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胡同根儿(上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一达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倾心十年 披月三载

胡同儿作家的京味儿小说力作

六百标题,构筑一个今古奇观故事;

一书在手,难得一部北京方言辞典;

岁月风尘,浓缩三代人的世事沧桑;

感天动地,讲述胡同人的爱情绝唱;

逝水流年,再再七0届的人生历程;

幽默风趣,尽呈京味儿的语言魅力。

本书以地道的“京味儿”,描写了一群在胡同儿里生活过的“七○届”人,着力表现了他们的命运以及与命运抗争的奋斗精神,可以说是一幅人生百态、世俗风情的写照。咂摸其中的味儿,就像“坐在大条凳上,听着小风儿吹得风车忽忽山响,吃着焦圈儿喝着豆汁儿,就着切得细细的水疙瘩丝儿。”

目录

自序 带您到胡同儿遛个弯儿

自己说“孩子”

艺术的真实

故事是亲身经历

话说70届

留在心里的胡同儿

耐心看才有味儿

买本活的“词典”留着

胡同儿的“根儿”在哪儿

第一章

新闻

老豆

段爷

人五人六

弹球儿

套磁

抖机灵

念秧儿

脸面

找病

第二章

赶嘴

吃烤鸭

老谣

段子

嘴把式

鸭架子

绕脖子

拴扣儿

遮说

第三章

破戒

难堪

仗义

缝裤子

腼腆

天真

空白

早熟

样板

讲用

拉腕儿

第四章

养马营

董爷

仁义

铜作

绝活

沧桑

关大妈

念旧

心缝儿

第五章

电话

庙门

容颜

刮目

吃白食

哩哏愣儿

下套

拿熟儿

花活

面软

第六章

爽快

往事

思绪

女孩

苦衷

干闺女

疑惑

第七章

性格

茶座儿

小芸

老孙头

壮门面

带徒

老鼻烟壶

荤事儿

跳楼

挂桩

惊梦

翻脸

内疚

第八章

小红帽儿

生簧

拍婆子

递葛

揿头拍子

说情

官司 

拉骆驼 

德性

闹心

嘬冤 

痴情 

黄昏恋 

认亲 

自信 

隐私 

第九章

书法 

恶作剧 

事件 

走穴 

门道 

起腻 

故事由儿 

顾脸 

拉幌绳 

究根儿 

第十章

辟才胡同 

鬼门关 

宅门 

默石先生 

外祖父 

街坊

背古文

城府 

造访

品墨 

初识

第十一章

白日 

现行 

插班 

撞客 

免灾 

烟盒 

天赋 

大字报 

大金牙 

碴口儿

挡横儿

报应 

第十二章

充鹰 

遮面儿 

重逢 

反差 

归根 

第十三章

上中学

军队化

胡同儿串子

决裂 

孤独 

冰棍棍儿

玩命

知己 

红卫兵 

挖防空洞 

另册 

第十四章

表忠心

本性 

约会 

看书 

枣树 

偷枣 

感动 

小提琴 

陶醉

夜深沉 

第十五章

过节 

尹大妈

张神 

妩媚 

拔尊

王主任 

立场 

请罪 

通话 

“窦尔敦” 

第十六章

借书 

犯轴 

宣传队

冬天 

滑冰 

飞帽子 

虚荣 

第十七章

吸引 

情缘 

初恋 

借帽子 

情窦 

第十八章

思维跳跃 

大话 

慷慨 

做东

感叹

第十九章

别墅 

矜持 

感触 

观念 

深思 

潮流 

心态 

大彻大悟 

独来独往 

第二十章

滕家小院 

名绣 

铺眼儿 

滕氏兄弟 

分灶  

滕二爷 

贪杯 

酒话 

第二十一章

白如玉 

绝情 

憾事

闺秀

候爷

俏浪 

艺术 

大窝脖 

第二十二章

台阶 

羞涩 

街上的舅舅 

窝屈 

亢奋

第二十三章

损条子 

软底子 

拉和儿 

放鹰 

“祥子” 

小黑丫头 

“流氓” 

