你也许不知道,在这巨大成功的背后叶康松经历的成功与失败,那些鲜为人知的泪水与艰辛。这本书所展现的叶康松创业之路,是风波叠起之路,是温州民营企业家甜、酸、苦、辣的缩影。读这本书能解开温州现象之谜。

目录

序:叶永烈

上 部

第一个十八年

第一章:出身在农家

1.1暮色苍茫镰刀响

1.2瓯江北岸少年郎

中 部

第二个十八年

第二章:军旅生涯

2.1谋生入伍去海岛

2.2四个口袋的梦想

2.3崭露头角学生兵

2.4父母之命不可违

2.5母亲督婚来军营

2.6"衣锦还乡"指导员

第三章:仕途人生

3.1前楼与后楼:人生的一次选择

3.2"劳力归田"?:年轻秘书困惑多

3.3犯颜直言:一鸣惊人调研会

3.4毛遂自荐求任镇长

3.5初露锋芒:三元堂拆违

附记

第四章:鏖战天下第一难

4.1招待所受命

4.2舌战党委会

4.3首战下堡墩

4.4再战浦口村

4.5河底村危机

附记

第五章:主政上塘

5.1八大专业村

5.2城市化建设带头人

5.3十八年后的座谈会

5.4家事杂记

下 部

第三个十八年

第六章:辞别官场

6.1早就迈出了第一步

6.2大病的挑战

6.3既定方针不变

6.4五度恳请

6.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第七章:重新当农民

7.1必须知道的背景

7.2 引人关注的头条新闻

7.3与市公安局长过招

7.4农民进城不容易

7.5研讨会上的惊人之言

7.6尝到苦涩的海水

附记:重访老书记董朝才

第八章:走出国门第一人

8.1美国佬来了一个电话

8.2猜不透的美国佬

8.3漫漫审批路

8.4厅长、市长及十分钟的陈述

8.5舅舅、妹夫与弟弟

第九章:在美国办公司

9.1法律事务所的第一笔生意

9.2屈辱的城下之盟

9.3大家去打工

9.4打火机生意·其兴也速

9.5打火机生意·其败也速

9.6挽回败局有高招

9.7回温州,四步棋

第十章:生死转机

10.1误诊为肺癌

10.2请美国州长来剪彩

10.3与克林顿和布什合影

10.4"买正宗,找康松"

10.5老县长来当总经理

第十一章:成就功名在故里:辉煌的一九九八

第十二章:打造保健品第一品牌

12.1从西洋参到"康麦斯"

12.2思考:"打快拳"还是"做终端"

12.3四百理念--第一品牌之魂

12.4整顿康麦斯在香港的市场

12.5行动:亲自回国领军

12.6首战:决胜沈阳

12.7再战:决策"保证金"

12.8人民大会堂的声音

12.9康麦斯:走向代理商、走向市场

第十三章:样板的力量

13.1原来终端可以这样做

13.2两条大红横幅的影响

13.3叶康松的"数字"经

13.4把南京市场推上舞台

13.5上台阶:公司加盟

13.6 《五年发展战略规划》出台

第十四章:当企业家,还要当社会活动家

14.1温州电视台赴美采访

14.2康龙国际交流中心

14.3"小百花"访美

14.4签证难,难于上青天

14.5"你不愧是民间大使"

14.6感念"小百花"

14.7不仅仅是难以忘记

14.8父女"世温会"

第十五章:慈善家的心愿

15.1情系孤儿的企业家

15.2财富是一种责任

15.3温州人的又一项全国第一

第十六章:永怀希冀永续经营

16.1叶康松:让美国总统也知道康麦斯

16.2永怀希冀永续经营

附录:叶康松年谱

试读章节

公元1950年3月7日(农历正月十九酉时),天快擦黑时,在永嘉县南端瓯江边靠山的珠岙村(现属瓯北镇)一个破旧的农家小屋里,传出了一个男婴轻微无力的啼哭声,这便是本书的主人翁叶康松出生了。

那个年代农村接生婆都用镰刀割脐带。当地风俗,割脐带后要把镰刀使劲甩在地上,甩得越响、越有劲,日后孩子胆子便越大。

那天那接生婆见是个男婴,男儿要胆大!便使劲将镰刀往地上一甩,“咣当”一声,声音果然很响。

年轻的母亲听了心中很是满意,心想这孩子日后定能干大事。

这天村里有两个产妇生孩子,接生婆忙完这边后,便匆匆赶到另一家去了。

不料因为镰刀消毒不慎,脐带感染了细菌,这瘦小的婴儿患了“七日风”。出生不久就发烧、抽风痉挛、整日啼哭……

母亲看到这幼小的生命如此不安,以为性命难保,非常着急,不知如何是好。幸好过了七天后这孩子烧退了,一切太平,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这孩子取名叫“康松”,从健康、松柏中各取一字而成。

