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鲜活生动的例子为你展示怎样说话才是最高明的口才,怎样说话会是最愚蠢的表达。在本书中,高明的说话原则与愚蠢的说话禁忌形成鲜明对比,令人一目了然,心领神会。书中总结的原则提要实用性强,让你在豁然开朗中快速提升说话的技巧,锻造出众的口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最高明的口才与最愚蠢的说话/巅峰说话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 吴思同 |
出版社 |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鲜活生动的例子为你展示怎样说话才是最高明的口才,怎样说话会是最愚蠢的表达。在本书中,高明的说话原则与愚蠢的说话禁忌形成鲜明对比,令人一目了然,心领神会。书中总结的原则提要实用性强,让你在豁然开朗中快速提升说话的技巧,锻造出众的口才。 内容推荐 为什么有的人出言不逊,信口雌黄,不经意间中伤他人还不明就里? 为什么有的人妙语连珠,深得人心,随时随地如鱼得水且受人拥戴? 本书通过鲜活生动的例子,向您展示怎样说话才是最高明的口才,怎样说话会是最愚蠢的表达。高明的说话原则与愚蠢的说话禁忌鲜明对比,令读者朋友一目了然,心领神会。每章后面还总结了相关的原则提要,实用性极强,让你在豁然开朗中快速提升说话的技巧,锻造出众的口才,从而赢得美妙人生。 目录 前 言 谁的口才高明,谁的说话愚蠢 第1章 给人台阶VS损人面子 主力观点:树要皮,人要脸 支持例证:长孙皇后巧谏唐太宗 尊重对方:说话的第一原则 “不识相”,尴尬当然难免 懂人心,才有面子可给 “哪壶不开提哪壶”惹的祸, 避免敏感联想:用婉转代替直接 误会来自“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筑个台阶,化解难堪于无形 高明口才要点总结·1 第2章 谦逊真诚VS傲慢自我 主力观点:谦和是一种境界 支持例证:把挑衅换成了感谢 克制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 角色不清,女王也叫不开门 “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最从容 傲慢伤人,种下怨恨的种子 放下高傲,让诤友一路同行 喧宾夺主,注定灰头土脸 一流见解需要一流口才“包装” 高明口才要点总结·2 第3章 替人着想VS只顾自己 主力观点: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支持例证:玫瑰花有刺 你为别人着想,别人才会为你着想 以自我为中心,孟浩然自荐失败 替对方着想,拒绝也能成为艺术 误解对方心境,当然会表错情 只要尊重人格,投诉也可以愉快 不了解说话对象,难免洋相百出 照顾对方习惯,让问候恰到好处 高明口才要点总结·3 第4章 三思后说VS口不择言 主力观点:君子谨于言而慎于行 支持例证:闹出笑话的“达令” 善缄其口,风流不在谈锋胜 忽视心理差异,李鸿章身陷尴尬 把握心理,舌头才能成利器 出言不慎,就此断送锦绣前程 管住嘴巴,避免祸从口出 理解误差,“麻烦”引起麻烦 含糊其辞,巧妙应对窘境 高明口才要点总结·4 第5章 一语中的VS废话连篇 主力观点:语言贵在精而不在多 支持例证:你怎么不听我说完呢?