专政

流逝 

第二十四章

“小资”情调 

摆忙 

踌躇

汇演

铁树开花 

吊毛儿 

懊丧

牵魂 

第二十五章

踪迹 

“坛子” 

失望 

摇头晃脑 

大面儿 

豪爽 

实话 

前科 

做人

黄瓜

第二十六章

塔爷 

义气 

双杠 

海涛 

单相思 

撞盘儿 

气走迷津 

扫顶 

找■ 

第二十七章

老家儿

心眼 

演义 

露相 

认■ 

打卦 

顽主

生瓜蛋子

功夫

拉稀

当兵

第二十八章

幺蛾子

模子

招供

“毒草”

老张

脸色

《牛邙》

宽大处理

批判会

滋味儿

灵魂深处

记性

第二十九章

阴影

崩豆

纪念章

迷惘

体己

情书

情感世界

困惑

寒夜

彷徨

第三十章

军训

活思想

出身

文艺兵

摘心

蹂躏

不论秧子

威慑

荣光

创伤

第三十一章

熬陷

心病

疑虑

刺激

魔症

“块儿李”

崩溃

分配

《山楂树》

毕业

第三十二章

烧包儿

白朗

电子邮件

酒吧

助兴

音乐人

知青

惊羡

缘分

第三十三章

辅导员

钢笔

真诚

悬念

火候

大喘气 

第三十四章

探隐情 

老照片 

流光碎影 

魅力 

风流 

疯人院

心灵

牵手 

爱河

第三十五章

春梦

挂络儿

红脸

婚事 

蜜月 

捉“奸”

人性

回老家

良知 

慰藉 

身孕 

远行 

第三十六章

苦恋 

遭业 

打胎 

祈盼

分娩 

幻境 

弥留 

凋零 

第三十七章

人情冷暖

对象

外遇 

离婚 

克宁 

寄托 

出走 

老外 

 第三十八章

个性

转影壁

克隆 

意外 

神色 

邂逅 

代沟 

心血来潮 

坐蜡 

第三十九章

网主 

定神丸

人到中年

挂色 

嗔掇 

打马虎眼 

跑龙套

第四十章

丧礼

兄弟 

寒暄

享受生活 

深吸呼 

回忆 

隐痛 

蝴蝶 

回北京         

朋友 

世态炎凉

去美国 

第四十一章

阅历 

治病

心理障碍

凯瑟琳

还阳 

美国舅舅 

闯江湖 

乔尼 

厌倦

小费 

他乡遇故知

灯泡 

圈套

虎口脱险

第四十二章

流浪者

汉斯 

海难 

鲨鱼 

遇救

岛国 

拘留 

逃跑

林先生

伊莎贝尔

绝处逢生 

亲情

妻子 

流星 

恩师 

第四十三章

糯米团子

世风

灵魂伴侣 

大梦初醒 

骨血 

遗产 

心愿 

第四十四章

故地

逛胡同儿

文化顾问 

活着就好

拍卖会

大头 

眼里插榛槌

猫腻

“龙袍”

添堵 

第四十五章

闲人 

熊哥

打眼 

鉴赏家

王子谦

潘家园 

鬼市 

玩家

物是人非 

第四十六章

唐老师 

棉鞋 

“反动” 

小人 

上纲 

暗枪 

得道 

换个活法 

顿悟 

打炮 

 第四十七章

杠头儿

演杠

阴阳界

遗风 

找乐儿

茶馆 

摆谱儿

驾衣 

泄底 

第四十八章

挂相儿

眼泪 

意志力 

迁坟 

牢骚

侯二爷

小莲

老情人

箱子底儿

人这一撇一捺

第四十九章

盆儿糕

小吃 

老豆腐 

出息 

心气儿

玉碎瓦全

母爱

心扉 

舐犊之情

动心 

签证

尴尬 

蔑视 

尊严

出气 

第五十章

精神 

凝重 

告慰

老地方 

古槐

暮色 

墓地 

心弦 

安魂曲 

悲怆 

返璞归真

平常心 

浮生 

丑末寅初

试读章节

讲用

华子在学校做过两次“报告”后,突然掉了“链子”。

有一次,“工宣队”队长找她谈话。队长的意思是想让她说点儿闪光的话。典型嘛,思想役光儿还行?可是队长拿话“引导”她时她跟队长说了实话。

队长问她:“你生长在工人阶级家庭,是不是从小就有阶级觉悟,所以能照顾老红军?”

