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学改革的不继深入,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即重新认识实验教学的地位,改变医学实验课的教学功能,独立开设实验课,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基本操作训练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形成。实验教学被赋予新的定义和内涵。
在新的教学观念影响下,国内许多医药院校相继进行了机能实验室集约化建设、实验内容的融合优化及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而机能实验的出现正是近年来实验教学改革的结果,也是新型教学模式的体现。
本书集合了参编单位及基础知识(如实验基础理论、实验基本方法及实验基本技能)的阐述,也突出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培养的内容(如探索性实验)。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原则、整体思路和技术路线,对学生的科研活动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为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培养具有较强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的实验教材。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继深入,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即重新认识实验教学的地位,改变医学实验课的教学功能,独立开设实验课,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基本操作训练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形成。实验教学被赋予新的定义和内涵。
在新的教学观念影响下,国内许多医药院校相继进行了机能实验室集约化建设、实验内容的融合优化及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而机能实验的出现正是近年来实验教学改革的结果,也是新型教学模式的体现。
本书集合了参编单位及基础知识(如实验基础理论、实验基本方法及实验基本技能)的阐述,也突出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培养的内容(如探索性实验)。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原则、整体思路和技术路线,对学生的科研活动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为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培养具有较强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的实验教材。
序
前言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机能学实验概述
1.1机能学实验课的教学目的
1.2机能学实验课的要求
1.3机能学实验室守则
1.4实验报告的撰写
第二章 机能学常用仪器、设备及器械
2.1机能学测量基础
2.2电刺激器与电隔离器
2.3 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2.4 HX-300动物呼吸机
2.5 HW-400TH恒温平滑肌槽
2.6分光光度计、血气分析仪和神经标本屏蔽盒
2.7常用生理溶液及手术器械
第三章 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3.1实验动物的种类与应用
3.2实验动物的选择
3.3实验动物的编号、捉拿与固定
3.4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
3.5实验动物的麻醉
3.6实验动物的取血与实验后动物的处理
3.7动物实验一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术
第四章 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
4.1选题
4.2实验设计
4.3实验与观察
4.4实验结果的整理、分析、判断及结论
第二篇 机能学动物实验
实验一 蛙离体神经干生物信号与兴奋性检测
实验二 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蛙离体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实验三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实验四 离体蛙心灌流
实验五 兔减压神经放电
实验六 兔膈神经放电
实验七 药物对离体肠肌的作用
实验八 反射弧分析
实验九 影响家兔血压的因素
实验十 失血性休克
实验十一 缺氧与影响缺氧耐受因素
实验十二 呼吸运动的影响因素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实验十三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与急性肾功能不全
实验十四 异烟肼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实验十五 药酶诱导剂及药酶抑制剂对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
实验十六 疼痛反应与药物的镇痛作用
实验十七 有机磷农药中毒及其解救
实验十八 乙酰胆碱pD2的测定
第三篇 机能学计算机模拟实验
机能学计算机模拟实验操作步骤介绍
模拟实验一 刺激强度与反应的关系
模拟实验二 刺激频率与反应的关系
模拟实验三 神经干动作电位
模拟实验四 神经干传导速度
模拟实验五 神经干不应期
模拟实验六 兔减压神经放电
模拟实验七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模拟实验八 离体蛙心灌流
模拟实验九 兔动脉血压调节
模拟实验十 呼吸运动调节
模拟实验十一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模拟实验十二 兔大脑皮层诱发脑电
第四篇 附录
附录I:常用实验动物一般常数
附录Ⅱ:人体常用的生理常数
附录Ⅲ:人体动脉血压测定
附录Ⅳ:人ABO血型鉴定
附录V:病例讨论
附录Ⅵ:药量单位、药物浓度和剂量换算
附录Ⅶ:药典、药物剂型与处方
附录Ⅷ:常用消毒药物配制及用途
附录Ⅸ:常用各种洗涤剂的配制方法及用途
附录X:常用血液抗凝剂的配制及方法
附录XI:实验室中的C02、CO、O2、Cl2的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