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群雄逐鹿,一时间多少英雄豪杰!前面是战火纷飞的沙场,后面是运筹帷幄的领导家。本书的作者将带领读者去“品读三国”,去品味、去阅读,去发现历史给现代人以启迪的东西。一部“品读三国”,将历史风云谋略权变尽收笔底,将三国人物处世技巧皆现书中……
三国是一个属于英雄的时代,我们从中能学到的东西实在太多。细细品读,反复回味,细数风云变幻,英雄豪杰,定能受益匪浅。
品读就是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背后的人性的解读。品读是要去品味、去阅读,能找到里面能给你以启迪的东西,这才是最重要的。三国历史如同一杯香茗,要去细细品味,才能解其意味。“品读”历史,才是当今最符合大众的历史阅读方式。惟有用心品读,才能发觉历史之妙处,风云人物之睿智,从而有所领悟,从中借鉴人生之道。
丘振声先生以其丰厚的史学知识和文论造诣,旁征博引,画龙点睛。他善于从史料中发现问题、提炼观点,他将考证、评论、鉴赏糅合在一起,从历史记载到民间传说,从人物塑造到思想艺术,纵横畅谈,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本书以150篇精短凝练的学术随笔,系统地揭开了《三国演义》从酝酿到成书演绎千年的神秘面纱,拆了文学人物形象与历史人物原型的关联,还对《三国演义》一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以及影响与传播进行了精到点评,书中诸多论题与观点填补了《三国演义》研究的空白,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和广大三国迷的欢迎。
《世说新语》与《三国演义》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8—444)及其门下文人们编纂的,是一部以小说的形式,记述从汉末至东晋时期士族阶级的遗闻轶事的笔记。每则长则二三百字,短的只有十来个字,语言简练含蓄,隽永传神。明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淡,真致不穷。”的确,它往往用三言两语便把一个人的音容笑貌勾勒出来。它是我国中古时代“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世说新语》完成于陈寿《三国志》之后的一百年左右。其中有关三国人物的故事,是《三国志》的很好的补充,更是后来(《三国演义》作者不可多得的创作素材。《演义》的作者根据表现人物的需要,对这些创作素材作了各种不同的处理。
有的是直接的搬用,只在文字上作些小改动。比如,曹操年轻的时候去见乔玄,乔玄称他为“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曹操在行军途中,骗说前面有梅林,使将士们“闻梅止渴”;曹植七步成诗;孔融十岁的时候,便敢冒充是河南尹李膺的“通家”,通过门卫,登堂入室,拜见了李膺,同时当场回击了陈炜对自己的嘲弄,因而名噪一时;邓艾以“凤兮,凤兮,则是一凤”,回击了时人对自己口吃的嘲笑;以及表现杨修才思敏捷的故事,等等。对于这些记述,《三国演义》都搬用得妥帖,不露痕迹,使人物形象生色不少。
有的则加以增删或改造。如《诸葛亮之次渭滨》一则,故事说:诸葛亮驻军渭南,关中震动,魏明帝生怕司马懿出战,派遣辛毗为军司马来监军。司马懿与诸葛亮在渭河两岸列阵对峙,诸葛亮想方设法激怒司马懿使他出来决战。司马懿也扬言准备以重兵应战。可是,总不见他的行动。诸葛亮便派人去打探,派去的人回来说:“有一个老头拿着大斧,坚定地在军营门口站着,故司马懿的军队不能出来。”诸葛亮说:“这必定是辛毗。”
《三国演义》的作者,根据《晋阳秋》所载,增加了诸葛亮派人把妇女的衣饰送给司马懿这一情节,意思是说他像妇女一样懦怯,不敢出阵,以激怒他们。同时,删去了辛毗拿着大斧守着寨门不让出战这个不合理的情节,把司马懿写成深知出战必然吃亏。他为了让诸将服从他的指挥,故意向曹□上表,取得曹□的“只宜固守”的圣旨作为“挡箭牌”,使诸将安心固守,不管诸葛亮怎样挑战引诱,始终不为所动。《三国演义》这样改造,目的是要表现司马懿与诸葛亮是棋逢对手,用司马懿的奸狡去衬托诸葛亮的老谋深算。
此外,《三国演义》的作者,对于《世说新语》里面的三国故事,也有弃而不取的。比如《曹公问裴潜》一事。曹操问那个享有“高洁”盛名的裴潜日:“你过去与刘备一起在荆州,你以为刘备的才能如何?”裴潜答日:“假如让他占据中原,会使政治混乱,社会不安定;如果让他守护边境,那就足可以成为一方的首领。”意思是说刘备只能为“一方的首领”,不是个帝王之才,成不了大气候。这显然不符合《三国演义))的作者要把刘备写成为理想明君的要求。同样,有关诸葛亮和庞统的一些传说,也没有被采用。这说明作者对素材的取舍,有着鲜明的倾向性。尽管如此,可以看出《世说新语》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明人高儒《百川书志》里说罗贯中在写作《三国演义》时,“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陈叙百年,概括万事”。这个“采小说”,不仅指宋元时期的“说三分”,而且也包括《世说新语》等笔记小说在内。 P4-5
我小的时候,便喜欢听人讲“三国”故事。上学以后,自己就把《三国演义》找来阅读。起初,有的字还不认识,有的典故也弄不清楚,但它的那些扣人心弦的战争场面,引入入胜的斗智斗勇的故事情节,以及各具风采的人物形象,却深深地吸引着我。我一遍又一遍地看,有时竟废寝忘餐。后来,我爱上文学这个行当,跟《三国演义》不无关系。
随着知识的增长,我逐渐地知道,《三国演义》是我国一部流传久远的古典文学名著。人们把它与《金瓶梅》、《水浒传》和《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奇书”。还有人把它定为“第一才子书”。曾在欧洲风行一时的我国的所谓“十才子书”,《三国演义》便列为其中的头一部。
