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调查”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的关于膳食、生活方式与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它是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20年精诚合作的巅峰之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君石研究员这样评价此书:“《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它无可辩驳地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调整膳食来防治心脏病、癌症和其他西方式疾病。这本书不仅适用于经济发达国家,也是那些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导致饮食习惯发生巨变的发展中国家的首选图书。”
诺贝尔奖得主、康奈尔大学教授罗伯特·C·理查森博士说:“柯林·坎贝尔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不仅在营养学图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文字本身亦具有高度的可读性。本书对膳食和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提出的动物蛋白对人体有害这一结论是令人惊奇的。中国健康调查本身就是一个值得仔细品味的故事。”
科学证据确凿无疑,研究结论令人震惊:动物蛋白(尤其是牛奶蛋白)能显著增加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病、肾结石、骨质疏松症、高血压,自内障和老年痴呆症等的患病几率。而更令人震惊的是:所有这些疾病都可以通过调整膳食来进行控制和治疗。
“中国健康调查”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的关于膳食、生活方式与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它是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20年精诚合作的巅峰之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君石研究员这样评价此书:“《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它无可辩驳地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调整膳食来防治心脏病、癌症和其他西方式疾病。这本书不仅适用于经济发达国家,也是那些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导致饮食习惯发生巨变的发展中国家的首选图书。”
诺贝尔奖得主、康奈尔大学教授罗伯特·C·理查森博士说:“柯林·坎贝尔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不仅在营养学图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文字本身亦具有高度的可读性。本书对膳食和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提出的动物蛋白对人体有害这一结论是令人惊奇的。中国健康调查本身就是一个值得仔细品味的故事。”
导言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
第一章 我们面临的困境和需要的解决方案
第二章 蛋白质之屋
第三章 关闭癌症表达
第四章 中国健康调查的经验
第二部分 富贵病
第五章 破碎的心
第六章 肥胖
第七章 糖尿病
第八章 常见的癌症:乳腺癌、前列腺癌、大肠癌(结肠癌和直肠癌)
第九章 自身免疫病
第十章 广泛的影响:骨病、肾病、眼科疾病和脑病
第三部分 良好的营养指导
第十一章 吃得合理:有关食物与健康的八项基本原则
第十二章 怎样吃
第四部分 为什么你从来没听说过这些信息?
第十三章 科学——黑暗的一面
第十四章 科学简化主义
第十五章 产业界的所谓科学
第十六章 医药垄断:在保护谁的健康?
第十七章 历史总在重复自身
附录A:调查问卷及答案分析:大鼠实验研究中的蛋白质效应
附录B:中国健康调查的实验设计方案
附录C:与维生素D有关的关联关系
参考资料
第一章 我们面临的困境和需要的解决方案
“不了解食物的人怎能知悉疾病?”——希波克拉底,医学之父(公元前460—357年)
1946年夏秋交际的一天清晨,金色的阳光洒满牧场,一片静谧。这里既没有汽车马达的轰鸣声,天空中也没有飞机拖着长长的尾线呼啸而过,一切都是那么祥和。鸟儿轻快地鸣叫着,牛群发出低沉的哞哞声,公鸡在打呜,偶尔的鸡鸣犬吠衬得周围环境更加宁静。
站在二楼的阳台上,我打开棕色的阳台门,让阳光倾泻进来。那时我是个12岁的快乐少年。我刚吃完一顿丰盛的早餐,有鸡蛋、烤肉、香肠、炸薯条、火腿肉和两大杯全脂牛奶。我妈妈的手艺真的是太棒了!其实从早晨4:30开始,当我和我父亲汤姆、哥哥杰克挤奶的时候,我就已经在渴望着这顿丰盛的早餐了。
我父亲当时45岁。他打开了一袋45磅重的苜蓿种子,把所有的种子都倒在地板上。然后他打开一个小盒子,盒子里面是一些很细的黑色粉末。他告诉我们这些粉末是细菌,能帮助苜蓿生长。这些粉末会附着在种子上,并成为植物根系的一部分。我父亲只受过两年的正规教育,但我父亲知道这种细菌能帮助苜蓿将空气中的氮元素转化为蛋白质,而这种蛋白质对牛非常有好处。我们早晨的主要工作就是将细菌和种子进行充分混合。我当时非常好奇,问父亲为什么细菌有这样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怎样发生的?我父亲讲得兴高采烈,我也听得津津有味。对于农场长大的孩子,这是非常重要的知识。
17年后,1963年,我父亲第一次突发心脏病,当时他61岁。70岁的时候,他最终因为大动脉血管梗塞而不幸病故。我记得我当时完全崩溃了。那个曾经和我们兄弟姊妹一起站在田间、通过言传身教给予我们许多人生经验的父亲与世长辞了。
从事膳食与健康实验研究几十年后,现在我知道导致我父亲死亡的这种严重的疾病——心脏病是可以预防的,甚至是可以逆转的。要使血管(动脉和心脏)健康起来,可能无需危及生命的外科手术,无需服用可能致命的药物。我现在知道,心血管健康完全可以通过平衡健康的饮食来实现。
这就是食品对健康影响的一个真实例证。多年以来我一直从事营养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试图揭示一个秘密——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活得很健康,有些人却疾病缠身?我现在知道,食品是其中一个首要的决定性因素。现在是提出这个观点的大好机会,因为我们当今的医疗保健系统不仅成本高昂,还把很多人排除在外,不能真正地改善公众健康,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尽管关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专著已经汗牛充栋,但是实际工作中的进展却是微乎其微。P9-10