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最见效 用错表现形式,歌德辩护失败 一招致胜:运用一句话的威力 离题万里,牛头不对马嘴 攻心为上,高效的说话术 忽视说话方式,注定丢掉大生意 简洁有力,该脱口时就脱口 高明口才要点总结·5 第6章 以退为进VS直来直往 主力观点:桡桡者易折 支持例证:古董茶壶打破之后 正话反说,以谬制谬救人命 不讲方法,名医劝治失败 明话暗说,潇洒逃脱窘境 不加思索,好话也变成坏话 兜兜圈子,让弦外之音说话 不婉转大度,难以面对既成事实 借他人之口,表难言之意 高明口才要点总结·6 第7章 赞美欣赏VS挑剔指责 主力观点: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支持例证:秦王态度的转变 用赞美的魔力点石成金 不鼓掌,鸭子就只有一条腿 给人尊严,士为知己者死 邀功请赏。再重的情也没人领 赞美式批评,“刮起来不痛” 指责挖苦,让林肯经历恐怖时刻 赞美对手,就是给自己“挣”面子 高明口才要点总结·7 试读章节 尊重对方:说话的第一原则 说话是有讲究的,绝对是一门学问。当然,这门学问也是有章可循的。下面,我们就来总结那些有着高明口才的人是怎么遵循说话的原则的。 我们先来看看两个类似故事的不同结果。 有位心理学专家兼人际关系大师给我们讲了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的情节非常类似,然而最后的结果却迥然不同。 第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又缺钱了是吗?”看弟弟走进来的样子,哥哥就猜到了。果然,弟弟点点头,他掏出了一份文件,递给了哥哥。 “大哥,这是买房子的资料,最近利率低,我想买个房子……” “买房子呀!”哥哥点了点头说:“你缺多少?总不会全要我掏钱吧?” “不会!大哥!您不要把我想得那么糟好不好?我现在只缺30万。” “30万?我没有。如果18万还行,不过钱都在你大嫂手上。” “18万也成了!剩下12万我再想办法。”弟弟高兴地把资料塞回箱子。站起身。 “去找你大嫂拿。钱在她那儿,就说我同意了。”哥哥拍着弟弟的肩膀。送他出去。 “他同意了?”大嫂眼睛一瞪:“他先得问问我有没有钱哪!一下子要18万,我哪儿拿得出来啊!我下金蛋哪?” 弟弟被吓了一跳,嗫嚅地说:“大哥说您手上肯定有18万的。他同意了的。” “喂!我说弟弟啊!18万,我家里不吃饭哪?外面没有等着要还的钱哪?小刚在澳洲留学不缴学费了啊?你告诉你大哥,我拿不出来!他要借你,他自己想办法去!” 于是。在这个故事中,弟弟没有从大哥大嫂手上借到一文钱。 第二个故事的内容是—— 对不起啊,儿子!你明天过生日,老爸却不能陪你过,”老焦拍拍儿子的肩膀,笑了:“挺结实的嘛,没想到一转眼,你都23岁了,还以为你不到13呢!” 今天,老焦急着要到外地开会,由儿子开车送到机场,自己觉得挺得意。 “你过生日,要我送你什么礼物啊?”老焦笑着问道。 “我什么都不要。”儿子说。 “什么都不要?,’老焦歪着头看看儿子,“什么都不缺吗?” “嗯……缺一台笔记本电脑。”儿子微笑着,车子正好驶进机场。 “那好!就送你一台笔记本电脑吧!”老焦很干脆地说:“多少钱?” “2万块。” “2万?”老焦没想到那么多,“要2万?” “新出的嘛,既然买就买好一点的,功能好。” “2万就2万吧!”老焦把车门打开,接过儿子递来的行李箱,“找你妈拿。” 正要转身走,老焦突然想起什么来,特意叮嘱了儿子一句:“对了,你可要记得别直接跟你妈说。就说‘妈!我过生日,爸爸要我问你能不能送我一台笔记本电脑,他说他没有意见,全听您的。这样你妈才会爽快地掏钱。” “有这么严重吗?妈不是都听您的吗?” “你甭管了,就照我教的去说就对了。”老焦撂下一句话,转身走了。 “什么?他要送你一台笔记本电脑?多少钱哪?”焦太太大吃一惊。 “是我跟他说我需要,一台新型的,2万块。” 她又一惊:“2万?可不少呀!他怎么知道我有钱?” “爸爸非说要我问您,说您同意了才行。” “这还差不多,这老家伙居然学会说话了。喏!拿去!这是2万。” 小伙子一怔:“妈!您怎么都准备好了?