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唐王朝之谜/话说中国千古之谜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张剑光//周志明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全书主要围绕一个“谜”字对大唐王朝历史展开追溯。帝王秘事、宫廷旧闻、政事奇案、宰臣名流、典章制度、文人轶事、经典作品、宗教信仰、地理交往、科技艺术、民风习俗,这些就是本书所要揭露的秘闻。不管你对哪一方面感兴趣,你只要翻开本书,这些历史秘密就马上不成其为秘闻。

内容推荐

历史本来就是个大迷宫。有的谜早已不成其谜,有的却不只一个谜底,还有的至今尚无谜底,或许永远不会有谜底。这不是作者偷懒,或故意留一手,历史就是这样,是千古遗憾。读者有兴趣,不妨自己也去找找谜底。

目录

帝王秘事

几枚同心结  隋文帝死因之谜

难道是混血儿  李唐皇室血统之谜

母亲与情人  唐高宗恋母心理之谜

年少气盛  唐高宗废立皇后之谜

暗于听受  唐高宗昏庸之谜

暴发户的女儿  武刖天身世之谜

遥尊太上皇  唐玄宗“传位”之谜

一篇小说  唐顺宗死因之谜

是否出家  唐宣宗身世之谜

约为父子  石敬瑭称儿皇帝之谜

敢作敢为  后同世宗柴荣出身之谜

宫廷旧闻

太子的苦衷  李建成庸劣之谜

两位男宠  张易之、张昌宗死因之谜

琼萼凋春  永秦公主死因之谜

其事难明  武则天长子李弘去世之谜

梨花一枝春带雨  杨贵妃下落之谜

君恩不禁东流水  宫女红叶题诗之谜

相看无限情  李煜与小周后之谜

才貌俱佳  花蕊夫人之谜

内大臣立定  唐代宦官控制皇位继承权之谜

政事奇案

短祚王朝  隋朝败亡之谜

没有发动的政变  唐太宗废太予承乾之谜

五王政变  武则天被逼下台之谜

谁在煽动  马嵬兵变主谋之谜

盛世后的危局  安史之乱起因之谜

二王八司马  永贞革新之谜

志除宦官  甘露之变之谜

穷吾天下  唐武宗灭佛之谜

宰臣名流

英雄丈夫  宰相裴炎被杀之谜

奸臣还是忠臣  李林甫口蜜腹剑之谜

独当国政  杨炎死因之谜

虚负凌云万丈才  李商隐与牛李党争之谜

是否变节  王仙芝受降之谜

遁入空门  黄巢下藩之谜

典章制度  

自给自足  唐代庄园之谜

以绢易马  唐与回仡绢马贸易之谜

一种汇兑方式  唐代飞钱之谜

竞拥强兵  唐代藩镇割据背景之谜

众说纷纭  科举制度诞生之谜

文人轶事

应了谶语  卢全死因之谜

生死两茫茫  骆宾王下落之谜

一颗启明星的坠落  王勃“自没”之谜

在劫难逃  陈子昂死因之谜

终南辋川一家吗  王维相川别业之谜

何处是故乡  李白出生地之谜

胡汉一家亲  李白家世之谜

捉月骑鲸  李白死因之谜

客死江舟  社甫死因之谜

伤感者的微弱吟唱  李贺病态人格之谜

谁开湖寺西南路  白居易修筑西湖白堤之谜

宠辱将何惊  元稹变节之谜

锦江骨腻峨眉秀  元稹与薛涛关系之谜

被杀还是依附  皮日休下藩之谜

经典作品

世无完书  李靖兵法之谜

成功还是失败  唐修《晋书》之谜

多才多艺  《宪裳羽衣曲》剑作之谜

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主题之谜

是词曲之祖吗  李白词真伪之谜

谁的作品  《顺宗实录》作者之谜

最精彩动人的传奇  《霍小玉传》之谜

传奇证史  《枕中记》主角原型之谜