虽是如此,这男孩的出世还是给这户贫苦人家带来了极大欢愉,因为这毕竟是个男孩,这毕竟是叶家的第一个孩子。那时父亲叶宝仁29岁,母亲19岁。因为奶水足,叶康松很快就长得白白胖胖,很是可爱。

谁也没曾料想到,这个出生时十分瘦小的男婴,日后会有轰轰烈烈的人生。

叶康松是叶家长子,祖父母更是视这个孙子为宝贝,宠爱有加。孩提时代的叶康松一直跟着祖母睡。

三岁时,江北乡举办了一次健康儿童比赛(若是现在必叫什么大奖赛了),叶康松被抱去参赛,白白胖胖的他得了第三名,还得到一条连衣裙的奖品。

虽说翻身解放,但经济落后的永嘉农村注定了他童年的生活是艰难的。在他之后,父母又给他添了三个妹妹,一个弟弟,全家七口还有祖父母,生活自然艰难。在他儿时的记忆中,白米饭是母亲留给年幼弟妹们的营养品,他只能偶尔在获得父母褒奖时才能有幸吃到。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中,叶康松从小就能吃苦耐劳,热爱劳动。五六岁时就到田地里拾稻穗、在家喂猪养鸡,七八岁时则能上山割草砍柴,抓田鸡、麻雀做菜肴。他度过了清苦辛劳的童年。

父亲叶宝仁为人公正,热心公益,因此威信甚高,现在村里老少都叫他“宝仁公”。

然而相比而言,在地方上名气、影响更大的还是他的母亲李兄妹。

叶康松的母亲李兄妹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妇女。但新中国和改革开放使这个普通农妇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她富有正义感,敢作敢为,性格刚烈,早年担任妇女主任、调解委员,因处事公正受到人们的尊敬拥戴,人称“阿婆儿”。P002-003

序言

“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爆发后不久,我从上海飞往纽约进行采访,以写作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当我来到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废墟前,那里挂满死难者照片,摆放着鲜花,点燃着蜡烛,乐手吹奏着凄凉委婉的风笛。在不远处,我见到一位华人姑娘在出售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倒坍前高耸入云的照片,还有各种各样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纪念章,生意不错。我在挑选照片时与妻用温州话商量了几句,那位姑娘竟然用温州话热情地跟我打招呼!

这就是善于捕捉商机的温州商人的形象。姑娘告诉我,这些照片、纪念章都是在温州赶制的,以最快的速度运到了纽约……

不论是在纽约唐人街的杂货铺,还是纽约法拉盛的水果店,我都听见熟悉的乡音。

我在欧洲漫游,在各国的中餐馆里,讲温州话比讲英语管用,因为那里的中餐馆很多是温州人在张罗。

也正因为这样,作为中国一座规模中等偏下的城市,温州居然在2003年召开了“世界温州人大会”。

能够作为“世界温州人大会”代表从海外荣归故里出席大会的,自然不是那些小商小贩,而是富商巨贾。在这些温州的海外精英之中,名列前茅的佼佼者便是叶康松。

叶康松先生是美国康龙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其“康松”牌西洋参几乎席卷了整个内地市场。他在美国创业成功,先后受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现总统布什的接见。

叶康松不是出生在百万富翁的豪华别墅之中,而是在温州一个贫苦农民之家降生。其实,在改革开放的岁月,众多在商海中变为巨富的温州人,都像叶康松那样,原本都不名一文。他们正因为贫穷,才奋力拼搏。如今,温州名震全国,温州人仿佛成了“富有”的同义词(尽管温州人并不人人都富有);“温州购房团”在全国各地掀起的购房旋风,令当地百姓瞠目结舌,用奇异的目光打量着他们。人们纷纷希图解开一个谜团:温州人发财的秘密!