我与坎贝尔(T.Colin Campbell)教授的相识始于1980年,当时我在康奈尔大学营养科学系坎贝尔教授实验室作访问学者。通过八个月十分繁忙的实验研究,我在逐步适应美国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对坎贝尔教授也从不熟悉到熟悉,并由此开始了我与他长达20多年的科研合作和个人交往。其主线则是本书的题目——中国健康调查。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坎贝尔教授、英国牛津大学理查德·佩托(Richard Peto)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黎均耀和刘伯齐教授与我的共同主持下,1983到1989年间,在中国的24个省、市、自治区的69个县开展了三次关于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这项研究开创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营养流行病学研究合作的先河。应该说,这项国际合作对我国营养与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趣的是,这项研究虽获得了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但其在国内的知名度远不如国外。这项称之为“中国健康调查”的工作不但发表了数十篇被广泛引用的论文,而且还被不少国家的电视和报章杂志专题报道过。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出版社坚持要把书名定为“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了。
其实,这本书中关于中国的研究篇幅有限,而大量的篇幅则是在描述坎贝尔一生从事营养学研究的经历以及他对营养与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成果。
坎贝尔教授是一位国际知名的营养学家,他对营养学,特别是对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成果引人瞩目。坎贝尔教授在本书中的一个贯彻始终和十分明确的观点就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如肥胖、冠心病、肿瘤、骨质疏松等);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最有利于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多吃粮食、蔬菜和水果,少吃鸡、鸭、鱼、肉、蛋、奶等。书中以大量的科学证据从多方面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研究成果。
更难能可贵的是,坎贝尔教授由于坚持这一观点而受到来自有钱有势的美国畜、禽、奶等养殖、加工业的强大压力;一贯执著的坎贝尔教授并没有屈服,始终坚持己见。现在,这一观点已为越来越多的营养学家所认同。我相信各位在读了此书后一定会认同坎贝尔教授“少吃动物性食物、多吃植物性食物”这一观点。与一般科普读物不同的是,本书列出了大量参考文献,表明书中所说的并非空穴来风,而且有兴趣者可以查阅原始文献。本书中还有一部分是描述坎贝尔教授的个人经历的;这也许没有普遍意义,但却颇具趣味性,也很值得一读。
本书是坎贝尔教授自康奈尔大学退休后花了大量精力反复修改写成的。作为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往往只善于写学术论文,而写不好科普文章,难能可贵的是坎贝尔教授颇有文才的小儿子托马斯·坎贝尔(Thomas Campbell)毅然推迟了研究生学习,帮助父亲完成了这一夙愿。
作为坎贝尔教授的一个有数十年交情的老朋友,我为这本书中文版的问世感到十分高兴。我愿意向广大读者推荐此书,无论是营养工作者,或是对营养与健康有兴趣者,读了此书一定会大有收获。我也衷心希望这本书的中文版会像英文原版一样成为一本畅销的科普著作。
2006年9月1日于北京
本书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
——《纽约时报》
T·柯林·坎贝尔是世界营养学界的权威之一,营养科学的从业者能够站在这一巨人肩上定会获益匪浅。这是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一本营养学专著,阅读本书能够挽救你的生命。
——迪安·奥尼什(医学博士、预防医学研究所创始人及所长)
T·柯林·坎贝尔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是一部人类试图了解健康与饮食关系的奋斗史,这一努力迄今仍在继续,永无休止。
——马理林·詹森(美国癌症研究所所长)
对于那些关注肥胖流行病、自身健康以及西方饮食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人来说,《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提供了精辟而且实用的解决方案。
——罗伯特·古德兰德(世界银行集团首席环境科学咨询专家)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它无可辩驳地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调整膳食来防治心脏病、癌症和其他西方式疾病。这本书不仅适用于经济发达国家,也是那些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导致饮食习惯发生巨变的发展中国家的首选图书。
——陈君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T·柯林·坎贝尔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不仅在营养学图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文字本身亦具有高度的可读性。本书对膳食和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提出的动物蛋白对人体有害这一结论是令人惊奇的。中国健康调查本身就是一个值得仔细品味的故事。
——罗伯特·C·理查森(诺贝尔奖得主、康奈尔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