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诗是一个珍藏丰富的艺术宝库,一个广袤、深邃、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进入到这个艺术世界之中,我们不仅可以超越时空、窥见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风貌,窥见折射聘书时代之光的人的精神世界,体会到诗人和作家们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他们的人生体验和人生感悟,领略到他们对人生和宇宙的思索,而且还会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得到一种审美的愉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古诗文的艺术世界 |
分类 | |
作者 | 周先慎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的诗是一个珍藏丰富的艺术宝库,一个广袤、深邃、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进入到这个艺术世界之中,我们不仅可以超越时空、窥见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风貌,窥见折射聘书时代之光的人的精神世界,体会到诗人和作家们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他们的人生体验和人生感悟,领略到他们对人生和宇宙的思索,而且还会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得到一种审美的愉悦。 内容推荐 收入这本书里的文章,能大体反映出我对中国古诗文艺术的认识和审美体验。希望读者在读这些文章时能分享我的审美愉悦。古人曾说“诗无达诂”,不仅对诗歌的解释是如此,如诗歌的鉴赏也是如此。任何一个人对作品(尤其是含蕴丰富的经典性名作)的解读和欣赏,都不仅仅是一种角度,一种体验,一种认识,而且不可避免地都必然留下时代的和个人的精神印记,因此,不管多么高明的艺术鉴赏和审美体验,都只能启发而不能取代其他读者对作品的解读和欣赏。一篇真正的艺术作品诞生以后,人们对它的体验和认识,是一个无限长的审美流程,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这是一个超越时空的集体创作。 目录 自序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与读者的接受 宋词艺术 谈谈李煜的词 林逋的山林隐逸诗 略说苏轼的传神论 漫说苏轼《纵笔》诗 论苏轼散文的创作特色 《东坡志林》妆探 爱国诗人陆游 刘基和他的《郁离子》 尚真的文学观和明代民歌 淡浮居说诗 杜甫《蜀相》 杜甫《春夜喜雨》 杜甫《又呈吴郎》 白居易《新丰折臂翁》 杜牧《遣怀》 李商隐《寿安公主出降》 李商隐《病中早访招国李十将军遇挈家游曲江》 李商隐《无题》 冯延巳《鹊踏枝》 范仲淹《太湖》 柳永《雨霖铃》 柳永《八声甘州》 欧阳修《画眉鸟》 欧阳修《蝶恋花》 赵抃《次韵孔宪蓬莱阁》 文同《望云楼》 曾巩《甘露寺多景楼》 王安石《泊船瓜州》 王安石《钟山即事》 刘攽《雨后池上》 程颢《秋月》 苏轼《郿坞》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之一)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之二) 苏轼《法惠寺横翠阁》 苏轼《题西林壁》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水调歌头》 苏轼《浣溪沙》(五首之一)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满庭芳》 秦观《如梦令》 米芾《垂虹亭》 满执中《石屏路》 满执中《明月溪》 杨杰《西湖参寥山房》 杨杰《东峰白云院》 杨杰《遥碧亭》 江公著《玉泉庵》 张耒《福昌官舍》 韩驹《夜泊宁陵》 汪藻《春日》 李弥逊《云门道中晚步》 董颖《江上》 陆游《游山西村》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雨》 陆游《成都书事》(二首之一) 陆游《浣花女》 陆游《钗头凤》 范成大《后催租行》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 杨万里《宿灵鹫禅寺》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杨基《岳阳》 郭敏《赠曹雪芹》 郭诚《寄怀曹雪芹(霑)》 丘逢甲《得颂臣台湾书却寄》 淡浮居论文 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 范仲淹《岳阳楼记》 欧阳修《醉翁亭记》 苏轼《教战守策》 苏轼《前赤壁赋》 苏轼《记承天夜游》 苏轼《题风翔东院王画壁》 苏轼《书临皋亭》 苏轼《陈氏草堂》 苏轼《游沙湖》 苏轼《游白水书付过》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麻革《游龙山记》 李孝光《大龙湫记》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刘基《活水源记》 归有光《项脊轩志》 张岱《西湖七月半》 刘大櫆《游三游洞记》 姚鼐《登泰山记》 恽敬《游庐山记》 后记 试读章节 下片写在岑寂的东园凭吊落花,进一步渲染和烘托出自己惜花和伤春的感情。