宗教信仰

一条裂缝  西安雁塔之谜

佛性本清净  慧能创立禅宗南宗之谜

佛光下的女皇  武则天推崇佛教之谜

文化交流的使者  鉴真和尚双目失明之谜

宁为有闻而死  柳宗元好佛之谜

30年一次  唐代帝王迎佛骨之谜

地理交往

春花满正开  隋炀帝开凿运河之谜

一骑红尘妃子笑  杨贵妃所食荔枚产地之谜

清明时节雨纷纷  杏花村之谜

叹我远移根  李白到过夜郎之谜

友好之船  日本遣唐使之谜

科技艺术

缮写模勒  雕版印刷之谜

夺得千峰翠色来  秘色瓷之谜

辉煌的艺术  唐三彩之谜

烧酒初开琥珀香  中国烧酒起源之谜

水晕墨章  水墨山水画的创始者之谜

民风习俗

入土为安  唐朝厚葬之谜

活人在操办  唐朝冥婚之谜

怕妇也是大好  唐代男子“俱内”之谜

城中画广黛  唐代妇女化妆时尚之谜

生儿不用识文字  唐代斗鸡之谜

技艺超群  公孙大娘剑器之谜

附录

试读章节

五代十国间,被称为花蕊夫人者,一共有三人。由于传说中的三人身份相近,这使得花蕊夫人的事迹朦胧不清,成为一个至今搞不清的谜案。

宋人蔡絛《铁围山丛谈》上说花蕊夫人是前蜀主王建的妃子,姓徐,与其姐都有美色,都受到王建的宠幸。初封为淑妃,人称“小徐妃”,又号花蕊夫人,生子衍(后主)。王衍即位,封为顺圣太后。后来唐庄宗灭掉蜀国,这位“小徐妃”被唐庄宗杀害于长安秦川驿。世传花蕊夫人的《宫词》,就是她所创作的,写的都是前蜀宣华宫游乐故事,用辞华丽典雅,艺术技巧较高。

第二位花蕊夫人是在清代学者赵翼的《陔余丛考》中出现的,说这位花蕊夫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妃子,闽人之女,雅好赋诗。她于南唐亡后,被俘入宋宫,后为晋王所杀。人称小花蕊。

还有一位花蕊夫人是后蜀主孟昶的妃子,徐姓,一说姓费,青城人。初封贵妃,又加号慧妃,别号花蕊夫人。工诗,曾仿照王建赋宫词百首,蜀亡入宋。

几位花蕊夫人都是有较高的文学修养,擅长写作,工诗词,传说中都写了宫词,那么今天相传的宫词百首者到底是哪一位花蕊夫人写作的呢?有人主张是前蜀的花蕊夫人所作,有人认为是后蜀的花蕊夫人所作,未知孰是孰非。

大多数人认为,历史上的花蕊夫人其实只有一位,那就是五代时后蜀主孟昶的妃子。明初学者陶宗仪在《辍耕录》中说:“蜀主孟昶纳徐匡璋女,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意花不足以其色。或以为姓费氏,则误矣。”这种说法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王建被称为花蕊夫人的妃子不可能就是后来孟昶的花蕊夫人。首先是从时间上看,从五代时的前蜀,经后蜀孟昶到宋太祖开国,历经50多年;如果说花蕊夫人15岁入宫为前蜀主王建之妃,那么,宋太祖在俘虏她时,她已经是70多岁的老太太了。宋太祖怎么会对她宠爱有加呢?而后蜀主孟昶到宋太祖开国,只有20余年,花蕊夫人人宋时尽管已是三四十岁,却风韵犹存。其次,前蜀主王建,是屠夫和贩私盐出身,人称狡猾枭雄,唐末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升为禁军八都头之一。唐亡后不受梁命,才人蜀称王。纯属一介武夫的王建,文笔不通。他虽然娶了大小徐妃那对姊妹花,但她们只不过徒有其貌,并无一字诗文留世。有人猜测,后人可能是前后蜀相混,将后蜀的花蕊夫人的称号误戴到前蜀的小徐妃头上了,而且前蜀的大小徐妃与后蜀的花蕊夫人可能血统上有相连的关系。P051