《温州日报》记者沈绍真先生多年跟踪采访叶康松先生,为他写下长篇纪实人物传记《温州之子——叶康松》一书,破译了这个谜团。

《温州之子——叶康松》把今年五十有四的叶康松的人生道路,分为三个十八年:

第一个十八年,在一贫如洗的温州农家长大;

第二个十八年,从普通一兵到镇党委书记;

第三个十八年,从下海经商到在美国创业。

在叶康松人生的三大乐章之中,第一个十八年是序曲。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有着类似于叶康松的第一个十八年。在叶康松看来,贫穷意味着强烈希冀改变现状。

叶康松的第二个十八年,不少中国人也经历过。他最初改变现状的行动就是参军,然后复员,成为国家干部。叶康松奋斗了十八年,成为中共温州市永嘉县上塘镇党委书记。

如果仅仅是第一个十八年和第二个十八年,叶康松的人生道路只是从农民到国家干部之路,没有闪现耀眼的奇光异彩。

在音乐上,常常把最精彩的乐章称为“华彩乐章”。叶康松的“华彩乐章”是第三个十八年。这大起大伏、跌宕多变的十八年,充分显示了叶康松的胆识和毅力,也反映了温州人的创业特色。

叶康松人生的第三乐章,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奏响的。可以说,绝大多数温州企业家也都是在这样的历史顺境中赚取第一桶金,日渐发达,成功创业。在温州大批民营企业家之中,叶康松能够成为代表人物、领军人物,还在于他的个人素养和品格。归结起来,有这么四条:

一是超常的勇气。在温州众多的干部之中,叶康松是辞职下海的第一人。1986年,当时他已经是中共永嘉县委委员、上塘镇党委书记,仕途一片光明。然而,他却毅然决然放弃铁饭碗,下海经商。1991年,他又是温州出国创办民营公司的第一人。作为“第一人”,闯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没有超常的勇气是不行的。

二是坚忍的毅力。下海经商之路充满暗礁。风险与回报成正比,叶康松曾经几度跌到谷底。他在福鼎投资养虾,眼看丰收在望,就在捕获前夕,八月十五的巨大海潮冲垮了塘堤,对虾全部卷进大海,二十万元投资转瞬间打了个水漂!他在美国经商,又遭遇骗子,遭遇同行倾轧,一度沦为赤贫。三起三落,他不灰心,一次次卷土重来,东山再起,终于反败为胜。

三是灵活的头脑。他细心倾听市场的声音,信息灵通,“小船掉头快”,什么有利就做什么。他办过水果农场,养过虾,种过木菇。到美国之后,种过香菇,做过打火机生意,后来又从“中国货,美国卖”到“美国货,中国卖”,看中美国威斯康辛州的西洋参,打进中国保健品市场。眼下,他在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延伸业务,拓展到欧洲、东南亚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他的公司包括生产、贸易、投资、旅游、咨询服务,方方面面的业务都在拓展。

四是干部的素养。叶康松有过多年镇长、镇党委书记的工作经验,富有政治头脑、政策水平,能够深刻理解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自己的行动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他在温州第一个弃官下海,正是响应改革之举。而第一个走出国门,到美国创业,在中美经贸舞台上创造奇迹,又正是实践开放之行。多年的基层领导工作,使他在组建民营公司时具备相当的组织能力,能够团结一班人共同工作。另外,从政多年的经验,也使他善于与方方面面的机关、官员打交道,为他的公司做大做活以至移师美国带来有利条件。

温州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或多或少具备前三条,而第四条则是一般民营企业家所欠缺的。叶康松能够成为温州民营企业家的排头兵,荣列温州改革开放十大风云人物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第四条。

曾有一个流传颇广的笑话:一个人吃了第一个大饼,未饱;吃了第二个大饼,仍未饱;直到吃了第三个大饼,这才饱了。他说,早知道这样,光吃第三个大饼就行了,可以省下两个大饼。其实,叶康松的三个十八年,犹如那三个大饼。虽然他的丰硕成果是在第三个十八年取得,但是这第三个十八年是建立在前两个十八年的基础之上:第一个十八年的贫苦生活使他产生了改变苦难的强大动力;第二个十八年更为重要,使他有了相当高的政治修养和工作能力。有了前面两个十八年“打底”,叶康松终于在第三个十八年大显神通,在保健品事业上大红大紫,无意之中应了他的名字:“永葆健康,长寿如松”。

我出生在温州而长期工作在上海。叶康松是我的本家,却素昧平生。虽说我也曾经去温州进行过采访,还多次访问了首先肯定“温州模式”的原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王芳,有时也应上海温州商会的邀请参加温州民营企业家们的聚会,但是我在读了《温州之子——叶康松》之后,才对温州民营企业家的艰难创业历程有了深层次的了解。这本书所展现的叶康松创业之路,是风波迭起之路,是温州民营企业家历经甜、酸、苦、辣的缩影。叶康松创业之路是一把解开温州之谜的钥匙。正因为这样,我向广大读者推荐《温州之子——叶康松》一书。

二00四年十一月十五日,上海

书评(媒体评论)

在文章大批民营企业家之中,叶康松之所以能成为代表人物、领军人物,还在于他的个人素养和品格。——著名作家叶永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3: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