您怎么知道……” “你爸爸在机场已经打电话问过我啦!这么大的事,你以为他真敢一个人作主啊?” 结果,儿子很顺利地从妈妈手上拿到了爸爸承诺的买笔记本电脑的钱。 这两个故事的情况其实差不多,为什么结果相差那么大呢? 弟弟去借钱,却不会说话,开口得罪了大嫂。但与其说弟弟不会说话,还不如说哥哥不懂得说话呢。相比之下,另一个故事里的老焦,也差一点儿犯错,因为他也向儿子表示他说了算,要儿子直接找妈妈拿钱。 但是老焦很聪明,他突然想到即使是儿子,也要懂得跟妈妈讲话的方法;即使自己是一家之主,也要考虑老婆的感受,于是他就停下来,特别叮嘱儿子要怎么回去说,而且他还怕这样不够,就自己再打了个电话回家,向老婆报告了这件事情。 老公专门打电话回家,征求自己的意见,以求得自己的同意,姑且不论“老婆是不是真的实权在握”,还是“做个样子”,那焦太太心里能不舒坦吗? 任何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任何人都期望受到别人的重视,希望自己受到关注。而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就更加重要了。 很多时候,丈夫在家里可以是大男人,你说了算。太太只有听的权利,你确实可以不管她同意不同意,而直接作主。但是,换个角度想想:她没有“实权”,你何不给她一点“虚荣”呢?什么叫“内人”?“内人”就不是“外人”,内人是你的枕边人。你有事情却不让她知道,那她还叫内人吗?而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把“内人”看作“外人”更令人痛心的事了。 如果我们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夫妻为钱反目,真正的原因可能不是“物质”,而是“精神”;真正的原因是“另一半没有顾念自己的感受。让自己觉得被出卖了”。 想想,前面故事中的哥哥,如果他能像老焦一样,教自己的弟弟怎么去说,又打个电话告诉太太。甚至先不答应弟弟,征求太太同意之后再说,不是要好得多吗? 越是没有“实权”的人,越是想要“虚荣”一把:越是没有地位的人,越是希望获得别人的关注。然而,那些不懂得说话艺术和智慧的“傻瓜”,却总是不懂得照顾别人的面子,总是先满足自己的虚荣。因而,他们也就往往在自己傻瓜式的说话方式下,一次次得罪了人,一次次把事情搞砸。 而善于运用高明的说话方式的人,则非常懂得照顾对方的面子,很会满足对方的虚荣心。使听者听了其说出来的话后,感觉非常受用,从而心甘情愿地为说话者效劳。 所以,尊重对方。是高明口才的第一原则。 人都需要被尊重。即使是个门房,今天你请他进去通报一声,也得要对他客客气气。这就是俗话所说的“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和“不怕官,只怕管”的道理。 无论地位的高低,或谁当家、谁作主,尊重对方。永远是说话的第一原则。 “傻瓜式”的顶头上司。在叫下属来自己的办公室时,会这样说:“喂!某某,你几点几分,给我过来一下。” 而聪明的善于说话的上司则会这样说:“是不是麻烦你,几点几分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有些很受下属们爱戴的上司甚至会更客气地说:“几点几分,我在办公室等您”。 试想,如果你是该上司的下属,你听到谁的话后,心里会更舒心更受用呢? 当下属犯了错误,不懂得说话的上司会当着大家的面开骂,而聪明又很会尊重别人的上司则通常会客客气气地把下属请到自己的办公室里,然后关上门,小声地批评教育。如果你是那个被训的职员,就算上司当着大家只是“小骂”,你心里也会老大不痛快,上司一走,你就必欲在背后咒他几句而后快吧? 相反的,假使是后者的情况,你就算挨了大骂,还会心存感激,心想:“领导真不错,他顾及我的面子,可见领导是爱护我的。” 