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介绍了CDMA2000 1x EV-DO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知识,内容涵盖了1x EV—DO的提出背景和设计思想、空中接口及系统关键技术、IOS接口、数据呼叫流程、网络安全机制、QoS保证机制、系统覆盖和容量性能分析、组网与混合终端操作、网络规划与优化及其进一步发展情况。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CDMA2000 1xEV-DO网络技术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电子通讯 |
作者 | 张智江//刘申建//顾旻霞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介绍了CDMA2000 1x EV-DO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知识,内容涵盖了1x EV—DO的提出背景和设计思想、空中接口及系统关键技术、IOS接口、数据呼叫流程、网络安全机制、QoS保证机制、系统覆盖和容量性能分析、组网与混合终端操作、网络规划与优化及其进一步发展情况。 序言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产业已经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高科技产业之一。目前,移动通信系统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它的主要设计目标之一是提供高速分组数据业务。为满足此要求,3GPP2将HDR高速无线接入技术与具有广域覆盖特性的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相结合,制定了CDMA2000 1xEV—DO网络技术标准,并作为CDMA2000 1x网络的主要技术演进方向之一。 从2002年韩国开始1x EV—DO商业化运营以来,截至2004年底,全球已有超过13家运营商成功部署了1x EV.DO网络,全球的1x EV—DO用户数超过一千万。在中国,已经建立起多个1x EV—D0技术试验和商用试验网。在中国3G大规模商用的关键准备阶段,适时推出全面介绍CDMA2000 lx EV—DO网络技术的专著,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共分为ll章。第1章简要回顾了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着重介绍了CDMA2000 lx EV—DO的提出背景、设计思想及其发展情况。第2章介绍了CDMA2000 1x EV-DO的网络架构,阐述了CDMA2000 1x与1x EV-DO混合组网的参考模型及其互操作要求。第3章详细介绍了1xEV-DO空中接口的构成及其基本功能,简要介绍了1x EV—DO系统关键技术。第4章结合1x EV-DOIOS结构参考模型,介绍了A接口功能操作及对应的信令流程。第5章介绍了1x EV-DO分组数据会话的相关信令流程。第6章重点介绍了接入鉴权、核心网鉴权及其数据保护等1x EV—DO系统安全机制。第7章从提供端到端的QoS业务入手,针对1x EV-DO Release O版本在00s保证上的缺陷,重点介绍了ReleaseA版本在业务QoS实现上所做的改进。第8章分别从链路覆盖和系统容量两个方面分析了1x EV-DO系统的性能,目的是为1x EV-DO组网、网络规划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第9章介绍了1x EV—DO组网方式。1x EV-DO可以单独组网,也可以与CDMA2000 lx混合组网。根据两网设备共用情况,混合组网又包括升级组网方案和叠加组网方案。在此基础上,还就混合终端设置、选网和网问切换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第10章结合lx EV-DO系统性能分析和组网方案,介绍了1x EV-DO网络规划的准则、技术要素、方法和流程,详细介绍了lx EV—DO网络优化的基本准则、评价指标、方法和流程。第ll章基于1x EV—DO ReleaseO系统功能设计上的局限性,重点介绍了Release A在空中接口上所做的功能改进和增强,阐述了Release A对网络设备的演进技术要求。 本书内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不仅技术性强,而且实用易读,特别适合于从事移动通信领域的教学、科研、工程应用及电信运营的人员学习和参考。 本书第l、2章作者为张智江、刘申建和顾曼霞;第3章作者为张文涛、支申建、顾曼霞、甘斌和朱红儒;第4章作者为刘申建、顾曼霞和郭士奎;第.章作者为顾?霞、郭士奎、刘申建和贾川;第6章作者为朱红儒、贾川和刘日建;第7章作者为张文涛、刘申建、顾?霞和林青;第8章作者为刘申建、诣扬波、顾曼霞和谭志伟;第9章作者为张智江、谭扬波、刘申建和顾?霞;第10章作者为张声慧、仲若冰、钱群力、华忠、陈亮、张智江、刘申建和苏信丰第11章作者为顾曼霞、张智江、张文涛和刘申建。 本书相关工作得到了业内许多朋友的支持、鼓励和帮助,尤其是夏权先生和刘雨晴女士为本书做了周密的协调和配合工作,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感谢。 由于时问所限,加之CDMA2000 lx EV-DO网络技术仍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书中难免出现疏漏与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指正。 作 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