序言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门无人不参与、无人不受影响的学问的话,那就是历史。

每个人,无论他(或她)是否愿意,实际上都是人类历史的组成部分,他(或她)的一切活动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尽管不一定被以文字记录下来,甚至没有留下任何可供复原的信息。即使是完全没有历史意识的人,也避免不了历史的影响,一般来说,他(或她)在一生中总要追溯家族或个人的往事,也不能不受到这些往事的影响。一个人的经历再丰富,所处的时代再重大,与人类悠久的历史及其壮阔的波澜相比就显得极其渺小,微不足道。正因为如此,历史能给人理念、知识、智慧、乐趣和享受,是其他学问所无法替代的。另一方面,要了解一个个人、群体、社会、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也必须从其历史人手。不了解其历史,就无法理解其现状,也难以产生真实的感情,维持必要的信念。所以梁启超曾有这样的说法:“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但到目前为止,时间还是不受人类控制的客观存在。除了少量遗迹遗物外,人们无法直接观察过去存在过的事和人。尽管历史是过去曾经出现过的事实,但想了解历史,只能通过能够显示或反映这些存在的信息(主要还是文字)的记载。随着资讯的发达,文字以外的信息,如照片、图像、音像、实物等今后也会占越来越大的比重。但无论如何,历史都不可能是以往直接、简单的复原,只能是后人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所谓“意识”和“选择”,不仅是指历史的叙述者,而且也应该考虑历史的接受者。同样的史实,不同的叙述者完全可能选择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侧重点,运用不同的叙事方法,寄托不同的感情,同时也应该考虑针对不同的对象。

历史学者应该明白,绝大多数历史爱好者了解和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历史,而是为了获得信念、知识、智慧和乐趣,所以必须根据他们的需要,提供他们便于接受、乐意接受的读物,而不能一味强调学术性和专业性。近年来,戏说历史充斥于影视,固然使历史学家不无忧虑,但另一方面也正说明民众对历史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如果我们“正说”历史时也能写得生动可读,引人人胜,何愁缺乏读者?也就不必担心真正的历史不为人所知了。

这套《话说中国千古之谜系列》共九册,达数百万字,分别是《大唐王朝之谜》、《大宋王朝之谜》、《大明王朝之谜》:《大清王朝之谜》、《中华民国之谜》、《中国宫廷之谜》、《中华国宝之谜》、《中国王陵之谜》和《中国帝后之谜》。作者都是上海高校的历史教师或专业研究人员,我与他们虽然素不相识,但了解了这套书的概况后,感到他们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尽了一位历史教师的职责——不但要在课堂上教历史,还应该向全社会普及历史。

或许有人以为,近年来图鉴、故事体的历史普及读物已经出版过不少,如上海就有辞书出版社的《中华文明传真》、人民出版社的《中华文明通史图鉴》,最近出版的《话说中国》更是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这些高质量的读物大多简明扼要、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备受读者欢迎。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根据不同读者的需要加以选择;在确保学术水准的同时,尽可能采用生动活泼的叙述方式;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是这些读物的共同特点。只要做到了这些,这类书应该多多益善。而对我们这个拥有上亿读者的国家来说,对我们这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来说,已经出版的这些书是远远不够的,何况不同的作者和不同的读者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所以我相信,这套书也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至于书名所说的“谜”,只是一种叙述的方法,作者提供的还是“谜底”——历史真相。其实有的谜早已不成其谜,已有公认的答案;有的却不只一个谜底,还有的至今尚无谜底,或许永远不会有谜底。这不是作者偷懒,或故意留一手,历史就是这样——是千古遗憾,也是永恒的魅力。读者有兴趣,不妨自己也去找找谜底!但历史本来就是个大迷宫,小心别走进死胡同。                   

     葛剑雄             

     2005年7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