训人,还能让对方心存感激,这就是会做人的上司比“傻瓜式”上司说话方式的高明之处。 P4-9 序言 谁的口才高明,谁的说话愚蠢 说话似乎不难。然而,有些人的口才极其高明,有些人的说话却实在愚蠢。 会说话与不会说话,常在一念之间;最高明的口才与最愚蠢的说话,往往在于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对问题的态度相异。 一 实验室里丢了一枚透镜。 一天,实验室的老师路过学校操场时,发现前两天帮忙搬运实验器材的那几位同学正在阳光下做“聚焦”实验,手里拿着的正是一枚实验室的透镜。老师心里想,一定是他们在搬运时趁人不备拿的。这时,这几个同学也发现了他。 该怎么办呢?如果直接训斥他们,会让这些孩子们很尴尬,或者,根本就不承认透镜是从实验室里拿的。这位老师想了想,上前说道:“哟,这透镜找到了呀!昨天我发现少了一枚透镜,猜想大概是搬运过程中丢失了。我沿途找了好几遍都没找着,没想到是你们给找到了。真是谢谢你们啊。”原以为肯定会挨一顿臭骂的同学们都轻松地点了点头,有的嘴里还嗫嚅着说:“不用谢。” 老师的做法实在高明。而且,他的口才也很高明。因为,拥有高明口才的人,都懂得在说话时给别人留足面子。尤其当别人陷入下不了台的尴尬境地时,我们要学会用言语给对方找个台阶下。 而最愚蠢的说话方式,莫过于当别人犯了错误,就不惜用伤人自尊的方式去大加批评指责。 二 杨恽是司马迁的外孙,非常有才干,喜欢结交儒生与豪杰,在朝廷中有很高的名望,汉宣帝任他为郎官。后来,大司马霍鬲谋反,杨恽事先得到消息,上报皇帝。因这件事,皇帝加封他为平通侯,升中郎将,再升光禄勋。 杨恽这个人什么都好,只有一样不好,就是我行我素,口无遮拦。宫中挂有尧、舜、桀、纣的画像,一次,杨恽就指着这些画像对人说:“当今天子经过此地时,要是能对他们的过错一一指明,就知道怎样做天子了。” 这种话在当时是大逆不道的,但是杨恽毫不在乎。廷尉于定国查明属实后,便奏请皇帝逮捕杨恽治罪。汉宣帝认为杨恽对自己有功,不忍心杀了他,就下诏把他免为庶人。 就像杨恽一样,有一种人说话从来不顾及别人的感受,非常容易伤人自尊。他们只图口舌之快,说话尖锐刻薄不饶人。这样的说话习惯是非常愚蠢和危险的,它往往会为你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杀身之祸。因此,拥有高明口才的人就非常懂得,做人要低调些,大多数时候我们说话还是保持点谦逊为妙。 三 房间里的窗户开着,阵阵冷风不停地灌进来。 遇到这种情况,有的丈夫会这样指责妻子:“你怎么搞的?难道你不觉得冷吗?为什么不把窗户关上呢?” 也有的丈夫会这样对妻子说:“老婆,我怕你会冷,我去把窗户关上吧!” 如果你是丈夫,你会选择哪一句话来跟老婆说呢?其结果分别是什么呢?我想你肯定会想象得到。 车上有朋友要抽烟。同车的甲说:“你把烟熄灭掉好不好?我受不了。”同车的乙则说:“少抽一根吧!尤其在车里抽,对你身体很不好。”你认为抽烟者愿意听谁的? 当你说话的内容充满了替对方着想的感情时,对方是会知道你的心意,而愿意听你的话,从而更加喜欢你的。 拥有最高明的口才的人,往往是最能为别人设想,也总能退一步思考的人。 四 有位顾客到超市买东西,可是东找西找就是找不到想要的东西。于是,营业员便走上前去询问道:“先生,您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我想买半棵高丽菜。”那人说。 “抱歉,本店只能卖整棵的。” “不!我就是只想买半棵高丽菜!” 营业员没有办法,只好跑到经理室去报告:“经理,外面有一个混蛋硬要买半棵高丽菜……”正说着,忽然发现经理的眼神不对,一转头,却看见那位顾客就站在自己身后! “咳……而这一位先生呢,想买另外半棵……”营业员马上改口说。经理很快让顾客满意地带走了半棵高丽菜。此时。