东园里花事凋零,草木葱茏,一片深碧幽暗。这里抓住特点,写出暮春景象。在这一背景下写人与花的关系,写得很有特点:“静绕珍丛底,成叹息。”这是写人惜花;“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这是写花恋人。这样从两方面着笔,就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显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接着写人将残花插戴在头上时的复杂感情:“强簪”,是说本不可簪而勉强簪,表现出一种对落花的深情;所以下面说,总不如一朵盛开的蔷薇花插在钗头上那样颤动可爱,妩媚喜人。这也是从两方面写的,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说残花虽小,但自己爱惜春天,所以仍然喜爱;第二层是说,终究不如盛开时那么鲜美可爱。.这样写,就比较婉曲含蓄,所表现的情感内容也显得比较丰富。最后又从断红联想到唐人红叶题诗的故事,寄托人与花之间的相思之情。用残花喻指红叶,是说落花莫要随流水漂走,恐怕上面也有相思字,如果漂走,那就永远叫人无从得见了。这里也暗含了人对花和花对人(落花上的相思字当然是花对人的)两方面的感情,因而既缠绵又深沉。总起来说,这首词借咏物以抒情,表现了一种惆怅落寞之感。在表现上从人与花两方面着笔,回环曲折,富于变化,在艺术表现上富于新意。 上面我们举例谈了婉约风格的词,大家可能对婉约词风的总体特征有了比较具体的感受和认识。但也只能是一种总体的把握,因为很明显,同是婉约词风,每个人的具体风格特色是不会完全相同的。 下而我们再谈谈豪放词。 豪放词的总体风格特色,顾名思义就是雄豪奔放,它的审美特征是一种阳刚之美。应该说,豪放词的出现和发展,不能单纯看成是一种风格特色变异的问题,而首先是一个词体发展变化的问题。它牵涉到的方面是比较多的。首先是词在发展中其题材内容必定会突破传统的男女爱情、离愁别绪和宴饮游乐等狭小的范围。其次是它“专主情致”的特点也会有一定的变化,除了抒情之外,词也能言志,也能表现思想,甚至发展到可以用词来参与现实斗争、发表对时政的看法。这样,词在思想内容上就大大地靠近了诗。在一些豪放派词人如苏轼和辛弃疾的手里,几乎可以写到诗里去的内容都可以写到词里去。题材内容上的变化相应地必然带来表现手法上的变化,于是有了“以诗为词”和“以文为词”的倾向。第三是词依附于音乐的地位也有了变化。既然写词主要是为了抒情写志,词就必然不完全像传统的婉约词那样,主要是娱宾遣兴和宴饮游乐的产物,因此有的豪放派词人就不完全为歌唱而作词,像感情奔放的苏轼就“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被人称为“曲子中缚不住者”。词的这种变化和发展,从宋代开始一直到今天,在词人和学者中都有不同的看法。如女词人李清照就曾批评苏轼的词不合音律,是“句读不葺之诗”,对他对词的革新不以为然。出于苏门的陈师道也批评苏轼“以诗为词”,不合于词的“本色”。 对这个问题,我们觉得应该有一个辩证的看法,而且应该尊重历史。一方面,作为词体文学,确实有一个所谓“尊体”的问题,即要考虑到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的特征,它同诗的区别,主要是我们前面谈到的音乐性和抒情性两个方面。但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文体又都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它的特点都不是、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时代的发展,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都要求能在词中得到充分和完美的表现,因此革新和变化是必然的。应该说,豪放词风的出现,词体的变革,既符合文学发展的规律,也是文学史上无可争辩的事实。因此,我们应该对豪放词的出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而不能借口维护词体的特点而贬低它。 序言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各种形式中,诗文的传统最为源远流长,诗文的写作最为普及。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作文不用说,诵诗和习诗在童子的发蒙期就是必修的功课。历代的士大夫有诗文集行世的不在少数,其间虽也不乏附庸风雅或甚至是无病呻吟之作,但发诸真情且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作品也确实不少。我们今天能读到的许多名篇佳作,就是从数不清的作品中,经过历史的筛选而保存下来的。