她拿起话来直说:‘“我没这种觉悟,我照顾这位老太太,是我妈让我干的。我妈觉得老太大孤单可怜,让我帮老太太干点事儿。”

队长的脸色儿立刻变了。这位队长本想树个样板,自己也能跟着闪点儿光。一听她说这个,马上心里翻了跟头。这种市民气或者说这种朴素的阶级感情,跟高度的政治觉悟差着事儿呢?哪能这么讲呢?队长站得高看得远不是。

事后,领导掰开了揉碎了开导了一番华子,想不到她在底下表示得挺好,一上台,就又把她妈提出来了。

“工宣队”的领导琢磨着这小丫头不可造就。从那儿起,再不没让她上台了。

这么一来,华子错过了一次出人头地的机会。事后她也后悔不该如此幼稚。但想想也没什么可惜的。

不过,这件事,毕竟让华子露了脸,虽然她后来没当上红卫兵干部,但同学们对她从此另眼相看了。

她之所以在男生面前都敢犯横发脾气,跟她有过这么一出儿,不是没关系。P36-37

序言

带您到胡儿遛个弯儿

自己说“孩子”

按通常的作法,一部长篇小说总要有个序。我理解。所谓的“序”,元非是给拾掇挺干净的脸蛋上涂点儿粉,或者说给脑袋上戴顶帽子。自然,这些装饰并非多余的点缀。

照编辑的意思最好请个名人来做这件事儿。道理不言自明。

我却不想先让人捧我。其实。您说当记者的在世面儿上混。能不认识几个名人?我的想法很实在,自己的孩子还是自己一抱着说吧。“孩子”好坏,您看完之后。自然会有评价。别人再怎么夸,也是白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

不过,有些话还是有必要在您看这本书之前,跟您交待几句。

艺术的真实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您在读它的时候,千万别把它当成我的自传或纪实文学。它是实实在在的文学作品。虽说里头难免会有我的影子,也不乏有些真人真事甚至地名。但您千万别上当。这里头的事儿多半是虚构的。如果您一定要对号人座儿,那只能说。您看得太投入了,或者说我写得太真实了。

其实,书里的人是艺术化了的人。有如鲁迅先生所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咀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九三三年三月)

我为什么要啰嗦这个呢?因为我的职业是记者,我的创作 主要是以采访写作社会纪实为主。所以,熟悉我的读者往往容易把纪实与小说弄混。其实,对于这两种截然不同文体的界限,我心里是有数的。

纪实必须真实,写的是真人真事儿。因为它属于新闻报道的范畴小说不必真实,也不必写真人真事儿,因为它是文学创作。这一点,您得明白。所以对书里的有些事儿,您千万别较真儿。

当然,小说要反映现实生活,它也要有真实性。不过,这种“真实”是艺术的真实。鲁迅先生说:“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我们是听到过的。因为后者须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然而他所据以级合,抒写者,何一非社会上的存在,从这些目前的人的事,加以推断,使之发展下去,这便好像预言;因为后来此人,此事,确也正如所写。”(鲁迅·《书信》一九三三年十二月)这大概就是生活中的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界限吧。您不妨在书里书外慢慢儿咂摸。

故事是亲身经

这本书不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故都子民》,是一九九三年出版的。

以后,我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新闻报道上。一是因为我的职业是记者。记者的业务不是写小说,而是写新闻报道。我当然首先要芳虑自己的“饭碗”。二是当记者每天都要深人现实生活之中采访。我发现现实生活中的事儿。远比有的作家蹲在家里编小说要精彩生。所以,我写了大量的社会纪实作品。而把小说的创作放在了一边儿。三是我觉得写小说必须要平心静气,不能浮躁,不能毛糙。所谓潜心创作的“核儿”就在这儿。当我既不想舍弃自己的记者职业,又不想放弃写小说的冲动时。我只能忍痛割爱。这就叫“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

