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宋王朝之谜/话说中国千古之谜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杨师群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围绕一个“谜”字对大宋王朝历史展开追溯。宫廷秘闻、名臣轶事、戎马生涯、大臣狱案、文苑艺术、红颜悲情、世情习俗、动荡社会,这些就是本书所要揭露的历史秘密。不管你对哪一方面感兴趣,只要你翻开本书,这些历史秘密就马上不成其为秘闻。

内容推荐

历史本来就是个大迷宫。有的谜早已不成其谜,有的却不只一个谜底,还有的至今尚无谜底,或许永远不会有谜底。这不是作者偷懒,或故意留一手,历史就是这样,是千古遗憾。读者有兴趣,不妨自己也去找找谜底。

目录

宫廷秘闻

黄袍加身  赵匡胤陈桥兵变之谜

酒酣耳热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谜

太祖誓碑  宋廷优待士大夫之谜

金匮藏密约  宋初皇位继承之谜

斧声烛影  宋太宗弑兄夺位之谜

书生与奸雄  宋太宗为人之谜

不用南方人  宋初政事堂刻石真伪之谜

自导自演  宋真宗泰山封禅之谜

狸猫换太子  宋仁宗生母之谜

废后风波  郭皇后暴辛之谜

大厦倾覆  北宋亡国之谜

真假公主  柔福帝姬身份之谜

太祖一脉再传  宋高宗禅位之谜

不持父丧  宋光宗“不孝”之谜

名臣轶事

子冠父戴  包公为长嫂抚养之谜

两处坟冢  包公墓址之谜

褒贬不一  王安石变法之谜

毁誉参半  王妥石为人之谜

愤慨文笔  《辨奸论》作者之谜

神童还是病人  王芳的智力与为人之谜

金人奸细  秦桧回归南宋之谜

忠奸难辨  权臣韩伉胄为人之谜

互不相让  朱熹籍贯之谜

秀才争闲气  “朱、唐交奏”案之谜

霄壤之别  朱熹思想评价之谜

戎马生涯

名将殉国  杨业北征兵败之谜

巾帼传奇  佘太君家世之谜

“六郎”威名  杨延贴排行与称呼之谜

不见正史记载  穆柱英与杨宗保之谜

传奇人物  杨家将故事中八贤王之谜

庸将负盛名  大将曹揣身后被崇之谜

截然相反  名将康保裔结局之谜

任后人评说  南宋将相张浚评价之谜

乾隆爷质疑  金岳“拐子马”之谜

君命难违  十二道金牌之谜

难有定论  韩世忠墓址之谜

大臣狱案

王室冤狱  赵廷姜、卢多逊谋篡案之谜

贬死岭南  名相寇准冤狱之谜

孰是孰非  包青天断割牛舌案之谜

文豪写小曲  欧阳修“艳词”案之谜

不同政见  苏轼与王安石鸟台诗案之谜

千古冤狱  岳飞被害之谜

似是而非  岳飞案中“莫须有”含义之谜

“九曲丛祠”埋忠骨 岳飞初葬地之谜

文苑艺术

题款风波  《雪景寒林图》真伪之谜

浪子词人  柳永人品与作品之谜

四十年前的印象  范仲淹创作《岳阳楼记》之谜

父子争名  “苏老象”称呼之谜

著作权之争  苏东坡《调仙歌》创作之谜

不见著录  《宣和书画谱》作者之谜

皇帝的“枪手”  宋徽宗画迹真笔之谜

千古绝唱  《满江红》作者之谜

流放中的词作  《好事近》作者之谜

青史不留名  《新修南唐书》作者之谜

多个摹本  《清明上河图》真迹之谜

各种解释  《清明上河图》名称之谜

各有各的理  “宋四家”中“蔡”氏之谜

红颜悲情

君臣争妓  李师师传说之谜

凄凉晚境  李师师归宿之谜

才女的婚姻事  李清照改嫁之谜

催泪《钗头凤》  陆游与唐琬爱情悲剧之谜

湮没不彰  朱淑真生话时代之谜

香消玉殒  朱淑真婚姻生话之谜

世情习俗

火正后人  书画家米事行为特异之谜

布衣能手  毕升身份之谜

最早的石刻地图  《禹迹困》作者之谜

最早的纸币  北宋钞版之谜

不在龙泉?  传世哥窑瓷器窑址之谜

生子不育  宋代“不举子”风俗之谜

花袍束带竞风流  北宋宫廷女子马球队之谜

霹雳炮火器  中国最早的火箭弹之谜

动荡社会

天府风波  王小波、李顺起义原因之谜

农民呼声  “均贫富”口号真伪之谜

去向不明  起义首领李顺下落之谜

东南巨浪  方腊身份及相关事迹之谜

“漆园誓师”  《客斋逸史》作者之谜

官逼民反  宋江受招安与从征方腊之谜

水泊梁山  宋江三十六好汉之谜

使用替身  丰弃疾诱杀赖丈政之谜

附录

试读章节

刘皇后虽出身低贱,入宫后却也好学,逐渐通晓史书,加上生性警敏,关心朝廷与宫闱有关要事。真宗也常退朝后在其宫中批阅封奏,便询问一些政事,她都能妥善应答,其政治才干颇受真宗倚重。天禧四年(1020)春,真宗一度病重,朝政就多由皇后决断。真宗驾崩,仁宗即位才十三岁,刘氏为太后而垂帘听政。改元天圣,“天圣”拆字即为“二人圣”,指皇帝与太后二人当政。由于仁宗年少,实由刘太后一人当政,长达十一个年头,成为宋代第一位临朝的母后。