悠久的历史,众多的作家,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创造出无数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 中国古代的诗文是一个珍藏丰富的艺术宝库,一个广袤、深邃、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进入到这个艺术世界之中,我们不仅可以超越时空,窥见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风貌,窥见折射出时代之光的人的精神世界,体会到诗人和作家们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他们的人生体验和人生感悟,领略到他们对人生和宇宙的思索,而且还会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得到一种审美的愉悦。 中国古典诗歌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多种多样完美的艺术形式,特别是到了唐代,近体诗的体式和技巧更臻于成熟和精致。无论律诗或绝句都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汉语的特点所构成的对偶、平仄和押韵,并没有成为诗的羁绊,而是造成一种与内容十分协调的韵律,使中国古典诗歌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美。古人讲究吟诗是不无道理的。这种由独特的韵律所构成的独特的音乐美,使得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许多作品,需要通过吟诵才能充分地领略到它的韵味和艺术美。格律诗的写作当然有很高的难度,但杰出的诗人具有高度熟练的艺术技巧,能在不自由中求自由,从心所欲不逾矩,使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的结合。中国古典诗歌在艺术表现上的精练,在世界各国的诗歌中也是极为罕见的。优秀的诗人能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体验,轻巧而毫不费力地凝聚于寥寥数十字之中。 由情景交融所创造出的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更使得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表现从有限达到无限,读者可以由诗中所写的具体的山水草木、鸟兽虫鱼等等,进入到一个由诗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物象相融合而构成的或高远或深邃的艺术境界之中。欣赏中国的古典诗歌,需要感情投入,也需要艺术想象。只有当我们像诗人作诗时一样饱含激情,并通过艺术想象,真正进入到诗歌的艺术境界中去时,我们才会真正领略到它深刻的思想和高妙的艺术,从而得到一种难以言传的美的享受。 相对于诗歌来说,中国古典散文的艺术传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梳理。在编写中国古代文学史时,曾有一些专家提出,应该区分文学性的散文和非文学性的散文,而文学史应该阐述的只是文学性的散文。这个意见当然不错。但在实际操作时却会遇到很大的困难,难就难在文学性和非文学性的界限十分不易把握。在中国传统散文中,有一个特点是不容忽视的,就是应用文体也非常讲究表达的艺术,这包括谋篇布局、语言运用、修辞和尽可能拥有具体可感的形象手段等等,这就使得一部分本来似乎与文学不相干的实用性文章,如书信、碑铭、序跋乃至向皇帝上的奏议、策论等,具有了相当高的艺术性。如果我们一定要坚持用现代人的文学观念来衡量传统散文,即认为文学是运用语言的手段,通过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并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那么在中国古代,真正称得上文学性散文的作品,其范围就要大大缩小。在中国古典散文的传世名篇中,有一些作品并不以“塑造形象”为特点,更不以此作为作者的创作目的,但我们又不能不承认,从表达的角度看它们确实具有很高的艺术性,阅读这样的作品同样需要欣赏的眼光,同样能得到美的享受。正如我们如果严格用现代人的小说观念来衡量中国的传统小说,就会把数量很大的笔记小说、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中的不少佳作排除在小说大门之外一样,削足适履地也将大家熟知的一些传统应用散文中的精品排除在文学性散文的大门之外,这不仅会使热爱中国古典散文的读者有遗珠之憾,而且还必然造成有中国特色的古典散文传统的缺失。实用性并不排斥艺术性。比如一只花瓶或茶壶本来只是实用性的器物,但经过艺匠的精心制作——镂刻、彩绘和特种工艺的烧制等等,它就可能成为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工艺美术品。没有人怀疑真正的工艺美术品也是艺术品,那么,从最宽泛的文学观念——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意义上看,我们也没有理由将古代应用性散文中表达艺术很高的美文排除在文学性的散文之外。 今人读古诗古文,多数并不是为了取做楷模,练习写作,而是为了艺术鉴赏。艺术鉴赏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一种在阅读和欣赏过程中的审美体验,是对审美对象所具有的艺术美的感知和判断。鉴赏非易事,亦非难事,更不神秘。鲁迅先生曾说:“凡人之心,无不有诗,如诗人作诗,诗不为诗人独有,凡一读其诗,心即会解者,即无不自有诗人之诗。”