我非常喜欢,不,应该说非常热爱自己的记者职业。因为当记者,可以每天都接触到正在友生的事件,它会让你的心随着时代的脉搏不停地跳动,让你紧随社会前进的步伐。尽管记者的职业,其生活节奏比常人要快得多,但每天都能接触新鲜事儿,自然生活积累会越来越厚实,创作的素材会源源不断。的确,要写的东西实在大多了。这使我的小说创作增加了现买社的厚重感。您在读这部小说时,会感觉到这一点。书中的人和事儿,大多是我的亲身经历,只不过将这种真实,艺术化了。

我之所以在紧张的日常采访写作中,要写这部小说,实在是出于一种创作冲动和一种历史责任感。可以说,这部七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完全是我用业余时间写出来的。它耗费了我三年多的心血!在写这部小说的同时,我在《北京晚报》主持“广角”专版,每周要采写一版的新闻专稿,这种工作量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而在这种高强度的紧张工作中,写出这样一部长篇小说,确实挺不易的。

话说“七○届”

为什么要写这部小说呢?回想三年前的创作初衷,主要有两个动机:一是因为我是“七○届”初中毕业生。二是因为我是在胡同儿 里长起来的。

“七○届”几乎成了专有名词。这届学生经历的事儿太多,从出 生到成长,几乎都是在政治运动的漩涡中走过来的。人到中年,赶上了改革大潮和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这拨儿人不论在想观念上、还是在知识结构上,都有一种力不从心的落伍感觉。“○届”也曾有得宠的时候。当年“七○届”在“老三届”之后。赶上留城,没去插队.也没去农垦兵团。大都分配到了“国企”_时企业的生力军,如今已是太阳偏西,大部分人“享受”到裁员“冈”的命运。而活到这把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少于的压力自不必说。这届学生里真正混出个模样儿来的很少,有出息有作为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这真是此一时彼一时。恰逢世纪之交,“七○届”人的命运委实让我感到叹息。

几年前,我在京城劳务市场采访时,碰到了几个“下岗”后谋职的“七○届”,“写写我们的命运吧。”他们用恳切的口吻对我对我说。“七○届”学生仅北京就有三十多万,全国至少有五百万人。这是多大的一个群体呀!一为“七○届”人写部书是值得的。 这之后,我动了这个心眼儿,先后走访了不下一百多位“七○届”人。说老实话,跟他们一深聊,我恨不得想大哭一场、当年初中毕业时,那些精壮小伙儿和欢蹦乱跳的姑娘,如今有的因过份地操劳,从相貌上看几乎成了一脸沧桑的小老头儿和老大妈、一个半个的甚至早早儿地奔了“八宝山’”。真怪难为我们这一代人的。而大部分尚未早衰或夭折的“七○届”们,一个个面临着就业压力和瞻父母培养子女的重负,活得都挺累。我的心为同一届人的命运怦然而动,这就是我写这部书的最初动因。

这部小说最初的的书名就叫《七○届》。出版社的发行人员考虑到此书在市场的“卖点”,做了一些市场调查,一些书商建议改书名儿。他们很清楚“七○届”人的命运,说了不少“实话”:你们“七○届”的混得那么惨,大部分都下了岗,哪儿有闲钱买你的小说呀间便想买,他们舍得掏钱吗?听了这话,我的心凉了半截儿。当然,心里很不服气。干吗呀?人们也忒挤兑“七○届”人了吧?还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可冷静一想,眼下,“七○届”这拨儿人的命运和现状能怪别人这么议论吗?

