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专门介绍光通信误码指标工程计算和测量方面内容的技术图书,主要内容有:误码率与误码性能参数,误码分布规律,光纤数字通信系统的实际误码特性,高速宽带业务对误码的要求,数字网传输损害与传输指标,误码指标分配方案,噪声、误码率与光接收机灵敏度,误码性能指标与误码率指标的简易换算,数字通道误码与维护限值,光纤通信系统误码检测与分析,DWDM系统误码率的加速测量,DwDM系统误码率的多光路测试法,常用误码测试仪表。可供从事光纤通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工程和维护方面的参考读物,也可作为通信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专业课参考书使用。
误码、抖动(包括很低频率的漂摆)和滑动是数字通信网中主要的传输损害,尤其误码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损害,因为误码直接破坏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并且人们根据有或没有误码、误码的多少,测评抖动与滑动(例如受控8bit滑动)的损害程度与损害量。
按照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 G.702建议,误码率是在测量时间内数字流码元(码)误差的数目(量)与数字流码元总数之比。由于比特(bit)是码元的最小单位,故当码流的每个码元是1bit时,误码率就是误比特率(简称BER);当传输码元是码字(码符)时,称为误字(符)率;当传输码元是码组时,称为误码组率。BER则是其基本测量参考单位。所以,误码和误码率的研究与测量一直深受各国的普遍重视与关注,也应受到我国通信科技人员和科研院校的重视与研究。
作者对误码损害作了深入研究,并且长期从事过光纤通信的科研与实验,完成了很多光缆通信工程试验段与电信现场的鉴定验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编写光通信误码这类专著在国内是首次,在国外也鲜见,而误码的工程计算与测量是数字通信实际科技和工程人员必不可少的技术,也是理论教学工作者需要参考的。
本书写得全面深入,理论结合实际,文字简洁流畅,易于阅读,是一本好书,可供有关科技与工程技术人员、相关院校的教师及学生学习和参考。读者定能从中获益不浅,特此作序推荐。
叶培大
200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