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从法理角度研究权力的专著。作者用规范学的方法对权力的哲理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内容包括:规范权力的学说,权力的概念,主权与治权,权力结构模式,权力的运行,分权的实践,分权理论史等。本书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这是一本从法理角度研究权力的专著。
作者用规范学的方法对权力的哲理进行了开拓性研究。
作者提出了权力的规范性定义;在对权力要素的规范分析中创立了权力主体、权力对象、权力行为人的三元分析框架:在全球背景下论证了主体际主权的新概念;在对权力进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权力结构模式,论证了权力的网状结构与宪政的内在关联;从动态的角度研究了权力的发生学问题、权力的来源、权力所有制、权力的作用、权力行使的正当程序、权力阻力与消解、权力评价标准、权力滥用、权力的合理化等问题;提出并论证了法治社会与司法独立、司法审查制度的内在关联,特别是提出并论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建立司法审查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绪论 人的自由与解放——马克思恩格斯权力思想的基石
一、导言
二、以人的自由解放为核心的政治社会哲学
三、权力分立思想
四、司法独立于其他权力的思想
五、法律规范权力思想
六、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集权的论述
第一章 规范权力的学说
一、两类不同的权力学说
二、西方古代的权力学及其现代转型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正义论及其衰落
四、论证的权力学及其社会负效应
五、中国权力学的规范转型
第二章 权力的概念
一、权力的定义
二、权力要素
三、权力的分类
四、权力的特点
五、权力与其他社会现象
第三章 主权与治权
一、主权的语义
二、主权的理论指向
三、主权思想的发展
四、主权理论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五、中国的主权理论及其成因
六、绝对主权理论的理论缺陷
七、当代的主权处于什么状态
八、主体际主权论——21世纪的主权理论与实践
九、治权及其与主权的关系
第四章 权力结构模式
一、制约权力的形而上努力及其缺陷
二、权力结构及其合理化
三、权力结构的基本构件
四、权力结构模式
五、权力结构模式与宪政
第五章 权力的运行
一、权力的来源
二、权力所有制
三、权力的作用
四、权力行使的程序
五、权力行使的阻力与消解
六、权力评价标准
七、权力滥用与权力腐败
八、权力的合理化
第六章 分权的实践
一、古典的分权实践
二、中世纪分权实践的残余
三、启蒙运动与现代分权制的确立
四、现代分权的突出制度建构——司法审查
五、阶级分权与职能分工问题
第七章 分权理论史
一、古代的混合政体理论
二、立法和执行的分离——洛克的分权理论
三、司法权的突起与司法政治控制力的获得——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
四、康德的权力结构理论
五、黑格尔的双重分权理论
六、美国立国之初的制约平衡理论——消灭最高权力的存在
七、对分权理论的批评
八、对批评分权理论的批评
九、分权理论的现代阐释
十、分权与集权理论的比较
十一、分权理论在中国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