从图书发行的角度业说,我尊重出版社的意见,列更改了书名。当然,改成《胡同根儿》也有它的道理。因为这部小说是以北京小胡同儿为背景写的。

书中的主人公都是胡同儿里生活过的人,而且写的并不都是“七○届”。也许从文学的角度和读者的覆盖面儿来讲,《胡同根儿》的书名比《七○ 届》更为贴切。

其实,“七○届”这茬儿人里,自强不息,混得不错的也大有人在。这些人至今仍在努力地奋斗着。也许“七○届”人太需要一种精神来激动一下了。

我写这部小说目的,就是想表现“七○”人的这种与命运抗争的奋斗精神。人到中年,惰性会使人变得疏懒。而处世的加深,又容易让人看破红尘,遁世寡欲。远离社会。“七○届”人需要走好自己的后半生。当然,许多“七○届”人,已有一种被时代抛弃的感觉,放弃了自己的努力,而把后半生的精力,投入到培养自己的孩子身上,以求让自己的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也是一种活法。

我不晓得自己的拙笔,是否能真正反映出“七○届”人的心灵历程。望我的同届人读了这本小说。能够跟我做些沟通,似便进一步充实小说的内容。

留在心里的胡同儿

我为什么要写这部《胡同根儿》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是在北京的胡同儿长大的。胡同儿里的人和事儿我非常熟悉。

胡同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已然不仅是一个地域的概念或者是街巷的名称了,它成了北京文化的一种象征。

到了世纪之交,随着北京城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一大批胡同儿逐渐地被拆掉,变成了马路,高楼大厦和广场草坪。许多胡 同儿从北京的版图上消失了。北京作为六朝古都,留下了上千条大小胡同儿,而作为历史的文化保护的街区只有二十五片。换句话说.除了这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街以外。其它的街道和胡同都有可能被拆掉,只是时间早晚的事儿。要建国际化大都市嘛,小胡同儿似乎让人觉得“碍眼”。

从另一方面来说,四十岁往上的北京人,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在胡同儿生活过一您琢磨琢磨,四十多年前,可着北京城说,有几栋楼呀?当时的老百姓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当作“共产主义”的标志呢。

现在则不同了,楼房越来越多,平房越来越少,城市也越越大。我小的时候,现在的二环路以内算是城里,出了二环路,就算是出了城。一那会儿的二环路是内城的护城河。现如今,北京的城区已扩展到四环路。有人计算过,现在的城区面积是原来的五倍多。

当然,人们也逐渐地从小胡同儿大杂院搬到了楼房。住进楼以后,当年在胡同儿居住的那种生活气氛也就慢慢儿地淡化了。

在解放前生活过的老北京都已经五六十岁以上了,这些老北会越来越少。我们这茬儿四五十岁的北京人、享受高楼的便利和坦以后,对昔日小胡同儿的生活,只能在记忆中寻找了、许多二三十岁的新—代北京人,压根儿没在胡同儿生活过,他们从没尝过周味儿、在这茬人之后的北京人就更甭说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京城作为首都,国际化的味儿越来越浓外来文化已然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您跟三十岁往下的年轻人胡同文化,他们会拨拉脑袋相反,他们对“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蹦迪、泡吧、电脑。上网、VCD、多媒体、美国大片、NBA篮球、比尔·盖茨、耐克、阿迪达斯更津津乐道。也难怪,他们压根儿就没在胡同儿生活过,自然会对胡同儿感到陌生。

胡同文化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渐渐地有点儿古董的味道了。可是,胡同儿和胡同文化恰恰是北京的文化特色呀!其实,北京的胡同儿是很有味儿的,为什么外地和外国游客来北京特喜欢逛胡同儿?因为胡同儿有魁力呀!外国人和外地人都喜欢胡同儿,北京人更应该热爱胡同儿了,这是咱们自己的文化呀!可是许多人喜欢胡同儿,对胡同文化却缺乏了解。该不该让这些年轻人知道胡同儿,了解胡同文化呢?我觉得作为一个生在胡同儿,长在胡同儿的北京人有这个使命。

说到胡同文化,眼下介绍胡同儿的书不少,有历史掌故也有老照片。但是胡同文化的内涵,并不只是胡同儿的灰瓦、门楼、四合院、老槐树,它的韵味儿,也是由胡同儿里的人和事儿表现出来的。

