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宗白华先生写于20世纪40年代的一部论述西方哲学史的著作。全书共分两编:第一编分析了关于作为科学的哲学史的诸多问题;第二编按照古代哲学、中世哲学、近代哲学的历史的逻辑,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全书既较为全面、客观地论述了西方哲学史,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个人的学术思想。
第一编
第一章 导论:关于作为科学的哲学史诸问题/1
第二章 (缺)/20
第二编
第一部 古代哲学/21
第一章 哲学的发生和古代的哲学发展/21
第二章 第一期——古代唯物论的确立/38
第三章 第二期——唯心论对于唯物论的斗争及唯心论的反动/72
第四章 第三期——希腊、罗马哲学(宗教化、唯心论的堕落)/97
第二部 中世哲学/111
第一章 经院哲学/111
第二章 自然科学勃兴及唯物论复活/135
第三部 近代哲学/153
第一章 近代哲学的发展/153
第二章 英国唯物论(经验论)/165
第三章 大陆的唯物论(合理论)/182
第四章 主观的唯心论及不可知论(十八世纪)/198
第五章 法国唯物论(十八世纪)/205
爱尔法修(1715-1771)
爱尔法修和孔笛雅克一样,从洛克出发。但是,在他手中,P213唯物论采取着法国独特的性质。他生于巴黎一个曾充女皇玛丽·烈克金嘉御医的医生家庭。他自己曾任职征税官吏,35岁时去职,此后就过着学者生活,他加入过百科全书的编辑。他把孔笛雅克的感觉,适用于伦理学的领域,因此造成一种唯物论的道德论。那上面,把自爱当做惟一的原理。在他看来,善恶全是相对的概念,主我主义是一切行为的规范。他把教育这一语的意味,解做一切在人类方面起作用的影响之全体,因此,公共的诸关系的状态,及规定它的立法,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关心和情感,真使精神丰富而且兴奋,所以立法不能不把它们推向惟一规准的公共福利上去。于是他认为除了主我主义这一自然法则及国家立法所指导的道德法外,宗教的存在是多余的事,甚至是有害的事。
正如从洛克出发的孔笛雅克和爱尔法修所明白表现的一样,法国人对于英国唯物论,给与了精神,给与了血肉,给与了能辩,并给与了英国唯物论还欠缺的热情和优美。他们把它弄成文化的了。
以自然为原理的爱尔法修唯物论的道德论,和在霍尔巴赫方面的情形一样,是市民社会的表现,它完全照应着1789年以前法国布尔乔亚的反对立场,实是有用性理论的一个理想化。P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