刘太后听政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听从大臣王曾和吕夷简等人的建议,把“天书”随同真宗一起葬入永定陵,下令禁止兴建宫观,有力地遏制了大中祥符以来弥漫朝野的迷信狂热。既借用过奸相丁谓,也很快免去其权位,贬为崖州(今海南)司户参军,实为流放。接着,在全面把握朝政期间,时也从谏如流,颇有建树。如创设谏院,完善科举,兴办州学,澄清吏治,重视水利,连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交子,也是在她的批准下得以发行。当然也存在贬逐寇准、李迪等较为正直大臣,及稍有倚用宦官、放纵外戚等的过失。不过大体而言,史官对其治绩一般持基本肯定的评说:“内外肃然,纪纲具举,朝政无大阙失。”

再说仁宗母亲李宸妃,她开始只是刘德妃宫中的侍儿,即一位平常的宫女。由于生得还较端正庄重,且肤色明丽,言语不多,真宗一时高兴,让她侍寝而怀上了孕。生下仁宗后,封崇阳县君,又生一女(后早天),方进为才人,不久迁婉仪。刘德妃为皇后,因无子,便把襁褓中的仁宗夺为己子,并让杨淑妃抚育,而李婉仪从此就失去了亲自抚育儿子的资格。仁宗从小就叫刘皇后为大娘娘,叫杨淑妃为小娘娘,“母子”感情融洽,而不知自己还有生母在宫中。李氏因为地位低下,不能论理,默然杂处在先朝宫嫔之中。直到仁宗少年即位,由于还是刘太后掌权,李氏也不敢有一点母以子贵的表现。人们都畏惧刘太后,也没有人敢对仁宗说出事情真相。而刘太后却让李氏去为真宗守陵,用隔绝其亲生母子的手段,来确保自己权力地位的稳固。同时,太后也派人访得李婉仪失散多年的兄弟李用和,给这个原本衣食无靠的小工匠当上三班奉职,做得也不算太绝情。P031

序言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门无人不参与、无人不受影响的学问的话,那就是历史。

每个人,无论他(或她)是否愿意,实际上都是人类历史的组成部分,他(或她)的一切活动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尽管不一定被以文字记录下来,甚至没有留下任何可供复原的信息。即使是完全没有历史意识的人,也避免不了历史的影响,一般来说,他(或她)在一生中总要追溯家族或个人的往事,也不能不受到这些往事的影响。一个人的经历再丰富,所处的时代再重大,与人类悠久的历史及其壮阔的波澜相比就显得极其渺小,微不足道。正因为如此,历史能给人理念、知识、智慧、乐趣和享受,是其他学问所无法替代的。另一方面,要了解一个个人、群体、社会、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也必须从其历史人手。不了解其历史,就无法理解其现状,也难以产生真实的感情,维持必要的信念。所以梁启超曾有这样的说法:“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但到目前为止,时间还是不受人类控制的客观存在。除了少量遗迹遗物外,人们无法直接观察过去存在过的事和人。尽管历史是过去曾经出现过的事实,但想了解历史,只能通过能够显示或反映这些存在的信息(主要还是文字)的记载。随着资讯的发达,文字以外的信息,如照片、图像、音像、实物等今后也会占越来越大的比重。但无论如何,历史都不可能是以往直接、简单的复原,只能是后人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所谓“意识”和“选择”,不仅是指历史的叙述者,而且也应该考虑历史的接受者。同样的史实,不同的叙述者完全可能选择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侧重点,运用不同的叙事方法,寄托不同的感情,同时也应该考虑针对不同的对象。

历史学者应该明白,绝大多数历史爱好者了解和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历史,而是为了获得信念、知识、智慧和乐趣,所以必须根据他们的需要,提供他们便于接受、乐意接受的读物,而不能一味强调学术性和专业性。近年来,戏说历史充斥于影视,固然使历史学家不无忧虑,但另一方面也正说明民众对历史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如果我们“正说”历史时也能写得生动可读,引人人胜,何愁缺乏读者?也就不必担心真正的历史不为人所知了。

这套《话说中国千古之谜系列》共九册,达数百万字,分别是《大唐王朝之谜》、《大宋王朝之谜》、《大明王朝之谜》:《大清王朝之谜》、《中华民国之谜》、《中国宫廷之谜》、《中华国宝之谜》、《中国王陵之谜》和《中国帝后之谜》。作者都是上海高校的历史教师或专业研究人员,我与他们虽然素不相识,但了解了这套书的概况后,感到他们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尽了一位历史教师的职责——不但要在课堂上教历史,还应该向全社会普及历史。

或许有人以为,近年来图鉴、故事体的历史普及读物已经出版过不少,如上海就有辞书出版社的《中华文明传真》、人民出版社的《中华文明通史图鉴》,最近出版的《话说中国》更是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这些高质量的读物大多简明扼要、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备受读者欢迎。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根据不同读者的需要加以选择;在确保学术水准的同时,尽可能采用生动活泼的叙述方式;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是这些读物的共同特点。只要做到了这些,这类书应该多多益善。而对我们这个拥有上亿读者的国家来说,对我们这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来说,已经出版的这些书是远远不够的,何况不同的作者和不同的读者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所以我相信,这套书也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至于书名所说的“谜”,只是一种叙述的方法,作者提供的还是“谜底”——历史真相。其实有的谜早已不成其谜,已有公认的答案;有的却不只一个谜底,还有的至今尚无谜底,或许永远不会有谜底。这不是作者偷懒,或故意留一手,历史就是这样——是千古遗憾,也是永恒的魅力。读者有兴趣,不妨自己也去找找谜底!但历史本来就是个大迷宫,小心别走进死胡同。                   

     葛剑雄             

     2005年7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