胡同儿本身就是一部书、这部书什么时候咂摸都有味儿一在胡同儿里生活过的人也是一部书,这部书可以说是人生百态。世俗风情的写照。《胡同根儿》所要表现的就是胡同儿里的人和事儿。

我特想让这部书保持原汁原味儿。在写作过程中,我对人物性格的把握上不是很吃力,但是对语言的表现上却费了很大功夫。当然,要想刻划出典型的人物形象,必须在语言上反复推敲。但同样的人物对话,用地道的京味儿来表现,我想不是在胡同儿生活过的人很难做到这—点。也许您在读这部小说时,能体会到我的良苦用心。

我曾对我的朋友说过,读《胡同根儿》,您别光拿它当故事看。而要咂摸它的京味儿,就像您坐在大条凳上。听着小风儿吹得风车忽忽山响,吃着焦圈儿喝着豆汁儿,就着切得细细的水疙瘩丝儿。

我写这部书是平心静气的,您看它的时候,最好也心平气和。这才能品出它的味儿来。

耐心看才有味儿

生活在现代化的社会里,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电视艺术的普及,电脑、网络等多媒体的出现,休闲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已然使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或者说不愿意占用更多的时间,踏踏实实地看长篇小说了。真的,我说的是实话。拿我来说,不.是特别吸弓!我的长篇小说,我也没有这种耐心把它读下去。

我是当记者的,读者的这种心态我很清楚。所以,在构思这部小说之初。我就琢磨着如何让读者对它感兴趣。而且能有耐心把它读完。这确实是个事儿。七十多万字的小说、读完它。真得有点儿“毅力”。

琢磨了半年多,我想了一个招儿。一只整羊,您要吃它。肯定不知从哪儿下嘴,会望“羊”兴叹。但是,把这只羊给劈开,挑选不同位,切成段儿,再把段儿切成片儿,像涮羊肉似的,一片一片地着吃,这不就好下筷子了吗?我把这七十多万字的长篇分成了五章。每一章就是—个故事片断,章与章之间紧密相连。一个“扣儿”着一个“扣儿”。构成一个整体。每一章有十多个小节,也就是羊片儿。您慢慢儿涮,会越吃越有味儿。吃得不耐烦了,您撂下筷打个歇儿。馋了,您再涮。总之,不想让您 看着烦,也不想让你瞧着累。

五十个章节,五百多个小标题,每个标题是一个片段。一整一下儿看不完,您可以在厕上枕上车上,得闲儿拿出来翻翻。既喘口气,又能消闲解闷儿。感悟人生。多有意思呀!

这种独出新裁的长篇小说也许您以前没看过。不能绝对一种创新。只能说,我在结构构思上从读者的角度,想到了大众习惯和欣赏口味。不知道这样的长篇小说,您是否真的喜欢。

当然,结构只是书的框架,关键要看书的内容。房子外表亮,里头不能住人,那不是猴拿虱子,瞎掰吗?肉切得再精致来不是味儿,能对得起您吗?您说对吗?

买本活的“词典”留着

这么多年,我在写作上一直追求京味儿特色,有人把我叫作“胡同儿记者”和“京味儿作家”。这两顶“帽子”合适不合适,咱先搁一边儿,但我在创作上,大都反映的是北京普通百姓的生活和尽量做到真实,这是实打实的。老前辈冰心看了我的文章,给我题词:说真话就能写出好文章。老记者也是老作家萧乾看了我的作品一。说我笔下的小人物读着有味儿。“说真话”和“读着有味儿”,我觉着作为一个“写家”能做到这两条,大概是读者拍出的最好的巴掌了。