诚然,《三国演义》比起《红楼梦》、《水浒传》来,在艺术成就上稍有差距。但是,它具有别的作品不可代替的艺术特色。比如对战争的出色描写,在尖锐斗争中写人物,以及精炼流畅的文学语言,等等。这使得它成为许多“演义”作品中最上乘的一部。它的影响,并不亚于《红楼梦》和《水浒传》。它里面的许多人物和故事,至今仍然活在人们的口头上,有的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三国演义》所以为人们喜爱,并不是像胡适在《三国志演义序》里所说的,因为它“是一部绝好的通俗历史”,而在于它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以强烈的感情、鲜明的倾向、独特的艺术手段,真实地描绘了三国时期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从各个方面表现了当时的国家大事。它是一部洋溢着英雄主义的战争史诗,是一幅饱含着智慧和经验的历史画卷。它给人以思想的启发、历史的知识和美的享受。
古人早就把《三国演义》看作是文学作品。明代一些《三国演义》的刻本,就标上《三国英雄志传》这样的书名。有人还把它与《水浒传》合刻,统称为《英雄谱》。这便是有力的证明。
今天,我们阅读《三国演义》,不必要像明代那位学究庸愚子所说的那样:“若读到古人忠处,便思自己忠与不忠;孝处,便思自己孝与不孝。至于善恶可否,皆当如此,方是有益。”(《<三国志通俗演义>序》)时代不同了,(《三国演义》所宣扬的忠、孝、节、义之类的封建道德观念,与我们的时代格格不入。就是作品中的那些有价值的成分,也要经过改造和消化,才能变成为于我们有益的东西。不过,话又得说回来,对于产生在封建时代的这部文学名著,我们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去苛求它,不应该采取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的做法,对它要作历史的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真正分清精华和糟粕。比如“孔明之忠”、“关张之义”等,里面就有值得肯定的因素。总之,对《三国演义》所描写的人和事,作具体的分析。这样,就会比较清楚地看出其中的成败得失,吸取那些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近年来,我在工作之余,经常翻阅《三国演义》以及与它有关的一些资料,有些感触,便随手写下,作为读书札记,日积月累,共得一百五十篇。现整理成册,把内容相近的凑在一起,分为四个部分。
(壹)酝酿与成书
《三国演义》从酝酿到成书,前后经历了一千多年。魏晋南北朝时,已经出现了三国的一些人物的故事传说。到了唐代,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宋元时期,《三国演义》已初具规模。元末明初,便产生了罗贯中的写定本。这样,《三国演义》便从民间酝酿走上文入创作的阶段,这是《三国演义》成熟的标志。清初,文学家和文学批评家毛纶、毛宗岗父子,又在罗贯中写定本的基础上,加以修订,《三国演义》就更加完善,也定了型。《三国演义》这个源远流长的成书过程表明,这部优秀作品,不是一人之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以说,它是一座用集体的智慧和心血堆砌起来的巍峨高山,矗立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原野上,使人仰止。
本书的这一部分,介绍了罗贯中写定本之前的一些有关的故实、轶事和传闻,从中可以窥见《三国演义》中某些人物和故事的演变情况。此外,还简略地介绍了《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以及《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注释者裴松之等人的某些经历和思想。
(贰)文学与史学
顾名思义,《三国演义》是从三国的历史材料敷演而成的一部文学作品。它是以历史真实为基础,进行艺术创造的结果。它与历史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我们知道,史学着重说明历史的发展规律,属于科学的范畴;文学在于抒发感情,属于艺术的范畴。《三国演义》在处理文学与史学的关系时,既尊重历史的真实,又从文学创作的需要出发,对史料(包括各种传说)作了各种不同的处理。有的照搬历史,稍加增删;有的取其一点,加以生发;有的移花接木,重作安排;有的两事捏合,再添新意;有的采用传说,并作充实。凡此种种,力求真实和生动。本书中的这一部分,试图探讨《三国演义》在创作过程中,处理文学与史学关系的某些经验和教训。
(叁)思想与艺术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战乱连年,固然破坏生产,使民生凋敝,但是一些旧的秩序也因此分崩离析,束缚人们头脑的某些传统观念也受到冲击。在各个政治集团的角逐中,涌现出一大批统军治国的人才。他们风云际遇,大显身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当时的时代风貌。他们的许多建树,很可以供后人借鉴。本书的这一部分,论述了一些人物的生活和思想的某些侧面,探讨《三国演义》在人物描写、情节安排、语言运用等方面的一些艺术特点和成就。
(肆)影响与传播
《三国演义》像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千古流芳。它的芳香不仅飘散在祖国的大地上,而且越过高山大洋,飞到国外,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赏识。这是我国人民对人类文化的一个贡献。这一部分,记述了《三国演义》在海内外的传播以及它的一些影响,还介绍了几个批评《三国演义》有影响的人物。从中可以看到它的艺术魅力和思想价值。
由于自己的思想水平不高,学识有限,纰缪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和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