(《摩罗诗力说》)这就是说,诗心人人皆有,因而人人也就都具有进行艺术鉴赏的基础。实际上,在生活中是人人都曾有过进行艺术鉴赏的经验的,只不过有自觉或不自觉之分,有层次高低之分罢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而且可以在艺术鉴赏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审美的自觉性,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逐渐实现审美体验由低到高、由浅人深、由俗趋雅的转化。 阅读和欣赏古诗文中的名篇佳作,是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如果我们能通过一篇篇优美的诗文作品,进入到古人为我们创造的艺术世界中去,真正发现并领略到其中的艺术美,我们就能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经常的健康的审美活动,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净化人的灵魂。一个人能品鉴美,追求美,自己的灵魂也可以经艺术的熏陶而变美。朱光潜先生曾说过:“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念。”(《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收人这本书里的文章,能大体反映出我对中国古诗文艺术的认识和审美体验。希望读者在读这些文章时能分享我的审美愉悦。古人曾说“诗无达诂”,不仅对诗歌的解释是如此,对诗歌的鉴赏也是如此。任何一个人对作品(尤其是含蕴丰富的经典性名作)的解读和欣赏,都仅仅是一种角度,一种体验,一种认识,而且不可避免地都必然留下时代的和个人的精神印记,因此,不管多么高明的艺术鉴赏和审美体验,都只能启发而不能取代其他读者对作品的解读和欣赏。一篇真正的艺术作品诞生以后,人们对它的体验和认识,是一个无限长的审美流程,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这是一个超越时空的集体创作。将此书奉献给读者,在希望别人分享我的审美愉悦的同时,也十分希望能分享别人的审美愉悦——希望在交流中共同走进古诗文的艺术世界。 后记 将历年所写有关古诗文艺术的文章,选出一部分辑集成书奉献给读者,是我多年来的愿望。这类文章的写作,最早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记得这些文章刚在报刊上发表时,就得到我所尊敬的老师和学长的鼓励和支持,他们都希望我多写,将来能结集出版。这一愿望就是在不愿辜负师长们的期望之中萌生的。收入这本书中的一些文章,多数在报刊上发表过,也有一部分是从未发表,而从讲稿中整理出来的。 曾经有人将写作艺术鉴赏的文章看得非常容易,以为人人均可以执笔。这实在是一种误解。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体验,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没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体验,以及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敏锐的艺术感悟力,是很难写出优秀的鉴赏文章的。我之所以写得并不多,有负于读者和师长们的厚望,除了用力不勤、精力不专之外,也跟常常感到自己的修养和储备不足,总有些力不从心,因而不敢贸然苟且下笔有关。书中也有一些文章是当年应约而作,即便如此,也从不敢敷衍交卷,总是力求在鉴赏中有所体会有所发现,并尽可能真实和生动地传达出我的审美体验,让读者也能分享我的审美愉悦。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古诗文艺术鉴赏和作家作品的综论;第二部分是对古代诗歌具体作品的艺术鉴赏;第三部分是对古代散文具体作品的艺术鉴赏。三部分文章形式不全相同,写法也有区别,但都没有脱离对具体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艺术分析。所分析的作品,有一些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也有一些是读者并不太熟悉但在思想艺术上也都是各具特色的佳作。读者不难发现,选析的这些作品大多集中在宋代以后,宋以前的略有涉及,但数量不多。这与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向是宋元明清文学有关。 有几篇文章是由钟必琴执笔并以她的名字发表的,这次也一并收入书中。正如我所执笔并由我署名发表的文章一样,其中包含了我们两人共同研习古诗文的心得体会,融进了我们共同的审美体验。这反映了我们平居生活的一个侧面。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的出版,对我们来说,也算是一个十分珍贵的纪念。 衷心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特别是乔征胜先生,有了他们的热情支持,才使得这本书能够顺利出版,了却我们一桩多年来的心愿。 周先慎 2001年lO月23日于京西淡浮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