萧乾先生算是地道的老北京,他评价我的作品有味儿,主要是针对我写东西的京味儿语言来说的。

说老实话,我琢磨京味儿语言,已有小三十年了。小的时候,在胡同儿里生活,接触了一些老北京,经常听他们聊天儿。十六岁参加工作,跟我一块烧木炭的师傅多是老北京,见天儿听他们侃。在这种“语言环境”里熏陶,即便是一块白布也能染上色儿。当然,学习语言必须要有心,光有耳朵和舌头还不灵。当时。我每听到一句老话都记下来,十几年的时间,记录整理的老北京方言土语就有厚厚的几本。有时一个词儿是什么意思。要问几个人。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有许多老北京的上话被人们遗忘,以至于淘汰了、但是我~直认为有些非常生动的土语应该保留下来。十几年前,我在采访研究北京方言的语言专家徐世荣先生时,他说过一句话;现代汉语的词汇量有越来越少的趋势,所以挖掘整理一些地方方言很有必要_。徐世荣先生的话让我难忘。前些天,我见到徐先生的公子。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徐起,他说老爷子前年“走”了,留下了一部《北京土语辞典》,这是北京文化的重要遗产。

在这部《胡同根儿》里为了突出京味儿特色,我有选择地使用了一些北京的方言土语,有些人们不易看懂的加了注释。我的用意不仅是把这些士语“活学活用”,而是让它具有生命力。

国家改革开放以后,来京城打工求学定居的外埠人越来越多。有调查显示,北京的居住人口中土生士长的北京人现在连一半都不到,而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多生长在楼区,对北京的土语也听到的不多,外地人更听不懂老北京的土话了。

我接触的新闻界同仁中,有一些是从外地来北京念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的。他们说,喜欢看我写的东西,除了内容,主要是喜欢我的京味儿语言。他们在北京呆的时间不长,而且打算长期居住,或者说已经成了新一代北京人。在他们踉像我这样的北京“土著”打交道时,常常被挂在嘴边儿上的土话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的京味儿作品对他们掌握北京话非常实甩。

有位出生在江南的记者对我说。看你的书如同翻北京上话辞典。我的《胡同风》系列丛书出版后,一位与我素不相识的作者在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三十七元买词典》。买书不说买书,说买词典这让我多少感到意外,但我从中受到一些启发。我的这部小说干吗要分为五百多个小节,而且有的标题于脆用的就是北京土话。我在写作构思时,就有让读者“买词典”的用意。

当然,小说跟词典毕竟不是一码事儿;把我的小说当成典只是一种比喻。其实,小说的语言是最难把握的了。因为小说的语言是有情感色彩的语言。它跟我写的纪实文学不一样。

老舍先生说:“小说并不是工厂词典与工人语法大全。语言的 成功,在一本文艺作品里,是要看在什么情节。时机之下,用了什么词汇与什么语言,而且都用得正确,合适。”从这一点看,一部小说并非是一堆词儿的大杂汇。

比如我的小说里的主人公姚维克的语言。姚家三代人居住在北 京,姚家在胡同儿里算是高宅阿,虽然他们也属“草民”,但他是知 识分子,而且是江苏人。从姚维克的爷爷默石先生到他爸爸姚念慈再到他本人,跟胡同儿里的人接触就不多,他们的语言肯定跟滕二爷、老段和华子这样的老北京不一样。如果让姚念慈说的话跟滕二爷一样,那这部作品就是失败的。

老舍先生在谈到小说的语言运用时,说过一段话:“明白了车夫 的生活,才能发现车夫的品质,思想,与感情。这可就找到了语言的 泉源。话是表现感情与传达思想的,所以大学教授的话与洋车夫的 话不一样。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从字面上找语言,语言 便成了点缀,不能一针见血的说到根儿上。话跟生活是分不开的。 语言要想传神,必须得用得合适、用得活泼。照现在时髦的话说叫“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买我的这部小说如同买词典有点儿贬我了。但是着这部书,从中能品到京味儿语言的如何活用,这倒是比较实际的。

当然,这部小说的功夫并非在语言的运用上、我的主要心思是刻划维克、华子、老豆、“坛子”和关大妈、滕二爷等典型人物。这些人物可以说是北京人的“代表”。

胡同儿的“根儿”在哪儿

这部长篇小说的书名,让我费了不少脑子。为啥叫《胡同根儿》呢?北京的胡同儿越拆越少了,胡同儿留给北京人的记忆也越来越淡了。胡同儿的“根儿”在哪儿呢?换句话说,什么叫胡同儿的“根儿”呢?