他觉得这位营业员的脑子反应得很快,便说:“我想调你去凤凰城分公司当主管!” 营业员一听,立刻很不高兴地说:“拜托!凤凰城那种地方只有妓女和曲棍球球员才会住在那里……” 经理顿时脸色大变:“是吗?真不巧!我老婆住在凤凰城已经两年了……” 营业员一愣,说:“嗯嗯……那……那你老婆是打哪一个位置的?” 这位营业员为什么会给自己制造了若干窘困的场面呢?因为她口不择言,说话不经过大脑,不懂得三思后说的重要性。幸好,她脑瓜子还是极其灵活的,转得快,所以还能很巧妙地为自己圆场,给自己的愚蠢说话造成的后果作了令人佩服的补救。 而拥有高明口才的人,是不会让自己的话不经大脑就说出口的。 五 有位丈夫抚摸着太太赞叹道:“你的皮肤摸起来真细,绝不像是年过40的女人。” 太太笑道:“是呀!最近摸过我的人都这么说。” “啪!”丈夫抬手就给了太太一记耳光,并大声吼道:“说!最近有多少人摸过你?你给我从实招来!” 太太捂着脸,充满委屈地说:“大家都是这么说的呀!每个护肤中心的小姐都这么说!” 为什么太太会被打,因为她说出来的话被丈夫误解了。换句话说,是太太不会说话,她应该用最简洁的话,避免让爱吃醋的丈夫误解自己的意思。 口才高明者在希望对方很快明白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时,都会采用“一语中的”的说话方式。令听者在最短时间内最直接地理解。 六 某人家里来了贵客,父亲让儿子去附近小店买了一瓶五粮液。待酒买回,父亲发现酒是假货。于是,他便把酒揣在怀里,带上儿子去了小店。 这位父亲不急于兴师问罪。而是让店主拿过一瓶五粮液,仔细看了很久,然后自言自语地说:“这年头假货太多了。不知道这瓶酒是不是假的!”店主说:“你放心,我这店里绝对没有假货!”这位父亲依旧叹息:“唉,我上次在市中心一家店铺买了一瓶。店主也向我打包票说绝对不假。结果打开来一品,你猜怎么着,原来是两块五一斤的二锅头掺的水。” “那你怎么不去找他?”店主问。这位父亲苦着脸说:“已经过了好几天,打开瓶喝时才发现的,太晚了,这时去找他,他会认账吗?”店主惋惜道:“你当时发觉就好了,他敢不认账!” “要是当时发觉他不认账,我又能怎么办呢?”这位父亲请教。店主指教说:“找工商局去呀!人赃俱在,他敢不认账,还不让工商局罚垮他。他敢不退吗?” 见时机已到,这位父亲朝躲在一旁的儿子一招手,并从怀中取出那瓶假五粮液来:“那好!你看该咋办吧!”店主只好乖乖地赔偿损失并赔礼道歉。 这位父亲的口才是非常高明的。他并没有直接就跟店主理论,而是以退为进。一步步地让店主顺着自己的思路走,然后通过说话作为牵引,最终达到自己预设的目的。 七 女儿交了个男朋友,脾气居然和未来岳父一样固执。有一次准女婿还跟未来丈人吵了一架呢。于是,老先生便厉声地问女儿:“你为什么会爱上这个小子?他哪一点好,值得你爱呀?” “爸爸!您不觉得他的个性很像您吗?都是有一点直爽,有一点固执。”女儿说,“我很喜欢您的个性,觉得像您这样坚持到底的个性能够取得成功。虽然他比不上您,但是多少有点像,所以我就爱上他了。” 老父亲竟然被女儿说得消了气,而且慢慢地接受了她的男朋友。为什么父亲被女儿说服了?因为女儿懂得赞美父亲呀。 当你懂得恰到好处地赞美别人时,就相当于掌握了一种非常高明的说话方式,就更容易把话说到别人的心窝里去,说服别人的几率就会更高。而那种只知道指责批评别人,希望用自己的凌厉威势和地位去压制别人的说话方式,无疑是非常愚蠢的,就算让人一时表面上臣服,但长远来看,还是不会从心底里认可你的。 以上各个事例都说明了一点: 会说话和不会说话之间,高明与愚蠢之间,区别的确只在一念之间。 一念之间,谦逊真诚,替人着想,就可能心情愉快,皆大欢喜;一念之间,损人面子,口不择言,则难免矛盾冲突,鱼死网破。 你是想成为拥有最高明口才的人。还是做一个经常犯一些愚蠢说话错误的人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