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帆鼓西洋(综合篇)/郑和下西洋科普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时平
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600年前,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舰队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奇迹,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谜——为什么一个刑余之人会被皇帝任命下西洋?他的航海究竟是怎样的波澜壮阔,最远又到了哪里?为什么东方千年的航海传统突然达到辉煌的高峰,又突然结束?……本书把这次有遗憾与惋惜,有骄傲与荣耀,有哀叹与失望,有豪情与辉煌的远航呈现给你。

目录

第一章 走出红土地/2

 一、古滇国的发祥地/2

 二、祖先的历程/5

 三、战乱中被俘/6

 四、追随燕王/8

第二章 明王朝的强盛/13

 一、雄才大略的朱棣/13

 二、永乐盛世/15

 三、由“海禁”到开放/17

 四、受命出使/19

第三章 帆鼓西洋的船队/23

 一、延伸先人的航迹/23

 二、宝船队/3O

 三、过洋牵星/41

 四、令人叹服的航海图/46

第四章 和平的使者/5O

 一、“王道”之师/50

 二、剿灭海盗陈祖义/58

 三、化解纠纷,睦邻通好/61

 四、海外平等贸易64

第五章 礼仪之邦/72

 一、礼行天下/73

 二、万邦来朝/80

 三、国王托葬神州/87

第六章 远播华夏文明/98

 一、文化的传播/98

 二、海外遗风/107

 三、落地生根/111

 四、美丽的传说/117

第七章 深远的影响/127

 一、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127

 二、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132

 三、文明的成果后世景仰/134

试读章节

郑和下西洋之所以能创造世界航海史的奇迹,除了郑和及其全体船员的开拓进取、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毅力之外,离不开他率领的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队。这支船队,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装备精良、技术先进。曾经跟随郑和出使的成员,他们的笔下记载了这支船队的情况,“其所乘之宝舟,体势巍然,巨无与敌”,宝船“盖古所未有”。明代小说家罗懋登在《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用文学的笔墨将郑和下西洋船队描绘得壮美而鲜活,使人仿佛感觉到郑和船队的宏伟气魄。当代,已故的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博士毕生从事中国科技史研究,在全面研究了当时的世界历史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明代海车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人们赞叹之余,很多学者结合历史的记载和航海科学,探寻这支船队的结构和谜题,得出了比较令人信服的共识。1.人数众多,组织严密

郑和船队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从人数上可见其壮观。他七次下西洋,每次所率出使的船员人数也不尽相同,但都在27000人以上。现在可以看到的史料,对人数有明确记载的有4次:第一次27800人,第二次27000人,第四次27670人,第七次27550人。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郑和下西洋每次人数不少于27000人,相当于明朝军队5个卫左右的兵力。而同时代的西方哥伦布航海的人数,前后4次,最少88人,最多1500人;达·伽马航海有170多人,麦哲伦环球航海的人数也只是265人。航海人数多少,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实力,尤其是在古代社会,没有机械动力,它不仅需要航海技术,而且也需要各方面物质保障,是很不容易的。郑和船队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有合理的组织结构,组成严密的船队。

郑和船队27000多人,主要由5个部分人员组成。

第一部分:使节及其随员。他们是整个船队的指挥中枢,担负着外交、贸易、作战的决策使命。人员包括正使太监、监丞(副使太监)、少监、内监、舍人、鸿胪寺序班等。按明代官制,太监官居正四品,少监官居从四品,监丞官居正五品;舍人负责从事接待外国朝贡事宜;鸿胪寺序班是具体负责外交事务和外交礼仪的,设卿,官居正四品,左右四卿各一人,官居从四品等。P30-31

序言

15世纪初,当人们将波涛汹涌、神秘莫测的大海视为惊险畏途的时候,从东方神州大地走出一位传奇人物,他就是世界航海史上举世闻名的大航海家——郑和。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开辟了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先河,架起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友谊的桥梁,传播了华夏文明,促进了亚非区域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使“海上丝瓷”之路空前繁荣和活跃。

近代名人梁启超第一次称郑和是“祖国伟大的航海家”,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盛赞郑和下西洋是“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曾高度评价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和历史功绩。周恩来说,“我国明代郑和是一位大航海家。郑和曾访问过东非索马里、肯尼亚等国家,为中非友谊作出过重大贡献。”邓小平将郑和下西洋与改革开放的国策联系起来,他说,“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算是开放的。”“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江泽民曾多次在讲话中谈到郑和下西洋,他说,“中国对外交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丝绸之路’和15世纪郑和下西洋。”“这说明,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就致力于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进行文化和经济交流,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胡锦涛最近也说过,“早在600年前,郑和七下西洋多次经过爪哇等地,至今仍流传着许多历史佳话。”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也在不同场合多次高度评价了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

郑和以“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凭借着超常的聪明智慧、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勇气和胆略,不折不挠、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受命率领当时世界上举世无双的庞大船队,以高超的航海技术,叹为观止的组织才能,指挥近3万训练有素的官兵,驾驭一二百艘船,战风斗浪,历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在广袤无垠、凶险异常的大海上。郑和船队在28年中,七次远航东南亚、南亚、东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编织了海上交通网络。他们所到之处,不论国家大小、文化先进与落后,不分种族、肤色,积极宣传睦邻友好、共享太平的大明国策,开展了平等互利的贸易,传播了文明,建立了友谊。

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弘扬郑和下西洋的伟大民族精神,国家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自2003年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2005年6月、7月纪念活动将达到高潮。

为配合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活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与中国科技馆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郑和下西洋科普丛书”: 综合篇——《帆鼓西洋》时平编 百问篇——《情系大海》于海明编 船舶篇——《宝船探秘》顿贺等编 遗迹篇——《古迹寻芳》杨新华等编 本套丛书主要是面向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而编写的。作者用大量的图片和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全面地介绍了郑和的身世和相关的主要人物,郑和七下西洋的全过程及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郑和七下西洋在航海、造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等。

丛书每册体裁各异、内容各有侧重,图文并茂,突出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为保证丛书编写的史实准确,郑和学术研究学者郑一钧、明史专家万明、造船专家席龙飞对书稿进行了认真审核。为按时出版发行本套丛书,科学普及出版社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丛书编写时间紧、任务重,虽经各方面努力,但难免有错误,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指正,以求再版时修改完善。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科技馆

2005年6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0: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