我琢磨着胡同文化作为北京文化的一个重要支脉,已然渗透到北京人的骨血儿里,它的根儿”不是单摆浮搞,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作为一种文化它已经根深蒂固,它会延续也会融合。它的生命力是持久的。胡同儿这种有形的物体有朝一日会消失,但是胡同文化却能够保留下来,这就是它的“根儿”。

在咱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要想长久地留住一样儿东西,实在太难了。尽管说“物质不灭”是一条永恒的真理。但这儿说的“物一质”俩字是一个哲学概念。就某一个具体的“物质”,也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您想让它永远不灭,那只能说是您的一厢情愿。科学家们通过多年给地球号脉,得出了结论:地球的岁数至少是四十六亿年。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研究了几个世纪以后也得出了结论:人类的文明如果以有文字出现为依据,撑死了有五千多年。您琢磨琢磨,五千多年跟四十六亿年能比吗?

我们常说“人类历史长河”这句话。所谓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归了包堆不过是五千多年。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身子骨儿硬硬朗朗的,活个“整寿”(百年)。一百年在这五千多年当中,不过是眨么眼儿的一瞬。我们能给历史留下的东西太少了。翻过头来说,历史能给我们留下来的东西,咱们这儿主要是说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有少呢?说句不亏心的话。也少得可怜。

远古时代的事儿不说了。咱们就说两千多年前统一中国的始皇吧,这位皇上大人留给我们的一座墓。如今已被当作世界七奇观。奇观?假如不是埋藏在地下,我们现今还能看到兵马俑叫秦始皇的阿房宫绝对要比他的墓壮观吧?咱们现在只能从历史。上领略它当年的辉煌了。一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在公元前二一年,现在不过是二千二百多年。

出版这本书的时候;恰值在北京西郊的老山土出了一座西汉墓,此事惊动了文物界的专家。出土一个汉墓干吗会有这么大的举动?因为北京这地界能发现西汉墓实在是罕见。其实,冷静一想西汉离我们现在也就是两千来年。一想当年,汉朝那是何等的辉煌呀!那些宫殿都哪儿去了?那些庙宇都哪儿去了?早就灰飞烟了。历史是无情的,时间是无情的。所以,我说在咱们生活的地上,就某一物质现象来说。想让它不灭,想让它永恒,根本不可用这个观点来看北京的胡同儿也如是,谁能说胡同儿这种“物体永远存在呢?古代有名的都城被历史湮没成为废墟的还少吗?

北京的胡同儿最早形成于元代。到现在不过八百多年历史。着北京要建成国际化大都市,胡同儿和四合院这种老城建筑肯定逐渐成为“古董”。尽管我们这些京城“土著”。对此会感到惋惜至悲伤,但历史总是向前发展和不断地演变。

进人二十一世纪,高科技令人眼花缭乱,知识经济和信息化代的来临,将会使一切传统的东西都受到无情的冲击。别的甭谈就说印刷吧。多媒体的出现将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美国人预言过二十年将会把纸张送进博物馆。也就是说,到那时,人们无须书读报,只要上网就能解决问题,像我这套七十万字的小说,只须成薄薄的光盘……未来社会将发展成什么样儿?谁都难以预言“克隆”技术能使大活人不是出自娘胎,而航天技术能使人类到球、火星上遛弯儿变成现实,以前只有在神话里出现的场景,都能过高科技变为现实。想到这些,我们对胡同儿的消失也就不会感到那么悲衷了。

跟物质的东西相比,文化却能持久。孔子已经死了两千多年,他创立的儒家学说,至今仍被人们所推崇。一唐朝长安城早已经成为历史,但大唐文化到现在依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华彩篇章。从这个意义上说胡同文化且灭不了呢。不论今后人类社会发生什么变化,胡同文化依然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珍珠。我们说的胡同儿“根儿”也将延续到我们的后代身上,这一点,您甭多虑。

感谢中国社会出版社再版这部长篇小说,正是他们的女里和付出,才使读者看到了这部装帧精美,原汁原味儿的小说一但愿它能让您品到地道的京昧儿。

以上是为序。

刘一达

2005年7月于北京如一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